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富士康90后跳楼诗人于何处安放你的诗与远方
导读:许立志的坠楼事件,已不再是什么热门事情,但反观他跳楼的幕后真相,对于职场人士和创业者,它有着怎样的启示?富士康90后跳楼诗人于何处安放你的诗与远方?文/杨大侠一夜冬雨后,12月的天,透着蚀人心骨的凉。冷的季节,多穿两件衣服,或是躲在被子里,就可取暖。而有的人,任凭衣服再多、被子再厚,甚至炉火的包裹,他的身体终究是冰冷;他留笔的残章断句,使黑暗与绝望将世界笼罩,让人感觉熬不过这个冬——“本命年真的是一道槛,我怕自己过不去”;“我是抬头挺胸的汉朝将军,誓以最后一箭,洞穿匈奴首领的胸口”;“我咽下奔波,咽下流离失所;咽下人行天桥,咽下长满锈水的生活”;……12月3日,一部由吴晓波和秦晓宇策划的纪录电影《我的诗篇》进行了全球首发。这是中国第一部关于工人诗歌的电影,这些冷入骨髓的诗歌悉数收录在内。片方曾邀请诗歌的作者参与录制,遗憾的是,这位作者当场拒绝。两个月前,他的骨灰散入了深圳南澳的海水,随着波浪翻叠,栖息在每一个宁静的港湾。这位作者,是一名富士康的生产工人,名叫许立志,今年24岁。9月30号,他从17楼住所跳下。如他说的那般,他没有过得去本命年这道槛。在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许立志放弃了远方,而选择奔赴死亡,甚至不愿等到自己诗歌的出版。他心中有着怎样的积郁?对于那些奔波于职场或创业征途中的人,他的轻生,又有着怎样的鞭策与意义?彷徨与希望徘徊于生活的十字路口/这疼痛,重于故乡连绵万里的青山/弓着腰,他遍地寻找/妈妈说的梦想。——许立志《梦想》许立志的悲剧,从高中开始。初中毕业,由于数分之差,交不起借读费,许立志去了镇里的中学念高中。“这只是一所普通乡村中学,其中的大部分学生,考上好大学并不容易”,中学的一名教师说。高中毕业后,如大部分人一样,许立志没能去到大学;贫寒的家境,连上技校也无力支撑。他去了外地打工。许立志应该是一朵花,因为生活与学习背景,他成了城市角落的一棵稗草。他喜欢海子与顾城,喜欢他们诗歌流露的浪漫与美好。他想凭着这种精神支柱,重新活成一朵绽放的花。于是从2010年开始,在劳累的工作之余,他开始写诗——亿万打工者驮着生活的火车/修建通往新世纪的康庄大道(《开往南方的列车》)任凭风扫红颜,雪覆青丝,当时的许立志,眼里只有阳光与希望。带着这份正能量,2011年,许立志来到富士康。悲情呐喊所有我曾经咽下的现在都从喉咙汹涌而出/在祖国领土上铺成一首/耻辱的诗。——许立志《我咽下一枚钢铁做的月亮》在富士康,许立志的创作激情被彻底点燃,他不断给给报刊杂志投稿,但每每总是石沉大海。或许,在这些所谓的正规媒体看来,没上大学的一线工人也学写诗,该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人的热情是有限的,特别是正逢少年时。2013年,于诗歌道路长期不得志的许立志,心头开始抑郁,加上富士康强大的工作疲劳,他的诗,开始步入黑暗——“一块接一块的主板/像送葬队伍一样/死气沉沉地向我走来”(《忍受》)悲观的格调,“正规”媒体更是视而不见;但许立志并没放弃写诗,他给深圳中心书城写了一封自荐信,却迟迟没有回音。许立志在自荐信里表明,想要在书城多看书学习,但书城的目的,是找一个看门人。接踵而来的打击,是女友的离开,原因很简单:许家太穷。2014年1月,心灰意冷的许立志离开了富士康,开始在社会上游荡。父亲一直没过问,因为许立志始终为父亲编织着美丽的谎言:我很好。