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理论发展与定义主要内容与特征计量与控制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分析常见处理方式与模型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理论形成与发展•1819年法国籍瑞士经济学家西斯蒙弟《政治经济学新原理》中首次提出•1962年英国经济学家约翰·莫里斯·克拉克《管理成本经济学》采用“社会成本簿记”形式•自20世纪70年代后,一些社会成本研究组织相继成立如美国会计学会(AM)成立的组织行为与环境影响委员会、社会成本计量委员会、社会成本委员会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唯经济责任论•弗里德曼•对投资者的经济责任非经济责任论多元责任论•博文•除企业经济责任之外的促进社会进步和改善社会公益的行为•卡罗尔•多元的,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成本定义•狭义以非经济责任论为理论基础,它与广义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的区别在于不包括经营责任成本,只包括维权责任成本、环境责任成本、制度责任成本三类,每类成本同样也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三个递进层次。•广义主要包括生产经营、利益相关者合法权益维护、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企业内部制度建设四大领域,相应会产生经营责任成本、维权责任成本、环境责任成本、制度责任成本四类企业社会责任成本。主要内容按责任发生的范畴将企业社会责任成本划分为社会人力资源成本其他社会责任成本环境污染成本土地使用成本自然资源损耗成本社会人力资源成本:指企业从社会无偿取得人才资源,而这些人才的培养曾花费了社会的支出。自然资源耗损成本:指企业以低于自然资源的价格购入,耗用自然资源。而并未足额支付自然资源再生的维持费用的差额。土地使用成本:指企业过度使用土地而使土地退化、质量下降,且未把其价值分期用提折旧的方法计入自己的成本环境污染成本:指企业因生产经营活动而污染环境所造成的损失.及未履行环境保护义务所逃避的必要环境污染控制开支。其他社会责任成本:如工伤与职业病成本、土地资源大量闲置成本、应交未交的社会管理费用等。社会责任成本与传统产品成本的比较社会责任成本传统产品成本社会性相对独立性间接性直接性主观性客观性模糊性明确性滞后性及时性多重性相对单一性社会责任成本的特征——社会性•社会责任成本从宏观上考量成本,需要挣脱原来以企业为立足点的束缚,站在整个社会的立场上考虑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这种利益关系的矛盾冲突和协调而发生的社会代价。•空间上涉及的范围更广泛,在时间上影响的跨度更大。社会责任成本的特征——间接性•更多的情况下并不表现为某个经济组织经济行为的直接耗费结果,而是某个经济组织的经济行为通过社会联系和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其他经济组织或整个社会承受由此而产生的损失或代价。•这种耗费的间接性,也决定了社会责任成本在补偿上的间接性。社会责任成本的特征——主观性•主要是计量方法上的主观性•社会责任成本涉及未来的潜在损失,往往无法直观地通过已发生耗费或损失的原始数据进行核算,在许多情况下只能依靠职业判断来确认,因而必然带有一定的主观性。社会责任成本的特征——模糊性•社会成本的多重性和计量方法的主观性,必然导致计量结果上的模糊性•社会责任成本涉及的内容不但多,而且有些损失还不可能予以量化。这样的情况下不可能得到期望的精确结果。社会责任成本的特征——滞后性•社会责任成本与其补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时间差,这不仅因为社会责任成本的间接性,使社会责任成本的计量存在一定困难,还因为社会责任成本在时间上的转移,使其不能及时获得补偿,这种补偿滞后使得大多数社会责任成本通过时差而被“放大”即所要求的物质和价值补偿往往大于所发生的社会耗费和损失,甚至难以得到足额补偿,使社会经济系统的运行渐趋恶化社会责任成本的特征——多重性•社会责任成本是社会经济系统运行中,对社会经济资源耗费的价值反映•由于社会经济系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涉及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力资源等等方面,使社会责任成本的成本内容异常丰富。社会责任成本的计量•社会责任成本是由经济行为所导致的社会代价,需要用货币形式加以计量,但由于它具有主观性、模糊性、多重性和滞后性等特点,使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的计量十分困难。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成本核算现状我国政府目前尚未出台关于社会责任会计方面的准则、规则或规定。虽然在企业法、税法、合同法等法规中有一些关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规定,但对于其付出的社会责任成本信息的揭示与核算却没有任何规定。在日常的会计处理过程中,与社会责任有关的问题通常是作为常规的财务会计问题处理,几乎没有企业设置独立的社会责任成本会计科目。目前企业还缺乏对社会责任成本进行独立报告的意识,我国社会责任成本的确认与计量还处于较低水平。企业社会责任成本核算体系构建•计量假设•货币计量、劳动量、实物量及时间单位等多重计量假设作为非货币计量假设图片重点流程计量假设计量要素计量方法计量要素•社会责任资产:指企业为了实现社会目标而投入的资源和已获得的成果,资产要素中应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责任负债类:指企业为了实现社会目标而需承担的支付义务,包括对社会、环境造成损害所应赔付的费用•社会责任权益:指各利益相关的社会团体在企业中所拥有的求偿权。这种求偿权与传统会计中股东产权的性质不同,其并非法定,而更多的是依据社会目标而假定,可以为社会目标的制定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评价确定一个必要的依据。•社会责任收益:指企业实现社会经济业务所增加的资源或给社会带来的收入,也可以理解为企业经营活动所带来的积极的外部效应。•社会责任成本:指企业实现社会经济业务所消耗的资源或给社会带来的损失,也可以理解为企业经营活动所带来的消极外部效应。(6)社会效益,指企业在一定时期所提供的社会收入净额,在量上等于社会收益扣除社会成本以后的余额。