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审计准则、审计依据和审计程序第一节审计准则一、审计准则的含义和内容•审计准则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工作时所必须恪守的行为规范的专业指南,也是判断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准绳。•审计准则的意义:制约审计人员的行为规范,指导审计工作的业务指南,衡量审计质量的客观标准,签署审计意见的重要依据。(二)审计准则的基本内容1、一般公认审计准则包括:•一般准则;•工作准则;•报告准则。2、政府审计准则政府审计准则指政府审计部门根据自身的工作性质、范围及特点,参照一般公认审计准则制定的对其所属审计人员及其行为所作出的规范。3、内部审计实务准则内部审计实务准则指由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内部审计准则委员会制定并颁布的对内部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实施审计行为所作出的规范。二、我国审计准则(一)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制定国家审计准则的依据与目标(二)独立审计准则独立审计准则又称独立审计标准,它是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注册会计师在执行独立审计业务过程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是衡量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标准。1、独立审计准则的制定依据与目标2、独立审计准则的体系1)独立审计基本准则2)独立审计具体准则与独立审计实务公告3)执业规范指南•3、独立审计准则的约束力•4、独立审计准则的适用范围•5、独立审计准则的制定与咨询组织•6、独立审计准则的制定、发布与修订程序一、审计依据的含义审计依据是指查明审计客体的行为规范,是据以作出审计结论、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的客观尺度。审计依据与审计准则的关系是:审计依据包含审计准则,审计准则是审计依据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审计依据的种类审计依据的种类按审计依据来源渠道分类按审计依据性质内容分类按审计依据衡量对象分类外部制定的审计依据内部制定的审计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预算、计划、合同业务规范、技术经济标准财务审计依据经济效益审计依据三、审计依据的特点审计依据的特点权威性层次性地域性时效性相关性四、运用审计依据的原则(一)从实际出发(二)把握实质问题(三)准确可靠审计程序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终结阶段一、审计准备阶段(一)明确审计任务,确定审计重点(二)下达审计通知书(三)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四)编制审计计划(一)明确审计任务,确定审计重点主要任务是:在正式实施审计前,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初步审计调查,了解分析被审计单位的有关情况,组建审计组,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评估审计风险,围绕审计目标确定审计的范围、内容和重点,编制审计计划和审计实施方案,制发审计通知书等,为正式实施审计做好准备工作。(二)下达审计通知书1、审计通知书审计通知书指审计组织通知被审计单位接受审计的书面文件。2、审计通知书的内容①被审计单位名称②审计时时间③审计范围和项目④对被审计单位的要求⑤审计组组成人员名单⑥发出审计通知书的审计机构。(三)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1、审计业务约定书务约定书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共同签订的,据以确定审计业务的委托和受托关系,明确委托目的、审计范围及双方责任与义务等事项的书面合约。2、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⑴签约双方的名称⑵委托目的⑶审计范围⑷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⑸签约双方的义务⑹出具审计报告的时间要求⑺审计收费⑻审计报告的使用责任⑼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有效期限⑽违约责任⑾签约双方认为应约定的其他事项(四)编制审计计划1、审计计划的概念审计计划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完成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的,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之前编制的工作计划。2、审计计划的分类审计计划总体审计计划具体审计计划3、审计计划的编制审计计划由审计项目负责人编制编制审计计划的步骤:1)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2)分配重要性水平3)考虑审计风险4)审计计划的编制1)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①年度会计报表②合同、协议、章程、营业执照③重要会议记录④相关内部控制制度⑤财务会计机构及工作组织⑥厂房、设备及办公场所⑦宏观经济形势及其对所在行业的影响⑧其他与编制审计计划相关的重要情况。2)分配重要性水平审计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严重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⑴判断重要性应考虑的因素①以往的审计经验②有关法律法规对财务会计的要求③被审计单位的性质、经营规模和业务范围④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的评估结果⑵审计重要性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审计重要性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是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证据越多;反之,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证据越少。3)考虑审计风险⑴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⑵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存在反向关系:审计重要性越高,审计风险越低;反之:审计重要性越低,审计风险越高。4)审计计划的编制⑴总体审计计划的编制总体审计计划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①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②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及审计策略③重要会计问题及重点审计领域④审计工作进度及时间、费用预算⑤审计小组组成及人员分工⑥审计重要性的确定及审计风险的评估⑦对专家、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他审计人员工作的利用⑧其他有关内容二、审计实施阶段审计人员在实施阶段应做的主要工作如下。(一)进驻被审计单位,进一步了解被审单位的情况(二)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符合性测试(三)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及其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实质性测试(四)收集审计证据,形成工作底稿三、审计终结阶段审计人员在终结阶段应做的主要工作如下。(一)整理、评价审计证据(二)复核审计工作底稿(三)正确处理期后事项(四)关注或有负债(五)撰写审计报告(六)后续审计
本文标题:审计准则程序证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609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