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应用文写作教程》自考重点《应用文写作教程》考纲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应用文的基本特征:1、现实的效用性;2、突出的写实性;3、格式的规范性。应用文的基本作用:1指导规范作用;2协调管理作用;3联系与知照作用;4依据与凭证作用。应用文主旨的概念:是客观实际的真实反映,也是与作者思想观点相结合的产物,即用文章中全部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意思(或目的)与写作意图的统一。应用文主旨形成的基本途径:1、主旨在成文前确定;2、主旨在调研后产生;3、成文前确定一个模糊的主旨范围;4、调查研究后主旨的改变。应用文主旨的基本作用:1、主旨是谋篇的灵魂;2、主旨决定材料的选择;3、主旨决定结构的安排;4、主旨决定语言的运用和表现方法。应用文标题的类型:1、完全性标题;2、非完全性标题。标题与主旨的关系:1、直接揭示文章主旨的标题。2、提出文章问题的标题。3、暗示文章主旨的标题。4、不涉及文章主旨的标题。应用文材料的作用:1、表现主旨的要素;2、形式观点的基础;3、充实文章内容的根本。应用文材料的选择:1应选择真实的材料;2应选最具代表性的材料;3应选择较为新鲜的材料。应用文材料的占有:1、应占有历史与现实的材料;2、应占有正反两方面的材料;3、应占有点上和面上的材料;4、应占有直接和间接的材料。应用文结构的基本原则:1、要真实反映客观实际;2、要服从于表现文章主旨的需要;3、要适应不同文体的特征;4、要完整、缜密、统一、和谐。应用文开头常用方式:1、综述式;2、交代式;3、引据式;4、目的式;5、结论式;6、设问式;7、直接式;8、问题式;9、慰祝式;10、表态式。应用文结尾常用的结构方式:1、总括式;2、祈使式;3、强调式;4、说明式;5、寄托式。应用文常用的构思方法:1、腹稿法;2、提炼法;3、图卡法;4、随想法。应用文文稿修改范围:一、修改主旨:㈠主旨意义表达是否合理可行;㈡主旨对内容的概括包括是否恰当;㈢主旨意义表达是否深刻集中;㈣标题是否准确规范。二、调整结构:㈠调整段落层次;㈡调整开头或结尾;㈢调整过渡衔接。三、增删材料:㈠改正不准确不真实的材料;㈡删减冗赘繁杂的材料;㈢改换具有典型性和有说服力的材料。四、推敲词语:㈠词语的使用是否准确;㈡句式的选择是否合理;㈢修辞方法是否恰当;㈣标点符号是否规范。五、整理表达:㈠叙述:1、叙述是否准确严谨;2、叙述是否次序得当。㈡说明:1、说明是否清晰明了;2、说明是否翔实全面。公文概念:就是公文文书。就是处理公务、管理事务的一种书面文字工具。法定公文概念:国家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文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施行行政措施,请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公文的特点:㈠公文有较强的政治性、政策性;㈡公文具有法定的权威和约束力;㈢公文的形式必须履行严格的审批手续;㈣公文具有特定的体式。公文的种类:㈠按发文机关的权限和适用范围可分为: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㈡按公文来源分有:外发公文、收来公文;㈢按行文关系分有: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㈣按性质、作用分有:指挥性公文、公布性公文,报请性公文、知照性公文、记录性公文等。㈤按时限要求分有:特急公文、紧急公文、常规公文;㈥按保密要求分有:保密公文、非保密公文。公文格式:一般包括:版头、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关、发文日期、发文字号、秘密等级,紧急程度等。上述内容可分为成文格式、正文格式、文尾格式和用纸、印装格式4个部分。㈠文头格式:包括文件版头、发文字号、秘密等级、紧急程度、签发人等。1、文件版头: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加“文件”二字组成,用大字居中套红印在文件首页上端正中。2、发文字号:发文字号由机关代字、年份、序号三者组成。发文字号写于文件版头之下,居中。公文编有字号,便于发文单位、收文单位分类登记和查阅检查。凡属几个机关联合行文,主办机关应排在前并由主办单位编字号,其余机关发文字号不必排列。3、秘密等级:行政公文标注在版头的右上方。党务公文标注在版头左上方。