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第一部分 金融基本范畴(1-4)
《金融理论与实务》════════════════════════════════════════════════════════════════════第一部分金融基本范畴第一章货币第一节货币的起源与货币形式的演变一、货币起源按照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货币是伴随着商品价值形式的不断发展变化而最终产生的。商品价值形式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变化阶段: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阶段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阶段3.一般价值形式(一般等价形式)阶段4.货币形式阶段二、货币形式的演变从宏观上来看,货币形式经历了一个由商品货币到信用货币的演变历程。其中商品货币又包括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两种类型,信用货币又包括纸币、银行券、存款货币、电子货币。这里考试时容易设置多项选择题。第二节货币的职能一、价值尺度(计价单位)即用货币体现一切商品或劳务的价值时,此时的货币就在发挥着价值尺度这一职能。二、流通手段(交易媒介)即用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物时,此时的货币就在发挥着流通手段的职能。三、支付手段在商品赊购赊销现象中,用于支付赊购商品款项的货币即发挥着支付手段的职能,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借贷、上缴税款、发放工资,收取租金等活动中,货币发挥的也是支付手段的职能。四、贮藏手段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了,此时的货币发挥的就是贮藏手段的职能。五、世界货币当货币在世界范围内发挥上述四个职能时,就在发挥着世界货币的职能。第三节货币制度一、货币制度的含义(在考试题中容易设置名词解释题)货币制度是指国家对货币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和管理等进行的一系列规定。二、我国人民币制度的三项主要内容(在考试题中容易设置简答题)1.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人民币主币的单位是元,辅币的单位有“角”和“分”两种,分、角、元均为十进制。2.人民币不规定含金量,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3.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金融理论与实务》════════════════════════════════════════════════════════════════════三、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在考试题中容易设置简答题)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1)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双挂钩”是指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2)实行固定汇率制。(3)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货币事项进行国际磋商,促进国际货币合作。牙买加体系的核心内容包括:(1)将业已形成的浮动汇率和其他浮动汇率制度合法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汇率政策进行监督,并且尽量缩小汇率波动幅度。(2)黄金非货币化。(3)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4)国际收支调节形式多样化,主要通过汇率机制、利率机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干预和贷款活动来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第二章信用第一节信用的含义与作用一、重点掌握道德范畴中信用的含义与经济范畴中信用的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另外要重点掌握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各自的优缺点。这两个知识点在考试题中都可能会以简答题形式出现。二、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各有优缺点(1)直接融资的优点:4个方面(见教材70页第二自然段)①有利于引导货币资金合理流动,实现货币资金的合理配置。②有利于加强货币资金供给者对需求者的关注与监督,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益。③有利于资金需求者筹集到稳定的、可以长期使用的投资资金。④直接融资由于没有金融机构获取利差等中间环节,因此,对于货币资金需求者来说,筹资成本较低;对于货币资金供给者来说,投资收益较高。缺点:2个方面(见教材70页第三自然段)①直接融资的便利度、成本及其融资工具的流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与效率。②对货币资金供给者来说,由于其要与资金的需求者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和所有权关系,因而资金需求者的经营状况会直接影响其本金的收回和收益率的高低,其在直接融资中承担的风险要高于间接融资。(2)间接融资的优点:3个方面(见教材70页第四自然段)①灵活便利;②分散投资、安全性高;③具有规模经济。缺点:2个方面(见教材70页第五自然段)①由于割断了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从而减少了资金供给者对资金使用的关注和筹资者的压力;②金融机构作为资金供求双方的信用中介,要从其经营服务中获取收益,这相应增加了资金需求者的筹资成本,减少了资金供给者的投资收益。第二节现代信用形式一、商业信用1.概念:是指工商企业之间以赊销或预付货款等形式相互提供的信用。2.特征:商业信用属于直接融资的范畴《金融理论与实务》════════════════════════════════════════════════════════════════════商业信用的对象是商品资本。商业信用的参与主体均为工商企业。商业信用的期限较短。3.作用:沟通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联系,从而促进生产和流通的顺畅进行。比如说,产品具有良好销售前景的企业可能因为缺少现款而不能购买原材料,具有强大销售能力的商业企业也可能由于缺少现款而无法购进适销的商品。没有商业信用,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这种联系就会中断,原材料企业无法出售原材料,商品生产企业无法开工,销售企业无法购进适销商品,最终消费者的福利也因此受到损失。二、银行信用(是现代经济中最基本,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1.概念: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间接信用。2.特征:银行信用属于间接融资的范畴。银行信用的对象是货币资本。银行信用的参与主体一个是工商企业,另一个是银行或非银行的金融机构。银行信用的期限可长可短,数量可大可小,可以满足存贷款人(即资金供求双方)的多样化需求。3.作用:克服了商业信用自身的局限性,推动了商业信用的发展。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但银行信用的产生与发展并不会取代商业信用,相反,银行信用的良好发展会促进商业信用的进一步发展。三、国家信用1.概念:是指以政府作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目前以政府作为债务人的信用形式最为常见。2.特点:国家信用属于直接融资的范畴(国家通过发行债券方式从资金提供者那里筹集资金)目前国家信用的工具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和政府担保债券三种。