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摘要中国乡镇基层党组织是党组织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乡镇基层党组织是党组织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的乡镇基层组织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组织党员力量,联系广大群众、宣传主体思想,更在乡镇基层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路线中起到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乡镇基层党组织是上级党组织甚至党中央与百姓群众交流和沟通的桥梁,一直关注并解决着百姓群众的困难、问题与需求。但现在,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社会的巨大变革,我国乡镇基层党组织建设出现一些新问题,我们的乡镇基层党组织能否解决这些新问题,会影响我们党的施政威信,影响我们社会的改革步伐,更影响到我们国家未来发展的长远规划。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此来指导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这一重要论述深刻表明我们党更加注重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更加注重强化密切联系群众的行动指向。在完成本文的准备和写作阶段,笔者在江西省万载县三兴镇做了系列调查并制作采集了大量调查问卷,以达到用事实和数据本文做资料基础的目的。根据调查中的乡镇基层党建工作实际情况,整理出乡镇基层党建工作的成绩、经验和不足,笔者认为乡镇基层部分党员缺乏服务思想、不具备服务能力、不接受党组织管理、缺乏党建理论基础,都影响着我党的乡镇基层党组织建设。本文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以笔者实践调查采集资料为资料基础,整理了建设服务型乡镇基层党组织的相关理论,希望能找出目前乡镇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问题及发展方向。关键词:乡镇基层党组织;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成绩;不足引言(一)选题意义乡镇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联络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沟通途径,是贯彻落实党各项基层任务的中坚力量。在十八大报告中党中央对我们党全面升级党的专业理论水准提出了具体要求“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这是对我们党的基层组织斗争营垒功能的总结和期许,也说明了基层党建事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目前经济环境下市场经济全面升级,乡镇基层党组织面临的社会变革,将是我们党乡镇党建工作面临的一系列新课题。继我国多年对“服务型政府”全面深入研究实验与贯彻后,“服务型政党”也必将成为我们党未来基层乡镇党建理论研究的努力方向。乡镇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基层工作的最前沿,是中国共产党联系、宣传、组织群众的基础,能最直接与最广大人民群众接触,最直观地了解乡镇人民群众的需求,在我国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承担和发挥着重大作用。乡镇党组织建设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现之一,是我们党在长期的建设实践中所提升总结的,乡镇基层党组织服务于乡镇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决定了人民群众对党的工作的满意度,决定了党在乡镇开展工作时攻坚克难的能力,决定了党在乡镇的执政程度,决定了我们党乡镇基层党建工作的成败和国家长远发展计划的成败。乡镇结构改革的持续发酵和经济环境的巨大改变,给乡镇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全新挑战和任务,乡镇党组织在新时期深度推进农村经济社会改革进程中承担起更加艰巨而重大的使命。而在实践中,我国乡镇基层党组织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如党员干部服务意识差,科学执政水平不高,官僚腐败现象萌芽等,严重阻碍了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在这样的环境中,乡镇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考量无疑具备紧要的理论和现实作用。本文通过对乡镇党组织建设具体问题的实地考察和理论研究,能够丰富我国乡镇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成果,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理解和继承,完善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从而为乡镇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和理论指导。从现实状况上说,对乡镇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研究,根据我国目前乡镇基层党组织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建议,有助于维护各乡镇地区社会稳定,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加速新型农村的建设步伐,推进小康社会目标的早日落实。(二)文献综述政党首先出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与此对应,人们对政党的研究也是从西方社会开始的。西方政党基层党组织履行服务功能,主要目的是吸引选民,在选举过程中通过基层组织的服务来拉选票、凝聚民心、巩固政党的执政地位。拉帕隆巴拉和韦纳认为独裁政体中政党主要起动员作用,即动员政治支持和替政权选拔领袖。同时西方政党非常重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问题,毕竟在西方选举体制下,只有取得选举的胜利才能上台执政,而广大选民手中的选票是决定选举胜负的决定性力量,因此,为选民服务是西方政党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之一。但是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具体实践中,在研究方面,有关西方政党基层组织服务功能的文献较少,很少见到专门论述基层组织(西方又称草根组织)服务功能的着述。对乡镇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的研究,建国后数次党代表大会报告都包含了乡镇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性。1994年9月十四届党代会四中全会上确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到要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的要求,明确提出了:“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党组织要结合各自特点做好工作,努力成为团结带领群众进行改革和建设的战斗堡垒”,提出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四个基本指导方针。1994年,党中央在北京举办了全国乡镇基层党建工作会议,在会上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乡镇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确定了三年之内要对全国乡镇党组织进行整治,明确乡镇党建工作的组织结构和责任职责落实。十五届党代表大会三中全会上党中央确切提出了对乡镇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职责性,第二年党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乡镇基层党建规范》,明确规范了乡镇基层党建工作的改革方针和发展方向。学界研究者共同认可了乡镇基层党组织在我国现代化高速发展中的首要地位,理论界关于乡镇党建工作的研究基本围绕内涵、现状、困境和出路展开,从乡镇基层党组织自身的问题角度进行探索。有学者提出基层党组织思维方式僵化,工作方法简单;缺乏斗争精神;缺乏团结精神;缺乏自我建设;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学者指出:很大部分乡镇党员不具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念和专业技能,不仅个人致富无门,更谈不上帮富。这些不仅不能实现个人价值,更加损害乡镇基层党组织在群众心中影响力。《加强农村党建工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篇文章对基层乡镇党建过程中的问题作出了解答,部分乡镇党员文化素质偏低和党员队伍作用弱化等。从党建工作路径角度还指出:大力加强政治思想建设、大力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农村经济建设和制度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建设要做到五个“一”》一文还指出了要加强乡镇组织建设、乡镇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等。