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报纸编辑学教程笔记《报纸编辑学教程》人大郑兴东软件:方正4.0教程绪论《新闻编辑学)蔡文人大第二版一、编辑与编辑学编:用以串联竹简的牛皮绳。指文字、资料的收集、整理。1.编辑:古现2.编辑学:较年轻的学科(中国)1949李次民《编辑学》80年代“编辑学”确立、年轻学我国报纸上最早出现的图片是新闻画,1876年,《申报》开始配合新闻刊载插图。1839年,法国科学院确认了路易斯·达盖尔的摄影术,这为新闻摄影的诞生提供了技术基础。20世纪40年代→研制出了与电脑连接的照排技术70年代→新闻出版业中普遍使用激光照排于胶印。1986年我国《经济日报》采用北京大学教授王选等人研制出的光华电子出版系统获得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一家采用计算机激光屏幕组版、整版输出的中文报纸。“北大方正”的新一代激光照排出版系统90年代→计算机采编系统1995年《中国贸易报》正式进入国际互联网,成为中国第一家上网发行的日报。二、新闻编辑(学)和报纸编辑(学)1.按传播媒介分:报纸编辑、图书编辑、杂志编辑2.按内容分: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应用研究3.按编辑对象是否是新闻分:新闻编辑、非新闻编辑第一章新闻编辑工作概论第一节新闻编辑工作与媒介形态变化一、报纸的出现与新闻编辑的确立1.分工演变过程2.生存环境:(1)技术环境(2)社会环境(3)市场竞争环境二、媒介变迁与新闻编辑的发展1920年11月2日,美国西屋公司电气专家弗兰克·康拉德主持建立的广播电台在匹兹堡正式播音,呼号KDKA。这是美国第一家领有营业执照的商业广播电台,也是公认的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广播电台。美国第一个商业广播电台1.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全国范围掀起了“两次广播热”:(1)1986年12月15日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播→“珠江模式”(2)1992年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开播、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同时开播,两者竞争,打破了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一省一台的格局1993年被称为“广播年”2.电视新闻传播发展的四个阶段:口播新闻阶段——影片新闻阶段——电子新闻摄录阶段(70年代后)——卫星传送阶段3.互联网的优势:(1)海量性(信息容量之大无与伦比)(2)互动性强(它提供的人机交流界面)(3)互联网络的全球化1987年美国《圣何塞信使新闻》(SanJoseMercuryNews)首先将报纸通过互联网发行,成为世界上第一家电子报纸。1995年,教育部主办的《神州学人》杂志经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进入国际互联网,成为我国第一份中文电子杂志。第二节新闻编辑工作内容及流程一、种类及内容(一)按编辑范围和责任大小划分1.总编辑2.编辑部主任:拟定本部门规划3.版面编辑4.编辑5.新闻编辑6.校对:错别字、标点(二)按业务程序划分白班新闻编辑夜班新闻编辑内务编辑(三)按编辑内容的专业分类国际新闻编辑国内新闻编辑本地新闻编辑新闻编辑工作的内容包括:新闻信息载体设计、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新闻作品的修正和把关、新闻信息的整合与展示、新闻互动与公共交流的组织与引导。二、新闻编辑工作流程确定报纸的编辑方针↓设计报纸的整体结构、规模和风格特色(设计报纸的内容结构、版面形象和特色)↓设计报纸的各个新闻版及专栏↓设计和组织目前阶段的重大新闻报道↓分析、选择新闻稿件↓修改新闻稿件↓制作新闻标题↓配置新闻稿件↓编排新闻版面↓校对、签发第三节媒体融合进程中新闻编辑部的变化一、西方媒体融合的先例(媒体融合在西方国家的早期实验)美国最早进行媒体融合实验的是论坛公司和媒体综合集团1993论坛公司的一家地方报纸和CLTV有线电视台共享新闻资源。1.协商模式2.合作分类模式:各种不同媒介的新闻部门负责人以固定会议的形式坐到一起讨论新闻报道,分享新闻资源,研究各自的报道如何做,相互之间如何合作。《坦帕报》网络报纸3.合作操作模式二、从“互动”到“一体”的中国媒体战略1.“报网互动”最早的互动是报纸借助网络技术进行新闻信息传播活动。另一种方式是报网之间的内容复制。报纸与网站共同开设新闻栏目全方位媒体合作2.