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报纸编辑学教程》郑兴东、陈仁风、蔡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总序: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有两大支柱,一是以高科技为代表的传播产业,二是从事新闻和信息产品生产的媒体产业。概论第一节当代报纸编辑工作在我国,早在唐代就有报纸。我国《经济日报》采用北京大学教授王选等人研制出的华光电子出版系统获得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一家采用计算机激光屏幕组版、整版输出的中文报纸。报纸生产包括产品设计、信息采集、编辑和制版印刷等环节,参与这部分运作的主要有记者、编辑、排版录入人员、制版印刷工人等。报纸销售包括向读者出售报纸和向广告商出售版广告版面两方面,参与这部分运作的主要是发行部和广告部的工作人员,他们通过广告代理公司和邮局、报刊发行公司等完成广告版面和报纸的销售任务。报纸编辑部:报社内部的分工合作是以一定的组式固定来来的,其中负责报纸编辑出版工作的组织机构就是报纸编辑部。报纸编辑部的最高领导人是总编辑,最高领导机构是编委会。报纸编辑工作指报纸编辑在报纸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报纸编辑工作的内容包括策划、编稿和组版三部分。策划指报纸的整体设设和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编稿指分析与选择稿件、修改稿件和制作稿件;组版指配置版面的内容和设计报纸版面。夜班编辑:负责每天报纸最后发排工作的编辑,因需要上夜班而得名。其主要职能是处理日班编辑送来的稿件,确定当天报纸的内容,对版面内容进行配置,修改标题、设计版面等,并必须在规定的付印时间之前完成。通常只有日报才有夜班编辑。报纸编辑工作是是报纸生产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由多道工序组成,报纸编辑工作各工序安排的程序就是报纸编辑工作流程。如下图:确定报纸的编辑方针设计报纸的整体结构、规模和风格特色设计报纸的各个版及专栏设计和组织目前阶段的重大新闻报道分析、选择稿件修改稿件制作标题稿件配置设计版面校对、签发在报纸的生产过程中,新闻信息的采集和编辑是互为依靠、最为需要的两大业务工作。编辑对新闻素材的“再创作”要以新闻事实为依据,不能主观随意地添加或杜撰,不能违背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第二节报纸编辑人才知识结构:指的是各种学科知识在人的头脑中的组织方式,包括这些学科知识的配置比例、内部联系和协同关系。编辑的知识结构:指从事编辑工作人员所掌握的知识的组合构架情况。(报纸编辑需要具备一般编辑都应具备的基础知识与百科知识)基础知识、百科知识和专业知识应是报纸编辑的基本知识构成。基础知识:主要指文、史、哲知识。百科知识:指包罗万象的知识,这种知识不限于一两个领域或专业,而是无所不及。(编辑人员的百科知识实际上也应该是有侧重点的,他所具备的不同学科的知识与其工作需要相关的越多、相关程度越大,其知识结构才越合理。)专业知识: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编辑作为新闻传播者所应具备的新闻传播学理论知识与业务知识,另一部分是编辑所从事的报道领域所要求具备的专业知识。编辑的能力结构:信息能力、鉴别能力、创造能力、组织能力信息能力:指的是报纸编辑主动地、积极地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编辑的受传能力是其传播活动的基础)报纸编辑获取信息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其社会活动能力和对客观变动的灵敏感受,这就要求报纸编辑养成良好的性格,善于与人相处,做社会活动家,广交朋友。同时,又要求编辑时时刻刻当有心人,不放过任何有价值的线索。鉴别能力:指的是报纸编辑迅速、准确地判断新闻事实的报道价值的能力。(鉴别能力是编辑基本修养与工作经验的综合体现)[迅速、准确]创造能力:指的是报纸编辑突破传统思维、创新编辑业务的能力。报纸编辑在各项编辑业务中的创新能力对于办好报纸是至关重要。创造性思维过程往往表现出这样一些品质:一是发现问题的敏锐性,能在大家习以为常之处觉察事物的差异性,能发现处于萌芽状态的矛盾。二是探索过程的发散性,即善于从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三是解决问题的新颖性,即用前人未尝试过的独特、新奇思维路径和方法解决问题。合理而有特色和知识结构是创造性思维的思维原料,灵感则是创造中特有的突发心理现象。组织能力:指的是报纸编辑组织报道和组织新闻人才的能力。一般说来,各方面修养越深、敢于拍板、富有计谋的编辑组织能力越强;善于与人相处,容易取得他人信任和好感的编辑组织能力越强。