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广东省中山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1广东省中山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6分)1.“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为你衔来一枚橄榄叶/鸽子在崇山峻岭飞过/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愿你永远没有忧患/永远宁静/这是儿女心中期望的歌”。这首歌中的“生日”是指()A.7月1日B.8月1日C.10月1日D.12月25日2.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中央人民政府首次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3.2009年1月19日,西藏自治区人大表决通过设立“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受到广大藏族群众热烈拥护。西藏和平解放是百万农奴解放的重要前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完成统一B.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从此站起来了C.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大陆完成统一D.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4.辛亥革命从政治上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而从经济上废除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是()A.土地改革B.开国大典C.抗美援朝D.和平解放西藏5.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B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结束C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D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6.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与敌人的战斗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严守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英雄是()ABCD7.下列诗句(歌词)描写抗美援朝战争的是()A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B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8.1952年底,我国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他们分到土地的法律依据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9.右面这幅图片,是土地改革时,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把土地分给农民自己。下列叙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这次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B.改革中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C.地主也可以分到一份土地,自己耕种,自食其力D.这次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10.2013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河北省西柏坡提出“面向未来的赶考”;六十五年前,毛泽东在离开西柏坡时提出“进京赶考”。下列能够体现毛泽东“进京赶考”成绩的是()①西藏和平解放②抗美援朝③土地改革④港澳回归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1.1957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该诗句表达了()A.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喜悦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欢乐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后的欣喜D.“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后的热情12.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是()A.通过了《共同纲领》B.确立了土地改革的路线C.公布了“一五计划”D.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3.1956年,中国可能出现的景象有()A.第一辆国产汽车在欢呼声中缓缓驶出工厂B.收工后的农民在集体食堂里吃着“大锅饭”C.上海繁华的南京路上到处能够看到大字报D.全国城乡炼铁炉星罗棋布,炉火日夜不熄14.在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农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改造过急过快,为以后相当长时间留下了后遗症”。这种评价告诉我们()A.在“一五计划”实施中存在着一些问题B.“一五计划”大幅度超额完成所有指标2C.在“一五计划”实施中失误占主导地位D.“一五计划”以农业经济的发展为中心15.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A.新中国成立后B.三大改造完成后C.一五计划完成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6.“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改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业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和平方法”指的是()A.赎买政策B.实行股份制C.廉价收购D.无偿没收17.下列有关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叙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B.社会主义改造的对象是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社会主义改造于1952年基本完成18.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一次成功探索是()A.开展土地改革B.召开中共八大并制定正确的方针C.发动“大跃进”运动D.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19、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巨变。这三次历史巨变是()(1)辛亥革命(2)五四运动(3)抗战胜利(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5)改革开放A(1)(3)(5)B(1)(4)(5)C(2)(4)(5)D(3)(4)(5)20.20世纪60年代,他为了治理兰考县水涝、风沙、盐碱三害,亲自带队到灾区调查。洪水泛滥的时候,他站在齐腰深的洪水里,画出一张张水势流向图。人民称颂他是“党的好干部”。他是()A.邓稼先B.王进喜C.雷锋D.焦裕禄21.“中共八大”、“国民经济的调整”、“文化大革命”共同反映出的时代主题是()A.走向社会主义之路B.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C.跑步进入共产主义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2.右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23.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有人赞誉他是“东风第一枝”。这是因为这篇文章是针对当时哪一错误倾向而撰写的()A.“浮夸风”现象B.“共产风”现象C.阶级斗争为纲D.“两个凡是”的方针24.“文化大革命”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突出表明文革期间A.党内出现了叛徒内奸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C.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D.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25.对联折射社会的沧桑巨变。“旧貌换新颜庆改革春风,昔日至今朝迎开放社会。”反映哪一历史事件()A.土地改革B.农业合作化C.文化大革命D.改革开放26.流行语往往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流行语是一个时代的烙印。下列流行语哪一组是反映改革开放时代的?A.“公私合营”“改造”B.“一大二公”“大炼钢铁”C.“走资派”“革命不是请客吃饭”D.“大包干”“招商引资”27.“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个说法所反映的政策是()A.农业合作化B.发展乡镇企业C.国有企业改革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8.通过对“文化大革命”十年的探究,应从中吸取的教训不包括()A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反对个人崇拜B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C要坚决维护毛泽东的决策,始终不渝遵循毛主席的指示D要努力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29.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A.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以阶级斗争为纲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30.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回顾所学知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找到的正确道路是()A.计划经济的道路B.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C.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道路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31.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新中国成立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是指()A.建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B.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C.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D.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32.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设置的,作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地区经济新飞跃的是()A.山东半岛开放区B.广东沿海开放区C.上海浦东新开发区D.珠江三角洲发展状况年份ABCD1952195719601965333.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34.“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反映了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政策包括:()①实行民族平等的原则②实行民族团结的原则③实行共同繁荣的原则④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35.我国各民族能相互团结、共同繁荣,经受各种风浪的考验,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国()A.各少数民族进入了社会主义B.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民主革命D.实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36.中央人民政府抽调大批干部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事业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民族团结B.达到各民族共同发展C.维护祖国统一D.促进民族和解37.江泽民曾指出:“香港回归祖国,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香港同胞从此成为香港的真正主人,香港历史从此揭开了崭新的篇章。”文中的“从此”所指的具体时间是()A.1997年6月1日B.1997年7月1日C.1997年8月1日D.1997年9月1日38.我国之所以能对港、澳恢复行使主权,最主要原因是()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改革开放的实行及其成就C.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D.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39.邓小平曾在不同场合说,香港回归后,香港居民“股照炒、舞照跳、马照跑”。这是说香港回归以后,香港原有的()不变。A.政治制度B.法律C.生活方式D.金融中心的地位40.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于2005年5月5日抵达西安咸阳机场,他在机场的讲话中说:“海峡两岸虽然只有一百多公里的距离,但是要花五十多年才跨过台湾海峡这样很窄的鸿沟……”这种状况是由下列哪些因素造成的()①1949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败退台湾②以美国为首的外国反华势力的阻挠③以李登辉、陈水扁为代表的“台独”势力兴风作浪④海内外中国人没有共同心愿去实现统一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41.事物的因果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的任何现象都有其产生的原因,任何原因都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下列因果关系搭配错误的是()A.土地改革——巩固新中国政权B.改革开放——社会主义进入现代化建设时期C.左倾错误——文化大革命的爆发D.西部大开发——西藏和平解放42.商标和邮票反映着时代的变迁。根据图片信息判断,下列商标或邮票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①④②③B.①②④③C.①④③②D.④①③②43.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A.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D.海峡两岸实现直接通邮、通航、通商二、材料题(此题14分)4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材料一: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的讲话(2012年12月)材料二:上世纪70年代末,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一做法得到中央肯定,并在中央指导下,在农村逐步推行,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改编自
本文标题:广东省中山市2015-2016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568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