密级划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而且绝密、机密公文应当标明份数序号。密级与“保密期限”一起标注在公文首页右上方第一行,中间用五星隔开。4、紧急程度:公文送抄和办理时间的限度。分“特急”、“急件”两种,标注位置同密级。5、签发人:“签发人姓名”标注在发文字号右侧,“签发人”后标冒号,冒号后标签发人的姓名。凡标注签发人的公文,发文字号不再居中,与签发人在同一行,移至左侧。6、公文份号:绝密、机密公文,应当标注份数序号。公文份数序号是将同一文稿印制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份数序号标注在公文首页左上角。㈡正文格式:包括公文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关、发文日期等。1、标题:标题写于发文字号下方,居中排布。公文标题中一般不使用标点符号,只限于法规、规章名称(如条例、办法、规定、实施细则,但不包括意见)可标书名号,但不要用引号代替书名号。公文的标题一般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即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但有的公文标题也有以下几种情况:⑴由事由和文件名称两部分组成;⑵由发文机关和文种两部分组成,省略了事由部分;⑶只写文种,发文机关和事由都省略了等;⑷转发文件,除写明发文机关、文种名称外,还要标明转发单位名称及转发公文文种名称,这部分相当于事由。2、主送机关:应顶格写,写全称或规范化简称或同类机关统称。在上行文中,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不要多头主送。一般情况下,也不要越级主送。在下行文中,除了普发性公文外,一般也只写一个主送机关。3、正文:从结构上说,一般由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开头要简明扼要地说明制文的缘由、根据、目的或重要性。主体是内容事项,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请示、指示与批准;或询问和答复问题;或商洽和联系工作。结尾主要表达发文机关对公文办理的要求,其形式一般采用尾语惯用式、说明要求式、自然结束式等。4、附件:公文如有附件,应当在正文之后,发文机关名称之前,注明附件的标题、件数。5、发文机关:落款、署名,是公文的法定作者。应写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几个机关联合发文,主办机关排列在前;以机关领导人名义发文,要同时冠以领导人职务和姓名。公文除“会议纪要”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以外,应当加盖印章。无印章的公文不生效。印章包括公章和领导人名章。6、成文日期:成文日期,即发文的年、月、日,应写在发文机关名称之下、偏右。㈢文尾格式:包括附注、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时间等。1、附注:指需要附加说明的事项。一般置于成文时间左下方。附注内容,有的是需要加以解释的名词术语;有的是确定公文发送范围和阅读(传达)对象,如“此件发至省军级”、“此件发至县团级”、“此件可口头传到群众”等;有时则注明使用方法,如“此件可自行翻印”。附注的内容要用圆括号起来。2、主题词:用于揭示公文主要内容并经规范化处理的词和词组。一份公文的主题词一般不超过7个,根据公文主题的标引深度,按主题词的含义由小到大,从内容到形式排列;主题词的位置在末页附注之上,通常排一行,起首顶格写“主题词”字样,然后排印主题词,词目间空一格。3、抄送机关:指除主送机关外,其他需要了解或执行公文内容的机关。公文如有抄送,在主题词下一行,左空1字,写“抄送”字样,其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写抄送机关名称,其间用顿号隔开,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名称之后用句号。4、印发机关、印发时间:在抄送机关之下占一行位置,印发机关左空1字,印发时间右空1字。印发时间是公文的付印日期,用阿拉伯数码标识。㈣用纸格式:1、用纸:公文用纸幅面规格,一般采用国际标准A4型(长297毫米、宽210毫米)。2、印装格式:公文排印,文字从左至右横写、横排。公文一律左侧装订。