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家畜行为学教案(张旭)
课目绪论目的要求通过学习,掌握行为学的基本概念,了解行为学发展简史。有利于学生对后继课开出,打下坚实的基础。重点难点行为学的定义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时间分配10分15分5分15分35分15分绪论导言一.动物行为学的基本概念(一).什么是动物行为学?1.动物的行为(behaviour)2.动物行为学(AnimalEthology)(二).动物行为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1).表面外观观察(2).探索机理(3).应用2.研究方法(1).肉眼观察(2).电视监测,无线电遥测(3).实验室(4).应用生物数学二.动物行为学的发展简史创造人Lorenz(劳伦兹)和Timbergen(适伯根)三.学习动物行为学的意义动物的生理机能和本能都面临着人类高度生产要求的挑战。思考题:1.什么是动物的行为?2.学习动物行为学的意义?课目第一章.行为学的一些重要概念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了解行为学的基本概念:本能、反应、欲求行为、完了行动、动机、冲动等。为以后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重点难点基本概念:本能、反应、欲求行为、完了行动、动机、冲动等。欲求行为和完了行动的区别和联系教学方法讲授法时间分配15分20分(25分)1-1.反应(Reaction)和本能(Instinct)一.反应(Reaction)1.什么叫反应指化学物质,有机体,或生态系接受外来的多种作用而引起的反作用。如物质的化学反应,有机体对环境变化刺激的反应。注:在行为学,心理学,刺激学中,有时把通过兴奋系统的作用而发生的反应叫做应答。2.反应的阈值反应阈是指能够引起反应的最低界限,低于阈值的刺激不能引起反应。二.本能(Instinct)1.本能的意义:就是遗传决定的行为模式三个标准:(1)不是学来的(2)物种所特有的(3)具有适应性2.本能行为的表现形式(1).一部分先天固定不变的,决定动作发生时间和力量。(2).另一部分对后天环境条件的反馈反应,藉以控制动作的空间方向。1-2.欲求行为和完了行动一.定义1.欲求行为:导致完了行动的一些比较灵活机动的定向反应。2.完了行动:能使全部本能行为完结的比较简单而定型的部分。如:觅食是欲求行为,吃是完了行动,交配射精是性行为的完了行动。时间分配25分15分二.区别和联系1.生物学作用不同(1)完了行动:提高阈值,降低能力冲动。(2)欲求行为:反复多次而不降低冲动。2.含有的固定成分不同(1)完了行动:以先天固有的行为模式表现出来。(2)欲求行为:包含先天的,也有后学.。(END)1-3动机(Motivation)和冲动(Drive)一、动机(Motivation)1.定义:一个动物在即将发生某一行为之前的内部待机状态,是导致动物发生行为的内因总和,具专一性。2.影响动机的因素(1)内部感受的刺激(血液中渗透压和血糖浓度能分别影响饮食动机)(2)外部有无关键刺激(幼畜是引发产后母性行为的关键)(3)激素(性激素决定性行为)(4)内源节律(体内生物钟)(5)成熟阶段(成年的草食动物一般不再喝奶)(6)既往经历(猎犬)(7)中枢神经系统自动产生的兴奋势此上因素并非单独而是综合作用。二、冲动(Drive)1.定义:是导致某种行为的内部状态和外在刺激的复合。2.冲动的特点:(1)可看做是一种有持续力的刺激(2)决定于下丘脑及大脑皮层(3)有季节性变化(4)受环境影响第一章.行为学的一些重要概念(二)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了解行为学的基本概念:情绪、刺激。同时掌握行为的引发机制、型式和节律,为后继章节的开出做好准备。重点难点刺激的定义和刺激类型;情绪行为的引发机制、型式和节律;刺激的选通。教学方法时间分配20分15分15分15分1-4.情绪和刺激一、情绪(EmotionMood)1.定义:是在将要发生一系列本能活动之前的酝酿准备阶段是可以体验的心理现象,又是具有器官变化的生理现象。2.