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常识试卷A及参考答案)
试卷第页(共10页)1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题(A)专业:__________课程: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明确了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的是()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社会主义荣辱观2.在现实人生中,当人们遇到特殊困难或重大打击,甚至陷入绝望境地的时候,如果没有一种力量来支撑着自己,人就会垮下来。这时起着精神支柱作用,支撑着人们的精神和意志,使人在困难和逆境中振作起来,战胜艰难险阻的是()A.人们的丰厚财力B.人们的美好想象C.人们的理想信念D.人们的丰富感情3.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方面所持有基本理念和对于理想的社会制度的向往和追求,指的是()试卷第页(共10页)2A.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B.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C.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D.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4.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既承接了历史上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新时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任务,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一个新阶段。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A.建设生态文明B.发展循环经济C.促进世界和平D.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称为()A.民族精神B.风俗习惯C.历史遗产D.道德观念6.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生的自我价值主要表现()A.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B.自我对自己本身的肯定关系,即自己满足自己需要的关系C.国家对个人的积极评价D.个人通过劳动、创造为社会和人民所做的贡献7.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A.世界观B.人生观C.价值观D.政治观8.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待人生的态度千差万别、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无外乎两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消极无为的人生态度。下列选项中,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是()A.玩世不恭B.怨天尤人C.勇于开拓D.悲试卷第页(共10页)3观怯世9.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满足程度的是,()A.人生的社会价值B.人生的自我价值,C.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第一位的D.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第一位的10.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这种关于道德起源的观点属于()A.庸俗进化论的观点B.马克思主义的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11.下列格言警句中,反映了“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是()A.“民生在勤,勤则不匮”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2.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对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是()A.社会主义政治观B.社会主义人生观C.社会主义荣辱观D.社会主义实践观13.在现阶段,调节我国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主要道德类型是()A.社会主义道德B.剥削阶级道德C.个人主义道德D.中华民族试卷第页(共10页)4传统道德14.由一定的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的状态,其对公共生活有重要的意义的是()A.私人生活B.公共生活C.公共秩序D.社会活动15.“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是现代社会生活中()A.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B.以德治国的主要内容C.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D.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16.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思想政治素质的核心是()。A.为人民服务B.坚持集体主义C.拥护党的基本路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功立业D.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树立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17.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A.党的领导B.群众路线C.爱国统一战线D.人民当家作主18.把依法治国方略载入宪法,使之成为一项客源原则确定下来的是()A.1997B.1999C.2007D.197819.人们关于法律的认识、知识、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称是()A.法律行为B.法律解释C.法律意识D.法律关系试卷第页(共10页)520.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A.全民所有制经济B.集体所有制经济C.个体经济D.社会主义公有制21.下列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的是()A.自治区法院B.自治州检察院C.自治区人大D.民族乡政府2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不包括()A.警告B.开除C.罚款D.行政拘留23.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违法行为中,属于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是()A.为赌博提供条件B.参加间谍组织C.盗窃公共场所的公共财物D.违反政府规定种植罂粟等毒品原植物24.下列不属于诉讼证据的特征的是()A.关联性B.客观性C.程序性D.合法性25.一般情况下,劳动者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提前()A.10日B.15日C.60日D.30日26.下列不属于自然资源法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试卷第页(共10页)6C.《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7.我国法律规定,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为()A10年B20年C30年D50年28.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劳动权属于公民宪法权利中的()A.政治权利B.人身自由权C.特定人的权利D.社会经济权利2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专利权客体的是()A.发明B.发现C.实用新型D.外观设计30.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是()A.拘传B.拘留C.逮捕D.监视居住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理想和信念是密切联系的,它们是同一种人类精神现象即信仰现象的两个侧面。理想信念的基本特点有()A.思想性与实践性B.时代性与阶级性C.多样性与共同性D.随意性与虚幻性32.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观的特点包括()A.能动性B.时代性C.依赖性试卷第页(共10页)7D.阶级性E.独立性33.一个真正认为共产主义是科学的人,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遭到暂时困难和曲折时,也不放弃自己追求的目标。这说明()A.信念是一种单纯的知识或想法B.追求崇高的理想需要坚定的信念C.信念本身就表明着一种稳定的立场D.理想可以远离现实由人随心所欲地想象E.信念可以成为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34.道德品质与道德原则规范的关系表现为()A.道德品质和道德原则规范相互依存B.道德品质对道德原则规范的形成具有定向和调节作用C.道德原则规范对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定向和调节作用D.道德品质具有巩固和强化道德原则的功能E.道德原则具有巩固和强化道德品质的功能35.心理修养的目的就是要达到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人一般能()A.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心理情绪B.与别人和谐相处,适应集体生活,乐于助人C.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不自我封闭,不消沉D.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思想、言语、行动协调一致E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有着全面、客观、积极的认识和体验36.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形式包括()A法律修改B法的解释C法律整理试卷第页(共10页)8D法律汇编E法律编纂37.根据我国继承法,在法定继承中,处于第一顺序的继承人有()A.配偶B.父母C.子女D.兄弟姐妹E.祖父母38.在我国,消费者的权利包括的()A.选择商品和服务自主权B.公平交易权C.人格尊严受尊重权D.商品真实情况知悉权E.损害求偿权39.根据解释主体和解释效力的不同,法律解释可以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下列属于正式解释的有()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行政解释D.学理解释40.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基本原则有()A.罪刑法定原则B.上诉不加刑原则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刑法适用一律平等原则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信念?42.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境遇?试卷第页(共10页)94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44.。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特征是什么?45.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有哪些?试卷第页(共10页)1047.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试卷第页(共10页)11附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5DCDDA6-----10BBCBB11----15DCACA16---20CABCD21---25CBBCD26---30CBDBB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31ABC32BDE33BCE34ACD35ABCDE36CDE37ABC38ABCDE39ABC40ACD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行42.所谓境遇,就是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具体环境。其中,顺利的境遇称为顺境,不顺利的境遇称为逆境。对于顺境,不能麻痹大意、得意忘形,而应居安思危、自制自励,使自身的活动保持良好的度。对于逆境,不能怨天由人、自暴自弃,而应大胆正视,积极应对,努力创造条件,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待时机成熟,因势利导,使之成为人生旅程上的一个闪光点。43.1、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成事之基。2、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3、诚实守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44.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法治是人民民主的法治;社会主义法治以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为根本任务和历史使命;社会主义法治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法治;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指导思试卷第页(共10页)12想和理论基础。简述依法治国的概念和基本要求。45.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1)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原则;(2)保障公民权利与义务原则;(3)民主集中制原则;(4)社会主义法制原则,(5)坚持党的领导原则。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①社会主义是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②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结果。③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爱国主义与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我们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国家的统一,都要靠共产党的领导。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必然四分五裂,一事无成,爱国主义所渴求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根本不可能实现。爱国主义与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样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3爱国主义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统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坚持自己的主权和利益,才能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最终摆脱落后与依附的境遇。同样地,也只有把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始终放在第一位,才能防止西方国家利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政治观、价值观、文化观和生活方式的渗透,把发展中国家纳入西方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道。所有这些,都需要在爱
本文标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常识试卷A及参考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372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