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探究加速度与质量与合外力的关系实验题
【探究加速度与质量与合外力的关系实验题】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1)在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作用力和质量”三个物理量的关系时,我们用实验研究了小车“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和作用力的关系”;又研究了“在作用力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和质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是_____;A.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B.控制变量法C.等效替代法D.类比法(2)研究作用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结论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装砂的小桶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B.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要重新平衡摩擦力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D.在小车中增减砝码,应使小车和砝码的质量远大于砂和小桶的总质量(3)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明0、l、2、3、4……,量得0与1两点间距离x1=30mm,1与2两点间距离x2=36mm,2与3两点间距离x3=42mm,3与4两点间的距离x4=48mm,则小车在打计数点2时的瞬时速度为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m/s2。(4)某同学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小车质量保持不变)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图上作出a-F图象;②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图中的力F理论上指_____,而实验中却用_____表示。(选填字母符号)A.砂和砂桶的重力B.绳对小车的拉力答案:(1)B(2)D(3)0.39,0.6(4)①如下图所示②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③B,A“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1)本实验中使用的电火花计时器,使用________(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已知电火花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2)下图为某同学在平衡摩擦力后中打出的一条纸带,为了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他量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其中打计数点2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m/s2。(3)为减小实验误差,盘和砝码的质量应比小车的质量___________(选填“小”或“大”)得多。(4)改变砂和砂桶质量,重新测出对应的加速度,多次测量后得到小车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数据如表(小车质量保持不变)。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图上作出a-F图像;②由图像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交流,0.1(2)0.215,0.5(3)小(4)①图“略”②小车的质量不变时,小车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力成正比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活动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a的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B为电火花计时器,C为砂桶,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F等于砂桶和砂的总重量。(1)图b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完成表格中空白处。(2)由(1)中的数据在图c中作出速度-时间图象并由图象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___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砂和砂桶的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合力F的图线如图d,则:①图中的直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图中的力F理论上指_____________,而实验中却用_____________表示。(选填字母符号)A.砂和砂桶的重力B.绳对小车的拉力③此图中直线发生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0.264(2)0.493~0.497(3)①平衡摩擦力时木板的右端垫得过高②B,A③随着F的增大不再满足沙桶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mM(1)如图为某同学所安装的“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在图示状态下开始做实验。该同学在装置和操作中的主要错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处)(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为了使小车受到合外力等于砂和砂桶的总重力,通常采用如下两个措施:a.平衡摩擦力:将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小木块,反复移动木块的位置,直到小车在砂桶的拉动下带动纸带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b.调整砂的多少,使砂和砂桶的总质量m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M。①以上哪一个措施中有错误?有何重大错误?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在改正了上述错误之后,保持小车及砝码的总质量M不变,反复改变砂的质量,并测得一系列数据,结果发现小车受到的合外力(砂桶及砂的总重量)与加速度的比值略大于小车及砝码的总质量M。经检查发现滑轮非常光滑,打点计时器工作正常,且事先基本上平衡了摩擦力。那么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主要错误有:①长木板右端未垫高以平衡摩擦力;②打点计时器用的是直流电源;③牵引小车的细线没有与木板平行;④开始实验时,小车离打点计时器太远(2)①a中平衡摩擦力时,不应用小桶拉动小车做匀速运动,应让小车自身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来平衡摩擦力②由于砂桶及砂向下加速,处于失重状态,拉小车的合外力Fmg,而处理数据时又将F按等于mg处理,因此,M=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活动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a的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B为电火花计时器,C为钩码,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F等于钩码的总重量。(1)图b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完成表格中空白处。(2)由(1)中的数据在图c中作出速度-时间图象并由图象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__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砝码的个数,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合力F的图线如图d,该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则开始实验前他应采取的做法是[]A.将木板上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B.将木板上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加速运动C.将木板上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D.将木板上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加速运动答案:(1)0.264(2)0.500,(3)C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水平的实验桌上。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所受拉力用F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由打点计时器打上的点计算出。(1)如图b为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F图线,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使图线过原点应对实验装置采取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线如图c所示,两个同学做实验时取值不同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处理数据时,总是把托盘和砝码的重力当作小车所受合力。而实际上小车所受合力比托盘和砝码的重力要________一些(选填“大”或“小”)。因此,为使实验结论的可信度更高一些,应使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尽可能________一些(选填“大”或“小”)。答案:(1)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将木板右端垫起适当高度(2)小车及车上的砝码的总质量不同(3)小,小在“研究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某同学选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在水平实验桌上放置一端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将不带定滑轮的一端适当垫起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指出这位同学实验装置中的三处错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平衡摩擦力或重力沿木板向下的分力与摩擦力平衡。(2)小车没有紧靠打点计时器;拉小车的细线与木板不平行;滑轮没有伸出桌边沿,致使悬线碰桌边沿;打点计时器工作电源接错为直流电源。(答案不唯一)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1)在验证实验中实验仪器有:砂桶和砂子,小车和砝码,带滑轮的长木板,打点计时器和纸带复写纸片,除了以上仪器外,还需要的仪器有[]A.秒表B.弹簧测力计C.毫米刻度尺D.天平E.低压直流电源F.低压交流电源(2)在实验中,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重物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后接通电源D.“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这一条件如不满足,对探究过程也不会产生影响(3)在这一实验中,有两位同学通过测量,分别作出a一F图象,如图中的A、B线所示;试分析:A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B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C线发生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BCDF(2)B(3)A线在F轴上有一定的截距,表明F达到一定的值后小车才开始有加速度,这是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引起的;B线在a轴上有一定的截距,表明F为0即不加F时小车已经有了一定的加速度,这是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θ太大,即平衡摩擦力过度引起的。C线是当砂桶质量m增大到较大时,不满足小车质量引起的。贝贝和晶晶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过程中分别采用了以下方案:两人都在水平桌面上放上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在将相同质量的滑块放在木板上后,贝贝在滑块上用绳子连接重物A;晶晶则直接在滑块上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F。重物A的重力和拉力F大小相同,如图甲所示。不计滑块与长木板间的摩擦,也不计绳的质量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若m1运动的加速度为a1,m2运动的加速度为a2,那么:(1)a1和a2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2)在上面的探究过程中,若滑块与长木板间的摩擦不能忽略,贝贝的方案中如何才能将实验误差减小,请你至少说出两条: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贝贝通过改变拉绳的重物A的质量进行多次实验,并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描出如图乙所示的F-a图象,则该图象表明贝贝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a1<a2(2)①将木板的左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②让滑块的质量远大于重物A的质量(3)木板左端垫得太低,摩擦力平衡不
本文标题:探究加速度与质量与合外力的关系实验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519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