情绪状态下的行为表现(1)动物学习能力下降(2)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改变(3)随意肌的活动失灵注:动物的情绪可以进行生物学研究的客观现象。二、刺激(Stimulus)1.定义:环境对动物发生的作用叫刺激。2.种类:三种(1)化学性刺激:味觉和嗅觉(2)物理性刺激:声音和接触(3)辐射性刺激:对光的视觉刺激3.刺激的选通(Filtering)(1)外周选通(PeripheralFiltering)(2)中枢选通4.关键刺激与信号刺激(Keystimulusandreleaser)(1)关键刺激(keystimulus):引发动物的一些定型行为的刺激(2)信号刺激(Releaserstimulus)能引起对象发生反应的构造或行为形式。如信号动作,表达行为。5.刺激的累加6.超常刺激(SupernormalPeleaser)比天然刺激更为有效的刺激形式。时间分配5分15分15分1-5行为的引发机制,型式和节律一.引发机制(ReleasingMeehanism)1.定义:对引起特定行为的信息的辨认机制。2.类型:(1)先天引发机制(InnateReleasingMechanism)[IRM](2)获得性的引发机制二.行为型式(BehaviorPatterns)1.定义:动物的这种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经过遗传,固定在物种基因型里的定型反应。2.分类:(1)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定型的:舐拭,整羽,搔痒。(2)灵活行为3.固定行为,灵活行为与完了行动,欲求行为的关系(1)相似:灵活行为与欲求行为都有可变性。固定行为与完了行动都是不变。(2)差别:完了行动虽然必定表现为固定行为,但固定行为却未必都是完了行动。欲求行为即可包含灵活成分,也包含固定行为。三:行为的节律(RhythmsofBehavior)1.定义:按一定的时间间隙有规律地反复出现的现象及行为。2.分类:(1)外因性(2)内因性课目第二章学习Learning目的要求通过对学习行为的学习,来了解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学习、习惯化、印记、悟性学习等。以指导学生各种行为的目的,同时帮助指导实践生产。重点难点条件制约的类型及特征习惯和印记摹仿、潜在学习和悟性学习教学方法讲授法10分5分15分20分20分第二章learning导言:1.学习的定义:通过经验或练习使行为发生比较持久的改变过程。2.行为改变的三种途径:(1)出现新的行为形式(2)对先前无关的刺激建立反应(3)改变原来对某种状态发生反应可能性或反应形式3.学习有一定的敏感期2-1习惯化与印记一.习惯化(Habituation)动物对于那些既无积极效果又无消极效果的无关刺激会变得无动于衷,而不再加以反应,称为习惯化。二.印记(Imprinting)1.定义:把这种发生于生命早期的牢记印象命名印记(劳伦兹)2.特点:有四点3.印记影响成年后的行为,如求偶4.印记的感受期5.在生产中应该注意印记的现象2-2条件制约Conditioning一.古典式条件制约(RespondentConditioning)由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发现的。1.类型(1)条件反射(2)非条件反射2.条件反射的四项规律(1)接近律(2)重复律(3)强化律(4)干扰律3.泛化现象4.分化现象二.奥培兰式条件制约(OperantConditiong)15分10分5分1.定义与特点:操作式条件制约(行为在前,结果在后。)2.与反射的区别3.试行错误(TrialandError):摩根提出2-3摹仿潜在学习悟性学习一.摹仿(Imitation)1.定义:2.摹仿的四个步骤:(1)注意(2)记忆(3)行动(4)效果3.幼龄动物的摹仿4.仿从行为二.潜在学习(Latentlearning)1.定义:动物不必须经过奖励而能对一定的刺激或情况形成联系的行为。2.探究的潜在学习三.悟性的学习(Insightlearning)1.定义:推理行为2.