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一章幼儿心理学概述名解: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期(3-6、7岁)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科学。以游戏为主导填空:在幼儿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社会和学校教育向幼儿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幼儿原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游戏活动就是其心理发展的最重要基础。幼儿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1.是新的需要2.幼儿已有的心理水平辨析:幼儿教育实践证明:在教育过程中过高或过低要求都不利于幼儿心理的发展,只有那些高于幼儿原有水平,经过教师指导和幼儿主观努力后可以达到要求,才是最适合的要求,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心理的发展。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遗传因素不仅影响幼儿的智力和特殊能力的发展,而且也影响幼儿性格的发展。2.环境在一定条件下对幼儿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社会生活环境和教育制约着幼儿心理发展的内容、方向和水平。幼儿离开正常的社会生活环境,心理活动就不可能得到正常的发展。3.教育在幼儿心理发展中起主导。(简答)a.教育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对幼儿施加影响的过程。b.教育可以根据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此更能充分地发挥遗传和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客服其不利因素,促使幼儿心理更好地发展。c.幼儿进入幼儿园后,大部分时间在集体中接受教育。名解: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1.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心理的年龄阶段特征。儿童从出生到成熟大约经过: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初期、少年期、青年期。2.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只能代表一般趋势。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1.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2.由于社会教育条件在每个儿童身上起作用程度不尽相同,因此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和速度,彼此之间可能会有一定差距,这就是所谓的可变性。形成儿童年龄特征稳定性的主要原因:1.是社会教育条件在一定时期内有其相对稳定性2.是儿童掌握知识经验有一定的循序性23.是儿童的心理发展有一个大致稳定的程序儿童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乳儿期(出生—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学龄初期(6、7—11、12岁)学龄中期或少年期(11、12—14、15岁)学龄晚期或青年期(14、15—17、18岁)(年龄越小差距越大)儿童心理发展的最佳年龄期(关键期或敏感期)是指某一特定的年龄时期,儿童对某种知识或行为十分敏感学习起来非常容易。2-4岁是学习语音的敏感期;5-5.5岁掌握数概念的敏感期;感觉的敏感期是从出生到5岁,语音的敏感期是从出生后8个星期至8岁,动作的敏感期是从出生到6岁左右研究幼儿心理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a.研究幼儿的心理必须考虑到幼儿生活的客观条件,在幼儿的活动中进行研究b.任何结论都要以充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2.发展性原则3.教育性原则研究幼儿心理的基本方式:(名解)1.纵向研究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一个或几个幼儿的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的研究,也叫做追踪研究。2.横向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个或几个年龄阶段的幼儿的心理发展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研究幼儿心理的常用方法1.观察法(名解):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幼儿的言语和行为,从而了解其心理活动的研究方法。2.谈话法3.问卷法4.测验法5.实验法心理学家普莱尔《儿童心理》;霍尔被誉为“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第三章游戏与幼儿的心理发展儿童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儿童的活动不外乎游戏、学习和劳动三种基本形式,幼儿期的主导活动是游戏。游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途径,游戏适应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水平,对幼儿的心理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游戏适应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2.游戏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水平,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最好的条件3a.游戏在幼儿认知发展中的作用b.游戏在幼儿情感发展中的作用游戏的本质和特征1.游戏是儿童有目的、有意识、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具有社会性2.游戏是一种具有多种心理成分组成的综合性的活动,具有虚构性、兴趣性、愉悦性和具体性第四章幼儿语言的发展从出生到1岁左右,是言语发生的准备阶段,又称为前语言阶段,此后到2、3岁是语言发生的阶段,又称初步掌握语言期。到了幼儿期(2、3—6、7岁)儿童语言的发展进入了基本掌握口语期。这个时期是语言不断丰富化的时期,是完整的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也是连贯性语言逐步发展的时期。到幼儿末期,儿童已经基本上掌握了本民族的口头语言。幼儿期语言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口语表达及语用技能的发展等方面。语音的发展1.幼儿发音的正确率与年龄的增长成正比2.3—4岁为语音发展的飞跃期3.幼儿对韵母的发音较易掌握,正确率高于声母4.大多数3岁以上孩子对声母发音不感到困难,部分3岁幼儿对辅音感到困难5.幼儿语音的正确率与所处社会环境有关6.逐渐出现对语音的意识词汇的发展(词量、词类、词义)1.词汇数量迅速增加2.词类范围不断扩大a.掌握词的类型不断扩大。幼儿掌握词的类型由少至多,体现了一定的顺序。幼儿一般先掌握实词,再掌握虚词。实词中最先掌握名词,其次是动词,再次是形容词和其他实词。b.掌握各类词汇的内容不断扩大。体现了从掌握与日常生活直接有关的词到与日常生活距离稍远的词;从具体的词汇到抽象性、概括性比较高的词的趋势。形容词在幼儿常用词汇中是数量居于第三位的词类。3.对词义的理解逐渐确切和加深词义扩张表现为对一个词的理解失之过宽,例如用“狗”这个词来指所有四条腿的小动物。