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我国高等学校精算教育的现状和关注的问题
精算教育精算通讯第四卷第二期-19-我国高等学校精算教育的现状和关注的问题吴岚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金融数学系一、前言1987年11月南开大学与北美精算学会(SocietyofActuaries,SoA)签订精算教育合作协议,并在1988年秋招收了国内首届精算研究生(三年制),设立了我国第一个外国(北美)精算学会的考试中心,并于1992年秋季首次举行SoA考试。这标志着中国高校精算专业系统教育的正式起步。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系统的精算教育是从高校的学历教育开始的,而且是从较高的硕士学历教育开始,同时,由于也伴随着建立了高校内的职业资格考试中心,所以也可以看作在中国形成精算行(职)业的一种开端。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精算行(职)业是从高等教育开始的(供大家讨论)。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为中国的精算行(职)业打上了一种烙印:一方面,具有较高的技术起点、队伍年轻、与国际接轨和学科先进整齐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与现实的保险行业或公司经营有距离,实务经验不足,与中国保险业的迅速发展并不是非常匹配。无论怎样,中国的高校精算教育已有了15年以上的历史,高等学校和外界都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培养的学生已成为目前中国精算实务队伍中的主力和骨干。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上金融业尤其是保险行业出现了更迅猛的发展,而且还出现了相互渗透和融合的趋势,金融投资领域中数学方法有了深入和广泛的应用,这些都引起了国际上精算考试教育的多次大的变革,而且这种变革还在进行中。目前中国精算师队伍的主要来源还是高等院校,所以,高等教育中精算专业的学历教育对我国精算职业的健康发展,乃至保险行业的整体发展都是相当重要的。这里,受中国精算工作委员会和第四届中国精算师年会的委托,就中国精算(高等)教育专题进行研讨。本文首先对高校精算教育的历史(1987年—1997年)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并介绍目前的基本情况;然后,讨论近几年国际上精算教育的发展变化;随后,提出当前精算教育值得研究的一些问题;最后,对高校精算教育的建设给出建议。欢迎大家参与研讨。二、精算教育(1987年—1997年)的过去和现状1.国内高校精算教育发展时间表:(1987年——1997年)南开大学与北美精算学会(SoA)于1987年11月签订合作协议,并在1988年秋招收了首届精算研究生,设在金融系。设立了我国第一个北美精算学会(SoA)考试中心,并于1992年秋举行首次考试。原湖南财经学院在本科开设精算方向,于1991年9月招收了首届精算本科生,设在保险学系。在林肯国民保险公司的资助下,在该院设立了我国第二个北美精算学会(SoA)考试中心,并于1994年举行首次考试。1992年7月,英国精算学会、中央财经大学、鹰星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三方签订合作协议,由鹰星公司提供资助,在中央财经大学开展精算教育。中央财经大学于1993年招收了首届精算研究生,设在保险学系。在英国鹰星保险公司的资助下,英国精算学会(IoA)又在中央财经大学设立了考试中心,并于1994年举行了首次考试。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系从1993年开始招收精算专业方向本科生。在瑞士再保险公司的资助下,北美精算学会(SoA)在中国人民大学设立了考试中心,并于1996年11月举行了首次考试。上海财经大学于1994年秋招收了首届精算本科生,共30余人,部分学生参加了SoA资格考试。1996年停招一届后,于1997年开始在英国鹰星保险公司的资助下开始按照英国精算学会课程授课,学生全部参加IoA考试。1998年开始招收精算方向硕士生,2002年开始招收少量博士生。上海财经大学设有英国精算考点(IoA)和北美意外险精算考点(CAS)。