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5
航帆教育随堂知识题库1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1.(2010·原创)对于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2SO2+O22SO3,改变下列条件,可以提高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①增大压强②升高温度③加入催化剂④减小反应物浓度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④解析:活化分子具有比普通分子更高的能量,若想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可采用的方法:一是升高温度,提高所有反应物分子的能量,这样能使一部分原来能量较低的分子变成活化分子,从而提高了活化分子百分数;二是加入催化剂,降低反应所需要的能量,即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会使更多的反应物分子成为活化分子,大大提高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答案:B2.常温常压下,铜和稀硝酸的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非常慢,但是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速率会不断地加快。这一现象有悖于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为研究和分析影响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因素,某学校化学探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分别进行了下列实验:①测定实验过程中体系温度的变化;②分别测定向HNO3中通入少量NO2和不通NO2条件下的反应速率;③分别测定向HNO3中加少量亚硝酸盐和不加亚硝酸盐的反应速率。得到的结果为: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升高不明显,而通入NO2和加入亚硝酸盐,反应速率明显加快。由此,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稀HNO3中通入NO2后,NO2与H2O反应生成HNO3,从而增大了HNO3浓度,加快反应速率B.NO或NO2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由于反应过程中有氮氧化物生成,有利于反应的进行,加快了反应速率C.NO2的催化机理可能为NO2通入HNO3后,在溶液中有NO-2生成,NO-2催化了反应的进行D.Cu和稀HNO3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使溶液的温度上升,但温度升高不是该反应在反应过程中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解析:实验①说明温度变化不是反应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实验②③则说明,NO2、NO-2对该反应具有催化作用;由题意知HNO3浓度的变化不可能成为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答案:A3.设C+CO22CO(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1;N2+3H22NH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A.同时增大B.同时减小C.v1增大,v2减小D.v1减小,v2增大解析:升高温度,无论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反应速率均增大。答案:A4.少量铁粉与100mL0.01mol/L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①加H2O②加NaOH固体③滴入几滴浓盐酸④加CH3COONa固体⑤加NaCl溶液⑥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⑦升高温度(不考虑盐酸挥发)⑧改用10mL0.1mol/L盐酸航帆教育随堂知识题库2A.①⑥⑦B.③⑤⑧C.③⑦⑧D.⑤⑦⑧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改变反应速率的方法。由于要使反应速率加快,同时不改变氢气的产量,所以不能减少盐酸的量,可以采取增大盐酸的浓度或升高温度或形成原电池的方法,达到这一效果,但因铁粉少量,故不宜选⑥。答案:C5.对于在同一容器中进行的反应C+O2===C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碳块磨成粉末可以加快反应速率B.升高温度一般可以加快反应速率C.容器体积不变时,向其中充入N2,反应速率不变D.增加碳的量可以加快反应速率解析:将碳块磨成粉末,增大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A选项正确。B选项显然也正确。C选项中,向容器内充入了N2,由于容器体积不变,没引起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另一方面,N2不与其中的任何物质反应,也不会引起浓度变化,故反应速率不变。D选项是增加碳的量,由于碳是固体,其浓度不随量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反应速率不会改变。答案:D6.(2010·试题调研,山东枣庄期末)(1)在一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在850°C时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g)ΔH0CO和H2O浓度变化如下图,则0~4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________mol·(L·min)-1。850°C时物质浓度的变化时间/minc(CO)/mol·L-1c(H2O)/mol·L-1c(CO2)/mol·L-1c(H2)/mol·L-100.2000.3000020.1380.2380.0620.0623c1c2c3c34c1c2c3c350.1160.2160.08460.0960.2660.104(2)t°C时,在相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上表。①表中3~4min之间反应处于________状态;若c1数值大于0.08mol·L-1,则温度t________850°C(填“”“”或“=”)。航帆教育随堂知识题库3②表中5~6min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A.升高温度B.体积不变,通入水蒸气C.缩小体积,增大压强D.体积不变,通入氢气解析:(1)v(H2O)=Δc(H2O)t=0.30mol·L-1-0.18mol·L-14min=0.03mol·L-1·min-1。(2)①在3~4min之间,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说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c10.08,相当于原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所以t850℃。②在5~6min之间,CO浓度减小,H2O(g)的浓度增大,CO2浓度也增大,说明通入水蒸气导致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项对。答案:(1)0.03(2)①平衡②B一、选择题1.(2009·宁夏理综,10)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实验反应温度/°CNa2S2O3溶液稀H2SO4H2OV/mLc(mol·L-1)V/mLc(mol·L-1)V/mLA2550.1100.15B2550.250.210C3550.1100.15D3550.250.210解析:考查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和控制变量分析外界因素对速率的影响。