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条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是建立在多种资源条件的综合优势之上的,是在一系列供给和需求因素的推动下形成和巩固的。根据历史经验和相关研究成果,可将这些条件概括如下:(1)强大繁荣的经济基础。(2)安定和平的政治环境。(3)高效健全的金融制度。(4)分布集中的金融机构。(5)鼓励扶持的政策取向。(6)低廉合理的税费成本。(7)完备齐全的基础设施。吴连烽:香港有成为世界级国际金融中心条件星岛环球网[打印][大中小][关闭]亚洲国际品牌战略主题论坛演讲稿亚洲品牌─香港具备问鼎世界级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条件国际宝峰金融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连烽2010年9月9日感谢亚洲国际品牌战略主题论坛组委会邀请我出席今天的盛会,有机会与来自亚洲各国品牌企业、跨国公司、品牌代言人、国际品牌专家等嘉宾和品牌领袖一道共同探讨亚洲品牌价值、展示亚洲品牌风采、交流亚洲品牌理念、塑造亚洲品牌国际形象,获益良多。组委会还邀请我在金融领域作主题演讲,我作为在香港从事银行金融业四十多年,见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形成、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也是追随启蒙领导南洋商业银行庄世平董事长最早参予中国改革开放中有关金融改革实践的其中一员。我想谈谈对亚洲品牌─亚洲主要国际金融中心未来发展关系的个人浅见,如有不妥的地方请大家多加指导。众所周知,最新一次以美国经济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改变了世界的经济格局,中国成为引领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移向亚洲,亚洲的经济品牌受全球瞩目,尤其作为经济中最重要组成部分的金融业在全球的地位更受关注。亚洲目前最具潜力的有名列全球10大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新加坡、东京以及正在崛起的上海四大城市,他们未来的发展动向成为焦点。从目前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看,亚洲区不远的将来一定会出现一个与伦敦和纽约并驾齐驱的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花落谁家是一个敏感和颇受关注的话题,我个人认为香港具备的综合比较优势,最有机会领先其它三个城市成为亚洲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城市。香港提升为名符其实的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的综合比较优势表现在下列方面:一、香港具备了发展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法律基础。中英联合声明第7条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109条,都明确规定香港将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奠定法律基础,也是中国政府对世界的庄严承诺和全国人民的共同责任,香港政府也把巩固和保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作为最重要的施政核心之一。二、香港优越地理位置与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与西半球伦敦和东半球纽约两大国际金融中心互相配合,保证全球金融业24小时的运行。由于特殊的政治和地缘关系,香港和深圳及珠江三角洲各大城市形成的具有巨大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的现代化城市群,大大有利于香港金融业的配套和延伸。而且香港社会稳定,是全球治安指数最佳的城市之一,对金融业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三、香港坚实的法律基础和国际认可的法律制度。香港实行普通法,司法独立、执法严明、社会普遍守法。香港的法治环境,使各种金融活动、金融机构和金融从业人员都能够平等的享受法律保障,得到国际金融界的信赖和认同。四、香港资讯科技发达和讯息自由流通。奉行新闻自由、出版自由、言论自由的开放政策,十分有利金融机构了解瞬息万变的国际讯息,及时制定应对策略、增强金融机构应付突发事变的能力。五、香港金融开放度大。无外汇管制、资金进出自由、货币自由兑换,适应于活跃和大量的国际资金流动。六、香港金融设施齐全。包括会计、审计、法律、评估、中介、公关等各种金融专业服务获得国际承认和采用。七、香港具有中西管理文化融合的金融监管机构和符合国际标准的监管制度。成功经历98年亚洲金融风暴和近年世界范围的金融海啸两次极其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考验,有效保证了金融机构安全和金融市场的正常运作。八、香港拥有大批各种金融专业人才和易于训练的金融从业人员。他们具有国际视野,具备良好的专业操守,能够处理复杂的国际金融业务,深受使用者的信赖。九、香港拥有与中国特殊政治和经济关系。香港回归祖国后成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与内地建立了密切的金融经济关系,但又保持独立关税地位,能够独立的处理各项涉外经贸金融活动,有很大的灵活度。此外,香港长期以来与周边和世界各国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在亚洲和中国经济不断增长发展的情况下,为香港金融业的拓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服务空间。十、香港政府提供金融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管治制度,实行简单税制和低税率的利民税务政策,实施出入境自由方便政策,营造诚信可靠的营商环境。。十一、香港已经具备攀登世界级国际金融中心的实力。目前是国际公认全球排名第三的国际金融中心,80%以上的金融机构来自海外,金融产品齐全、金融活动国际化、金融市场十分活跃,金融交易量极大,各项金融数据位居世界前列。而且香港国际航运、贸易、讯息和商务中心有力的配合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提升和发展。十二、香港适逢问鼎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的有利契机。当前中国经济总量居全球第二、外汇储备全球第一、商品出口全球第一,促成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并有机会发展成为与美元、欧元并立的国际主要货币,在中国土地上出现一个与伦敦、纽约并列的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机会最大。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条件越来越成熟,将大大加速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和壮大,是香港更上一层楼绝好机遇。本人在香港回归前夕,应人民日报邀请在“迎九七,话香港”系列报道中撰写‘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一文,刊登在1996年11月22日,回想当时香港仅可以说挤身国际金融中心俱乐部,世人还在观望香港回归后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生存和发展前景。回归13年来,香港经受亚洲金融风暴和近年全球金融海啸二次严重金融危机的考验,在香港人的艰苦努力和中央政府及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已经跃居全球排名第三,事实雄辨回答英国前首相戴卓尔夫人有关中国收回香港后能否管治香港的质疑和体现邓小平同志“香港人能管理好香港”的豪迈承诺和信心。当前摆在香港面前的挑战和机遇参半,香港具备的各种综合条件优于新加坡、东京和上海,香港的竞争目标应该放在纽约和伦敦,最大的挑战是自己,要有决心和信心缩短和超越纽约和伦敦。