1994年,复旦大学在友邦保险公司的资助下,设立了友邦——复旦精算中心,中心设在数学系,采用业余培训方式培养精算人才,生源除了复旦大学本校研究生和本科生外,还有一些来自上海其他高校和保险公司,同时,开始招收应用数学专业精算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该精算考试中心是北美精算学会(SoA)设在我国的第三个考试中心,并于1995年5月举行首次考试。1995年华东师范大学开始招收精算方向研究生,设在数理统计系,部分学生参加了(SoA)考试。西南财经大学保险系从1991年开始在保险专业本科生中开设寿险和非寿险精算学等保险精算课精算教育精算通讯第四卷第二期-20-程,1997年成立保险学院后,学习精算课程的本科生从最初的几十人增加到上百人,1995年开始招收保险精算方向的硕士研究生,1998年成立日本精算师资格考试中心,2002年成立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中心。1996年中山大学开始招收精算方向本科生,设在国际金融系。在友邦保险公司的资助下,北美精算师学会(SoA)在中山大学设立了考试中心,并于1996年秋季举行了首次考试。1996年中国科技大学开始招收精算方向本科生,设在数理统计系。在友邦保险公司的资助下,北美精算师学会(SoA)在中国科技大学设立了考试中心,并于1997年秋季举行了首次考试。1997年北京大学开始招收精算方向本科生,设在金融数学系(数学科学学院),同时,开始招收应用数学专业金融数学与精算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学生参加SoA考试。2.当前的基本情况中国内地开展精算教育的院校(截止2002年底,不完全统计)序号学校地点精算专业开办日期所属院系精算教师人数教育形式本科生专业人数研究生专业人数1南开大学(SoA)天津1988风险管理与保险学6人保险专业60人精算专业30人2复旦大学(SoA)上海1994数学系应用数学硕士3-6人,培训班约30人(培训周期1.5年)3湖南财经大学(SoA)长沙1994保险学系4中国人民大学(SoA)北京1993统计系3人精算专业方向20人精算专业55中央财经大学(IoA)北京1993保险学系5人精算专业2003年31人,以后每年招生6上海财经大学(IoA)上海1994金融学院保险系精算6人30人/年硕:12-15人/年博:1-2人/年7华东师范大学(SoA)上海1995数理统计系保险学专业40人概率统计20人8中国科技大学(SoA)合肥1996统计与金融系5人金融学本科生40人主要方式业余培训9中山大学(SoA)广州1996岭南学院2-3人保险专业友邦-中大精算中心10北京大学(SoA)北京1997金融数学系2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30人应用数学专业4-5人11西南财经大学(日本)成都1998保险学院4人保险专业100人精算专业2-3人12西安交通大学(陕西财经学院)(SoA)西安1998经济与金融学院北美考试中心1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日本)北京1998保险系日本考试中心14清华大学(SoA、CAS)北京经济管理学院2人金融学专业20人2-4人近几年,陆续还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金融学专业中开设了精算方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新华精算教育精算通讯第四卷第二期-21-金融保险学院的硕士金融学专业中开设了保险与精算方向,重庆大学的数理学院开设了统计精算系。3.分析上述基本情况大致可以总结为两点:一是目前全国高校每年毕业的接受过精算专业方向基本训练的本科生(只有一小部分参加过精算考试,一部分直接就业)大约500-700人,研究生140人;二是目前的专职的教师人数约为30-40人。通过简单的分析,国内目前高校精算教育的特点为:(1)本科生教育没有明确的精算专业。精算考试主要分布在保险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统计专业和应用数学专业中。本科生课程中除各自所在的本科专业课程外,与精算相关的课程主要为利息理论与精算数学。精算本科生毕业时平均通过的考试课程为SOA前3-4门课程。精算研究生毕业时平均通过的考试课程为SoA课程前4门课程,优秀的还可以通过课程5和6之一的考试。(2)研究生成为就业的主力。(供大家讨论)(3)博士学历教育基本为空白。(4)业余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不系统且不规范。(5)师资与学生的比例稍有失调。三、国际上精算教育的发展趋势目前在学的精算学生和刚刚进入精算业的人士对国际上(北美和英国)在2000年之前的精算考试体系是很陌生的,即使是早几年前就开始精算教育的学校,目前其学生参加的考试也是在新体制下进行的。