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保健推拿基础知识一、推拿的概念•(一)推拿的定义•推拿又称按摩,是以人体的手、肘、足或器械,主动或被动地使用一定的手法,作用于身体的特定部位,通过“推而行气血,摩而顺其气,拿而舒其筋,按而调其经,点而理其络,揉而活其血”等产生的物理作用,改变人体的特定部位或全身的生理病理过程,从而达到防病、治病、保健之目的的一种方法。(二)推拿的分类1.医疗推拿:常见病推拿;急症的推拿。2.运动推拿:局部的推拿;全身推拿。3.美容推拿:面部美容推拿;全身健美推拿。4.保健推拿:局部推拿;全身推拿。5.情景推拿:夫妻推拿;美发推拿。二、推拿手法(一)推拿手法的命名推拿手法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由于历史沿革、地域等多种原因,手法命名与分类方法不尽一致。动作形态直观命名按、摩、推、拿、揉、捏、擦、刮、背等动作形态通过取类比象命名蝴蝶双飞、顺手牵羊等动作形态及其操作部位命名拿肩井、拿五经、摩腹等动作形态及其着力部位命名大鱼际揉、掌根击等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一手法的复合动作命名按揉、捏拿、揉摩等操作部位与操作程序命名捻搓摇牵手指、按弦走搓摩法等主要技术要领命名一指禅推法等功效主治命名清天河水、退六俯等(二)推拿手法的分类主要按动作形态特点、主要作用、用力方向及应用对象等划分动作形态特点分类:摆动类、摩擦类、振动类、挤压类、叩击类、运动关节类主要作用部位和功能特点分类:松解类、整复类作用力的方向分类:垂直类、平面用力类、对称合力类、对抗用力类、复合类应用对象分类:成人推拿、小儿推拿等(三)推拿的手法要求松解类手法的操作要求(十字诀):持久——手法操作按照技术要求持续操作一定的时间有力——手法操作时要有一定的力量,指技巧力均匀——手法操作时要有一定的节律性,速度、力量均匀柔和——手法操作要舒适、自然、灵活,讲究技巧深透——手法操作力量要深达肌层,“中病即止”整复类手法的作用要求:稳——平稳自然、因势得导准——用力要有针对性,事半功倍巧——巧力,以柔克刚以巧制胜快——发力用“寸劲”,讲究时机十字诀具体要求•1.有力:推拿须具备一定的力度,但这种力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应根据推拿手法及客人的体质、部位等不同而变化。•推拿力度:体重力无限应多用体内力有限应少用•在推拿力道方面,世界各国着重点不尽相同。日式指压较多应用上半身的体重;港式除吸收日式指压用力方法外,更着重于用全身的体重来进行压;泰式推拿则注重调动全身能施术的部位,来节省体力;欧美的推油疗法以油质减少摩擦力,使推拿力道更容易渗入肌肉之中;中式推拿较多的使用体内力,手法比较全面。•2.持久:手法连续作用一段时间,保持力度和动作的连贯性,不能断断续续。一般推拿手法停留约2-3秒左右;日式指压手法停留时间约3—5秒左右;截法停留时间最长,约20秒以上。•3.均匀:推拿手法必须均匀而有节奏,平稳而有弹性,速度不可时快时慢,压力不要时轻时重,移动的幅度不能时疏时密。•4.柔和:推拿手法须轻而不浮,沉而不滞,灵活而温柔,和缓不急不躁,切不可生硬粗暴,更不能损伤肌肤和其它组织。•5.渗透:持续有力的手法,力达肌肉深层,出现酸、沉、胀、麻、痛、放散等得气感。推拿治病,手法是关键。古人云:“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之为手法也。”各类手法形式与手法技巧,都是功力的体现。(四)手法操作的注意事项手法操作前要求:应了解被操作者的身体状况(推拿适应症禁忌症),以便合理选择手法。体位的选择:被操作者要舒适、自然放松,操作者要便于手法运用、力量发挥的操作体位,同时步法随手法便于变化。手法的选择:根据被操作者情况(疾病性质、病位体质),结合手法特点、作用辨证选择。力量的运用:根据被操作者年龄、体质、性别、病情等灵活掌握。一般遵循“轻—重—轻”的原则。操作时间的把握:根据被操作者年龄、体质、性别、病情等灵活掌握。一般每个部位操作10~20分钟。手法操作的顺序:自上而下,先左后右,从前到后,由浅入深、先松解手法后整复手法,循序渐进,并可依具体病情适当调整。推拿体位的选择1.仰卧位:面部向上仰卧,可作头面部、胸腹部及四肢的推拿。2.俯卧位:面部向下俯卧,可作头部、腰背部及下肢的推拿。3.侧卧位:面部向左或向右,可作身体两侧部位、背部上侧及筋骨推拿。4.坐位:可作头面部、肩背部、颈部及上肢推拿。5.站立位推拿介质与热敷•介质与热敷是推拿临床常用的两种方法,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介质——为了减少对皮肤的摩擦损伤,或者为了借助某些药物的辅助治疗作用,可在推拿治疗部位的皮肤上涂上一定的润滑剂或药物制剂,这种润滑剂或药物制剂统称为介质,这种推拿治疗方法就叫“膏摩”。常用的介质有膏、油、粉、水等。推拿介质与热敷热敷——《内经》中称为“熨”法,是根据不同病情,选用不同功效的方药,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热敷,有温热肌肤、祛风散寒、行气活血、祛瘀止痛等作用。常用方法有温热敷和干热敷。三、推拿的原理(一)推拿的手法原理(二)推拿的作用原理1.西医学作用原理2.中医学作用原理(三)保健按摩的作用原理四、推拿的适应症(一)各种疼痛性疾病(二)各种炎症性疾病(三)各种慢性疾病(四)内分泌及功能紊乱疾病(五)妇儿科疾病(六)美容、减肥(七)保健养生、休闲放松、娱乐五、推拿的禁忌症•1.皮肤破损者,不宜推拿。如湿疹、疮疡、烧烫伤、开放性疮口等。•2.有出血性倾向的患者,不宜推拿。如恶性贫血、紫斑病、血小板减少等。•3.有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患者,不宜推拿。