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拒绝不健康饮料喝出健康和活力教案
拒绝不健康饮料,喝出健康和活力——第十六中学关于饮料的调查与研究一、活动背景最近台湾曝出“毒饮料”事件,长春市也发生了市民喝美汁源果粒奶优中毒事件,我看到很多同学在课下拿着各种各样的饮料在喝,很少一部分同学在喝水,有的同学甚至用饮料代替水感到很担忧。走进超市,琳琅满目的饮料总是最先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购物车内放上几瓶饮料也是一种自然的举动。饮料已成为了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类食品,在婚宴、聚餐、出行,乃至日常的饮食中,都少不了它。学生们酷爱冰凉饮料解渴消暑,出行游玩,所带的食品中饮料也是一大主角。同学们每天都在和饮料做着亲密接触,虽然知道喝多了不好,但仍然拒绝不了这种香甜的诱惑。那么,这样的情况到底好不好呢?饮料对我们孩子的身体会不会有影响?还有,现在的饮料品种那么多,哪些更适合我们小学生饮用?饮料为什么会如此畅销?它们为什么会具有那么大的诱惑力?这一系列的问题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因此我决定以“毒饮料”事件为导入点,围绕“饮料”这个话题让学生展开思考,确定想研究的方向。让学生从身边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分析和调查,采访、收集资料等手段,加强学生对饮料的了解,增强学生提问题、解决问题,团结协作等各方面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自主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培养起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二、主题活动的目标(一)设计思路本次实践活动的设计思路是,让学生以“毒饮料”的社会热点话题为切入点,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制定关于饮料的研究课题,通过合作调查、采访、访问、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展示与评价以及实践成果的推广等探索活动,拉近学生与饮料的距离,促进学生真正了解饮料,学会正确面对饮料。增进学生对身边事物进行探究的探究心理,鼓励学生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二)具体目标1、认知目标:(1)通过系列的实践活动,对饮料展开调查,对饮料有多方面的了解,正确认识饮料。通过活动,对实践活动的方法、步骤有进一步的体验和了解。(2)对日常生活中常喝的饮料有更深层的认识,懂得从自己的健康出发,对饮料正确的选择,也认识到对饮料的饮用要适量,而不要过量。2、能力目标:(1)通过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角度所确定的研究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求各种途径处理解决问题,以促进学生实践活动能力的提高。(2)学会设计制作简朴的调查表格,能进行基本的数据处理,并对结果作出一定解释的能力。3、情感目标:(1)通过活动中的分工合作,增强团结协作精神,感受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2)了解并体验调查中的艰辛,增强抗挫精神和沟通能力,能会在活动中同等、自主地交流,增强自信心。(3)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学习一些采访和交往技巧。三、活动时间:四、活动年级:初一年级五、活动的任务1、主题的产生,教师引导学生挖掘感兴趣的研究主题,展开讨论,生成子课题研究的内容并归纳指导2、建立课题小组,设计小课题研究方案。3、交流课题方案,指导完善。4、调查问卷的设计,问卷结果统计的指导。5、各小组进行调查等实践活动,合作完成小组确定的小课题的探究实践活动。6、在班内展示交流研究成果。六、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有关资料;制订各个阶段的指导方案与要点;制作课件;问卷调查的设计、记录表格、评价表格2.学生准备:分组、小组初步分工;制定活动计划和时间安排;准备实践活动所需要的相机;去学校超市联系等七、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第一阶段主题确定课与分解1.活动时间:2课时2.阶段目标:能让学生根据“饮料”这个话题,展开思考提出问题,确定本次实践活动的课题名称;围绕课题生成研究的小主题,成立不同的活动小组,学会制定小主题的活动方案。3.课堂呈现形式:开题指导课4.