国家信用的参与主体中一方为政府,另一方为工商企业或自然人。3.作用: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进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四、消费信用1.概念:是指工商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其消费支出的一种信用形式。2.特点:消费信用中既存在直接融资的情况也存在间接融资的情况。消费信用的对象既存在商品资本也存在货币资本。消费信用的参与主体一方为工商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另一方为个人消费者。3.作用:(双重)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消费品的生产与销售,有利于扩大一定时期内一国的消费需求总量,从而促进一国的经济增长(站在国家层面上讲)提升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生活质量及其效用总水平。(站在消费者层面上讲)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和产品的更新换代(站在企业层面上讲)消极作用:消费信用的过度发展会掩盖消费品的供求矛盾。消费信用的过度发展会危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安全。第三章利息与利率第一节利息与收益的一般形态《金融理论与实务》════════════════════════════════════════════════════════════════════一、货币的时间价值与利息1.货币的时间价值:就是指同等金额的货币其现在的价值要大于其未来的价值。2.利息:是货币时间价值的体现。二、利息与收益的一般形态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将任何有收益的事物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倒算出该事物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这便是收益的资本化。C(收益)=P(本金)×R(利率)P=C/R第二节利率的计量与种类一、利率的概念二、与利率密切相关的几个概念三、利息的计量1.单利法单利计息是指只按本金计算利息,而不将已取得的利息额加入本金再计算利息。其计算公式为:C=P×r×n其中,C表示利息,P表示本金,r表示利率,n表示年限。例:银行向借款人发放一笔10000元的贷款,约期3年后偿还,若年利率为5%,单利计息,则到期后借款人要向银行支付的利息为:C=P×r×n=10000×5%×3=1500(元)2.复利法复利计息与单利计息相对应,它要将上一期按本金计算出来的利息额并入本金,再一并计算利息。其计算公式为:C=P[(1+r)n-1]例:银行向借款人发放一笔10000元的贷款,约期3年后偿还,若年利率为5%,复利计息,则到期后借款人要向银行支付的利息为:C=P[(1+r)n-1]=10000×[(1+5%)3-1]=10000×0.157625=1576.25(元)要求会应用四、利率的种类(在一国或一个地区范围内,利率的种类很多)1.基准利率:是指在各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其决定作用即为该利率发生变动,其他利率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动)包括市场基准利率和一国中央银行确定的官定利率。2.市场利率、官定利率和行业利率(按照利率的决定方式分类)由货币资金的供求关系直接决定并由借贷双方自由议定的利率是市场利率,市场利率按照市场规律而自由变动。由一国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是官定利率,官定利率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一种政策手段。由非政府部门的民间金融组织,如银行公会等,为了维护公平竞争所确定的利率是行业利率,行业利率对其行业成员具有一定的约束性。3.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按照借贷期限内利率是否调整)《金融理论与实务》════════════════════════════════════════════════════════════════════固定利率是指在整个借贷期限内不随市场上货币资金供求状况的变化而相应调整的利率。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内会根据市场上货币资金供求状况的变化情况而定期进行调整的利率。4.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按照是否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实际利率是指在物价不变从而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名义利率是包含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R=i+p根据实际利率的计算公式,实际利率存在三种情况:当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正利率;当名义利率等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零;当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负利率。5.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按照计算利息的期限单位不同)第三节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一、利率决定理论1.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马克思提出,利息是贷出资本的资本家从借入资本的资本家那里分割来的一部分剩余价值,而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率的下限应该是大于零的正数,因为如果利率为零,那么有资本而未营运的资本家就不会把资本贷出。因此,利率总是在零和平均利润率之间波动。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在零和平均利润率之间,利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借贷双方的竞争。一般来说,如果资本的供给大于资本的需求,利率会较低,反之,利率会较高。2.西方利率决定理论(1)传统利率决定理论;(2)凯恩斯的利率决定理论;(3)可贷资金论。二、影响利率变化的其他因素1.风险因素2.通货膨胀因素3.利率管制因素第四节利率的作用一、利率的一般作用(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进行介绍)二、利率发挥作用的条件上述利率作用的充分发挥是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的。第一,微观经济主体对利率的变动比较敏感。第二,由市场上资金供求的状况决定利率水平的升降。第三,建立一个合理、联动的利率结构体系。三、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1993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建立以市场资金供求为基础,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调控核心,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各种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市场利率管理体系。1996年,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正式启动。第四章汇率与汇率制度《金融理论与实务》══════════════════════
本文标题:第一部分 金融基本范畴(1-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64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