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揭阳市2008届高三毕业班下学期阶段测试三(地理)
1揭阳市2008届高三毕业班第二学期阶段测试三地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建筑格式示意图,既利于建筑物前后采光,又利于夏季海风送爽的是下面的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某滨海地区某日海陆表面气温日变化曲线和海陆上空气流运动特征,读图回答2-3题。2.由图甲判断海上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是A.①B.②C.③D.④3.由图甲可知图乙中海风的出现时间约为A.6时至18时间B.8时至16时间C.18时至次日6时间D.16时至次日8时间下图是北半球易形成台风海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4-6题。4.日界线附近,易形成台风海区的北界可达北纬A.35°B.25°C.20°D.15°5.影响美国的飓风(台风)多形成于A.①B.②C.③D.④6.图示四个区域中A.①主要受风海流影响B.②主要受寒流影响C.③是世界著名大渔场D.④主要受密度流影响7.决定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基本因素是A.植被和气侯B.气候和地貌C.地貌和水文D.土壤和植物右图是我国北方某城郊一小型大棚蔬菜生产模式图,棚顶用塑料薄膜密封,背面是冬季用以防寒和提高棚内温度的挡风墙,侧面是惟一一个进出大棚的工作门,回答8-10小题。8.理论上,工作门打开时,门槛处的水平气流方向一般应A.向南B.向北C.向东D.向西9.春节期间,大棚内的蔬菜上市时发现,b处附近的蔬菜长势明显不如a处,但口感却优于a处,原因是①a处土壤条件好②b处热量条件好③a处热量条件好④b处通风条件好⑤b处温度高A.②③B.③④C.④⑤D.①⑤10.经测算,某日11点55分(北京时间)时,该大棚内(含地面)单位面积时间内直接获得太阳辐射能达到一天中的最高,该大棚可能位于2A.山东省B.河南省C.山西省D.陕西省读我国某山地南北坡降水量图,回答11—12题。11.该地最可能属于A.武夷山山脉B.秦岭山脉C.南岭山脉D.天山山脉12.降水量最大处位于山地A.南坡海拔430米以下处B.南坡海拔810-1600米处C.北坡海拔820米处D.北坡海拔710米处13.表一表示三个农场的特征。分别属于美国某小麦农场和中国南方某稻米农场的是A.X和YB.X和ZC.Y和ZD.Y和X14.下列人类活动与季节选择相宜的是A.长江截流——夏季B.黄河调水冲沙——冬季C.珠江口补淡压咸——冬季D.海河紧急泄洪——春季15.我国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大致相当于A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分界线B.400毫米等降水量线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D.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右图是亚欧大陆60°N纬线上某月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图,读图回答16题.16.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丙地B.丙地白昼时间比乙地短C.乙地受暖流及西风影响D.甲地濒临海洋,丙地深居内陆17.治理土壤退化不合理的措施是A.东北平原开荒、焚烧秸秆,加速有机质分解B.黄土高原保塬、护坡、固沟、防治水土流失C.黄淮海平原实施排灌,调控土壤盐分D.江南丘陵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读某工业部门在某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土地、运输和劳动力等成本曲线图。其中土地成本和运费都只与距城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有关,回答18-20题。18.表示土地成本、运费、劳动力成本的曲线依次是A.a、b、cB.c、b、aC.c、a、bD.b、a、c19.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②处的运输成本比④处低B.该城市的地域结构呈带状分布3C.该城市西侧的开发程度比城市东侧差D.该城市西侧交通通达度比东侧高20.如果综合考虑土地、运输、劳动力等成本因素,该工业部门的工厂应布局在A.①B.②C.③D.④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21.2007年8月8日晚8点,在北京天安门举行了“08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仪式,当时主持人宣布距“08北京奥运会”2008年8月8日晚8点时间还有A.366天B.365天C.一年D.一周年下图表示某区域的三个发展阶段。完成22—23题。22.由甲至丙,城市周边农业类型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A.自然条件B.市场需求C.农业技术D.地价高低23.下列关于该区域从甲到丙地理环境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城区下游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减小B.河网密度变大C.环境污染加剧D.城区年平均气温升高24.在野外考察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地势高峻的山岭一定是背斜B.从中部向两翼岩层越来越老的构造一定是向斜C.背斜构造中总是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D.地下水出露的地带可能有断层25.下列各项防御和减轻山崩、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措施中,比较可行的是A.加强科学研究,进行灾情监测预报B.大量开采山石,修建梯田C.大量迁移居民至平原地带D.恢复植被、改善环境、实施护坡工程26.资源型城市(依托矿产资源开采、加工发展起来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有A.提高资源加工深度,延长产业链B.扩大资源开采规模,大量输出原料C.培育新兴优势产业,提高竞争力D.发展传统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狭管效应”是气流经过峡谷或海峡时,由于地形的限制,流管截面积突然变小,导致风速突然增大的现象。回答27-28题。27.下列海峡中,此效应比较明显的是28.下列城市区域,也能产生类似效应的是A.高楼林立的街道B.高层建筑的顶部C.建筑稀疏的郊区D.比邻的高层建筑之间429.