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平基工程及边坡治理工程作业指引(调整格式版)x
平基工程及边坡治理工程作业指引A1、地质条件咨询:地勘单位收集、整理现有的地质成果对项目地块地质条件进行分析,有必要时,开展地质初勘工作,对于不利于建筑的地质条件进行初步判断和提示。A2、市政管网环境调查:对项目地块内及项目周边市政等地上、地下各种管网进行详细调查。用途:提供设计单位开展各阶段设计工作;对影响建设的管网提前制定保护措施或迁改方案。A3、原始地形、地貌测量:应根据项目原始地形地貌特点制定测量方案,特别是对于地形地貌复杂、高差大及突变点应增加测量频率,以确保工程量计算所需的精度。用途:指导各阶段规划设计及建筑单体设计、平基工程的台地图设计、平基工程的工程量计算依据。A4、建立原始地形地貌测量数据库:根据测量成果,建立项目原始地形、地貌测量数据库,测量成果(含电子版和纸质版)应妥善存档。用途:平基工程的工程量计算、工程进度(结算)审核。A5、修建性详细概念方案及建筑单体概念方案设计:设计原则:1、在符合土地挂牌文件规定的指标、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及最低配套公建指标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土地资源;2、合理的投资、可实施性以及产品价值最大化;3、结合地形、地貌特点,对道路系统、建筑的竖向设计进行分析,尽可能做到平基土石方挖填平衡,降低边坡高度,对有可能出现的边坡支护形式制定有效的方案,尽量避免高边坡、高回填现象的出现。A7、修建性规划方案及单体建筑方案设计:对照地质灾害评估报告对设计方案进一步优化。A8、地质灾害评估:1、根据场地地质条件对修建建筑适应性进行判断;2、根据规划方案及单体建筑方案对建筑施工有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进行提示;3、设计单位根据地质灾害评估报告优化设计方案。A11、边坡治理设计:1、根据地质灾害评估报告、平基台地图设计,项目技术部组织地勘单位、设计单位对平基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高边坡、深基坑进行分析研究,并安排地勘单位对高边坡、深基坑进行边坡治理设计;2、边坡治理原则:(1)如有条件时,应尽可能采用自然放坡方式,放坡系数由地勘单位根据地质情况确定;(2)当条件不允许采用自然放坡方式时,应在平基工程前进行专项边坡治理设计。边坡治理施工应结合平基工程的工程进度,综合考虑具体实施时间(平基工程开始前或完成后以及在平基工程施工过程中同步进行支护施工);(3)由地勘单位根据地质条件结合平基台地图设计开展边坡治理专项设计,必要时应进行边坡地质勘察;边坡治理设计完成后,应按相关规定等级和安全等级对边坡治理设计图进行送审。在施工前应进行边坡治理设计交底,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勘察单位、施工单位和监测单位(必要时)形成交底会签;(4)边坡治理设计特点:动态设计。由于受地质条件的不均匀性以及勘察手段的局限性影响,所以在边坡开挖支护实施过程中,有必要时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边坡治理设计进行调整和优化;(5)由于边坡受到雨水的冲刷浸泡后容易产生边坡失稳、坍塌、滑坡,因此,雨季来临前,应加强对施工现场排水系统进行检查、疏浚或加固,增设必要排水系统,采取必要的防洪措施。关注天气预报,随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做到雨前、雨后巡视检查,及时发现隐患;(6)当施工现场出现危机建(构)筑物、公共设施或人身的安全隐患时;边坡开挖过程中出现较大沉降、裂缝、滑坡等险情时,要立刻采取应急措施,排除隐患和险情后方可恢复施工;(7)险情应急措施。出现险情应立即向有关方面报告,并根据险情采取如下措施:·暂停施工,转移危险区域内人员和设备·对危险区域采取临时隔离措施,设置警示标志,设置人员值守·做好临时排水、封面处理·由地勘单位指导制定应急抢险措施·由监测单位增加监测频次,实施监测快报,为抢险工作提供支持A14、边坡治理施工方案:边坡治理施工单位应根据边坡治理施工图及现场实际情况制定专项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当采用边开挖边支护自上而下、分层分段逆作法施工工艺时,应对平基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加强与平基施工单位的沟通、协调。A15、边坡治理施工:边坡治理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重力式挡墙:·基地持力层认证·几何尺寸的控制·砂浆饱满度·毛石大面朝下的砌筑方式·泄水孔及墙背盲沟的设置·回填材料的选择2、抗滑桩·基岩强度(主要指岩体抗剪强度)·嵌入深度·悬臂段长度3、锚索、锚杆·锚索、锚杆成孔深度·锚索、锚杆强度等级、断面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成孔直径的控制·预应力锚杆(索)应严格控制设计所提锚固段长度·严格按规程进行自由段防腐·注浆的强度及密实度的控制·应严格控制预应力锚索张拉应力值A16、边坡治理施工竣工验收:边坡治理施工竣工后由项目工程部组织各参建单位进行验收。