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工艺美术史一.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点和民族特点:装饰纹样:商代的饕餮纹,周代的窃曲纹,战国的蟠螭(panchi)纹,汉代的四神纹和云气纹,六朝的莲花,唐代的牡丹,元代的松竹梅,明代的串枝莲。原始社会几何纹,商周至汉魏六朝的动物纹,隋唐以后的花鸟图案。艺术风格:商代的威严庄重,周代的秩序,战国的清新,汉代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代的丰满华丽,宋代的理性美,元代的粗壮豪放,明代的敦厚,清代的纤巧。二、影响清代工艺美术的外来因素主要是法国的巴洛克和罗可可艺术。三、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异同:不同点:①工艺美术的个体制作、手工产品与现代设计的大工业化、批量化产品的对比。②工艺美术的地域特色明显,而现代社会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交通运输发达、艺术潮流国际化、流行趋势泛化等原因,尽管某些民族特质性的审美倾向还存在,但设计作品的地域性差别越来越淡化。③工艺美术的技术传承以纵向形式为主,在农业社会环境中,行业竞争相对平和,高档工艺美术品(宫廷用品)的制作反映出一种不计工本的制作观念;现代设计的技术性要素大多是公开的,处在机械文明和商业社会中,行业竞争广泛而激烈,经济效应和功能被视为现代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④工艺美术的贵族化、政治性、鲜明的等级性与现代设计的大众化、文化性之间的差异。一致性:①工艺美术和现代设计都具有事先规划性。②工艺美术制作和现代设计制作都在继承前一时代的形式、技法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创新和改造,并都必须具备技术可行性前提。③工艺美术和现代设计的产生、发展都以社会经济为基础,并受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④工艺美术和现代设计作品都既具有实际功用、又具有审美特性,是社会物质生活中完善的功能和美的形式的结合。——————————————————————————————————三.陶瓷工艺·陶和瓷的区别:(1)使用原料不同。陶器使用一般粘土即可制坯烧成,瓷器则需要选择特定的材料,以高岭土作坯。(2)烧成温度不同。陶器烧成温度一般都低于瓷器,最低甚至达到800℃以下,最高可达1100℃左右。瓷器的烧成温度则比较高,大都在1200℃以上,甚至有的达到1400℃左右。(3)釉料不同。陶器有不挂釉和挂釉的两种,挂釉的陶器釉料在较低的烧成温度时即可熔融。瓷器的釉料有两种,既可在高温下与胎体一次烧成,也可在高温素烧胎上再挂低温釉,第二次低温烧成。(4)吸水性:陶器可以吸水,瓷器几乎不吸水。·人面鱼纹盆出土于西安半坡,它属于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汉代瓦当的装饰,可分为卷云纹,动物纹,四神纹(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文字等。·汉代陶塑主要作明器,四川成都天回山汉墓出土的说唱俑,最为传神。·莲花和忍冬是我国古代装饰中最早见到的植物纹。在装饰图案发展史上,从商代到六朝以动物为中心的装饰题材已近尾声,即将过渡到隋唐以后以植物纹为中心的历史阶段。这反映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人们在审美领域逐渐摆脱宗教意义和神化思想的束缚,而以自然花草为欣赏对象,获得思想上的解放。·唐代的青瓷是当时陶瓷中的一个主要品种,其中最著名而有具代表性的是越窑。浙江唐时称越州,从商周战国秦汉六朝以来,一直以烧青瓷为主,具有深厚的制瓷基础和传统技术力量,被称为“诸窑之冠”。·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彩陶器,用白色粘土作胎,用含铜、铁、钴、锰等元素的矿物做釉料着色剂,经过约800°C的温度烧制而成。釉色呈黄、绿、白、赭、褐等多种色彩,在烧制过程中,各种釉色互相交错溶合,形成绚丽多彩、灿烂多姿的艺术品,人们称作唐三彩。·隋唐时期中国陶瓷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南指越窑,北指邢窑)。·五代时期钱越为维持安定局面中原各主进贡越窑青瓷,禁止民间使用,称为“秘色瓷”。