下列四幅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正确叙述是A.四座山地都在北半球B.甲乙在北半球,丙丁在南半球C.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是丁丙乙甲D.山地垂直自然带谱数量的多少取决于该山地的相对高度和纬度高低30.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影响有A.使所经过的海区的水温低于多年平均值B.扰乱了常规海流模式,使秘鲁渔业严重受损C.改变了大气的热量的输送常态,使气候变化异常D.使全球的降水总量增加,形成洪涝灾害地理(三)选择题答案栏:(共70分)题号123456789101l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三、综合题:本大题共7小题。31-35题为必做题,36、37题为选做题,满分80分。31.一科学考察队,沿图上的路线进行综合考察,根据题中提供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0分)(1)6月1日,考察队到达俄罗斯的北地群岛,当地有人反映,近十多年来,这个北冰洋中的岛屿已开始生长阔叶林,面积逐步扩大。此事是否可信?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2分)(2)6月22日,考察队坐飞机抵达印度的加尔各答机场)87,6223(EN。当地正午12点,烈日炎炎,酷暑难当,有人突然发现,机场上的旗杆竟没有影子。此事是否可信?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6月23日—6月26日,考察队乘坐海轮离开印度加尔各答抵达印度尼西亚的坤甸市。海轮在印度洋上航行时,海面一直刮西南风。此事是否可信?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6月27日,考察队坐飞机到达澳大利亚的第二大城市墨尔本。墨尔本市郊的牧场上,牧5草一片枯黄,牧民们说,一年中最冷的时期就要到了,必须为羊群储存足够的饲料,并搭建御寒的畜棚,让羊群安全过冬。此事是否可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5)7月1日,考察队到达俄罗斯设在南极洲的永久性科学考察站——东方站。这里降水极少,天空中也没有云,一连10天,竟没有看到太阳,暗黑的天幕上,星星在不断地闪烁。此事是否可信?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32.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一:右图材料二:2005年10月2日13时30分(当地的区时),“和平之旅”者哥德堡号仿古木帆船于图中A港启航,经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于2006年8月29日10时30分(抵达地的区时)抵达图中B港。(1)哥德堡号从A港至B港,共航行了_______天_______小时。航行期间,A港白昼长短的变化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2)位于C河西南方向且距离最近的世界著名海峡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试分析C港成为世界著名大港的重要交通位置条件。(4分)(3)指出图甲阴影区与图乙阴影区农业结构的不同,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8分)33.我国的外交之路已由过去的“引进来”变为现在的“走出去”,其中又特别重视“远亲不如近邻”。06年北京非洲峰会、广西南宁举行的“东盟十年”、中国的“俄罗斯年”及07年俄罗斯的“中国年”;06年胡锦涛主席、温总理的印度南亚之行;最近的中日领导互访及胡主席的中亚之行等外交活动。下面是我国“近邻”的有关资料,阅读回答相关问题。(19分)6(1)读图回答问题。(5分)右图所示区域是____,它是目前仅次于波斯湾地区的世界重要石油产地,如果我国从该地区进口石油,应选择的最佳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通过该运输方式运进我国,最先到达的省是____。图中①河沿岸的主要经济作物是_________,该地区种植这种作物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一:下图为俄罗斯两大经济地带的划分示意图。图材料二:表三为俄罗斯两大经济地带的基本经济指标(%)。表三经济地带面积人口工业产值农业产值科技力量能源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淡水资源水力资源农业用池东部752120205907080949510西部25798080951030206590结合上图及表三回答:(6分)俄罗斯东部经济地带与西部经济地带之间分界线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俄罗斯东部经济地带的人口密度约为西部经济地带人口密度的____倍,简单分析俄罗斯东部经济地带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图为唐代中日的海上交通图:从图中看出唐代与日本之间的海上交通直接通航的路线有三条。隋代及初唐时,主要走北面新罗道。日本遣唐使多选择夏季出发,秋冬季节返回日本。试分析日本遣唐使这样安排行程的主要原因。自密州到金城到京都三地气温和降水量有何变化?三地气候的共同特点是什么?(8分)734.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材料二:表示两个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材料三:气候资料表地区气候资料1月均温7月均温12-2月降水量6-8月降水量年降水量甲26℃26.5℃643mm612mm2480mm乙-10.7℃24.8℃45mm321mm680mm丙8℃25.0℃345mm32mm740mm丁5.4℃27.5℃105mm425mm1O15mm(1)材料一表示是________(南、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2)材料二A、B、C、D四地气候中,常年在材料一中的⑥带控制下而形成的是____________。(3)材料二A、B、C、D、J、H六地气候中,与材料三丙地气候特征相似的是______________,该气候类型的一般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制约H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材料二中20℃等温线在大陆的西侧向___
本文标题:揭阳市2008届高三毕业班下学期阶段测试三(地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537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