公文中的标题用2号小标宋体字、小标题可用3号小标宋体字或黑体字,密级、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和“主题词”用3号黑体字,“签发人”用3号仿宋体字、签发人的姓名用3号楷体字,主题词的词目3号小标宋体字。除此之外,公文的其他部分均使用3号仿宋体字。3、标识规则。公文行文要则:㈠遵守行文规则的客观必要性;㈡行文的原则与要求:各级机关之间的内部行文可以分为下行、上行、平行3个方面:公文写作程序:一、明确任务,领会领导意图:1、明确发文目的;2、明确指导思想;3明确主要内容。二、收集整理资料:1、收集下属机关及基层单位的材料。2、收集保存在本部门的机关公文、档案、情报等文件,以及对方来文。3、收集新闻媒体对有关重大政治、经济、文化等事件的报道以及群众来信、上访材料。三、拟订提纲:1、要服从公文主题的需要。2、根据文种安排结构。3、做到材料与观点的统一。四、撰写初稿:1、观点要鲜明准确。2、要对材料再进行必要的选择加工。3、条理层次要清晰。4、语言要简练,篇幅力求短小。五、修改初稿:㈠修改的范围和要求:1、修改观点。⑴看是否与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及上级的有关指示精神相背离。⑵看是否与有关单位、部门的实际情况相符合。⑶看反映问题是否全面。2、修改材料。⑴删减与主题和观点无直接关系或联系不大的材料。⑵补充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材料。⑶修改不准确、不得体的材料。3、修改结构。⑴注意公文结构的完整性。⑵注意公文结构的严谨性。⑶注意公文各部分比例是否匀称和谐。4、修改语言。⑴注意语言准确、清晰。⑵注意语言的语法修辞。㈡修改的方法:1、审阅修改2、朗读修改3、讨论修改。通告概念:是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在一定范围内向人民群众公告应当遵守或周知的政策法令、重大事项的一种公文。通告的分类:1、按其内容划分,通告可分为:内容复杂的通告、按惯例执行的通告、向人民群众沟通情况的通告。2、按其重要程度划分,通告可分为:重大法规问题的通告、针对某工作或专题的通告。3、按其性质划分,通告可分为:告知性通告、办理性通告、行止性通告。通告的特点:1、法令性较强;2、广泛性;3、专业性较强;4、政策性强。通告的写法:通告的结构包括标题、正文、落款。㈠标题:通告的标题可分为四种形式:⑴由发文机关、事由、文件三者组成标准标题。⑵省略了事由的标题。⑶省略了发文机关的标题。⑷省略了发文机关与事由的标题。㈡正文:通告的正文一般由开头、主体、结尾构成,根据正文内容类型不同,通告格式也有差异,但大部分通告均由开头——事由和根据、主体——通告的事项、结尾——希望三部分组成。1、正文开头:一般要写出发通告的缘由、依据或目的、意义。要求写得简括。2、正文主体:即通告事项,应紧接事由另段展开。它包括具体的规定和要求等,是一定范围内有关单位和有关人员应周知或遵守的,要写得具体、简明。3、正文结尾:即通告希望,多半是对通告内容的强调或要求,一般带有强制性,有时指明执行时间。㈢发文机关及日期:通告的发文机关及日期应写在通告正文的右下方,发通告的单位为两个以上时需用文字写明机关或单位名称并加以盖章。通报概念:是表彰先进,转达重要精神和情况时所使用的文种。通报的写法:㈠表彰性通报的写作方法:1、标题:通常采用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的完全式公文标题。有的由事由和文种组成。2、正文:⑴开头。写通报的缘由和依据。概括介绍先进事迹或经验。时间、地点、(集体或个人)的主要事迹或经验要写得翔实、简洁。常用“……特予通报表扬”等惯用语过渡。⑵主体。写评价及表彰决定。先写明对先进事迹及典型经验的看法,予以简略的分析评价,揭示实质,指明其意义和影响;然后在此基础上写明表彰决定,包括哪些人受哪一级别授予的什么荣誉称号或奖励。这是表扬性通报不可缺少的关键部分。⑶结尾。提出希望和要求。向表彰对象提出希望,并号召人们向受表彰者学习。3、落款:如果标题中已写明发文机关名称的,文后就不要再一次落款署名,而只写发文时间即可。有的如已把日期写在标题下,那么全文就不必再落款了。㈡批评性通报的写作方法:1、标题:标题写法基本与表彰性通报相同。2、正文:⑴开头。写清楚所批评的错误事实,包括谁犯了错误,犯了什么错误,犯了什么错误,主要情节和结果怎样。⑵主体。分析概括错误性质和危害。针对事实进行入情入理的分析,既要态度鲜明又要掌握分寸,划清政策界
本文标题:应用文写作教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583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