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现状与发展 > 山西黄河医院放射环评年度报告资料
山西黄河医院辐射安全与防护评估报告放射科2013.1.18山西黄河医院放射安全防护年度评估报告单位名称:山西黄河医院单位地址:太原市小店区平阳南路111号法人代表:欧庆辉一放射科位于医院地下一层,从事放射工作用3间共78平米,设照相室30平米,操作室18平米,透视室30平米,专业技术人员3人,其中主治医师一人,护士一人,技士一人。放射装置:HF52-2型X线数字诊断机一台,新东方1000CDR一台;设备运行正常,并有详细的维护记录。二、防护设施(一)环境安全防护:照射室墙壁屏蔽厚度为30厘米钡沙砖混墙。辐射监测点三个,分别是放射操作人员观察窗、病人出入门和操作人员出入门。放射操作人员操作观察窗均为1200×800×20的铅玻璃,出入门为50毫米不锈钢外包木质铅门。(二)辐射防护设备:铅衣2件、铅围脖2条、铅手套1双、中号铅眼镜2架。铅冒3只三角巾2套铅围裙一套防护面罩一套铅屏风一架(三)辐射监测设备:太原市疾控中心佩戴个人胸章剂量计3个。三、管理措施(一)健全管理组织。医院高度重视辐射安全防护工作,成立了以医院院长刘兰芬同志为组长、放射科主任周淑良、医务部主任王卫东为副组长,办公室主任李芳,放射科工作人员赵艳花,雷文燕为成员的“放射性安全防护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医院内部放射性安全防护管理工作,组织对含射线装置设备、使用、维修、应急处理、显影液废弃回收,培训教育放射工作人员,宣传放射防护知识,监督执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检查放射机器设备及其场所环境,及时排除放射故障和安全隐患。(二)建立和完善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了《放射科X线机操作规程》、《放射科质量控制制度》、《辐射防护制度》、《辐射设备维护维修制度》、《放射科事件报告制度》、《放射科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人员培训制度》、《放射科人员健康及个人剂量管理制度》、《放射科岗位责任制》、《放射科定期自查和监测制度》、《放射科应急控制和保障措施》等。(三)应急处置。为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放射事故,确保有序地组织开展事故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事故和紧急情况造成的影响,避免事故蔓延和扩大,维护正常的医疗工作秩序,制定了《发生放射线事故应急预案》,成立了以院长刘兰芬同志为组长、周淑良为副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放射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明确了可能发生事故应急处理的职责、组织指挥、工作程序等。四、日常管理。1.为增强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意识,加强放射工作人员从事放射工作专业知识培训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对放射工作人员采取了多途径多种形式的培训,并承诺我院全部放射工作人员参加省、市环保部门举办的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培训。2.定期监测辐射防护效果和检定监测仪器设备,确保监测正常运行。2015年9月太原市市质量监察局进行了“医用X光机质控及周围环境X-RAY辐射监测”,并出具检测合格报告。3.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一是上岗前健康体检,上岗后定期体检。二是工作人员上岗必须佩戴个人胸章剂量计,并定期由太原市疾控中心放射科个人剂量监测室进行检测。4.环境监测,建立日常监测台帐。在做好前述工作的基础上,2014年5月我院向环保部门提出辐射防护验收和申报申领《辐射安全许可证》,5月-6月市、市环保局领导和专家多次亲自到我院进行现场检查和技术指导,提出了整改意见。2014.7颁发《辐射安全许可证》。放射科的各个通道、门安装警示电子屏、警示牌、受照病人与工作人员隔离通话设备,悬挂和张贴了警示语,购置个人胸章剂量计等,各项均允许正常。尽管我院的辐射防护工作有了很大改进,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今后,我院要进一步在患者防护设施及辐射危害告知上加大执行力度,强化患者辐射告知意识,确保患者安全。