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目标,相信在中央政府全力支持和香港努力下,争取在不远的将来香港与纽约和伦敦三强并立,连同亚洲新加坡、东京、孟买、迪拜和中国上海、天津、北京、台北等金融中心,为大中华、为亚洲、为世界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有作为的一员。谢谢!上海为什么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融资》●分析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原因及发展方向曾几何时,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诸多城市用尽招数,争夺金融中心。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家最终选择了上海,国家为何选择了上海HowdidChinabecomeinternationalfinancialcentre?上海为什么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王大贤马丁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上海迎来了新的重大战略机遇。国务院通过的这一《意见》,对上海加快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为上海未来经济和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利于加快金融业的发展、进一步巩固金融业作为上海支柱产业的地位、并发挥金融业对上海经济发展的带动和服务作用,这将为上海突破资源环境承载力逐渐下降的制约,增强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能力带来历史性机遇。金融中心是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发挥和增强金融中心在现代金融体系中的核心作用,对提高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这则消息向海内外释放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宏伟目标和胆略,将可能使中国在不远的将来成长为和制造大国相媲美的金融强国。《意见》的出台,宣示了中国政府加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态度,中国政府不会因为国际金融危机而关起大门、封闭金融市场。国家为何选择了上海,而不是北京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发浦东时,上海就已提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并获得了国务院的认可,因此,多年来北京一直回避“金融中心”这个话题。然而,北京毕竟也是国内金融业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北京的不少人对金融中心有着挥之不去的情结。2008年5月,北京市政府下发的《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中,高调宣布要“将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并在空间布局、市场体系建设、吸引人才等诸多方面作出了详细的规划。该提法激起京沪两地“国际金融中心”之争。随后,北京市五个委局又对外发布了《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产业发展的意见实施细则》,《实施细则》的出台意味着落户北京的金融机构及相关人员可以获得税收减免、资金补助、购租房补贴、进京户口、子女入学等多项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曾几何时,围绕北京究竟能否建设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的问题,我国经济金融学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议颇多。有些专家认为,北京有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诸多有利条件。首先,北京是国家首都,地位重要,环境良好,交通便利,且有在国内大城市中居于领先地位的综合经济实力和金融业。其次,从全国范围看,北京金融业在法人机构数量、金融资产量、金融对经济的拉动系数、单一行业对国税贡献率,4项指标在国内大城市中均居第一。金融产业目前已是北京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再次,北京是国家中央机关及中央银行和三大金融监管部门的所在地。国内“中字头”大型金融企业机构总部密集于北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国人保等三大保险公司、国家开发银行、中信集团、光大集团、民生银行(9.86,0.37,3.90%)、华夏银行(10.85,0.34,3.24%)、银河证券、中金公司等金融机构的总部,以及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中国国债登记结算公司,一并被北京定格在自己的身边。据北京市发改委公布的数据,2007年北京的金融资产总量为35万亿元,占全国金融资产总量超过40%,近半壁江山,令上海等大城市望尘莫及。从构建金融中心的一些条件看,北京与国内的主要城市相比,确实拥有诸多独特的优势。但是,就北京目前的情况而言,在北京金融街(6.04,0.03,0.50%)上集中的主要是一些国家级的金融管理机构以及国家级的银行总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总部。但是,北京没有发达的资本市场,至今甚至还没有一家全国性的交易机构(如证交所、期交所和黄金交易所等),没有股票、期货、外汇等要素市场,国内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的总部大都设在上海,所以,北京还称不上全国性的金融交易活动中心。金融交易和金融要素市场的薄弱是北京金融业的软肋,是北京建设有国际影响力金融中心的软肋和主要障碍。所以,尽管北京在金融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方面一直不逊于上海(甚至超越),但北京毕竟不是现代严格意义上的国内的金融中心,更缺乏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的最基本的条件。相对于北京,上海在历史上曾经是中国乃至远东地区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具有丰厚的金融历史文化沉淀。当然,如今上海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大陆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首选的“种子选手”,这不仅仅是因为上海在历史上曾经是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而主要是由它自身的基本条件所决定的。今日之上海已成为国内外资金融机构云集,金融交易量最大的地区。从金融中心形成所需要的地理位置、经济实力和金融发展等最基本的要素看,上海在国内诸多城市中最有条件、最有资格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上海有地理区位优越的良好条件上海位于太平洋(6.17,0.12,1.98%)的西岸,与东京、香港、新加坡相邻或处于同一时区,也能与国际金融中心伦敦、纽约构建连续24小时的接力交易。上海又位于远东的中心点,邻近的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东亚地区。与国内诸多大城市相比,上海构建国际金融中
本文标题:岩芯描述范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397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