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平凉崆峒山石窟寺甘肃平凉,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是个陌生的名字。然而就在这片默默无闻的土地上,却有着我国一个很著名的道教圣地——平凉崆峒山,还有北魏时期留下来的南石窟寺和回山王母宫石窟,它们都是华夏艺术的瑰宝。本文作者在感受西部苍凉的同时,也领略了这些文化遗迹的独特魅力。崆峒山的主峰马鬃山,最高处为太和宫(隍城)还未从汽车的颠簸中缓过劲儿来,我就发觉自己已经从陕西省来到了甘肃平凉。位于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的平凉地区,实在让人难以从生活面貌上来划分它的区属。满街羊肉泡馍、饸饹面的饭馆招牌和来来往往拉着苹果、柑桔的小三轮车,都与刚路过的陕西咸阳地区如出一辙。而城外四十里铺的回民居住区,从低矮的房屋到清真饭馆,从回民的打扮到清真寺的位置,则又让人毫无疑问地联想起宁夏的固原,那个与平凉仅一山之隔的地方。古来“陇上旱码头”,今日三省中转站平凉地区在历史上就是屏障三秦、控驭五原之重镇,是古丝绸之路北线东端的交通要冲和重要商埠,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这样优越的地理位置,造成了平凉地区今天极深的文化渊源。平凉地区辖六县一市(泾川、灵台、崇信、华亭、庄浪、静宁六县与平凉市),“人文始祖”伏羲氏降生处——古城纪,就在静宁县的治平乡。全地区有各个历史时期的古文化遗址465处,古墓葬55处,古城址12处,石窟8处,钟塔5处,文物藏品3万多件。其中,西周青铜器(灵台)和佛舍利金银棺(泾川),被誉为“中华之最”。今天的平凉地区,东邻陕西咸阳,西连甘肃定西、白银,南接陕西宝鸡、甘肃天水,北与宁夏固原、甘肃庆阳毗邻,固踞于陇山山脉东侧,与庆阳地区并称“陇东”,是连接陕甘宁三省的重要纽带。现在平凉不仅是西北地区的公路枢纽,而且是第二欧亚大陆桥的重要中转站。宝中铁路纵贯全区,北经中卫与包兰线接轨,西经干塘与兰新线连接,南经宝鸡与宝成、陇海线联网,向东可直达“东方大港”——连云港,向西可穿越欧亚大陆直抵荷兰鹿特丹港。还有312国道贯穿平凉全区。此去平凉,除了要瞻仰一下那座据说是当年“黄帝问道于广成子”的道教圣地——平凉崆峒山,更吸引我的是位于泾川县的王母宫石窟与南石窟寺,这两个石窟群中大多是北魏时期所建造的彩塑佛像。虽然在甘肃石窟文化如此发达的前提下,它们既与敦煌的雄浑壮阔、气势恢弘无法相提并论,也与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的博大精深、神奇瑰丽不可同日而语,可是能在这近乎荒芜的土地上默默地存在,毫无遮蔽地在风雨的侵蚀下顽强屹立,也不能不让人对它们肃然起敬。黄帝问道于广成子的传说,是崆峒山命名的由来登临崆峒,恰逢黎明前的黑暗,伸手不见五指。站在中台崆峒山庄的楼上,只听得耳旁树林里落叶簌簌,四周一片朦胧。渐渐地,天边出现了一抹鱼肚白,我知道太阳即将从东方升起了。没想到这里的日出一点都不给人思想准备,不到半分钟,万缕金色的霞光就从崆峒山的东台那边映照过来,一下子把整个山峰都照亮了。抬眼望去,西台翠屏山主峰——隍城与西台上大大小小的道宫和道观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真好似一座金碧辉煌的云山佛国。平凉崆峒山位于平凉市城西15公里,海拔1870米至2100米左右。传说广成子大仙曾经在此修道,而我们的祖先轩辕黄帝则几次上山问道,不但求得了治国良方,而且留下了一段佳话。传说归传说,那么崆峒山到底因何得名呢?