•4.有严重心脑血管、恶性肿瘤等危重病人,不宜推拿。•5.骨关节、骨质有疾病者慎用。•6.精神病患者慎用。•7.妊娠和月经期妇女的腹部、腰部、合谷穴等部位慎用。•8.身体特别虚弱者、醉酒者、过度疲劳者、过度饥饿者或吃饱饭半小时以内者,皆不宜推拿。•9.诊断不明者不宜推拿。第二节皮肤的构造(美容按摩基础)一、皮肤•(一)皮肤的基本结构与分类•皮肤是人体的面积最大器官,成人皮肤面积为1.5-2.0m2左右,其重量约占人体重量的15%,厚度为0.5-4.0mm。•皮肤: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二)皮肤生理作用•(1)保护作用:•(2)感觉作用:•(3)分泌作用:•(4)排泄作用:•(5)表现作用:•(6)体温调节作用:二、面部皮肤性质的测定•(一)皮肤特征的测定法•可运用肉眼观察:•1.干性皮肤特征分泌油脂少,干燥、皮薄、红白细嫩,毛孔不明显,特别是眼的四周皮肤常干燥而有小皱纹,往往经不起风吹日晒,易受刺激。•2.油性皮肤特征分泌皮脂旺盛,外观油腻光亮,毛孔粗大,易发生痤疮,但不易起皱,能经受各种刺激。•3.中性皮肤特征肌质不粗不细,富有弹性,不易起皱纹,冬天感觉干爽,夏天则润滑,对外界刺激不太敏感,以发育期少女为多见。•4.混合性皮肤特征同时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皮肤。一般前额、鼻翼及下颌三个部位毛孔粗大,油脂分泌多,甚至有黑头粉刺、暗疮,其他部位皮肤较干燥。女性中约80%的人属于此类型皮肤。•5.敏感性皮肤特征大多毛孔粗大,油脂分泌偏多,使用化妆品后会引起皮肤过敏、红肿、发痒,出现丘疹,甚至刺痛。这类皮肤对冷热刺激比较敏感,有的在阳光照射后出现红斑,有的因饮酒或食用刺激性的食品而出现皮肤过敏现象。•(二)皮肤脂度的测定法•1.家庭测定法:任何人洗脸均有皮肤绷紧感。在洗脸后不做任何化妆,观察绷紧感消失时间,如在20min内消失属油性皮肤;30min内消失属中性皮肤;40min内消失属干性皮肤。•2.纸巾试抹法:取一柔软的干纸巾或吸墨纸,轻压鼻翼两旁、额部、颊部,然后观察纸巾:呈透明状,满是油光,或者透明点每厘米5点以上,可融合,属油性皮肤;无油光,无变化,或透明点每厘米在2点以下,不融合,属干性皮肤;微透明,介于二者之间,属中性皮肤。•(三)皮肤酸碱度的测定法•人体皮肤的酸碱度一般在pH4.5~6.5之间。男性倾向酸性,pH4.5~6.0;女性倾向碱性,pH5—6.5,上述正常范围内均为中性皮肤。个体差异最低可在pH4.0,最高可达pH8.4。如果酸碱度在pH4.0或4.0以下者,为油性皮肤;酸碱度在pH7.0或7.0以上者为干性皮肤。第三节经穴的基本知识一、概述•(一)经络的概念•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二)经络系统的组成•1.经脉组成•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十二经脉有一定的起止,-定的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在肢体的分布和走向有一定的规律,同体内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奇经有八条,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奇经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奇经八脉纵横交叉于十二经脉之间,具有如下三方面的作用:•(1)进一步密切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如“阳维维于阳”,组合所有的阳经;“阴维维于阴”,组合所有的阴经;带脉“约束诸经”,沟通腰腹部的经脉;冲脉通行上下,渗灌三阴、三阳;督脉“总督诸阳”,任脉为“诸阴之海”等。•(2)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十二经脉气血有余时,则流注于奇经八脉,蓄以备用;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可由奇经“溢出”,给予补充。•(3)奇经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等奇恒之腑的关系较为密切,相互之间在生理、病理上均有一定的联系。•2.络脉的组成•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有别络、浮络和孙络之分。二、腧穴的分类、作用及定位法•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腧”与“输”相通,有转输的含义,“穴”即孔隙的意思。在历代文献中,腧穴有“节”“会”“骨孔”“气穴”“穴位”等不同名称。•(一)腧穴的分类•腧穴分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1.十四经穴•2.奇穴•3.阿是穴•(二)腧穴的治疗作用•1.近治作用•2.远治作用•3.特殊作用•(三)经穴定位法•经穴定位的方法分四种,即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骨度折量定位法、指寸定位法和简便取穴法。四者在应用时互相结合,以体表解剖标志为主,折量各部位的距离分寸,并用手指来比量,从而确定经位置。常用骨度折量寸表结束
本文标题:推拿手法学基础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530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