《转型期中国农村家庭功能弱化与农村基层党建创新》作者在文中给出了解决方案:在服务实践中体现乡镇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建设服务型乡镇基层党组织,增强服务意识,转变思维方式,健全农村基层干部选拔、培养和使用机制,改革组织结构,重视经济发展,帮助企业发展;改革工作作风,重视公仆意识,杜绝乡镇党员干部专制思想,杜绝工作模板,全方位服务人民群众,争取达到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共荣。本人认为在乡镇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虽然已获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和相当多的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欠缺:在研究的侧重点上,目前学术界的研究只集中于一般的乡镇基层党组织,而对于如何与农村实际相结合建设乡镇基层服务型组织则研究的相对较少;我们现在过于重视我们犯的错误,怕犯错误,并没有根据以往总结我们的成绩以及经验;在对策的制定上,对存在问题的根源没有进行深入探讨,学者提出的建设路径没有从整体宏观角度出发。(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本文试图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整理出中国共产党探索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并结合调查实践,探究中国目前乡镇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的成效与不足,尤其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给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变革的情况下,影响乡镇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新问题、新情况,为乡镇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提供新思路。本文的创新点有两点:一是对于乡镇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探究包括经验和困境两部分,不仅分析当前建设乡镇服务型基层党组织面临哪些困境和问题,也对成功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经验进行总结和借鉴,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乡镇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路径选择。二是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运用实地调查法,在文献分析的理论基础上,以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展开调研,以了解我国乡镇基层党组织在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建议和措施。一、乡镇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相关理论“乡镇党的委员会(简称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含总支、党委)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乡镇、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即乡镇基层党组织是指乡镇党委。“服务型”是党的功能定位的转型,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是各级党组织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服务型党组织,就是以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党组织服务党员,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共同服务人民群众及科学发展的党组织。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党组织服务党员,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共同服务人民群众及科学发展的党组织。乡镇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反映了广大党员和群众的要求,符合当前形势与任务对党组织建设的要求。(一)理论基础1.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乡镇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以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理论依据,其中重点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首先,乡镇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思想。其次,乡镇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紧紧围绕乡镇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吃穿住用行,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和解难题。人民群众是指以劳动者为主体的、在人口中占多数、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社会力量。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着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资本论一书中详细论述了究竟谁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哲学界对这些解释的理解还存在争论。大部分学者从历史为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真正的历史创造者市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群众创造了历史、推动了历史进程、缔造了文明社会。人民群众是唯物史观重要的社会历史范畴。它有量的规定性,即指居民中的大多数,同时又有质的规定性,它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着推动作用的人们,在阶级社会中,包括一切对历史发展起着促进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社会一直在进步,历史一直在变革,不变的一直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和历史上的主体地位,不变的一直是人民群众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劳动者地位。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生活的劳动主体,劳动产生历史,老动产生社会,所以人民群众作劳动者决定了社会和历史的发展进程。社会和历史的延续依赖着物质基础,而物质基础是由劳动者创造的,而劳动者就是我们的人民群众。所以,人民群众的这一创造作用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一原理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因为作为人民群众主体的劳动群众,乃是生产力的体现者。社会和历史的延续依赖着精神基础,而精神基础是由科学、艺术、文化组成的,而我们的科学、艺术、文化来源于生活创造于生产过程中,所以是我们的人民群众缔造了科学、艺术和文化,是我们的人民群众缔造了历史。社会和历史的变革和推动同样依赖着我们的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生产关系决定了社会关系,人民群众的生产水平决定了社会水平,人民群众创造着历史并改变着历史,人名群众创造着社会并改变着社会,所以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和社会的主体。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共产党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政党,马克思主义理论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努力的方向,也是我们的未来。自共产主义出现以来、自马克思主义思想长生以来,人们都在盼望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历史上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一直源源不断的出现并一直引导着我们。新世纪的到来,我们中国共产党也开始认真思考并明确提出了,我们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要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课题和任务。在十六大上更是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定为我们的新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
本文标题:摘要中国乡镇基层党组织是党组织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540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