报网一体三、编辑部重构于“融合新闻”在融合进程中对编辑部机制进行改革的四种不同做法(以报纸为例):1.组建跨媒体的临时性报道组织,以项目管理的方式实现融合新闻。2.组建虚拟的跨媒体报道组织,以推进报纸与网站的资源共享。3.对媒体组织结构进行局部性的重构。4.对媒介组织的整体变革,即建立与西方媒体相似的一体化的编辑部。第四节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一、新闻编辑活动的“总设计”和“总指挥”(一)新闻编辑是编辑方针的制定者,是媒介新闻产品形象的设计师:“扩版热”、“改版热”(二)新闻编辑是每一个阶段新闻报道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三)新闻编辑是从事采访写作的指挥员和参谋二、对新闻活动起“集大成”和“总把关”作用三、是对新闻素材的“再认识”和“再创作”四、公共论坛的“主持人”和新闻话题的“引导者”新闻编辑需要担负起“公共论坛主持人”的角色,组织与各类新闻相关的公共对话甚至观点交锋。由于技术发展促使新闻传播方式正在从传统媒体主导的单向式变为专业媒介组织与普通公民共同参与的分享式、互动式,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更加紧密的结合与汇流。这种新格局一方面造成新闻信息供给过剩,另一方面也促成人们对专业媒体组织整合、诠释信息的更多依赖。第五节新闻编辑人才一、类别:西方:录入专栏组版中国:文字图片版面策划二、素质1.政策理论修养2.知识修养:基础知识、百科知识、专业知识3.能力修养:信息能力、鉴别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写作能力新闻编辑获取信息的能力取决于编辑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对客观变化的灵敏感受,这就要求新闻编辑养成良好的性格,善于与人相处,做社会活动家,广交朋友。新闻编辑不仅要善于获取信息,还要善于处理和利用各方面信息。4.职业道德素养第二章新闻媒介定位与新闻产品设计市场定位:20世纪70年代,美国营销大师A.里斯和J.屈特最早提出市场定位思想。第一节新闻媒介定位一、由来二、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与功能定位1.受众定位2.功能定位:指确定媒介所要担负的职能和所要发挥的功用,是立足于受众需求和传播目的对媒介产品的决策。功能定位是媒介实现传播效益(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指向性规定。3.关系图4.媒介定位的客观依据(1)媒介生存环境:A受众B控制者C广告客户D传通中介E竞争者、(2)内部环境:A硬件B软件C传播符号《南方周末》:有思想、有责任感、有社会资源、知识性读者为核心读者、坚定准确的新闻理念、舆论监督第二节编辑方针一、定义:是根据媒介定位与发展战略对编辑工作作出的决策,它规定了媒介的受众对象、传播内容、传播水准和风格特色,是编辑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媒介的编辑方针为媒介新闻产品设计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二、主要内容1.媒介的受众对象2.新闻传播的内容3.传播的水准:新闻传播的思想水平、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所达到的高度,这具体通过媒介传播内容的深度、广度,以及语言、文字、图像、版面设计、制作印刷、节目制作等多方面因素综合来表现。4.媒介的风格特色:指媒介产品的整体结构、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外在形象等所综合表现出的格调和特点。编辑方针对媒介产品的风格特色所做出的规定,要求媒介产品设计从媒介的规模、结构、内容、形式等多方面有意识地突出某种特性,表新出与众不同的媒介形象。第三节新闻产品设计一、什么是新闻产品?新闻产品是媒介产品中以传播新闻为主要职能的那一部分。新闻产品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整体的媒介产品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新闻产品的设计首先要确定它在整个媒介产品中的位置和比重。报纸新闻树状结构腾讯新闻排版:要闻陕西娱乐体育+(变动)1.不同媒介的新闻产品结构2.如何确证新闻产品的位置和分量3.新闻产品设计的内容:(1)确定各个版组及其中各版的读者定位和编辑思想。(2)确定各版名称,报道范围和重点。(3)确定各版中主要专栏的名称、内容、篇幅、体裁、风格等。