·宋代五大名窑:定、汝、官、哥、钧。·元代陶瓷最有成就的是青花和釉里红的烧制,都属于釉下彩。·青花瓷是指在瓷胎上用氧化钴颜料,按照所要求的纹饰图案进行绘画,然后再施透明釉,在高温1200—1300℃中一次烧成,呈白地蓝花纹的釉下彩瓷。青花最早出现是在北宋,元代后期青花制作已达到成熟阶段。·何朝宗是明代德化窑的瓷塑名家。·珐琅彩俗称古月轩,是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极为名贵的宫廷用器。它是从明代在铜胎上以蓝为地色,掐以铜丝,填以红、黄、蓝、绿、白等几种色釉而烧成的“铜胎珐琅”制作工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为是在瓷胎上画珐琅,所以通常称作“瓷胎画珐琅”。※※※※※※※※※※※※※※※※※※※※※※※※※※※※※※※※※※※※※※※四.金属工艺1.青铜工艺·夏商周三代号称“青铜时代”。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是青铜工艺发展的高峰时期。·商代青铜器的特征:1)鬼神观念统摄下的青铜艺术发展高峰。2)整体具有庄重、威严、华丽和神秘的气氛与色彩。3)装饰纹样由早期的单纯质朴向晚期的繁缛华美转变。4)类型丰富,多酒器、食器等。5)代表作品:《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饕餮纹又叫兽面纹,是殷代青铜器的主要纹样,而且多饰在器物的显要部位。·青铜是指红铜与锡的合金。·金银错是战国时期兴起的一种装饰工艺,用金银丝或金银片在铜器上镶嵌成各种图案,用错石磨错平滑,金银错是在刻纹装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弥补了刻纹装饰纤细难辩的不足。金银错也称错金银。·汉代优秀的青铜雕塑品:马踏飞燕和长信宫灯。·汉代青铜雕塑和工艺雕塑的代表作品分别是《马踏飞燕》和《长信宫灯》。《马踏飞燕》出土于甘肃武盛擂台,是东汉青铜雕塑的代表作品。它通高34.5厘米,脸型精美,构思奇巧。作者运用浪漫主义手法,设计一匹风驰电掣的骏马,三足腾空,一足踩在展翅疾飞的鸟背上,侧视的基本轮廓呈倒三角形,具有强烈的运动感,被誉为汉代青铜雕塑艺术的奇葩。《长信宫灯》是汉代工艺雕塑的重要作品,此灯作宫女跪坐持灯状,通体鎏金,各部分铸成后合成,灯盘可转动,灯罩能启合,以便调节灯光照射的方向与角度;宫女的右臂和躯体中空,烟气进入体内,烟灰贮留体中,可保持室内清洁。《长信宫灯》设计灵巧,结构合理;宫女造型生动,神态忧郁,性格鲜明,是实用与美观高度统一的作品,为汉代工艺雕塑的典范。2.铜铁器工艺·鎏金是将金箔碎片加热后,加入7倍的水银,混合成液体再涂在铜器上,经低温烘烤,使水银挥发,金泥则固着于铜器上,具有辉煌的效果。·景泰蓝正名“铜胎掐丝珐琅”,简称“珐琅”,俗呼“珐蓝”,习称“景泰蓝”。景泰蓝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制作时先要用紫铜制胎,再用扁细的铜丝在铜胎上粘出图案花纹,然后用色彩不同的珐琅釉料镶嵌填充在图案中。这道工序完成后才是反复烧结,磨光镀金。景泰蓝的制作工艺既运用了青铜工艺,又利用了瓷器工艺,同时又大量引进了传统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五.染织工艺·汉锦——经锦。唐锦——纬锦。·陵阳公样:这类图案是唐锦中最为精美的一部分。主体纹样有鸳鸯、孔雀、鸡、鸭、羊、鹿、狮、天马、骆驼等。纹样成双成对,图案新颖奇丽,别具一格,被称为“陵阳公样”。·绞缬又称撮缬,方法是先将待染的织物根据需要花纹,按一定规格用线缝扎成十字形、方格形、条纹等形状,然后染色,染好后晒干,把线结折去。由于染液不能渗透,形成色地白花的效果。·蜡缬即现代的蜡染。它是先将融化的蜡画在织物上,浸染后,经过热煮脱蜡,就显出了花纹。蜡液浸入纤维后,有防水作用,染液不能进入,形成白花的独特装饰效果。·缂丝又名刻丝、魁丝和克丝,我国唐代已有这种品种,宋代成为著名品种。制作方法是“通经断纬”,先挂好经线,然后将许多不同色彩的纬线根据图样用小梭子缀织上去,交接处承空似有雕镂的痕迹,花纹两面相同,极其精巧,但费工费时。·元代的丝织品中,以织金最有名,称之为“纳石失”。元代加金织物,有金线织出和织后加金两种。“纳石失”的发展原因是原料充足,黄金和蚕丝较丰富。西域金绮工匠大批迁入。·顾绣的特点:一是选择古人名迹为绣稿;其二是绣法上,凡针丝不及之处,皆以彩笔接色,追求绘画效果;其三是擘丝极细。其四是顾绣针法丰富,常用针法有:擞和针,滚针,施毛针以及网绣。※※※※※※※※※※※※※※※※※※※※※※※※※※※※※※※※※※※※※※※六.