活动过程:第1课时:(1)导入情境,确定研究的话题(2)让学生围绕研究的话题提出自己的小问题(3)将每个小组同学提出的小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生成小组内的问题(4)将相同问题合并,不同的问题进行归类,最终确定活动的主题(5)正确描述主题名称强调教师指导,教给学生合并筛选问题和提炼关键词的学法,并引导在其它学科中使用锻炼学生能全面、正确、简单、明了的简述问题的口头表达能力。(插入视频)第2课时:(1)围绕主题,展开讨论,生成活动研究的内容并归纳指导成小主题。(2)按兴趣组建成若干小组,设计小主题的小组活动方案。(3)交流活动方案,指导完善。(4)教师强调实践活动要注意的问题及事项。第二阶段活动实施阶段1.活动时间:课内2课时,课外活动2周2.阶段目标:按预定的方案,分工合作,通过上网查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考察、采访等形式,多方获取各种资料。3.活动过程:(1)课内指导:调查问卷的设计与统计的指导(2课时)活动过程:A.出示一份问卷表,了解问卷的基本结构B.了解问卷的主要部分,掌握问卷的设计基本方法C.学生根据教师的题目进行问卷的设计D.根据自己设计的问卷进行班内调查。E.将自己的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写问卷报告。(2)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践活动。A、按预定的方案进行问卷的设计、调查、实地考察、上网查找,亲身体验、采访等。事前准备:学会问卷的设计与结果统计;明确采访目的,确定采访内容,设计采访提问,确定采访记录形式;B、行动实施,进行调查、采访,实地考察,做好调查记录,写好研究日记、感悟等。课内组织一次集体组织超市行,让学生针对自己小组的分工有针对性地在超市活动,或采访超市负责人、营业员,或进行问卷调查,或是研究饮料的种类、成分、包装。各小组的活动:品牌组:通过网上搜索、实地采访、查找资料等形式了解饮料的种类和品牌。成分组:去超市了解饮料有哪些成分,通过上网查找饮料的有关内幕,了解饮料的成分对身体的影响。调查组:在校园中和同学家长中展开问卷调查,了解饮料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受欢迎度和涉及面,以及对饮料的了解程度和不同年龄层人群选择饮料的不同特点。辨别组:通过实地观察校门口的饮料和上网等方法,了解劣质饮料的特点。宣传组:制定宣传计划和方案,在校园内展开“少喝饮料,多喝水”的宣传活动。C、按预定的时间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源等查找有关资料。(3)以小组为单位对资料进行阶段性汇总、分析、研究、删选。(4)在活动过程中注意资料的积累,并填写《活动计划表》。4.教师对实践过程的指导。A、指导学生按自己小组的研究内容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提示学生搜集资料的有效途径。B、指导学生写好活动记录、感悟和及时记录采访内容、活动成果。C、在学生有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第三阶段活动总结阶段1.活动时间:2.阶段目标:做好资料的汇总,形成结论,做好展示的各项准备。3.课堂呈现形式:方法指导课。4.活动过程(1)各小组组员对本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分析、研究、删选,形成结论。(2)指导学生对实践活动过程进行反思。(3)完成活动记录,并形成小组活动报告。(4)讨论展示内容、形式。5.教师对实践过程的指导。指导学生对资料进行筛选和整理,引导学生用合适的形式来展示本组的成果,便于学生在课堂上展示。第四阶段活动成果展示阶段1.活动时间:课内1课时。2.阶段目标:(1)学生以各种形式展示研究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倾听和研究,会发现,能质疑能够在成果展示中有所悟,有所学。(2)通过展示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激起学生的社会责任心。3.课堂呈现形式:成果展示课。4.活动准备:5.活动过程:(1)各小组根据各自的活动成果做好展示。(2)教师进行小结,并且进行评价。A、分小组以各自的形式展示本小组的课题成果。(成果展示、活动时遇到的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本组各成员的收获、体会……形式自主。)B、教师评价小结。第五阶段活动延伸阶段1.活动时间:课内一周,课外半周。2.阶段目标:在活动成果推广的过程中感受实践的价值,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3.活动过程:(1)在学校的宣传窗里设置“少喝饮料,多喝水”专栏,让全校师生都来了解饮料。(2)在班内进行鲜榨果汁的活动。(3)向学生及家长发送自制的“健康饮料DIY”卡片。第六阶段活动评价阶段1.活动时间:课内1课时,课外1周。2.阶段目标:促进学生相互欣赏的意识的生成以及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3.课堂呈现形式:评价指导课4.