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形势与对策
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形势与对策水产养殖业现状1、水产品总量稳步上升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品总产量(捕捞+养殖)占全球35%,其中水产品养殖产量立量约占球的70%2005年水产品量达5181万吨,而1978年全国水产品总量为无仅有的。其中海水产品2854万吨,占总产量的55%淡水产万吨,其中捕捞约1022万吨,人工养殖鱼产品约1888万吨。2、养殖比例逐年上升。人工养殖比例逐年提高,1978年人工养殖比例占26%,2005年人工养殖比例达61%。3、鱼的养殖品种发展迅速,鱼虾比例增长较大。在我国水产品中,鱼、虾产量比例最大,其中鱼的比例为59%、虾蟹为10%、其它占31%。4、重点养殖区域发展迅速。5、出口水产品逐年增加。2005年出品水产品总量达257万吨,增长6.2%,其中罗非鱼达10.7万吨,同比增长23%。全球对水产品的消费逐年增加,膳食结构发生改变。另一方面全球海洋捕捞资源衰退,供给逐步转向以养殖水产品为主,中国水产养殖业在全球消费中越来越重要。6、国内消费增长势头迅猛。水产品具有优势:a.鱼虾属优质蛋白,健康食品;b.有较高安全性,分类上远离人类;c.相较于畜禽动物,鱼、虾饲转转化率极高,如虾饵料系数1、鱼1.2-1.5等,原因:鱼虾为变温动物,生活于水中,基础代谢要求低。结论:节约粮食,适合发展趋势。其它影响因素:禽流感、猪链球菌、疯牛病改变人们饮食习惯,促进水产品消费。水产养殖业发展趋势1、水产品消费将持续稳步提升中。水产品在国内膳食结构中比例将稳步上升;大陆水产品将在全球水产品消费中占据越来越重要位置,因此中国水产养殖业将在较长时间内稳步发展。2、养殖模式发生改变。在水产品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适合养殖水资源却呈下降趋势:a.中国水资源缺乏,出于环保及农业、工业、生活用水压力,江河、湖泊、水库区开始禁渔。b.国家严格控制农田改造为鱼塘。c.海洋捕捞资源枯竭。要满足水产品市场需求增长,必然以人工养殖为主,必然要提高对现有水资源的利用。相对应:a.人工养殖比例持续快速提升。b.科学精养殖式取代传统粗放养殖模式。3、优质鱼品种比例加大,如草、鲫、鳊比例上升,鲢鱼比例下降。海水养殖模式转变:a.目前粗放式滩涂养殖为主导的模式过渡为半精养,最后转为精养模式。4、对虾增长缓慢,对虾饲料相对稳定,蟹类精养模式逐渐取代粗养模式,蟹类配合饲料逐步推广。5、鳗、甲鱼、鳝鱼等养殖维持现有规模。小结1、水产饲料进入快速、稳步发展期。2005年,饲料普及率为30%;2005年人工养殖水产品3400万吨,其中如按70%精养投喂饲料(即2380万吨水产品需使用饲料),减去鲢鱼31%,即1642万吨需用饲料,以饵料系数1.8计算,需饲料2955万吨,而2005年实际水产饲料为1000万吨。按“十一·五”规划水产品6000万吨,其中人工养殖70%达4200万吨,以70%精养,除去鲢鱼,以1.8饵料系数算,需饲料3121万吨;以国家计划饲料,普及率达6%算,当年实际消费饲料1872万吨。即从2005年到2010年,水产饲料实际消费将翻一番。2、近五年中将以淡水鱼饲料增长为主,其中草、鲫、鳊、罗非将会占有更大比例,海水鱼饲料(鲈鱼、鲳鱼等)仍属推广示范阶段,随着养殖技术、饲料技术的进步,旧的养殖模式逐渐被取代,下一个五年期将会迎来海水鱼饲料的爆发式发展;虾类饲料相对稳定;蟹类饲科发展加快。3、养殖仍以重点区域发展为主,饲料推广较好的广东、江苏、湖北、湖南,目前绝对量大,但普及率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安徽、广西有较丰富水资源,饲料属起步阶段,发展空间巨大;河南、四川、重庆、河北等区水资源缺乏,可养殖水面小,但目前饲料普及率高,持续增长空间不大。
本文标题: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形势与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421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