漆器工艺·雕漆为漆工艺的一种形式.以木灰、金属为胎,上漆八九十层甚至一二百层,待半干时描稿,然后雕刻。因漆色多为朱漆,故又名“剔红。※※※※※※※※※※※※※※※※※※※※※※※※※※※※※※※※※※※※※※※七.家具工艺·明代家具的特色:总结的四个字来概括“简、厚、精、雅”。简是指它的造型洗练,不繁琐,不堆砌;厚,是形象浑厚,具有庄重、质朴的效果;精,作工精巧,严谨准确、一丝不苟;雅,是风格雅典,不落俗套,具有很高的艺术格调。※※※※※※※※※※※※※※※※※※※※※※※※※※※※※※※※※※※※※※※八.雕塑工艺1.石雕石窟寺艺术:是我国佛教寺院的一种艺术形式,用于礼佛和修炼的地方,始于公元4世纪,盛于5~8世纪,此后逐渐衰落。石窟寺多依山开凿,窟前建造木构或仿木构窟前建筑。石窟寺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石窟寺佛教壁画和佛教造像。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石窟寺的代表洞窟有: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代表石窟寺:敦煌莫高窟地处河西走廊西端,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鸣沙山东麓的玉门系砾岩的断面上。前秦建元二年(366)由沙门乐尊开始建窟,此后洞窟的开凿与寺院的兴建逐渐兴盛,形成历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11个朝代不断建造而成的莫高窟。莫高窟至今存有492个洞窟,保存着历代塑像2400余身,壁画约45000平方米,是我国最重要的佛教石窟寺。·唐代以马为主题的浅浮雕代表作品是昭陵六骏※※※※※※※※※※※※※※※※※※※※※※※※※※※※※※※※※※※※※※※2.玉雕·在新石器时代已有玉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玉器主要是祭祀玉器。距今五、六千年的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与中原仰韶文化同时期)出现的最早的玉器是“玉龙”,龙的整个造型呈“C”字形,是一个高度抽象的龙的符号。东南部地区的良渚文化玉器以玉琮等祭品为代表,发现了中国最早的玉琮。·商代玉石雕刻的题材主要是人物、龙、凤,怪兽等神异动物和写实的禽鸟、走兽、昆虫等形象。·商代玉石雕刻造型上有以下特点:(1)造型简洁,讲究对称结构紧凑,形象鲜明。(2)圆雕浮雕与线刻紧密结合。(3)装饰花纹主要体现时代审美习尚而并非刻意表现客观形象。(4)题材多样,风格威严,有神秘色彩。※※※※※※※※※※※※※※※※※※※※※※※※※※※※※※※※※※※※※※※九.琉璃与玻璃工艺·元代琉璃又称瑠璃,在古时常与玻璃一词混用,到后来,人们才把玻璃称制品为料器,而琉璃则专指料器用于建筑砖瓦上的一个品种。中国工艺美术史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彩陶繁荣于新石器时代中期。(1)多为以矿物颜料绘画的泥质红陶,(1)装饰绘画于烧造之前,题材以各种几何形为主。(1)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最为发达,(1)其著名彩陶类型有半坡、庙底沟、马家窑、半山、马厂等。(1)2新石器在打制的基础上,普遍磨光、常常钻孔的石器。(1)是新石器时代主要的生产工具,(1)注重材料的选择,(1)并体现了对称、质感等重要的工艺美术法则。(1)其材料、技术和若干器形为原始玉器继承。(1)3青铜器基本为以红铜与锡的合金铸造的器物。(1)在红铜中加入锡,可以降低熔点、提高硬度、增加美感。(1)分容器、乐器、工具、兵器等多种。(1)起源于商代以前,(1)商周时代繁荣,汉代开始衰落。(1)4金银错青铜等金属器物的装饰方法,又称“错金银”。(1)始于春秋战国,两汉及其以后仍在沿用。(1)做法是,在器物上刻出图案,(1)于刻纹内镶嵌金银丝或片,再打磨平滑。(1)使器物有精巧华丽的装饰效果。(1)5铜镜以青铜铸造的鉴容用具。(1)正面光滑明亮,背面常有装饰图案。(1)中国早期的铜镜已见于齐家文化遗址,(1)经战国两汉、唐两个高峰后,艺术转向衰落,(1)入清,为玻璃镜取代。(1)6带钩古人扣接腰带或随身佩挂小物品的器具,(1)形如微曲的长条或琵琶等。(1)因展
本文标题:工艺美术史重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471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