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电气安装工程 > 工程测量习题之判断题
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测量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测图和测定。1()水准面的只有一个。1()半径在5km的范围内,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所产生的距离误差可以忽略。()在高程测量中,需要考虑地球曲率对高程的影响。()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相同。()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水准仪能进行高程测量是因为它能提供一条水平视线。()转动望远镜物镜对光(调焦)螺旋的目的是使目标影像清晰。()通过海水面的一个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视准轴是物镜光心和十字丝交点的连线。2()水准测量时一个测站只要精平一次。2()水准仪圆水准器的作用是使仪器竖轴处于铅垂位置。2()水准仪每次读数前都要精平。2()水准仪管水准器的作用是使视线精确水平。()为保护仪器,水准测量时可用手扶脚架进行观测。()视准轴是物镜光心和目镜光心的连线。()水准仪圆水准器的作用是使仪器竖轴处于铅垂位置。()水准仪每次读数前都要精平。()水准测量时,由于水准尺竖立不直,该读数值比正确读数偏大。()微倾式水准仪精平操作是旋转水平微动螺旋使水准管的气泡居中。()水准测量时,由于水准尺竖立不直,该读数值比正确读数偏小。()转动物镜对光(调焦)螺旋的目的是使圆气泡居中。()仪器视线高等于后视点高程+后视点读数。()在水准测量中,视差可以通过微倾螺旋来消除。()盘左盘右取平均能消除视准轴误差的影响。3()经纬仪一测回内不得再对中整平。3()盘左盘右取平均能消除横轴不水平误差的影响。3()盘左盘右取平均能消除照准部偏心差。()观测水平角时,观测方向为两个方向时,其观测方法一般采用测回法测角。()整平经纬仪时,先将水准管与一对脚螺旋连线平行,转动两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再转动照准部180°,调节另一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当经纬仪的望远镜上下转动时,水平度盘的读数将发生改变。()在进行水平角观测时,观测方向为两个方向时,其观测方法一般采用方向观测法。()整平经纬仪水准管时,先将水准管与一对脚螺旋连线平行,转动两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再转动照准部90°,调节另一脚螺旋使气泡居中。()观测水平角时,观测方向为三个或三个以上方向时,其观测方法一般采用方向观测法。()在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指标是相对误差。()地面两点间的距离,指的是两点间的垂直距离。()观测条件相同的各次观测称为等精度观测。5()评定测量精度的标准有中误差、相对中误差和极限误差。5()仪器对中误差属于系统误差。5()观测条件包括三个方面,即观测者、观测仪器和观测时间。()读数误差属于偶然误差。()影响观测精度的因素主要是仪器和环境,人的影响可以忽略。()只要中误差满足要求,则测量的精度就满足了要求。()平面控制测量内业计算中坐标增量闭合差调整的方法是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6()由标准方向的北端起,顺时针方向量到某直线的角度,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其角值范围为0°~360°。()小区域控制测量中,角度闭合差的调整原则是按边长比例分配。()导线测量就是依次测定各导线边的长度和各转折角值;根据起算数据,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从而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选点、测边、测角和连测。()由坐标纵轴线北端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水平夹角为直线的坐标方位角。()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是测角和量边。()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坐标方位角相差360°。()直线方向常用方位角来表示,方位角的区间由0°到360°。()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是定出控制桩。()某直线的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360°。()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坐标方位角相差180°。()比例尺分母越大,地形图越详细。7()地形图整饰的次序是先图内,后图外;先注记,后符号;先地物,后地貌。7()比例尺越大,地形图越详细。()展绘控制点时,需将控制点的点号和坐标标于图上。()面积相同的地形图,比例尺大的表示的范围大。()按四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助曲线()小比例尺是指大于或等于1/10000的比例尺。()如果等高线凸向高处,则此处的地形为山脊。()在等高距不变时,等高线平距与地面坡度的关系是平距大则坡度不变。()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的连成的闭合曲线。()极坐标法适用于施工控制网为建筑方格网或建筑基线的形式,且量距方便的地方。()建筑基线是建筑用地的界定基准线。()沉降观测点通常设在建筑物边长的中点。()当建筑物附近有相互垂直的主轴线或方格网时,可用直角坐标法放样。()在管道工程测量中,一般先定出起控制作用的起点、中点、终点,这三点称为管道主点。()全站仪既能进行角度测量、高差测量和距离测量,但不能进行坐标测量。
本文标题:工程测量习题之判断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454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