词义缩小表现为对一个词的理解实之过窄,即把词仅仅理解为最初与词结合的那个具体事务,例4如“狗”这个词专指自己家养的那条狗。凡是儿童能够正确理解又能正确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称为积极词汇。有时幼儿虽然说出一些词,但并不理解,或者虽然有些理解却不能正确使用,所有这样的词称为消极词汇。语法结构的发展1.句子的功能从浑沌一体到逐步分化。2.句子的结构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完整到逐步完整,从松散到严谨。3.句子的类型从陈述句到非陈述句,4.句子的长度从短到长。含有3个词以下和16个词以上的句子,均很少出现。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1.从对话言语逐渐过渡到独白言语。2.从情景性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言语。3.语言功能的发展a.语言交际功能的发展b.语言概括、调节功能的发展c.内部语言的发生发展。出声的自言自语,这是一种介于有声的外部语言和无声的内部言语的过渡形式。4岁左右,有两种形式:“游戏语言”和“问题语言”幼儿言语能力的培养1.要创造条件,让幼儿有充分交往与活动的机会2.要重视对幼儿语言能力的训练a.培养幼儿正确的发音,要从幼儿准确地听音入手,因为听得准是说得准的前提。b.丰富幼儿的词汇c.使幼儿说话完整、连贯3.要充分发挥成人语言的榜样作用4.促进幼儿言语能力发展的游戏举例第五章幼儿注意的发展名解: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填空: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感觉、知觉、思维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特征。它对心理过程起着积极的维持和组织作用,可使心理过程处于一种积极状态。5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意志努力=克服困难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二是个体本身的状态幼儿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发展1.高度发展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a.鲜明、新颖、具体形象的刺激以及刺激的突然、显著的变化,强大的声音等刺激物的各种物理特性都是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b.与幼儿兴趣和需要密切相关的事物,逐渐成为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原因。2.在教育影响下,有意注意逐步形成和发展。a.幼儿园是具体活动b.游戏是幼儿期活动的主要形式,游戏也是发展幼儿有意注意的良好手段c.语言特别是内部语言对幼儿的有意注意发展起重要作用幼儿注意品质的发展主要变现在注意稳定性的增长,注意范围的扩大,以及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等品质上亦有所提高。1.注意稳定性不断提高。a.活动的方式适宜,对象新颖生动,幼儿注意保持的时间就能相对长一些。b.在游戏条件下,幼儿注意稳定的时间可以更长c.知识经验和性格等都影响幼儿注意的稳定性一个人对所从事的活动理解深刻、态度积极、有浓厚的兴趣,注意容易稳定。另外,活动的多样化,丰富多彩的活动对象也容易稳定注意。与注意稳定性想法的品质是注意的分散,即分心。主要是无关刺激的干扰或单调刺激长时间的作用引起的。2.注意范围不断扩大注意范围也叫注意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幼儿注意范围较小。注意范围的大小与注意目的是否明确单一,知识经验的丰富与否以及刺激物排列是否集中有规律等密切相关。3.注意分配能力不断增强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与活动上。幼儿的分配能力差,主要是由于知识经验不足,掌握的熟练动作少。4.注意转移动力不断发展注意转移是根据任务主动、及时地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对象或另一种活动中去。辨析:注意的转移和注意分散不用。前者是主动,后者则是被动。注意转移和注意分配的发展有着相6对的平行性。论述题见111页第六章幼儿感知觉的发展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听觉1.纯音听觉2.语音听觉幼儿纯音听觉敏锐度和言语听觉敏锐度之间的差别之所以存在,主要是言语比较复杂,还不一定能辨别语音。视觉敏度是指用视觉区分对象形状和大小微小细节的能力,也称作视力。整个学前期,幼儿的视觉敏度不断增长。6岁时达到正常人的视力范围。给幼儿看读物,应该是年龄越小,图和字越大。颜色视觉是指用视觉区分颜色细微差别的能力,也称辨色力。幼儿正确辨认颜色的百分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在掌握颜色的过程中幼儿先会配对,再会指认,再到会笼统命名,进而到会精确命名。空间知觉:是物体的形状、大小、远近、方位等1.形状知觉幼儿辨认形状时配对最容易,指认次之,命名最难。幼儿掌握8种形状自易到难的次序是: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梯形、菱形和平行四边形。4岁是图形知觉的敏感期,因而这个年龄是学习识字的最佳年龄。2.大小知觉—幼儿大小知觉的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3.方位知觉:3岁儿童已经能正确辨别上下方位;4岁儿童开始能正确辨别前后方位;对于辨别左右方位还感到困难;5岁儿童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6岁虽然能正确的辨别上、下、前、后。4.空间知觉:出现时空关系的混淆。填空:分析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产生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适应。走进关灯后的影院,开始什么也看不见,只能摸索前进,在弱刺激的影响下,眼睛的感受性提高了,因而渐渐能看到东西了,这称为暗适应。根据感受性规律,稍作停留在行动。播放音乐给幼儿听不应过响,以免听觉感受性下降,甚至损伤听力。同一分析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想象,叫感觉对比。感觉的对比有两种:一是先后(相继)对比;二是同时对比7知觉的选择性从背景中分出知觉对象,要受主客观两方面的影响1.客观方面:a.对象与背景的差别b.对象活动性c.刺激物本身的机构及组合形式往往是区分出知觉对象的重要条件2.主观方面知觉的理解性人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当前的知觉对象。知觉的理解性有赖于过去的知识经验,原因是他们缺乏有关的知识经验。平时就必须从各方面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联系幼儿已有经验,这样可做到较好的效果。观察有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态。一个人的观察受到系统的训练和培养,就逐渐形成稳定的、经常的个性品质—观察力。幼儿观察力的发展(简答)1.观察的目的性,从无意性向有意性发展。2.观察的持续性,持续时间从短向长发展。3.观察的组织性,从缺乏系统性、顺序性向有顺序的知觉发展。4.观察的细致性,从笼统模糊的知觉向比较精确的知觉发展。5.观察的概括性,从知觉事物的表面特征向知觉事物的本质特征发展。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观察的概括性也不断增长。4、5的区别
本文标题:幼儿心理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564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