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对社会转型时期党的凝聚力的透视作者:吴家骥来源:中国共产党本站发布时间:2004-6-18阅读量:99次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能够取得胜利的内在动力,是党能够担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优势。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是社会机体整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政党组织的凝聚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社会急剧转型时期,党的凝聚力出现了某种弱化的现象。这种现象淡化了部分党员对党的纲领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分离了党的政治目标取向,程度不同地造成了现代化推动力量的减弱。因此,深入考察党的凝聚力问题,充分认识党的凝聚力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现代化进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一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是指党的远大理想和根本宗旨以及党的组织纪律性在党员思想上逐步积累形成并在党员行动上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凝聚力是相对离心力而言的。就政党组织来说,由于政党所代表阶级利益的不同,其凝聚力也呈现出强弱的区别。从根本上说,政党的凝聚力是由政党的性质决定的。政党的本质属性不同,其思想理论,纲领路线,组织原则等也就迥然相异,因而在参与政治过程中对社会成员的凝聚功能也就存在着强弱之分。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原则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统一整体。每个党员都是为了实现党的政治纲领和理想,自觉自愿地参加到党的队伍中来的。党的这种共同的政治理想和统一的组织原则与纪律,是党形成强大凝聚力的牢固基础,已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所证明。首先,党的凝聚力量是奠定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从根本上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这一理论被中国共产党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实际,逐步形成为每个党员的思想共识,成为党员的精神动力。一部《共产党宣言》何以成为支配共产党探索真理的驱动力量,决不是偶然的。在中国的前途不是资本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的历史选择中,《共产党宣言》的传播与影响,使在黑暗中摸索的先进知识分子一开始就是把社会主义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来接受的。当思想的闪电一旦射入这块没有触动过的人民园地,整个国家的面貌将发生改变,这已经为国家革命的实践所验证。其次,党的凝聚力量是奠定在党的科学纲领和路线基础之上的。党的凝聚力,从政治上讲,就是全党在纲领、路线上的聚合。无产阶级之所以需要党,并不是没有任何价值取向的随意凑合,而是有着非常明确的政治目标。这一目标的具体化,就是党在社会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的政治路线。党的纲领是一面旗帜,它发挥着强大的凝聚功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为共产主义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是因为党的纲领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之客观规律,所以,党的凝聚力是奠定在党的科学纲领和路线基础上的。再次,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党的凝聚力形成的组织基础。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组织结构的具体结构形式。实行民主集中制,使每个党员能够在少数服从多数的基础上将民主和集中有效结合,形成既有集中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这正是党的凝聚力的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既是一种物质力量,同时也是一种精神力量。这种力量是70多年来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追求的汇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过程中凝聚成依次相继的强大合力,为中国共产党所特有。这种合力同时又表现为一种整体观念,表现为国家的统一性与整体性。这种合力使党成为中华民族之脊梁和精神支柱。二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对于中国革命的作用是巨大的。同样,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党的凝聚力的作用和影响也是深刻和多方面的。全面研究和评述这种作用是今后党的建设研究的一大课题,下面只扼要指出以下几点:(一)党的凝聚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提供动力作用。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市场主体的多元化造成了社会成员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状态。由于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使社会成员对未来把握不定,形成某种明显的社会焦虑状态,进而表现为利益群体的抵触性。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社会如果缺乏一个统一的、清晰的目标取向,最终会弱化现代化的推动力量。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凝聚力的外在形式表现为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的高度统一。如果党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就能够使社会各利益群体形成一种较强烈的归属感,进而对中央重大的改革举措以及确定的目标形成一种认同感。实践证明,目标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和激励的功能。当目标相对一致时,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就会被弱化,由利益冲突引发的矛盾和离心因素就会减弱甚至消除,能量的释放就会集中到一个方向。所以,在各种社会环节相互交错的社会转型时期,党的凝聚力对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是至关重要的。(二)党的凝聚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提供表率作用。任何社会经济发展都有其社会历史的先决条件,这种条件构成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如果必要的社会历史条件被破坏,其经济亦不可能发展。社会历史条件包括:以劳动者为主导因素的生产力状况;以生产组织、公共建构,政治行为等为标志的社会活动;以及由人的价值,理想,信念,伦理道德,法的精神等对社会发展进行确认的系统。这些是人的全部实践活动(包括经济活动)的精神支持和物质支持。如果一个民族缺乏这些基本内容,它的经济活动就很难发展。然而,更为重要的问题还在于:在阶级社会里,政党的政治活动统帅着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因为:“政党就是一种社会,是一种政治社会。政治社会的第一类就是党派。”(《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335页)因此,在构成对经济发展支持的社会条件中,政党行为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有意思的是,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行为表现出一种对物质财富的盲目崇拜和追求。社会上的物欲炽热,商品拜物教观念盛行,正是这种偏颇的表现。这种偏颇导致人们价值观念的紊乱,对现代化发展产生了一种离心的作用,最终会滞缓现代化的进程。党的凝聚力对社会产生的表率作用以党的具有实践意义的作风体现出来。