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广东省化州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导学案岳麓版必修2
1广东省化州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导学案岳麓版必修2【温故知新】考点一、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两个阶段【原因、表现】)考点二、民族工业的日益萎缩(原因、表现)考点三、民族资本的困境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考纲内容】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课标解读】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学习重点】近代中国在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下社会物质生活、文化生活、社会习俗变化的表现。【学习难点】探讨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学习过程】一、断发易服1.服饰变革(1)变化的原因:①西方服饰传入的影响。②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③政府政策的调整。(2)变化的表现①民间的服饰变革:西方服饰传入中国,__________和__________并行不悖;②清朝晚期官服、军服的改革;③民国时期的服饰:中西合璧的________和_____出现。2.“断发”与不缠足运动(1)剪辫:①清政府:1910年,清政府颁布__________的法令;②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发出《__________》,结辫陋习至此革除。(2)不缠足运动:①清政府的努力:由于满族妇女不缠足,清政府多次下令②维新派的推动:康有为在广东南海首创__________,其后,与康广仁在广州正式成了__________并不断推广,不缠足运动轰轰烈烈开展起来。(3)不缠足运动先于“断发”,但完成时间较晚。二者都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二、报刊与电影1.读报刊①______世纪初,出现近代报刊。②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民众开始有_______。③1872年创办的《_______》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1884年申报馆创办了《_______》开新闻画报之先河。④清末四大小说期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维新运动中,报纸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⑥新文化运动后,读报成为民众生活不可或缺内容。2.看电影:电影是一种以活动画面表现的艺术,富于大众性。①___________电影传入中国。②《____________》是中国人第一次尝试自摄影片。2③《____________》是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④《____________》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片。⑤电影院的普及。3.作用:近代报刊和电影以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直观的形象,及时地传播信息,促进了科学事业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三、移风易俗社会习俗演变表现见面礼()——鞠躬、握手称谓大人、老爷——先生、君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葬礼厚葬——()【基础练习】1.戊戌变法期间,有人作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此诗主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倡导婚姻自由B、易服、废止缠足C、全盘西化D、反清革命2.社会的文明进步常见之于生活习俗的变迁,近代中国曾兴起不缠足运动,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不缠足运动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B.率先发起不缠足运动的多为女性C.清政府曾多次下令废除缠足D.“不缠足”属于女权运动的范畴3.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人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这说明①政治革命起了移风易俗的作用②政治革命引起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③发型在当时也被政治化④民众盲目模仿西方生活方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下列关于断发与不缠足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政治色彩B二者同时被取消C去辫是中国留学生在西方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刺激下产生的D放足受外国传教会的极力宣传5.1919年《京报》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做了专门报道,这一报道最能体现出报纸具有的功能是(A.图文并茂、声像俱备地传播重大事件B.传播时事新闻,以助人们快捷了解重大事件C.舆论监督,以助人们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D.通达民情,以助人们更便利地上书言政6.1909年发行的《图画日报》描绘了当时上海人看电影的情景。当时的票价还比较低,是普通民众可以接受的。以下叙述你认为没有正确反映当时情况的是()A.“电光电影即电影,票价只卖二十文”B.“活灵活现景物真,观众面露诧异情”C.“交头接耳说紫禁,争看清帝丢皇位”D.“电影初创寂无声,旁有吹吹打打人”7.1902年6月《大公报》刊登了一则征婚广告,称:“(一)女子须不缠足者;(二)须识字者;(三)男子不娶妾;(四)男死后,女可再嫁;(五)夫妇如不相和,可离婚”。这则征婚广告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婚恋观的变化。下列对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有()①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②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③中国封建剥削制度的彻底结束④中华民国政府政策的引导A.①②③B.③④C.①②④D.①②8.标志着中国无声电影历史结束的是A《渔光曲》B《定军山》C《风云儿女》D《歌女红牡丹》9.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局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对此理解错误的是3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10.中华民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也对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关于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进音乐茶座和看电影成为上流社会的生活时尚B.鞠躬、握手等礼仪的推广显示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C.民国初年,旧有婚姻观念有了完全改变D.中山装流行,逐渐成为中西合璧的“国服”,为国人青睐【提高练习】1.鸦片战争之后,“竞尚洋装”现象的出现说明了哪些问题()①工业革命之后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不可阻挡②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反映了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汇③近代服饰的变化便利了人们生活,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等④体现了当时国人一味崇洋的病态心理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2007天津,19)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毛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是反映了当时A.服饰的西化B.洋货倾销中国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3.(2007上海历史)“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A.戊戌变法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护法运动4.(2008年江苏单科6)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5.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汤、白兰地、小面镜子、东洋竹篮子等。这反映出()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6.1912年1月1日,《民立报》以《天下兴亡,匹妇有责》为题发表文章,作者将传统的“匹夫”巧妙地换成“匹妇”,所要表达的思想应包括①女性要处于社会主导地位②男女平等的观念③女性应参与政治生活④救国不必依靠女性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7.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女子应具有“三从四德”。但到清末和民国初年,女子应享有六种权利:(一)入学之权利;(二)交友之权利;(三)营业之权利;(四)掌握财产之权利;(五)出入自由之权利;(六)婚姻自由之权利。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B辛亥革命的推动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D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8.材料题:社会力量决定和影响婚姻家庭,婚姻家庭也反映出社会要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门当户对”与“郎才女貌”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两个重要择偶标准。男性对女性的要求,首先注重的是妇德,“贤妻良母”就是封建礼教中最“标准”的妇女形象。此外,对女性在家庭婚姻中提出了包括从一而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等传统道德观念。——《中国传统婚姻家庭观念的演变》4材料二传统社会中,女性总是在婚姻家庭的这个领域中间扮演着主角。总体来看,18世纪以来,西方传统家庭观念逐渐淡化,在家庭中间的性别分工发生变化,许多妇女走出家庭,开始扮演社会角色。——摘编自凤凰网材料三上海、哈尔滨不同年代择偶标准差异表(单位:%)(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的择偶标准。对女性的要求合理吗?请说明理由。(10分)1)门当户对、郎才女貌。合理:小农经济,男耕女织,性别分工,家庭稳定。不合理):偏向要求妇女,等级观念,从一而终。(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妇女走出家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概要说明18世纪以来妇女可能扮演的社会角色。(10分)(2)资本主义工业化,政治民主化。(如能够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等方面回答也可)进入劳动力市场,参与社会政治活动。(表述为参与的具体社会劳动或者社会活动同样给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人们的择偶观念呈现的基本趋势。(6分)3)择偶标准的多元化,男女双向性选择,政治色彩减弱,重个人能力。(4)综合上述问题,你认为应如何看待人们择偶观念的变化?(2分)言之有理即可11课【基础】1-5CDCBC6-10AABBC[提高]1-6ABCDBA材料题:(1)地方士绅的阻挠和反对;地方实力派官员倡导办实业(2)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荣氏企业抢抓机遇;善用促销手段;产品质量好。(3)国民党发动内战,社会政局动荡。(4(略)。广告词中必须含有“爱国”“抵制洋货”“价廉物美”“中彩头”等类的主题,否则即为不正确。(5)诚信经营、诚实守信等。项目年代1948—19661967—19761977—19861987—1996家庭出身、社会关系26.628.812.6615.6本人成份、政治面貌30.523.515.113.9学历10.611.712.625.3
本文标题:广东省化州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导学案岳麓版必修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569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