活动过程:(1)分组填写活动评价表,自评、组评和指导老师填写活动评价表评价等级A(40分)B(30分)C(20分)D(10分)自评组评师评参与活动态度(30分)积极参与不大积极偶尔参与不参与调查过程(35分)收集到大量数据参与调查过程,收集到少量数据参与调查过程,能与人协作参与调查过程,不与人协作小组讨论(35分)积极参与,提出见解积极参与,能够发言只参与,不发言不愿参与总评分数课题等级项目(2)课堂交流评价,延伸出下一个主题活动。(3)整理所有的活动资料。七、活动反思:从开题指导、开展研究到汇报展示,指导学生完成一个又一个主题研究,我也好像感觉到自己伴着这门课程在逐步成长,原来无从下手,到后来的一次次活动,有时连自己也不敢相信,回顾自己走过的路,还真是感触万千:综合实践活动看似复杂,但指导教师假如能够动手做起来,在实践中摸索,善于从多方面发现问题,捕获时机的话,我想:没什么做不了的,正如综合实践活动要求中讲的,要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成长的快乐,同样,指导教师首先要明确这一理念才能有效带动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观点,给学生说话的空间,同时指导者要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观念。同学们进行调查、采访等活动,受益匪浅。总的来说,这是一次紧张而又是难忘的活动。也让我更深切地体会到一个主题活动能否成功地开展,跟学生的兴趣有着直接的关系,只有学生感兴趣了,他们才会真正去参与,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活动主体,学生才会体验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无限魅力。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充分考虑到学生活动的兴趣点,以他们日常生活中熟悉并喜爱的饮料作为活动对象,从学生活动能力的提高看到,这给我们展现了一次行之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讲究学生的自主性和实践性,但不意味着教师能完全放手,听之任之。该活动从伊始至结束,教师始终成为学生活动的指引者,让学生在指引和自己的摸索下习得。学生问题意识不强,围绕“饮料”如何想到各种各样探究的问题,如何又将分散的问题分门别类呢?正是源于教师一步一步正确的牵引,学生才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想了解“饮料的成分”、“饮料有哪些品牌”等等,一个个有着针对性、概括性的问题才孕育而调查问卷设计”的方法指导,学生开展主题活动更加得心应手。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情特点,采取了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教师先引导学生先看懂问卷样本,了解了问卷的基本格式是分为“前言”、“问题”、“结束语”。然后又让学生试着来给样本中的问题提供答案。最后,现学现用,让学生自主选择问卷题目,设计问卷。这一过程中,教师仍然没忘自己的指导性作用,在幻灯片中出示“温馨提示”,有关编制问卷的具体要求。教师在学生展示问卷初稿提出建议之后,又让学生在问卷上直接修改,提高了课堂的时效性。一次次适时、适度的点拨、指导,成就了一个成功的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当然,每一次实践、每一次经历总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考。在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分组操作、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十分普遍的学习方式出现。“按兴趣组建成若干课题小组,设计小课题的研究方案”,形成了“关于饮料种类和品牌的研究”、“关于饮料成分的研究”、“关于鲜榨饮料的制作方法”等小课题。这样的形式照顾到了学生的自主性,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意愿,但也不能排除学生避重就轻或兴趣等原因选择集中在某一课题上,而其他课题深受冷落的现象出现。人数均衡是更有利于整个课题的研究,因此,当课堂上的生成与预设不一致时,我们期待看到作为教师利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对学生进行顺势引导,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迎接学习中的挑战,或引导学生发现各个课题研究的价值性,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得到更好的发挥。
本文标题:拒绝不健康饮料喝出健康和活力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500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