A17、边坡治理后期监测:1、边坡治理施工竣工后应对以下支护结构设置变形监测:·高度超过米的重力式挡墙·高度超过米的抗滑桩·高度超过米的格构2、由监测单位制定监测方案,合理设置监测点实施监测,及时将监测信息通报各参建单位。监测工作应定点、定期连续监测,监测资料真实、准确、连续、完整;3、当监测数据发生异常时,及时向各参建单位通报监测结果,同时采取相应措施。当出现位移超过预警值时,应立即启动应急程序,及时报告有关方面;同时,监测单位应增加监测频次,实施监测快报。建设、施工、监理、地勘单位及检测单位应加强对现场边坡的巡视检查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和反馈信息,应形成动态管理机制。A18、边坡治理工程结算:审核依据:·施工合同·边坡治理工程竣工图·现场签证A19、平基台地图设计:1、设计单位依据批准的规划设计和单体建筑方案设计,在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建筑方案底板设计标高、基础形式、基础开挖及电梯基坑开挖出土量等因素后,确定平基台地高程;结合建筑边线、基础形式、安全施工工作面等因素确定平基台地边线;2、平基台地图应包含平面图、剖面图、台地标高、边坡坡比等控制参数;3、提前启动有可能出现的高边坡、深基坑治理设计工作。A10、平基台地图复核及会审:技术部组织各参建单位对平基台地图进行会审:1、设计单位对各台地标高、各台地关系、拟选用基础形式、地下室底板厚度等进行说明;2、地勘单位对地质条件建议开挖顺序、开挖注意事项、平基施工有可能引起的地质灾害的区域进行说明,提出需重点监测范围;3、主体施工单位对施工所需的场地要求进行说明;4、项目工程部对场内及周边地上、地下管网进行说明。A21、平基工程施工方案:1、根据边坡安全等级、边坡环境、工程地质条件等编制平基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2、平基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应包含开挖实施方案、运输方案、爆破方案、安全施工方案、安全施工方案、变形监测方案和边坡险情应急预案。A22、平基爆破方案:1、不允许进行爆破施工的区域严禁进行爆破作业,如:·爆破可能产生不稳定边坡、滑坡、崩塌的危险·爆破可能危及建(构)筑物、公共设施或人员的安全·爆破可能引起深层建筑地基的破坏·恶劣天气条件2、允许实施爆破的区域,对于A级、B级、C级和对安全影响较大的D级爆破工程,应编制专项爆破方案、爆破设计书并进行专家论证。平基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方案实施。爆破施工应采取有效减振监测措施,防止爆破振动对边坡和滑坡体的影响。严禁大爆破作业。施工单位爆破作业人员应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做到持证上岗。爆破工程作业现场应由具有相应资格的技术人员负责指导施工。A23、平基运输方案:1、平基施工单位设置专人负责交通疏导和管理,设置交通导视牌,有序组织运输;2、执行贵阳市住建局有关渣土外运的管理制度,设置洗车槽及洗车设施,出场车辆必须进行冲洗,装运渣土必须对渣土进行覆盖等;3、根据平基施工合同约定,及时办理场外运距签证。A24、平基工程变形监测方案:1、边坡监测和动态管理。一级边坡、地勘单位要求需监测的边坡以及监测单位认为需要监测的边坡;2、根据需要监测的区域,由监测单位制定监测方案,合理设置监测点对边坡实施监测,及时将监测信息通报各参建单位。监测信息应包括监测点水平位移、垂直位移。监测工作应定点、定期连续监测,监测资料真实、准确、连续、完整;3、当监测数据发生异常时,及时向各参建单位通报监测结果,同时采取相应措施。当出现位移超过预警值时,应立即启动应急程序,及时报告有关方面,同时,监测单位增加监测频次,实施监测快报。建设、施工、监理、地勘单位及监测单位应加强对现场边坡的巡视检查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和反馈信息,应形成动态管理机制;4、监测单位应向参建单位对监测点进行交底,各参建单位应对监测点给予重点保护。A25、平基工程施工:1、平基施工单位严格按照经监理、建设单位批准的平基施工方案组织施工;2、施工之前及时对边坡上方已松动的石块及可能崩塌的土体进行清除;3、边坡开挖必须遵循自上而下的开挖顺序,严禁无序大开挖;特别是在顺向滑坡地段挖方时应采取自上而下、顺层清坡的方式清除滑移体,严禁随意开挖坡脚及止滑段,避免造成边坡失稳、坍塌、滑坡;4、严禁在滑坡体上部堆土、堆放材料、停放施工机械或搭设临时设施;5、当采用边开挖边支护自上而下、分层分段逆作法施工工艺时,平基施工单位应配合支护结构施工,必须在上层支护结构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方可开挖下层土石方,严禁提前开挖和超挖。A26、平基工程竣工验收:平基工程完工后,由项目工程部组织验收。·验收依据:施工合同、平基台地图·验收内容:平基台地高程、平基台地边线、台地边坡A29、平基工程进度审核及结算审核:1、平基工程进度审核及结算审核原则:·遵循施工完一块,结算完一块的原则,严格控制各台地界限,避免重复计量·平基土石方外运工程量等于总挖方量减去场内回填量2、审核依据:施工合同、平基台地图平场高程、平基平场台地边线、平场台地边坡、原始地形地貌测量数据、现场签证。
本文标题:平基工程及边坡治理工程作业指引(调整格式版)x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552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