(4)确定广告在各个版中通常所占的篇幅和位置,以及广告的类型。(5)确定各个版的版式和风格特色,包括对版式结构进行前期总体设计,确定版面编排规则如各个版的分栏规则,标题字体字号的使用规则,图片编辑的规则,色彩与线条运用的规则等。二、新闻产品设计的操作过程(一)设计预备阶段调研→分析→找出“出路”(二)方案设计阶段:1.确定目标受众,制定编辑方针(受众群体的变化,目标受众的分解)2.拟定与优选新闻产品设计方案(三)试行方案阶段:1.慎重选择试刊试播的内容2.慎重选择试刊试播的时间3.适当把握试行方案的次数4.广泛征集各方面的意见第三章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一、定义: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编辑通过对新闻资源的开发和配置,实现最佳传播效果的创造性活动。二、特点1.阶段性2.滚动性3.风险性三、新闻报道策划的三个阶段:1.选题与预备阶段2.方案设计阶段3.报道实施与调控阶段四、新闻报道策划应遵循的五个原则1.取信原则2.变通原则3.可行原则4.创新原则5.实效原则五、主要类型1.以报道客体发生状态来分类:可预见性/不可预见性(即时性)报道。可预见性新闻报道策划的难点:(1)由于新闻媒介对这类报道展开较多,容易形成固定的选题和报道模式,要有所突破和创新比较困难。(2)由于这类报道的对象往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受到所有新闻媒介的重视,成为共同性的报道题材,因此要在报道中表现出与众不同的风格特色也比较难。(3)新闻受众对这类报道接触较多。以往报道中存在的种种不足,比如司空见惯的选题、千篇一律的角度、老生常谈的内容、千报一面的形式等,容易造成受众的厌烦甚至逆反心理,对他们接受新闻信息产生不利的影响。“负面新闻信息”:是指“处在原始状态的消极变动的事实”,与“负面新闻”即消极的新闻报道并无必然的联系。2.以报道策划的运行时态来分类:周期性/非周期性3.以报道策划的运行方式来分类:独立性/非独立性第二节新闻报道策划的选题决策一、发现新闻线索与确立报道效果目标1.选题决策的定义:媒介着重报道什么,从什么角度展开报道,首先需要分析、判断与选择。2.新闻线索新闻由头3.围绕新闻线索收集材料信息:(1)报道客体的信息:人(2)报道接受者的信息(3)报道竞争者的信息4.根据信息确定报道效果目标报道效果目标:是报道者根据报道策划前期所掌握的信息,在对新闻报道可能取得的社会效果的预测的基础上所希望达到的目标。报道效果目标的形态:通过一些报道宣传某种政策、观念或主张;通过批评报道揭露社会弊端,促进问题的解决;通过追踪报道传播最新信息、监视社会环境;通过活动策划与新闻报道的结合,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娱乐,或进行道德教育、解决社会问题,或塑造报纸形象,扩大社会影响等。二、报道选题决策的共性规律(一)基于传播主体的可操作性规律报道者外在条件内在条件(二)基于客观事实的价值规律传播客体新闻价值的有无决定了新闻是否成立,新闻价值的大小决定新闻意义的大小。在新闻选择中,编辑对新闻价值的判断主要以新闻事实发生时间的新近性、新闻事实有助于消除受众认识的不确定性、新闻事实具有的社会影响力、新闻事实发生地与受众的距离以及新闻事实对受众兴趣的激发力等为标准的。(三)基于受众的适宜性规律受众高举窄大所有新闻报道选题要以媒介受众的信息需求为依据,报道什么,如何报道。都要根据受众的需要进行选择和设计真正需要进行报道策划的选题有:(1)可以预知的、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活动和事件性或非事件性新闻。(2)非可预见、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3)新闻媒介自己设计的重要问题性报道、活动性报道。三、报道选题决策的个性化(一)根据新闻传播主体的差异,找到最合适的报道选题及报道角度(二)根据受众的差异性和受众需求的差异性,寻找最合适的新闻报道选题与报道角度一方面,不同的媒介拥有不同的受众群体;另一方面,同一受众群体对不同的媒介也会有不同的需求。第三节新闻报道方案设计一、报道方案设计的内容报道设计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1.确定报道范围与重点2.设计报道规模与进程3.制定发稿计划4.设计报道结构与报道方式5.报道力量配置与报道运行机制(一)确定报道范围与重点核心人+事(二)设计报道规模与进程报道
本文标题:报纸编辑学教程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496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