计量方法•传统会计计量属性有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和未来现金流量净现值,会计计量单位是货币•目前调查分析法(包括投标博弈法、比较博弈法、无费用选择法、优先性评价法);替代品评价法;人力资源计量法(包括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法、调整的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法、未来收益折现法);生态社会责任的两类计量方法(直接市场法、替代性市场法)以及其他核算方法(历史成本法、复原或避免成本法、法院裁决法)社会责任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一、成本计量困难带来成本管理的困难•难以调动计量主体,即企业的主动陛计量方法上的主观I生和计量结果上的模糊性•法律法规已规定,企业应当承担相应社会责任•承受方作为计量主体——作为辅助方法计量主观性与计量结果模糊性的解决办法•从法律上和法制上建立相适应的产权制度,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依法明确经济行为的社会责任与义务。•从理论上建立合理的成本假定和原则,使成本计量中的主观性和模糊性在符合一定的假定和原则下逐步缩小,得到公认。•运用现代计量方法和技术,如数理统计方法、数量化评估方法、模糊判断方法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对社会责任成本加以计量和反映。(二)社会责任成本补偿的困难•成本补偿是从实现的收人中对已发生的劳动耗费所作的价值形式的补充和偿还。•社会责任成本的产生不仅仅是基于企业的经济性,还基于其社会性,即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并非仅仅是为了自身经济利益,如提高产品质量、培养有用人才,这样就导致了成本补偿的困难。社会责任成本补偿困难的对策分析•环境类成本•此类成本应通过计量,将其计入耗费资源和产生污染企业的生产成本,从收人中获得价值补偿,并以某种形式如税收或者附加费,集中于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用于环境保护、治理和能源研发。由于承受方有时是无法行为的自然环境,该建议的实施依赖于设立完善的环境监管制度。•与员工问题相关的成本•如对开发人力资源的投资、为员工的健康和安全等提供的员工福利等等。对于人力资源成本,要建立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和多元化的教育投资机制,以附加费的形式,从企业的利润分配中集中财力,用于对人力资源成本的补偿;而为员工提供更好生产、工作、生活条件所产生的福利费用,可以仍然记在员工福利账户中,因为其与原来的员工福利没有本质区别。•一般社会问题类成本•如关注弱势群体、犯罪或其他捐赠。对于此类成本,可以单独设立一个“社会责任成本”下的明细科目“社会捐赠”,由企业利润进行补偿。•社区问题类成本•要视其关注社区问题的动机和可能带来的后果。例如,如果是企业所在社区就是本企业员工所在的社区,则将该成本划人员工福利类;如果企业产品或服务与本地消费有很大依赖性,则该成本可由产品或服务承担;如果企业承担该部分责任,后果与其经营没有太大关系,则可以将该部分成本划人社会问题类,算作营业外支出,由利润中扣除。•消费者类成本•如通过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服务以提高顾客满意度,该类成本由相应的产品或服务承担。•此外,研发费用虽然没有作为一类单独的社会责任成本项目,但其广泛受到企业重视。。如果是为了减少污染、节能生产,此类研发费用可以根据环境类成本的补偿方法;如果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则可以根据产品类进行补偿或按照现有规定部分进行资本化,由收入补偿。(三)经济外部性的存在•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早在其1920年出版的《福利经济学》中就针对社会责任成本问题提出了“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是指~定生产者(或消费者)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另一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成本。当社会责任的承担给其他主体带来正效应时,该受益主体是否应当承担相应的成本。所以经济外部性也是导致社会责任成本补偿困难的根本原因。企业社会责任成本控制企业社会责任成本控制的程序•编制以收入为基础的弹性预算.确定目标成本•监督成本控制的形成过程。开展控制活动•分析成本差异,评估成本支出效果•综合差异原因和社会责任效果。修正弹性预算变量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的常见成本处理方式目前国内开展商业活动的企业,包括跨国公司和本土公司在处理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的时候,往往有以下几种常见方式:CSR专业型、公共关系型公益营销型、团队建设型、专款专用型、其他CSR专业型•该类企业一般每年都有相对固定的,高于业内平均水平的CSR费用•该类企业总部往往位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当地政府对于慈善捐赠,节能环保等公益活动多实行明确的税收优惠政策•已经或者正在准备成立自己的企业基金会,并由基金会全权负责企业的所有CSR及相关活动公共关系型•公关或相关部门承担了全部或者大部分的CSR成本•这类企业CSR预算的很大一部分,特别是大型CSR项目,往往都和各种媒体以及推广活动相关•使用该预算支持的项目往往必须和该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品牌高度契合,符合企业一贯的公众形象•类预算经常会先被外包给各种公关,媒体,品牌,广告等专业公司或机构,然后再通过这些公司寻找相应的NGO或者民间组织开展适当的项目。公益营销型•以关心人的生存发展,社会进步为出发点,借助公益活动与消费者沟通,在产生公益效益的同时,使消费者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产生偏好,在做出购买决策时优先选择该企业的产品的一种营销行为。团队建设型•主要目的是团队建设,而且预算较小,因此往往在选择项目上,企业会更多的听取员工的意见和社区的实际需求,而不会太多的倾向于企业的市场或公关需要。•鼓励参与员工分担全部或部分项目预算,而企业则用配套资金或带薪假期作为对活动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实际财务成本会大大降低。专款专用型•除了指定用于某项或几项CSR项目的预算之外,没有或者几乎没有任何其它成本用于企业社会责任。•例如“节能减排基金”,“供应商培训费”,“SA8000达标专项经费”等。
本文标题:企业社会责任成本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672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