当地人有三种说法:一是认为崆峒山峭壁绝立,多有洞穴,取其空空洞洞之意。二是认为与道教无为思想有关。三是认为得名于古代的“崆峒氏”部落,《史记·赵世家》有“其后娶空同氏”。《史记·殷本纪》说:“契为子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空桐氏”。“空桐氏”是古代生活在泾河上游地区的一个原始部落。无论黄帝问道的传说是真是假,崆峒山的修行者却把它刻在了心里。实际上全国共有6座以“崆峒”命名的山,它们分别在河南临汝、江西赣县、甘肃高台、甘肃岷县、四川平武和甘肃平凉。虽然位置各个不同,但它们的历史渊源却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如临汝崆峒山把《庄子在宥》中“黄帝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上,故往见之”的话作为源处;高台崆峒山把《隋书地理志》中“福禄县(即高台)有崆峒山,元和志谓为黄帝所登”作为源处;古书中关于平凉崆峒山的记叙则最为详细,说崆峒亦作空桐、空同,又作鸡头、笄头、牵屯、薄洛,曾到过崆峒山的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五帝记》中记载:“黄帝西至空桐,登鸡头。”还有《秦始皇本纪》中“始皇二十七年,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不但提到了崆峒山,也提到了王母宫石窟所在的回中山,更证明当年黄帝所至,就是平凉崆峒山。无论是作为道教还是佛教的圣地,崆峒山总能给人带来心灵的宁静山路泥泞、细雨霏霏非但没有破坏我们揽胜的雅兴,反倒为秋日的崆峒平添了几分朦胧。走进八仙台上一间不能称其为道观的道观(只是几间普通的土坯房),我们见到了74岁高龄、已在崆峒山上修行20余年的女道士韩道。没有蒲团,她正在一铺土炕上完成每日必修的功课。环顾四周,除了她坐的土炕和一个正炖着豆腐的火炉,屋子里就没有什么了。待她打坐完毕,便热情地邀请我们去看她的小菜园,还兴致勃勃地当场拿起铁锹铲起地来。我们从老人的谈话中知道,她一年除了可以从山顶的道教协会领到为数不多的粮食之外,所有的蔬菜便全靠这几分菜地了。我听了不由心中一紧,修行者的生活艰苦,有时真是我们难以想到的。或许道家倡导的清静无为,正体现在这平凡生活的点滴之中吧。尽管已74岁高龄,韩道仍坚持自己种菜自己吃。告别了韩道走上中台,又攀着铁链爬上70度陡坡、387级台阶的上天梯,眼见就是隍城了。隍城又称太和宫、绝顶,在崆峒山主峰马鬃山上,海拔2038米。这里的道观与八仙台可真有天壤之别,早晨从崆峒山庄远眺的那云山佛国,便是这一组十分庞大的建筑群。最早是唐贞观年间,仁智法师在此山创建明慧禅院。北宋建真武殿,元代改为崇佛阁。明嘉靖年间,平凉韩王建灵宫洞,内塑灵宫像。现存建筑有明代修建的太白楼,内有真武帝像,太白金星像;明代修建的三清殿,五楹重檐斗拱式建筑,上覆铁瓦,内有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大乙元君、广成天尊和黄帝神位。整个建筑群都是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几乎成70度角的上天梯,是通向隍城的必经之路。在太和宫前的小广场上,我们看到几位老道士正在琉璃瓦的围墙边举目观山,便也过去凑个热闹。原来这里可以把崆峒山的“九宫八台十二院”尽收眼底。这些分散于各处的景观都是历代修行者修缮加建而成。