本文不想对以前的体系过多的着墨。1.2000年前后新考试体系的改革情况对于英国体系,经过一段时期广泛而集中的讨论,英国的两个精算组织做出了战略性决策,并且制定了详细的大纲目标。新体系下的第一次考试于1999年4月举行(应用阶段和正式会员阶段),基础阶段的第一次考试于2000年4月举行。尽管这一新体系基本上与欧共体精算顾问团的核心大纲以及“国际精算学会论坛”(IFAA)的大纲内容保持一致,但估计在未来几年内还有可能做进一步的调整。以下是为基础阶段考试课程设定的调整目标:(1)加强数学和统计学作为基础学科的地位;(2)拓宽基础学科的应用范围;(3)为进入金融和经济领域提供途径;(4)帮助精算师更好地与统计学家及金融经济学家开展交流;(5)更加重视模型在数据和应用之间的连接作用;(6)为决策分析提供更加有效的模型;(7)帮助精算师更好地理解相关的数据资料;(8)确认大学精算专业学生继续享受免考的待遇。在基础阶段之后,需提交一份交流性质的论文,然后进入应用阶段,该阶段的教育目标如下:(1)学习精算计划与控制的原理(即原体系大纲中所谓的“精算内控系统”);(2)掌握主要精算技术的实际应用;(3)帮助精算学生理解风险的性质与评估;(4)为核心精算技术开拓新的应用领域;(5)帮助精算学生把握精算发展与所处文化、监管以及法律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6)更加重视交流在精算工作的各个方面(技术性的或非技术性的)的作用。对于北美体系,北美精算学会根据以下原则设立其新(2000年开始)的教育体系:(1)只测试那些涵盖精算教育基本要素的课程;(2)为现行的教育提供严格一致的实际案例;(3)从寿险领域扩大到所有保险领域;(4)增加保险和养老金之外的其他领域的模型。对于北美体系,未来几年可能的变化(2005,国际精算学会),基础教育(PreliminaryEducationPE)部分应该有学校课堂教育的经历,包括以下两项:(1)统计数据分析基础很难用选择题考试方式进行考核;(2)经济学和财务管理知识需要课堂教学的经历。后基础教育(Post-PreliminaryEducation)部分包括:精算控制循环与金融保障系统。2.最突出的变化通过分析2000年左右开始的国际精算考试教育制度的改革,可以看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变化:一是在“培养目标”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人才;(2)复合型人才;(3)(大)金融背景;(4)实务能力;(5)风险管理理念。二是在学习内容上,增加与金融投资、财务管理的结合。将精算看作一种整体的风险控制过程(精算控制系统)等方面的内容,并删去:(由于计算机工具的加强)围绕精算教育精算通讯第四卷第二期-22-生命表的技术——生存模型、人口数学及数学处理方法——修匀、运筹优化、数值计算等方面的内容。这样,基础与高级阶段选题的衔接部分与协调数学、经济、金融、统计各方面基础知识的关系便成了重点与难点。三是在学习方式上,课堂教学侧重于基本知识的基础训练;另一种学习方式是借鉴MBA的培养模式:案例教学。3.综合分析面对国际上这种快速的改革方式,我们的高校精算教育应该如何应对?这的确是个现实和值得思考的问题。当然,教育的改变必须与行业的发展基本同步,即使稍有超前,但是对于精算这种应用学科来说,也不能离得太远。分析中国当前的实际,似乎不应该太急于跟进国际的改革步骤。按照国际精算学会的方案,中国在基础阶段的教育条件还是不算落后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利用中国现有的有限的精算教育资源,建立高校的一般专业基础课程与精算职业考试的直接转换。在高级阶段的教育,我们国内条件并不成熟,一方面,中国保险行业本身的经验很少,而精算师更显得年轻,所以,整个保险行业都处于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转换为适用中国的积累过程中,还没有到能够提出成熟的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方法的阶段。这种情况下,高校内考虑精算的灵活应用培养似乎是很难的一件事,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
本文标题:我国高等学校精算教育的现状和关注的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426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