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电子设计/PCB >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人教版
【学习目标】1.记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2.明确并背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重点、难点)一、基础知识梳理第一目: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预习提示:阅读课本95-96页】1.中华文化复兴的探索:奉行“__________”和“___________”,都不能解决中国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无法使中国文化走上复兴之路。2.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________________为指导思想,始终代表中国________的前进方向。3.实现强国梦的必由之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背诵)在当代中国,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即,才能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第二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系(背诵)(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目标与路径的关系。[来源:Zxxk.Com]2.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原因)(背诵)(1)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决定的,是由和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的现实需要决定的。(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建设的必由之路。第三目: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1.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含义(1)文化自觉,是对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2)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2.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表现表现为对充满信心、对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来源:Z_xx_k.Com]3.要求:最重要的是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我们一定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邓小平理论、和为指导,更加自觉地走,更有自信地迈向的目标。[来源:Z.xx.k.Com]二、合作探究1、结合第五课文化创新的内容,思考:“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各属于什么错误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P96“全盘西化论”属于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文化复古主义”属于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P962.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宏伟目标的背景和依据是什么?P96最下面一段3、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材料一: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民族的崛起,必然伴随着文化上的崛起。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面临着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的巨大挑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文艺理论家陆贵山提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如欲在世界竞争中去弊兴利,需要一个新的文化自觉运动。“恩格斯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文化的自觉,首先是人的自觉。”材料二:“纵观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发展脉络,我们不难发现正是这种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正是这种自觉自信催生的优秀作品,给了我们战胜艰难险阻、穿越激流险滩、驾驭时代风云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一个没有文化自觉的民族是迷茫而缺失方向的民族,一个没有文化自信的国家是苍白而没有力量的国家。”问题探究(1)上述观点说明了什么道理?答案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2)材料中提到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3)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最重要的要求是什么?答案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4、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何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总结)(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2)关键是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3)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4)建设文化强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5)立足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5、辨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即指导思想一元化,这与发展文化多样性相矛盾。(1).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化是统一的。(2)没有文化的多样化,社会主义文化就会单调、枯竭,失去吸引力和感召力;(3)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文化建设就会混乱,失去正确的方向和生命力;(4)结论:思想文化越是多样化,就越需要主心骨。课后检测:1、据《齐鲁晚报》报道,山东某地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运用小品、相声、地方戏曲等形式,积极开展民间文艺汇演等活动,丰富了农民的精神世界,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这表明[来源:学*科*网Z*X*X*K]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完全保障③新农村文化建设应该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④发展农村文化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强国。为此,我们应该①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②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③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④坚持多元化的指导思想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3、当今时代,各种思想相互激荡、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各种观念相互碰撞。面对这一阶段性特征,要实现文化自强,我们必须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②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③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影响④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下列内容体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是①民族虚无,崇洋媚外②文化“拿来主义”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④推陈出新,革故鼎新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5.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必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觉和自信表现为()①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自信③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自信④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满自信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学习目标】1、知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重要作用,了解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2、积极参加有意义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陶冶我们的思想道德,升华我们的道德境界。一、基础知识梳理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①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②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③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发,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3、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①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大力发展科学、教育、文化的事业。A、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B、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深化,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大力发展事业,保障人民基本;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产业。③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二、知识拓展:分清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实行经营性企业管理体制。文化事业是不以营利为目的,面向社会,为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具有公益性。三、合作探究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怎样?《金牌学案》P50交流一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思考:在《文化生活》中,教育的重要性有哪些?P35、P46、P101[来源:学,科,网Z,X,X,K]3、(课本P100)某村是改革开放初期有名的“万元户”村,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充裕的物质生活。不久,打牌赌博现象开始抬头,并愈演愈烈。于是田地荒芜,人们无心经营管理;一些家庭矛盾不断升级,甚至妻离子散;打架斗殴成了家常便饭……没过几年,原本远近闻名的“万元户”村变成了贫困村。我们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4、(我的原创)改革开发以来,佛山创造了许多经济发展的神话。现在又提出“智慧禅城,魅力佛山”,建设“和谐佛山”,帮助外来务工人员解决孩子入学问题、修建文华公园、济华公园等免费公园,供人们休闲、娱乐……提问: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思考,佛山禅城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参考:1、经济发展不等于城市发展,城市的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和谐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意义P100第一段2、文化发展作用: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3、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培育文明新风尚。[来源:学&科&网Z&X&X&K]
本文标题: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642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