答案:D2.对于反应2SO2(g)+O2(g)2SO3(g),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A.通入大量O2B.增大容器容积C.移去部分SO3D.降低体系温度解析:增加O2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A项正确。增大容器容积、移去部分SO3,即减小浓度,而减小物质的浓度、降低温度均减小反应速率,B、C、D项错误。答案:A3.一定量的锌与过量的稀H2SO4反应制取氢气,一定温度下为减慢反应速率而又不影响氢气的量,可向其中加入()A.KCl固体B.铁粉C.K2SO4溶液D.KNO3溶液航帆教育随堂知识题库4解析:A项中KCl固体不影响反应速率;B项中因铁粉与稀H2SO4反应放出H2,而导致H2的量增加;C项加入K2SO4溶液,c(H+)减小,反应减慢,因锌的质量不变,故放出H2的量没有变化;D项中加入KNO3溶液,因酸性条件下NO-3具有强氧化性,与锌反应不放出H2。答案:C4.(2010·试题调研,福建厦门3月)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2(g)+3H2(g)2NH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673K、30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c点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a点处正反应速率比b点处的大C.d点(t1时刻)和e点(t2时刻)处n(N2)不同D.t2点时刻,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解析:图象中c点尚未建立平衡,反应继续向生成NH3的方向进行,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A项错误;反应物H2的浓度a点大于b点,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B项正确;d、e两点为同一平衡状态,N2的物质的量相同,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因此C、D错误。答案:B5.(2010·试题调研,山东威海统考)在298K时,实验测得溶液中的反应:H2O2+2HI===2H2O+I2,在不同浓度时的化学反应速率见下表,由此可推知当c(HI)=0.500mol·L-1,c(H2O2)=0.400mol·L-1时的反应速率为()实验编号12345c(HI)/mol·L-10.1000.2000.3000.1000.100c(H2O2)/mol·L-10.1000.1000.1000.2000.300v/mol·L-1·s-10.007600.01530.02270.01510.0228A.0.0380mol·L-1·s-1B.0.152mol·L-1·s-1C.0.608mol·L-1·s-1D.0.760mol·L-1·s-1解析: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反应速率与HI和H2O2浓度的乘积成正比,据此计算可得B项正确。答案:B6.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B(g)2C(g)+D(g),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mol,在前10s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mol·(L·s)-1,则10s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A.3.4molB.3.2molC.2.8molD.1.2mol解析:前10s消耗A的物质的量为0.12mol·L-1·s-1×10s×2L=2.4mol,可以求得消耗B的物质的量只有A的一半,因此剩余B为4mol-2.42mol=2.8mol。航帆教育随堂知识题库5答案:C7.(2010·改编)可逆反应mA(g)+nB(l)pC(g),改变温度(其他条件不变)、压强(其他条件不变),对上述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分别如右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mp,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mp,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m+np,正反应为放热反应D.m+np,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解析:由v-T图象可以看出,升高温度时,逆反应速率增大程度大,说明逆反应为吸热反应,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从v-P图象知,增大压强时,正反应速率增大程度大,考虑到B为液态,则mp,故选A。答案:A8.将Ag块状碳酸钙跟足量盐酸反应,反应物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的实线所示,在相同的条件下,将Bg(AB)粉末状碳酸钙与同浓度足量盐酸反应,则相应的曲线(图中虚线所示)正确的是()解析:粉状CaCO3比块状CaCO3表面积大,与同浓度盐酸反应,粉状反应速率快,单位时间内损失CaCO3的质量大,据图象观察,开始时,实线高于虚线的,A、B选项不符合题意,被排除,而块状CaCO3Ag质量比粉状的Bg质量大,当粉状完全消耗时块状的仍有剩余,最终均完全反应被消耗,则损失质量与原来的质量有关,由于AB,则损失质量亦为AB。答案:C9.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0L的固定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ΔH0,反应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min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B.X曲线表示NH3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C.0~8min,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34mol/(L·min)D.10~12min,N2的平均反应速率v(N2)=0.25mol/(L·min)解析:t1min时,只是X和Y的物质的量相等,没有达到平衡状态,说明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根据图象,Y表示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X表示NH3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0~航帆教育随堂知识题库68min,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9800mol/(L·min),10~12min,N2的平均反应速率v(N2)=0.0025mol/(L·min)。答案:B10.把镁条投入到盛有盐酸的敞口的容器里,产生氢气的速率变化如右图所示,在下列因素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①盐酸的浓度②镁条的表面积③溶液的温度④Cl-的浓度A.①④B.③④C.①②③D.②③解析:镁条和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H+===Mg2++H2↑,是镁与酸中的H+间的置换反应,与Cl-无关,故④不是影响该反应速率的因素。在镁条的表面有一层氧化膜,当将镁条投入盐酸中时,随着氧化膜的不断溶解,镁与盐酸接触面积不断增大,则产生氢气的速率会加快。溶液的温度对该反应也有影响,温度越高,产
本文标题: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681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