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新闻记者最重要的技能之一——扒资料,其重要性堪比“人肉”1.我是一个有收藏癖以及分类癖的人。平时用evernote和花瓣只是针对碎片的信息。而更多的时间用在了对网络信息的整理上。不多说了,直接上我的chrome书签截图。第一个书签是我的本行——新闻。对于一则新闻来说,直接google固然是个方便的选择,但是有时要考虑到媒体的权重(可以看到网站名称前我加了星号,这个其实参考《新闻自学手册》)以及快速找到藏在媒体内部的信息。此外,许多新闻的来源都是要从这些新闻网站中去搜寻的。在长期的实践中,除了按照国家分类外,还要按照横向的分类,比如财经、互联网、学术等等不同方面的整理。我个人的新闻写作也从评论、大学新闻、财经新闻、互联网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回过头去看自己收藏的网站,满满的都是当年的回忆啊,每摘下一个网站就感觉自己的墨水又丰富了有木有,就感觉自己有知识有力量了有木有。但是我给出的第一个截图仍然是面向新闻学子而非从业人员的。在南周经济部实习时,需要对每日的新闻进行检测以提供选题。那么我的南周经济部的收藏夹即为南周经济电子报纸:经济观察报、时代周报、第一财经日报、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电子杂志:财经、财新、第一财经周刊、环球企业家、中国中国企业家网站:FT中文网、华尔街日报、财经网、新浪财经、网易财经、搜狐财经外媒杂志:经济学人、福布斯、新浪的世界名刊一览网络媒体整合:网易封面秀、新浪封面秀2.再上一个我专门用做资料搜集的书签分类,叫资源搜索说实在的现在互联网上资料太多了。我也是在不断采访和参照他人的经验来不断完善自己的资源搜索库。比如要对大中华地区的报纸数据库全文搜索,那么慧科搜索就值得推荐。(有知友提出这个是付费的,解决方法是通过中国国家图书馆登录)我曾经在两个晚上看完慧科搜索提供的近百万字字的新闻材料在正式采访前就整理了10万字的成稿资料,最终一个本以错过时效的选题成为那一期南周经济的头条(见葛文耀的进与退)查GDP、M2等等数据都可以进统计局、银监会等政府网站。研究互联网的时候,第三方的报告比如艾瑞咨询就很棒,信息图上天下网商也很不错。DCCI、艺恩咨询等都是近些年网络报告的翘楚。再比如一些最新的社会调查上皮尤可以满足对于一些趋势性用户行为的分析一些平时我采访写作时发现的猎奇网站就不一一列举了。像上述的例子其实很多。做记者的一个优势在于会比较杂学。但是题主所说的“经常看见知乎的大牛为了一个问题查找了很多详实的资料并以严密的逻辑架构组织成洋洋洒洒的长文,私心称羡不已。想问一下大牛们一般通过什么途径获取资料,搜集的过程有没有心得可供分享”知乎里高质量的文章仅仅依靠蜻蜓点水般的搜索是不够的。知乎的魅力就在于每一个人对于自己回答的领域有很深的理解。这种理解不是一般人可以通过搜索可以完成的。我个人在做一些新闻专题的时候,往往发现在一个相关的论坛浸淫一段时间可以很好地完善对一个问题的框架搭建。说开来去这就是Facebook为什么可以挑战Google的地方——人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大程度不是靠搜索而是靠社交。互联网是一个广袤的宇宙。网络资源对于人们来说可以是公平的也可以说是不公平的,公平的是资源就在那里,不公平的是太多人根本不知道资源在那里就算知道了也不知用何种途径去接触它。做记者最常遇到的一个困境是——根本不知道关键词是什么。面临着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时,我们脑海中单薄的词汇根本不足以支撑我们通过搜索去达到真相的彼岸。我个人的采访经验也告诉,迅速对一个行当有一个了解的方法还有一个是找这个行当里的牛人聊一聊,他们可是集日月之精华的活的数据库。曾经电话咨询一个做食品安全报道的记者——记者对食品安全其实也属外行,如何保证新闻的正确?她说这时候就很需要找到靠谱且合适的专家进行询问。最近的一个趋势也证明了这一点:新闻记者的选题和采访对象也开始从知乎中寻觅,毕竟这个社区的精华问答大都由真正的“大牛”完成。虽说也会像一些媒体人担心的——知乎这样的社区正是对传统新闻的颠覆性挑战。
本文标题:搜集资料的方法介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538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