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开封市2013年中招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1·开封市2013年中招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两大部分,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卡上。3.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4.开卷考试。考生应独立答题,答题时可查阅参考资料。第一部分选择题一、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近代饱受列强侵略。下列对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总结中不正确的是A.侵略历经清王朝晚期和民国时期B.侵略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大的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C.侵略从东南沿海到东北沿海、西北新疆、内地直至首都D.侵略从烟片战争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止2.有人作诗曰:塞外清风醉翠柳,湖湘旧迹化今春。一朝策马平西北,千里新疆万古魂。诗中所写人物,最有可能的是A.B.C.D.3.“公车上书”与五四运动都是爱国运动,但后者的规模与影响比前者要大,主要原因在于民众的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下列事件对此原因起到促进作用的是①戊戌变法②辛亥革命③新文化运动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④4.胡适说:“西洋近代文明能够满足人类心灵上的要求的程度,远非东洋旧文明所能梦见。”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A.有对西方文明的绝对肯定和对东方文明文明绝对否定的偏向B.有对东方文明的绝对肯定和对西方文明文明绝对否定的偏向C.东方文明分别解决了人类不同领域的心灵要求D.东西方文明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5.在晚年,孩子们曾经问邓小平长征是怎么过来的,他的回答是三个字——“跟着走”!根据所学历史知识,邓小平“跟着走”能够到达陕北与下列哪一事件关系最大A.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B.遵义会议·2·C.四渡赤水D.飞夺泸定桥6.1948年9月—1949年1月,从辽沈大地到华北平原,……以三大战役为标志的战略决战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史上的光辉里程碑,下列说法中最能说明上述材料的是A.标志着全面内战的爆发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序幕C.人民解放军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D.结束了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7.右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50年前,我国制定并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下列数据,反映了“一五计划”完成后的人均粮食产量的是A.209千克B.263千克C.238千克D.289千克8.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南海会见美国前总统卡特时强调,新形势下中美双方要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积累正能量。此时往前推40年年,中美双方也曾经这样做,指的是A.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B.中美建交C.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D.中美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上海会议9.新的时期,中国的经济腾飞开始于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创新。这里的“新时期”是指A.新民主主义时期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社会主义革命时期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0.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下列搭配中不符合这一说法的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十月革命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权利法案》C.两次鸦片战争与洋务运动D.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11.“喜看稻椒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此翁淡泊名利,专注于田畴,以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让人们摆脱了饥饿,此翁是A.贾思勰B.袁隆平C.宋应星D.焦裕禄12.联合国2001年曾预言,:“21世纪是海洋世纪。”其实早在古代,海洋就曾在人类的经济文化中占据主要地位,下列交往中与海洋无关的是A.丝绸之路B.玄奘西游C.鉴真东渡D.马可·波罗来华13.下图是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出现图中情况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B.英国成为最大的奴隶贩子·3·C.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D.英国的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地14.根据表中信息,下列知识结构表最恰当的主题是A.文艺复兴影响深远B.自然科学威力巨大C.启蒙运动引领时代D.资产阶级登上舞台15.“会议上实际划分了二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使战后出现了两极格局”。材料中的会议指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雅尔塔会议D.万隆会议16.有人说:1919—1939,如果说前十年似乎在逐步恢复一战后的新秩序,那么后十年则又一点点的点燃了二战烽火。后十年中,点燃二次大战烽火的主要因素有哪些①由美国开始席卷世界的经济大危机②希特勒称国家元首③日本偷袭珍珠港④英、法等大国的绥靖政策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④17.《大国崛起》中说:“以1898年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统一和制度问题……”材料中“国内统一”和“制度”指的是A.独立战争《1787年美国宪法》B.独立战争《独立宣言》C.南北战争《解放黑人奴隶宣言》D.南北战争《1787年美国宪法》18.中国和俄罗斯都是“金砖国家”的重要成员,关于两国历史相同点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两国都在近代经历了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B.两国都曾经实施五年计划C.两国都曾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大贡献D.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两国都进行了成功的社会主义改革,找到了符合本国特色的道路19.20世纪50—70年代,西欧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消除仇恨和战争,走联合发展的道路,才能重塑昔日的辉煌。根据材料分析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高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A.美国的帮助B.高素质的劳动力因素C.采用最新科技成果D.成立欧共体20.如果为右图配文字,你觉得最合适的是A.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B.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C.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由此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D.揭露和批判了美国的生活方式二、非选择题(共30分)21.(4分)我们经常自称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中华民族自古至今,确实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人物,正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文艺复兴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自然科学的进步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拉美独立运动·4·(1)“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材料描述的人物是谁?(1分)(2)他为一民族整个的封建的历程确定了包括文化、思想、道德等全方位的规范法则。即使身处21世纪的我们依然能体会这位先哲对我们华夏文明的原创力。他是谁?(1分)(3)他的思想,他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学全才,以及他的性格都是我们民族不可多得的财富,更重要的是,正是他的战友把中国从死潭中拉出来带入了正轨,他是谁?(1分)(4)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评价他们?(1分)22.(6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小明与爷爷、爸爸进行了如下的谈话。爷爷:和你(小明)这么大年龄时,我正赶上新中国建立。当时国家百废待兴,直到1956年党才召开了“八大”。爸爸:我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打到“四人帮”,十年内乱结束。之后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小明:我太幸运了,我经历了港澳回归、北京奥运会和神舟系列飞船的载人太空飞行。请回答:(1)为新中国成立作了大量筹备工作的会议是什么?(1分)(2)十年内乱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是什么?揭开了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序幕的事件是什么?(2分)(3)我国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原因是什么?(1分)(4)这次谈话使小明对共和国的历程有了新的认识。结合谈话内容和上述探究活动,概述小明的“新认识”。(2分)23.(6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西方近代化历程,是先经过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然后是工业革命;中国近代化相反,先是洋务运动,然后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接着是新文化运动。(1)根据材料概括说明,西方近代化的特点是什么?(1分)(2)根据材料概括说明,中国的近代化特点是什么?造成中国和西方近代化有此区别的原因是什么?(2分)(3)“中国近代化相反,先是洋务运动,然后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这里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最大区别是什么?(2分)(4)有人说:中国近代化探索没有成功,但却从失败中找到了正确的道路,这种正确道路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分)·5·24.(8分)年代尺是为了方便学者对历史的研究,特此做成的以记录历史年代所发生大事的记录工具。ABC185319291945根据日本近代以来的年代尺,回答问题,(1)A处日本遇到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的?(2分)(2)B处日本遇到了什么问题?解决办法是什么?(2分)(3)C处日本又遇到了什么问题?怎样解决的?(2分)(4)以上三次问题的解决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25.(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2年6月4日,CCTV-1报道:“美国经济持续低迷,引发全球连锁反应。”材料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1970199232个发展中国家108美元279美元材料三:从2001—2011,中国在世界贸易的比重从4.3%提升到10.4%,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全球排名第六位跃居到第二位,年均增速11%……中国平均每年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了1400万个就业岗位。(1)材料一从侧面反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这一现象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分析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应对?(2分)(3)依据材料二,中国2001年以来发生的变化于什么事件密切相关?中国的变化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21个发达国家3129美元22185美元国家类别年份·6·
本文标题:开封市2013年中招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646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