解释绕道问题课目第三章行为的生理目的要求通过对行为生理的学习,了解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外激素与行为的关系,掌握神经、内分泌、外激素调控行为的机制。以便指导实践生产。重点难点神经系统处理信号的步骤激素影响行为的途径信号外激素的类型教学方法讲授法时间分配10分10分20分10分10分5分10分第一节.神经系统与行为一.感觉器官-----神经系统-----执行器官二.感受器类型:1.外感受器2.内感受器三.神经系统处理信息的步骤1.测知或感觉2.转变及扩大3.传导4.解码5.决策第二节.内分泌与行为一.行为的调节方式1.神经调节:快,短2.内分泌调节:慢,长二.性激素:FSH—和LH三.激素与行为的互作四.激素影响行为的三条途径1.作用于行为所需的效应器2.作用于外周神经感觉系统,从而改变输入的感觉信息。3.激素造成一种生理的觉醒状态第三节外激素与行为外激素也叫类激素,由动物的一定腺体产生的气味性化学物质,排放20分5分到体外能影响同类动物的其它个体,起传递信息的作用。一.信号外激素(ReleaserPheromones)1.标志占地范围的信号外激素2.有关斗争的信号外激素3.性引诱外激素二.原初外激素(Primerpheromones)Whitter效应(怀特)效应思考题:1.简述神经系统处理信息的步骤。2.信号外激素的种类。课目第四章行为的遗传与发育目的要求通过对行为的遗传发育的学习,了解行为遗传基因的类型及其家畜发育的行为行为特征。重点难点对行为遗传的分析示例家畜个体发育过程中的行为特征。教学方法讲授法(10分)(15分)(25分)(15)(10分)(10分)(15)4-1行为的遗传一.行为的遗传性二.遗传基因的类型1.调节基因2.构造基因三.研究遗传性的实验设计1.世代选育:泰日恩2.保姆法:3.杂交法:臭巢病------卫生×不卫生|不卫生×卫生|不卫生.完全卫生.不卫生4-2行为的个体发育一.出生及幼龄时的行为发育1.早成性(Precocial):鸡,羊,鹅,牛。2.晚成性(Altrieial):麻雀,鸽子,猪。二.行为的个体发育与神经系统的关系三.动物本身及外界环境的影响四.家畜个体发育过程行为的特点1.胚胎期2.出生后课目第五章社会行为目的要求通过对各种社会行为的认识和了解,帮助我们合理的安排畜群结构。重点难点优势序列(各种家畜的优势序列)领域行为的建立与维护领域的标识教学方法讲授法(10分)(20分)(10分)(10分)导言1.社会行为的概念与同类发生联系作用的行为,具有等级制,领域制,首领制。2.构成动物社会的条件(1)互通信息(2)性别年龄组成稳定(3)对内团结对外排斥5-1结群行为(GroupingBehaviour)一.结群的生物意义二.结群方式1.繁殖群(同龄群,同性群)2.母性行为群3.放牧行为群4.家畜结群:牛--.马--.羊--.猪--.5.生产人为结群:同质群三.群体信号:体态,姿势,色彩,面部表情及声音5-2争斗行为(Agonistic.Behaviour)攻击Attack逃避Escape一.攻击行为(AggressiveBehaviour)争对象有生物和非生物生物学意义1.益处:(1)均匀分布,合理利用食物资源。(2)密度过大时,使多余成员外移,以防病,防饥荒。(3)保证优生。2.害处:(1)因缺乏警惕性而易受伤(2)未成年个体易受伤(3)消耗能量,影响生产性能二.逃避行为(Escape)避免受到损伤而发生的一种保护性行为。(10分)(10分)(10分)(20分)三.个体距离(Individual)1.概念:同种动物个体间能引起攻击与逃避反应的最小间距。2.类型:(1)接触性动物(2)间距性动物四.威吓(Threat或Intimidation)1.概念:争斗行为的前奏。2.类型:(1)竖立羽毛或向体内吸进空气以扩大自身的外形(2)向对方显示武器3.作用:(1)对同性威胁排斥(2)对异性引诱屈服姿态:平息战争,防止战斗的作用(SubmissionGesture)五.形式化的斗争(RitulizedFights)种内斗争的无害性,仪式化。举例:绵羊,马,猪,兔,鹿.5-3优势序列(DominanceOrder)一.优势序列的
本文标题:家畜行为学教案(张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638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