如果每个党员的言论和行动都体现出以个人对社会无私奉献的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体现出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体现出廉洁自律的公仆意识,那么全社会就会从善如流,形成一种具有现代化发展水平的价值共识体系,这对增强社会的凝聚力,推动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无凝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三)党的凝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提供动员作用。社会动员是领导集团和被领导集团为完成一定的预定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社会活动。有效的社会动员,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可以产生难以替代的推动作用。在社会结构的调整变化中,中国社会群体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新的社会群体的产生与原有社会群体的存在,使不同社会群体的需求出现差别,以致在社会整体目标上很难保持一致性。这些状况的存在,程度不同地制约着政治决策系统功能的发挥。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党的凝聚力,发挥社会动员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社会动员的形式是决策和执行决策的过程,其实质则是靠党的威望,党的威望具体体现在每个党员身上,在这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显示出重要的意义。因为我国作为一个重视社会群体的国家,社会成员潜藏的巨大能量是要靠启动力量进行释放的。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包含着带头作用,骨干作用,以及桥梁作用,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启动力量,如果党员的这种作用能够有效发挥,那么就能够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和声势,把党的重大决策举措贯彻到各个社会系统和部门中,促使社会成员在兴趣、动机、价值观念,需求取向与党和国家的整体目标协调一致,使社会成员的潜能得到有效发挥。三党的凝聚力是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这种制约性与一定的经济方式有直接的联系。我们党的政治实践活动是处在一个旧的平衡被打破,新的规范和机制又尚未完全确立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市场主体呈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并引发价值观念的分化和对立,这就势必使处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存在诸多的离心因素。应该说,党的凝聚力和社会成员的向心力是同等意义上的范畴。社会离心因素的出现和增多,就同时减弱了这两种力量的综合,这就使处于转型社会过程中的党的凝聚力出现弱化的现象,具体表现在:第一,动力作用的弱化。现代化进程凸现出社会的经济职能,商品交换规律与利益原则的冲击给人们带来了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巨大变化。追求经济利益的强烈愿望决定了社会成员普遍的价值取向。部分党员在政治标准和经济标准的判断上偏执于“发财致富”的经济追求,致使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程度不同地淡化掉了。“党员不党员,只要能挣钱”就是这种弱化现象的典型写照。明白无误地说,这种动力作用的消退,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是巨大的。党员在社会成员中是一种先进的象征。社会成员尽管不太了解阶级、政党、先锋队,以及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之事,但他们却能从身边党员的言论行动中感受到动力的冲击。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社会成员可以拥有和利用的一种精神资源,千万不要小看了这种资源,它曾经对唤起民众,号召人民,追求光明起到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是,当这种作用减弱之后,社会成员也就失去了榜样力量的依托,这就不能不制约着现代化的进程。第二,表率作用的弱化。在构成党的先进性的基本要素中,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是以直观的方式体现在党员身上,展示在全体社会成员面前的。这一宗旨决定了每个党员都必须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行为准则。但是在执政的条件下,权力的困扰却使党的表率作用受到抑制。从党执政到现在,我们党教育党员抵御权力腐蚀的问题从来没有间断过,但应该承认的是,在执政条件下,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力商品化的现象是十分突出的,在阶级社会里,腐败总是与公共权力结合在一起的,公共权力的主体是国家公职人员,我国公职人员有相当数量的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当某些公职人员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成一种谋私手段时,权力就发生了异化,其结果是在否定自身性质基础上,构成对社会的破坏。在这种情况下,党员的表率作用只能是苍白无力的,自然,对社会成员的吸引力也就由此减弱了。第三,动员作用的弱化。社会动员是一种非经济因素,是一种整体效应。这种效应与党的威望是分不开的。随着社会的转型,在一元化价值观向多元化价值观变化的过程中,社会成员对整体目标的认同感就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在利益原则的驱动下,地方保护主义、分散主义,以及本位主义的出现,就程度不同地瓦解了社会动员力。即便某些地区仍保持着社会动员这种传统,但形式主义的东西掺入了较大的水份。某些部门领导人用轰轰烈烈,井然有序的方式制造某种声势,其实质是假象性的社会动员,并没有实际上的积极作用,更说不上有效地推动现代化进程。“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2页)在如何看待转型社会党的凝聚力弱化的问题上,有一种态度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即否认社会转型对党凝聚力制约的宏观性,产生“今不如昔”的看法,认为中国共产党不应该出现这种现象,一旦发生,又不去深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只是停留在思想的沮丧和信念的迷茫上,其结果只会更加削弱党的凝聚力。党的凝聚力的弱化,是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的分化有着直接的联系。用辩证的观点看,凝聚与分化是矛盾范畴。凝聚是基于整体目标清晰一致的价值转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转型社会时期社会结构的分化无疑在客观上构成了对党的凝聚力的弱化。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现代中国,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社会结构性分化日益突出。所谓结构性分化,是指新的社会位置的不断出现以及社会成员在各类社会位置上的重新分布。这种分化的实质是利益的重新调整,这种调整对党的凝聚力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首先,社会结构性分化的表现之一是区域分化。区域分化的结果,一是在经济层面上使人均收入,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人员素质呈现出梯次递减的差别;二是在权力分配上,使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发生一定程度的分离,在地方权力逐渐强化的同时,中央的权力被程度不同地削弱了;三是在利益调整上,地方利益的凸现形成区域壁垒乃至区域冲突。“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观念更为强化,职能部门凭借行政权力实行区域控制,地方保护主义和本位主义膨胀。不言而喻,区域分化对党的凝聚力产生了较大的制约作用。我们党的组织体系是以中央,地方,基层三个组织层次进行划分的,党的地方和基层组织又是以行政区域为依托的。党
本文标题:对党的凝聚力的透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659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