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其它相关文档 > 张茜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小学数学《认识钟表》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数学3,课时:14、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PPT5、学具准备:可以拨动的学具钟表。二、教学课题《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上册第十一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按照“钟表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钟表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和大约几时的方法。2、情感目标: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3、思维拓展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2)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三、教材分析“认识钟表”这块内容属于《数学课程标准》安排的四个学习领域中的“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本内容的学习是通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内容和实际操作,让学生认识钟面,直观认识整时,大约几时初步体验时间的含义。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观察、动手、比较等一系列的活动,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尽情的跳跃,个性得到尽情的张扬,逐渐感受到数学学科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战性,达到教学的目的,也充分体现了《课标》的精神。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认识钟表》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到了生活中各式各样的钟表图,让学生走进钟表世界。在拓展部分为了了解钟表的由来,我用百度搜索了沙漏、日晷、滴水方法等图片。本课内容在教科书第84~85页,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步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由于时间和时刻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教材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教科书第85页的练习都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因此课堂各个环节的设计应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将生活中有关的数学现象的经验进行类比、分析、归纳,再加以总结,从而逐渐建立起较为规范化、系统化的数学知识,让学生经历一个从具体到逐步抽象的活动过程。同时,课堂需要营造流畅、生动,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的氛围,在进行教学的同时,渗透守时、惜时教育。四、教学方法教法: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等学法:自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讨论法等。五、教学过程一、引导质疑,发现问题师:同学们喜欢画画吗?喜羊羊老师可喜欢画画了,下面请大家猜猜他画的是什么?(课件PPT出示出示一个缺少时针和分针的钟面)生:是闹钟!师: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出来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认识钟表)师:这个钟面老师画完了吗?还缺什么?生各抒己见。师:刚才同学们有的说少时针、分针,有的说少数字,到底他们说的对不对呢?下面我们一起走进钟表的世界,去喜羊羊的钟表店看一看吧!(PPT出示有各种钟表的课件)【百度搜索】卡通钟表=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E9%92%9F%E8%A1%A8&ie=utf-8&in=6744&cl=2&lm=-1&st=-1&pn=24&rn=1&di=3937133560&ln=2000&fr=&fm=&fmq=1366246209390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jit=#pn24&-1&di3937133560&objURLhttp%3A%2F%2Fpic16.nipic.com%2F20110928%2F8042943_114721602386_2.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gtrtv_z%26e3Bv54AzdH3Ffi5oAzdH3F9AzdH3F8n0AzdH3Fc8c0bnnhwb9luwj1_z%26e3Bip4s&W1024&H1024&T7000&S404&TPjpg【百度搜索】挂钟=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E6%8C%82%E9%92%9F%E5%9B%BE%E7%89%87&ie=utf-8&in=24505&cl=2&lm=-1&st=-1&pn=13&rn=1&di=25588117800&ln=1992&fr=&fm=result&fmq=1366247241906_R&ic=0&s=&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jit=#pn13&-1&di25588117800&objURLhttp%3A%2F%2Fpic9.nipic.com%2F20100902%2F5679504_084708091211_2.