热心社交、交友广泛、善于言谈的编辑组织能力越强;性格开朗、乐观,为人坦诚大方的编辑组织能力越强;编辑的社会阅历、风度举止、社会地位和影响等,也往往对其组织才能有影响。写作能力:指的是报纸编辑撰写、修改稿件的文字运用能力。编辑要在极有限的时间内加工修改稿件、制作标题,就必须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和娴熟的写作技巧。报纸编辑工作除了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还要求编辑具有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1981年《记者守则》是建国以来新闻工作者第一个职业道德规范。第三节报纸编辑学研究徐宝璜1919年出版的我国第一部新闻学专著《中国报学史》中对报纸编辑工作就有专门论述。P25思考与练习题。1.21世纪报纸编辑工作环境有什么变化?2.什么是报纸编辑工作?3.简述报纸编辑工作流程。4.报纸编辑工作有哪些特点?5.简述报纸编辑人才的知识结构。6.报纸编辑需要具备哪些能力?第二章报纸设计第一节报纸的特点与结构大众媒介的种类非常之多,如果以媒介的外在形态来划分,有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网络媒介三代不同的大众媒介。如果以媒介负载的内容特点来划分,大众媒体可以分为以传播新闻信息为主的新闻传媒,和以传播非新闻内容为主的非新闻媒介两大类。20世纪末,我国公开出版的报纸已经由1979年的186种增加到2000多种。1998年,新闻出版署发布的《新闻出版业2000年至2010年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是今后一个时期新闻出版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第二节报纸设计思想报纸设计:指报纸编辑根据报纸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在确定报纸编辑方针的前提下,对报纸的规模、结构和形象进行整体设计。报纸的控制者:指对报纸有领导权或管理权的组织和个人。能否打准合适的市场定位并生产出高质量的媒介产品,决定着媒介的兴衰成败。人才资源:指报社拥有各类专业人员的数量、人员素质及其水平。我国第一家报业集团是《广州日报》。报社的体制:指报社的组织制度,包括用人制度、部门设置等。报纸的编辑方针是根据办报方针对报纸编辑工作作出的决策,它规定了报纸的读者对象、传播内容、报纸水准和风格特色,是报纸编辑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报纸的编辑方针为报纸设计指明的方向,确定了目标。目标读者:是报纸编辑希望其能够成为报纸受众的人群。第三节报纸设计程序报纸设计:是将报纸编辑方针具体落实为操作方案的一种创造性的工作。报纸设计的内容包括整体规模设计、内部结构设计和外部形象设计几个方面。(报纸设计是随着报纸编辑出版不断接受反馈、不断运行的过程。报纸策划的成果由书面文字表现出来,是报纸设计方案。在报纸策划中,需要收集两方面的信息:外部信息、内部信息外部信息:读者信息、报纸控制者的信息、报纸竞争者的信息、报纸相关产业信息。内部信息:资产信息、技术信息、管理信息方案设计是报纸设计的核心阶段。试和方案的时间不宜选在特殊的日子。报纸如果公开试刊,应有意识地增加发行,对某些部门和个人免费赠送,并主动上门征集意见,还可以采用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收集社会各方面的反应。思考与练习题1.报纸与其它媒介相比较有什么特点?2.影响报纸生存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3.简述你对报纸的编辑方针这一概念的理解。4.报纸设计主要包含哪些内容?5.简述报纸设计的程序。6.为本校设计一份周报,写出设计方案。第三章新闻稿的选择第一节选择新闻稿的意义和程序一家报纸的篇幅是相对固定的,一般不可能因新闻稿量的庞大或增加而随意扩版。强迫性选择的意义在于取得新闻稿件选用量与报纸篇幅容量之间的平衡。新闻传播不仅是一个传播客观世界变动信息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对客观世界变动信息进行评价的过程。虽然关于客观世界的什么变动才具有新闻价值有种种说法,但除了时效等因素外,大概都强调这样两个条件:一是这种变动要具有一定的意义;一是这种变动是要广大读者所感兴趣的。选择新闻稿,不仅要考虑新闻所反映的客观事实,而且要考虑新闻稿对这种客观事实的表述方式。我们之所以要对新闻稿进行选择,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守门”---确保我们的报纸能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办报方针。选择好稿件也是确保以后的编辑环节的质量的重要条件。读者阅读新闻也是一个选择过程,读者选择什么新闻不仅取决于新闻对读者的报偿程度,也取决于读者阅读新闻的费力程度。