山西黄河医院放射科管理委员会2016-1-8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年度评估报告基本信息表(使用单位)单位名称山西黄河医院单位状态运营良好工商注册地址太原市小店区平阳南路111号工商注册号码140100200163344通讯地址太原市小店区平阳南路111号邮政编码030006法定代表人欧庆辉联系电话035107189111身份证号码35032119811208841X组织机构代码74603260-7单位性质民营行业分类医疗工作场所名称地址负责人放射科新东方1000X摄影机太原市小店区平阳南路111号欧庆辉放射科HF52-2X光诊断机太原市小店区平阳南路111号欧庆辉暂存库有/无地址负责人许可证编号晋环辐证[00651]种类和范围使用III类射线装置发证日期2014年7月9日有效期2019年7月8日放射工作人员情况放射工作人员总数有省环保培训证人数其他辐射防护培训部门名称及有证人数离岗退休人数0、31放射源(枚)在用各类放射源及其总数豁免源闲置源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总数非密封放射性同位素核素场所等级是否办理转让审批已获审批次数射线装置(台)Ⅰ类Ⅱ类Ⅲ类总数22有无应急预案有演练次数2监测设备个人剂量报警仪(台)巡测仪(台)个人剂量计(块)3备注*含密封放射源装置只统计所含放射源数量,不统计在射线装置总台数里面。单位状态填写正常、整改、停业、整顿、吊销、注销。山西黄河医院放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一、开展放射诊疗工作应具有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的放射诊疗场所和配套设施。二、具有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专(兼)职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三、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遵守国家有关放射防护管理法律法规。四、从事放射治疗工作人员应取得卫生部《大型医用设备上岗证》,并定期接受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和健康体检,放疗科主任负责放疗科质量保证和放射安全防护管理工作。五、从事放射诊疗工作必须依照标准和有关规范的规定配备必要的个人放射防护装置,佩戴个人剂量监测装置。六、放射装置场所必须设置放射性警示标志和必要的安全防护联锁装置、辐射报警装置和工作信号指示装置。七、建立放射安全防护管理组织,切实做好放射安全防护工作,发生放射安全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八、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定期做好放射装置的维修保养、剂量监测和环境辐射监测工作,并建立检查记录档案。山西黄河医院2016-1-6山西黄河医院放射防护管理制度一、总则1、从事放射性工作人员及放射工作管理人员要加强《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家放射卫生防护条令学习,要依法进行工作。2、新入放射科工作人员就业前必须进行健康查体、防护知识培训和操作规章教育,合格后方可上岗。3、从事放射工作人员每半年在本院进行一次体检,每两年到市职防院进行体检,体检结果记入健康档案。4、定期、不定期对放射工作人员组织健康疗养,定期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防护知识强化教育培训。5、放射工作人员必须佩带个人剂量计上岗,每两月更换测试一次,结果记入个人剂量计档案。没有剂量计监测结果不能参加职业性放射病评定。无故损坏丢失者由个人负责赔尝,不配戴个人剂量计,不准上岗。6、新建、扩建、改建放射场所总务部必须履行预防性监督程序。更换新机器、购置放射源,医工科必须向保健部申报,办理使用许可证。7、定期进行放射场所、射线装置及影像的质量监督监测工作。若不达标,需治理后方可从业。8、保健部负责建立从业人员放射卫生档案、体检和更换剂量计等工作,进行放射防护知识的强化教育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9、医院放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放射科、核医学科、放疗科的放化射防护问题,定期进行检查并将考核结果与科室奖金兑现。二、X线检查中对患者的防护1、控制照射量,特别是应尽量避免对性腺和红骨髓的直接照射,有特殊需要时加铅橡皮防护。2、病人应在有防护的区域候诊,决不许在机房内候诊。3、尽可能减少曝光次数和曝光量,杜绝不必要的复查。4、用片和照射野尽可能缩小。5、工作熟练、细致、准确避免失误,杜绝或尽可能减少误照和重照。6、控制台上的部件和指示器完好,准确可靠,操作熟练准确。7应避免X线骨盆测量,以超声检查代替。8、早孕期应当避免X线检查。三、射线工作者的防护准则(一)、X线透视时的防护1、加强附属设备的防护措施。a、隔室遥控透视,采用荧光增强器最为安全。b、无荧光增强的隔室透视,如设计结构合理也是比较安全的。c、无隔室透视,如垂帘、档板、铅帘和坐椅等都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但必须同时执行对个人防护的规定,如带铅裙、手套等。2、加强个人防护措施a、暗室透视者,应做好暗适应10-15分钟。b、应尽可能缩小透视野(光圈),决不许开打遮线器超出荧光屏或监视器的范围。