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gtrtv_z%26e3Bv54AzdH3Ffi5oAzdH3F9AzdH3F8adAzdH3Fnm8b8mlhub1nuaw9_z%26e3Bip4s&W600&H800&T7470&S76&TPjpg【百度搜索】闹钟=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E9%97%B9%E9%92%9F&ie=utf-8&in=25750&cl=2&lm=-1&st=-1&pn=47&rn=1&di=251649298650&ln=1997&fr=&fm=result&fmq=1366247340640_R&ic=0&s=&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jit=#pn47&-1&di251649298650&objURLhttp%3A%2F%2Fpic.666196.com%2FProduct_Pic%2F813243.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mmm8lm_z%26e3Bv54AzdH3Ftgu5lbc99-b8n_z%26e3Bip4s&W650&H650&T6338&S82&TPjpg【百度搜索】电子手表=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E7%94%B5%E5%AD%90%E8%A1%A8&ie=utf-8&in=11469&cl=2&lm=-1&st=-1&pn=46&rn=1&di=106848206100&ln=1991&fr=&fm=result&fmq=1366247514453_R&ic=0&s=&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jit=#pn46&-1&di106848206100&objURLhttp%3A%2F%2Fimg.yicike.com%2Fupload%2Fproducts%2F327%2F455%2F8193327.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ytvthj_z%26e3Bv54AzdH3Fb8lnnd0_z%26e3Bip4&W480&H500&T7906&S36&TPjpg(教学效果评价:借助媒体演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应验出发,让学生猜钟表使学生产生亲切感,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二、引发交流,梳理问题1.认识钟面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桌面上的钟面,把你观察到的说给同桌听一听。(1)钟面上有哪些数字?(板书1-12)我们一起来数一数(PPT显示数字变成红色)(2)钟面上还有什么?生:时针和分针,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他的答案对吗,请他们自我介绍一下(PPT显示录音我的身体长,我是分针,我的身体短我是时针).(板书分针(长)时针(短))(教学效果评价:这一层次安排了观察,交流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有感性经验的支撑下建立起钟表面的直观模型,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使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借鉴,互相补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2.认识整时(1)我们认识了时针和分针,它是怎么告诉我们时间的呢,张老师现在这个钟面上是几时呢?(PPT出示1时的钟面)你是怎么知道的?总结:生活中我们习惯说几点,数学课我们就要学会使用数学语言,说“几时”。这个钟面上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就是1时。(2)出示几张整时的钟面(4时,6时,9时)让生说一说三个钟面分别是几时(追问分针指者几,时针指着几)(3)小结大家来比一比这三个钟面,他们分针的位置相同吗?(分针都指着12)那么他们时针的位置一样吗?4时指着?6时指着?9时指着?刚才我们看到的几时都是整时,整时的分针都在12上,时针指在几上就是几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表示是几时)(4)请小朋友在钟面上拨出9时、12时、3时,指名说说怎么拨的(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题)。(认识整时让学生主动去学习,自己去探究。注重提供有趣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转变了角色,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投入到情境中去,在兴趣的激发下,在情境中观察、思考、口说、眼看、脑想。)3.认识大约几时情境:喜美羊、美羊羊、懒羊羊的学校规定早上8时到校,这是他们3人到校的时刻。谁迟到了?小组交流。学生汇报:美羊羊迟到了。(板书三个时刻:8时,8时不到一点,8时刚过一点)师小结:这两个时刻虽然不是正好8时,但都接近8时,我们也可以说大约8时。4、想想做做3:说出钟面上大约几时(“情境体验式”,让学生在观察中比较,喜羊羊、美羊羊和懒羊羊三个人物谁迟到了?在交流中发现,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认识大约几时,较好的突破了难点。)三、引领研习,剖析问题1.做小小修理匠钟面上是用时针和分针来确认时间的,如果喜羊羊钟表店的钟成了这个样子我们还能认出时间吗?下面就请小朋友们做一次小小修理匠把坏的钟修一修。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2.认识整时的第二种表示方法师:喜羊羊说:小朋友们真聪明,欢迎你经常来我的钟表店玩,我钟表店的营业时间是:(课件出示)你能告诉张老师这是几时吗?(抓住电子表示方法的特点两个点)总结:这是整时的第二种表示方式,小圆点的后面有两个零,前面是几,就是几时。师:像电子表这种表示时刻的方法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吗?师:你能试着用这种方法表示2时吗?3.时间是很宝贵的,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作为小学生应该怎样珍惜时间呢?那就是合理安排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这是小明一天的学习安排,请小朋友说一说他什么时刻在做些什么?(出示“想想做做”第6题)师:你能看着图,用一句话来介绍他们在几时干什么吗?师:这两个10时是同一个时间吗?为什么?(师简单介绍一天有24个小时,一天时针在钟面上要走2圈,所以有两个10时,因此,要准确地表达时刻,还得会用上午、下午、晚上这些词语。)四、引伸探究,生成问题1、介绍钟表史今天我们认识了钟表,那你们知道钟表的由来吗?请看:古时候没有钟表,人们根据太阳影子的长短来判断时间。后来又用沙漏、日晷、滴水的方法来计时。【百度搜索
本文标题:张茜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661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