半年里,许立志四处找工作,却总是吃闭门羹。万般无奈之下,他又回到了富士康。家境的贫寒,教育的不完善,父亲的愚昧,媒体的不待见,女友的离开,书城的雁书难返,工作的巨大强度,以及找工作遭遇的世故嘴脸,犹如八根无情的藤蔓,将许立志彻底拉入绝望的深渊。这个沉默多年的工人战士,终于发出了最后的悲情呐喊——这是谁都没有料到的/我一生的路/还远远没有走完/就要倒在半路上了(《我一生的路还远远没有走完》)10月1号凌晨,许立志的预设微博在0点0分发出这样一则消息:新的一天。在10来个小时前,他站上了住所的窗台,与世界说了再见。10月1日,“新的一天”,可惜,他再也看不到这一天了。除了诗歌,还有远方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鲁迅《墓碣文》许立志坠楼后,吴晓波和秦晓宇希望以众筹的方式,让许立志的诗集出版,名字就是他最后的微博——《新的一天》。同为诗人的郑小琼,对许立志的死无不惋惜,她说,我真没觉得诗歌可以改变命运,若是有用诗歌改变命运的想法,更可能走进死胡同吧。以写诗改变命运,是许立志的梦想。理想,是每个人都该有的,它是支撑你活下去的理由;但如果这个理想贫瘠到不能解决你的温饱,甚至将你送上末路,你是不是该考虑一下其它出路?我没进过富士康,不知道那里的工作如何,也不明白“十三连跳”是否出于对理想难以实现的绝望,但我有一个同事,从前就在富士康工作,现在还是好好活过来了。他仍有自己的理想,富士康只不过是他实现理想、求取生存的一个跳板。社会需求和诱惑的无孔不入,打开了我们的视野,也让我们有了更多选择。于是,我们有了各种理想:歌手、球星、企业家……但很多情况下,想当歌手的我,却进了一家物流公司,巧合的是,想当球星的你,和想当企业家的他,也进来这家公司,一起做着同一件事情:询价、码货、打单、报关……但工作下来,我们可以一同去KTV唱歌,一起去足球场竞技,一起坐下探讨商界风云……我们的理想并没有丢弃,我们只是换了个活法,这种活法不断补给着我们的经济来源,可以让我们好好活着,鼓舞我们去实现最初的梦想。除了职场,创业亦是如此。普通人创业,有几个是强大背景,雄厚资金?想要一举冲出藩篱,打向市场,做成品牌,又有几个人会买你的账?于是你想到以诚恳动人,以情怀做事。但在这个冷若钢铁的社会,你的诚恳,能打动谁?谁也不是慈善机构;你的情怀,做给谁看?谁都觉得你在忽悠。如果此时你就打算浅尝辄止,那你就犯了和许立志一样的错误:在沉默中灭亡。你忽略了人脉才是最宝贵的资源,要开启这些资源,你就得勇敢呐喊:跑市场,作报告,做演讲,搞推广……你并不卑微,并不低人一等,你所缺的,只是证明你价值和强大的欲望与力量。如果还是不行,那么你就该考虑自己是不是适合干这行,自己的产品是不是有问题,中间环节是不是出现了断层,是不是该换条路子走?换个活法,换条路子,或许会走一些弯路,但这些弯路上,未尝没有新的风景?收获的风景,未尝不是经验的积累,从而更好的实现自己的梦想?24年,那么短,犹如教室到足球场;接下来的几十年,才是延绵到千里之外的远方。结语从杜甫,到梵高,再到许立志,反映出一个现象:很多有才华有抱负的人,总是在死后,才被世人所知。三毛说,那打不开的泪结,只有交给时间去解。我不敢妄断三毛这句话是否正确,我只是担心有多少事情经得住时间,毕竟世界上,还有那么多杜甫、梵高、许立志,他们正年轻。
本文标题:富士康90后跳楼诗人于何处安放你的诗与远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651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