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特集金融危机下的NGO
特集金融危机下的NGO中国NGO面对的“危”与“机”(一)面临筹款的压力灾难多发的2008年带来了社会各界的捐赠狂热,这也让很多企业面临捐赠“透支”。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日趋深化,可以预想这场金融危机给非营利组织带来的冲击将是非常大的。据来自网络的消息,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从去年年底至今的筹款情况就受到了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在去年11月底的“房地产慈善之夜”上,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最终只筹到不足100万元,显然面对慈善捐赠,企业家们并没有表现出以往“一掷千金”的豪迈。据悉,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虽然已完成了2008年度的筹款任务,但是对于2009年,却表现出了忧心忡忡。“09年对每一个非营利组织来说都是一个大挑战。”该基金会国内发展部部长葛振江说。面对2009年诸多不利因素,社会组织要筹集善款,应该如何面对挑战呢?是不是需要加大宣传,多做项目呢?“金融危机只会导致企业和个人的捐赠行为缩水,而人们的捐赠意识是不会缩水的,而公益组织的公益品牌也不会缩水的。”葛振江认为。另外,众多国内社会组织的观点是,一定要在心态上积极应对,以不变应万变。但同时,我们也该看到在筹款市场竞争激烈的时候,无疑也是公益项目“优胜劣汰”的时机,是各社会组织展示自身运作项目能力的好时机。(二)招募人才的机遇让我们看看以下几篇摘自网络的报导:1、“政府—企业”岗位已相对饱和,社会组织蕴含的就业潜力有待挖掘——上海将引领高校毕业生挺进“第三领域”据新华社上海2月21日电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上海市民政部门正着手在“社会组织”这一区别于政府、企业的“第三领域”中挖掘更多岗位。2月21日,上海市民政局局长马伊里在此间举行的“2009上海民生访谈”中介绍,近期上海市民政局将联合多个政府部门,为大学毕业生举办“社会组织”专场招聘会,同时将举行“公益创投大赛”吸纳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组织创业。她透露,这场招聘会主要是从大学生中招聘相当数量的社工,充实到民族宗教、计划生育、卫生、教育等领域的社会组织中去。她还介绍,“公益创投大赛”主要目的是发现和培育优秀的公益项目和创意,使用政府财政和社会资金,引导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组织和个人通过“社会组织”实现创业。据统计,目前上海有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这三类社会组织共计8860余家,社区群众活动团队1.87万个,直接服务于基层社区的公益性社会组织的从业人员约有4.4万人。根据法律规定,我国有六种法人形式: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后三类统称为“社会组织”。马伊里说,目前我国的就业岗位主要是在“政府-企业”二元结构当中,现在该结构中的岗位已经相对饱和,但社会组织这“第三领域”蕴含的就业潜力值得重视。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社会组织可创造占社会总量10%的就业岗位,而目前在中国这个比例还不到1%。2、金融危机来了去NGO工作吧(摘自“公益时报”网络)金融危机的蔓延给中国的实体经济,尤其是对以出口型为导向的企业带来了致命的影响。有关资料显示,全国超过一半的年营业额在10万美元以下的玩具制造企业倒闭。许多往年必定出现在校园招聘现场的中小企业,甚至大企业,已经明确取消招聘计划。但是,另一方面,求职的大军依然浩浩荡荡。据国家人事部的统计资料显示,由于高校持续扩招,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接近600万,加上往年毕业而未能就业的高校生,就业大军高达1000万人。虽然就业形势如此险峻,但是NGO仍然并不作为大多数人的一种职业选择。在很多人的眼里“慈善”、“公益”依然是NGO的代名词,是奉献爱心的地方,是在有钱和有闲的情况下才可以去参与的。尤其是在目前全国各大院校的学生社团蓬勃发展的情况下,人们更容易将NGO理解为是志愿服务的组织。但是实际上NGO,尤其是国际NGO的专业化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工作人员有自己的工作机制。虽然职业化道路上仍然有个人兴趣的辅助,但是目前看来,NGO正逐渐向专业化、标准化的管理方向发展。尽管与一些跨国公司比起来,管理还不够的规范和严禁,但却比这些公司有着更大的自由度和发挥的空间。在很多国际NGO中,职业发展方向是职员和负责人双方协商的结果。如果员工在入职后有更感兴趣的职务,可以重新申请,负责人会根据情况进行协调。另外,工作人员在不同的NGO也可以出现交叉,比如你可以是一个机构的员工,但如果专业知识足够丰富,也可以担任其他NGO顾问的角色。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国际NGO提供的职位相对更加的可控和自由,可自由发挥的空间也大。另外,NGO也为员工提供了比较充足的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职员发展的空间也会更大。国际NGO全英文的工作环境和全球化视野的工作背景,也能够让职员得到更大的锻炼。“更加国际化的组织是首选,因为它能够带来标准化训练,如同进大型外企一样,纵使你只是其中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也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长足的锻炼。”一名国际NGO的工作人员说。最重要的是,在这次的金融危机中,中国的实体经济受到严重冲击,虽然国际的NGO也受影响但影响不算大。一个国际NGO的负责人告诉笔者,他们在2008年募集到的款项比往年少了10%的比例,但是在大陆上投入的总额总体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即使国际总部的运作经费会因为赞助商在金融危机中受影响的问题可能减少,但是我认为,中国还是会成为资源倾斜的地区,因为大家都看到了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需求。”另外一位在国际NGO工作的人士说。编者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鼓励大学生到社会组织创业、就业、实习,既能缓解就业压力,同时也有利于社会组织储备人才。这也是金融危机给社会组织带来的机遇。(三)适时拓展的项目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农民工大批失业,面临返乡或重新加入找工作大军的选择,于是农民工就业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09年2月2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村问题权威专家陈锡文表示,全国据目前的统计,离开本乡镇外出就业的农民工的总量大概是1.3亿人,大约有15.3%的农民工因全球金融危机而失去了工作,或者没找到工作。据此推算,全国大约有2000万农民工失去工作,或者还没有找到工作就返乡了。此时,我们看到众多社会组织行动起来帮助农民工就业。有的NGO建设流动人口就业网络,支持农民工就业;也有的NGO提出不能做劳务中介,而是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维护农民工权益,助农民工就业,包括培训企业高管、开展调查、为政府出谋划策等。NGO帮助农民工就业的这些工作方法,或可也能为政府提供一些思路。据网络消息,以农民工为服务对象的NGO—北京在行动国际文化中心负责人马阳认为,目前最重要的事就是如何帮助农民工找工作。“金融危机导致大批农民工失业返乡,作为一家农民工NGO,让农民生活的更好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马上转变了今年的工作重点,针对农民工失业和就业难的问题,我们申请了两个新的项目,即支持流动人口创业和就业网络建设新计划,这个新计划分为两部分,即就业和创业,还起草了社会支持就业公益计划书,我们在北京找了1万家企业,和他们签订合同,免费给他们介绍人才,同时也算是给他们进行了宣传和推广。”马阳说。金融危机发生后,众多NGO都在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在应对危机,发挥自身的特长帮助农民工维护自己的权益,改善民工的生活。编者注:筹款竞争日趋激烈,凸显出各社会组织运作项目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大部分相关方面都认为,创新才是社会组织在危机中的生存之道。毕竟“危机”也有其两面性,即“危险、威胁”与“机遇”。我们已经看到了“危”,但更该关注的则是“机”。相信有能力持续发展、不断创新、有服务意识、竞争意识的社会组织肯定能转“危”为“机”。
本文标题:特集金融危机下的NGO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51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