美国传播学者威尔伯*斯拉姆曾提出过一个受众选择信息的公式:报偿的程度/费力的程度=选择的或然率在实际工作中,强迫怕选择与需要性选择总是结合在一起进行的。两种选择服务于同一目标:即不刊登一篇不值得刊登的新闻,也不漏登一篇应该刊登的新闻。只要报纸没有截稿,编辑对新闻稿的选择和调整就不能终止。一条适用的新闻,应该既有好的内容,又要有好的表现形式。具体说,要符合以下基本条件:真实、正确、具有新闻价值、适用、简练、生动。一篇新闻稿如果基本符合新闻的前四个条件,就可以初步入选。前面四个条件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根据稿件本身就能基本做出判断的,如正确、有新闻价值、符合报纸需要;另一类是常常要经过调查核对才能判断的,如真实。第二节社会评价社会评价:报纸选择新闻,不能不注意新闻发表后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对新闻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的好坏、利弊的评价,就是社会评价。我国报纸的宗旨:为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服务。(这也是对新闻进行社会评价的最根本的标准)在现在,评价新闻的社会效果,就是要看新闻是否有利于推进必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舆论,是否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舆论,是否有利于鼓舞和激励人们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而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舆论,是否有利于人们分清是非、坚持真善美、抵制假恶丑的舆论,是否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心情舒畅、社会政治稳定的舆论。这五个“有利于”,已作为我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被确定下来。新闻不是事实本身,只是反映事实的一种信息。新闻的社会效果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多重性。一.以社会效果的性质来区分,有正面效果、负面效果、中性效果之分。二.以社会效果的主次来分,有主效果、次效果之分。三.以社会效果的表现来分,有显性效果、隐性效果之分。新闻的社会效果是在传播之后才产生的,编辑在对新闻稿进行选择时,只能对其进行预测。这种预测主要是以公认的社会规范如法律、政策、道德为判断依据的。当然最终要经受社会实践的检验。《国际新闻自由公约草案》见P57第三节新闻评价新闻评价:对新闻稿进行选择,不仅要对新闻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的利弊、好坏进行社会评价,而且要对新闻稿本身的好坏、得失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就是新闻评价。新闻评价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真实性评价、新闻价值评价、新闻的适用性评价、新闻表现评价等。新闻价值就是新闻的质的规定性。新闻价值由下列因素组成:及时、新意、重要、接近新闻的及时:就是指在事实发生以后,迅速予以报道。新闻的及时,具体地说就是指事实的变动是新近发生的。但由于变动情况不一样,这里又有几种不同的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事实变动是突发性的或者是跃进性的。第二种情况是,事实的变动是新进性的。确切的说,新闻的及时指的是新闻根据一旦成立就迅速予以报道。新闻和历史的区别正在于时间。历史是昨天的新闻,新闻是明天的历史。记者一旦获知事实迅速予以报道,这是构成新闻及时的一个重要条件,但不是新闻及时的标志。新闻的意义和新闻的及时是两个概念。前者是就新闻和读者的关系来说的,后者是就新闻和时间的关系来说的。新闻的新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新闻事件的特质。二是读者的认识。当常态的改变的频率越来越高时,新闻的新意就越来越弱。当常态的改变也已成为常态时,新闻的新意就完全消失。事件的常态并非是绝对不变的。新闻的新意不仅来自新闻事件常态的改变,而且也来自帮助读者对常态的新的了解。(报纸都要不惜工本来抢发新闻,特别是自己的独家新闻)人们需要新闻,主要是为了在应付环境和改造环境中做出的正确的抉择。可以说重要性
本文标题:报纸编辑学教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496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