c、透视准确、迅速、疑难者应改用摄片,应熟悉透视在诊断上的地位、效果和限度。d、一半不在透视下教学。如有特殊需要应力求简明扼要,动作迅速准确,并尽可能缩小透视野。e、荧光增强器近台透视,尽量降低条件如Kvp和mA等和缩短透视时间。透视者必须带铅橡皮围裙和铅橡皮手套。(二)、摄影技术员防护:1、铅隔室操作,装设迷路和铅门。2、无隔室者加铅屏风。3、尽量用小投照野投照。4、摄影中不可扶持病人,曝光时不能用手扶暗盒。5、造影检查摄片(即时摄影等)要加强个人防护措施,配带铅裙、铅幅和铅屏风隔离等。山西黄河医院2013年1月18日山西黄河医院放射科应急预案及领导小组根据国家《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与防护条例》及《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要求,为使我院一旦发生放射诊疗事件时,能迅速采取必要和有效的应急响应行动,保护工作人员及公众及环境的安全,制定本应急预案。一、放射事件应急处理机构与职责(一)成立山西黄河医院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织、开展放射事件的应急处理救援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如下:组长:院长:艾仓柱副组长:张慧成员:医务科科长:张东伟放射科工作人员:周淑良,赵艳花、肖晨光,后勤科科长:朱志雄。应急处理电话:0351-7189111(二)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职责:1、定期组织对放射诊疗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情况进行自查和监测,发现事故隐患及时上报至医务科并落实整改措施。2、发生放射源泄漏污染、人员受超剂量照射事故时,应启动本预案。3、事故发生后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理。4、负责向太原卫生局及时报告事故情况。5、负责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理具体方案的研究确定和组织实施工作。6、放射事故中人员受照时,要通过个人剂量计或其它工具、方法迅速估算受照人员的受照剂量。7、负责迅速安置受照人员就医,组织控制区内人员的撤离工作,并及时控制事故影响,防止事故的扩大蔓延。二、放射性事故应急救援应遵循的原则:(一)迅速报告原则;(二)主动抢救原则;(三)生命第一的原则;(四)科学施救,控制危险源,防止事故扩大的原则;(五)保护现场,收集证据的原则。三、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理程序:(一)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立即通知同工作场所的工作人员离开,并及时上报院领导。(二)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召集专业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迅速制定事故处理方案。(三)事故处理必须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在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和卫生防护人员的参与下进行。未取得防护检测人员的允许不得进入事故区。(四)除上述工作外,防护检测人员还应进行以下几项工作:1.迅速确定现场的辐射强度及影响范围,划出禁区,防止外照射的危害。2.根据现场辐射强度,决定工作人员在现场工作的时间。3.协助和指导在现场执行任务的工作人员佩戴防护用具及个人剂量仪。对严重剂量事故,应尽可能记下现场辐射强度和有关情况。并对现场重复测量,估计当事人所受剂量,根据受照剂量情况决定是否送医院进行医学处理或治疗。4.各种事故处理以后,必须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分析事故发生原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凡严重或重大的事故,应向市卫生局报告。四、放射性事故的调查:(一)本单位发生重大放射性事故后,应立即成立由放射科第一责任人为组长的,有工会负责人和总务科负责人参加的事故调查组、善后处理组和恢复工作组。(二)调查组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事故的发生时间、地点、起因、过程和人员伤害情况及财产损失情况进行细致的调查分析,并认真做好调查记录,记录要妥善保管。(三)配合医院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编写、上报事故报告书方面的
本文标题:山西黄河医院放射环评年度报告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386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