“九宫”,即太和宫(隍城)、天仙宫、静乐宫、斗姆宫、紫霄宫、五龙宫、老营宫、问道宫和王母宫(有别于西山王母宫),都是崆峒道教信徒供奉真武大帝、元始天尊等道教神位的地方;“八台”,即东、西、南、北、中五台与合天台、灵龟台和插香台,无论是道教的观、宫还是佛教的寺、庵,都建于这些平台之上;“十二院”,则是佛教寺庙和庵堂的总称,如香山寺、茶庵寺、弥陀寺、观音庵等等,他们供奉的是如来佛、观世音菩萨等佛家神位。对个火儿,抽袋烟,崆峒山新的一天开始了。与道教相比,崆峒山的佛教显得比较落寞。从隍城下到中台,我们见到了崆峒佛教的圣物——凌空塔,它又称塔院,是明代建的楼阁式砖塔,塔身分7层,高31.2米,呈平面八角形,各角有砖雕佛像,每层面各开一小门。有趣的是,塔顶有数株百龄小松树,枝繁叶茂,四季常青。过了塔院走近北台的莲华寺,则是一副破败景象了。寺已不存,唯余两排土房,几尊坐像。我谨慎地敲开住持师太的禅室,只见她正围坐在火炕上跟一位居士讲禅。我难通佛理,只唯唯地洗耳恭听,尽管身处陋室,师太眉宇间那安详平和的神态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尽管已是残垣断壁,从王母宫石窟和南石窟寺仍可一瞥当年北派佛教文化的兴盛平凉地区的泾川县地处泾河南岸。相传在《山海经》中“豹尾虎齿、蓬发戴胜”的西王母就生活在泾川的回中山(又称回山)上,西王母每年与东王公可以在大鸟“希有”的背上相会一次。如今回山脚下有座回屋,被人们尊为“回中降西王母处”,可见王母娘娘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不可小视。我们要探访的石窟之一——王母宫石窟,就在这回屋的后面。这座石窟属北魏太和年间开凿的佛教石窟。窟为方形,内部中心有塔柱,塔柱的四面和石窟的三面内壁都是分三层雕刻,共雕有大小造像1000余尊。我借着洞内微弱的灯光观察佛像的表情,差不多都是面部线条丰满匀称、慈眉善目,这表现了佛、菩萨大彻大悟的最高境界,也有明显的北魏风格。王母宫石窟中的如来造像,颇具北魏古风。南石窟寺则位于泾川县城以东约7.5公里泾河北岸的石崖上,它与庆阳北石窟是姊妹窟,号称陇上“双明珠”。我们带着一种追溯沧桑的感觉敲开了南石窟寺那仿佛尘封已久的大门。唯一与守窟人做伴的是一只牧羊犬,它听到陌生的人声便狂吠起来,更给这座石窟增加了几分悲凉的气氛。守窟人告诉我们,南石窟寺原来有130多个方形石窟、3000多尊北魏时期的彩绘塑像,由于一直没进行良好的保护,如今就剩下5个窟和300多尊像了,而且只有东大窟和西小窟保存得比较完好,于是我们进入了东大窟。南石窟寺内3000多尊佛像,大多已破败不堪了。一看到门两侧的长方形佛龛内雕刻着掌管风调雨顺的四大天王,就知道这里也是典型的北派佛教文化遗存。入得窟内,东、北、西三面石壁佛龛上都雕有高7米的上古七佛造像,每尊佛像两侧各有一个2米高的肋侍菩萨,窟门一侧的内壁上雕有两尊与七佛同等大小的坐像菩萨。这七佛造像神态相似,右手上举,托大无畏印,左手指下垂,高鼻垂耳,面部丰满,表情慈祥和善,威仪中略露笑容,给人一种神圣不可侵犯而又和蔼可亲的感觉。在中国石窟艺术史上,像这样一窟雕七佛是很罕见的。但更罕见的是,这七佛均是直接雕刻在山体的沉积岩上,面部的表情以及服饰的流水都随着沉积岩层的走向而自然扭曲,并且每一尊雕刻的位置都是恰到好处,实在难得。目前南石窟寺对佛像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措施,这300多尊北魏的佛像暂时可以无忧了。可是我们在将离去时却看到在泾川的几座无名山上还有很多雕有佛像的小窟,门前散落着一些被人砸坏的佛头或塑像的残肢,它们又靠谁来保护?
本文标题:平凉崆峒山石窟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552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