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小学数学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课堂教学是一个由许多种因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追求高效教学是教学的本质所在,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更是教育事业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提出,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构建有效课堂,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在学生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有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只有真正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学生才会受益,才会实现师生双赢,学生对于学习数学,才会乐学、好学、自主地学、创造性地学,才会为他们今后能成为创新性人才奠定基础。在经历了十年课程改革的洗礼后,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行为也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观。但随之带来的是更大的挑战,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甚至高效成为了我们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我们主攻的方向。教师的教育行为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使学生的学习行为更加自主,更为科学。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与成长。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作出更多地思考和探讨。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核心概念界定1.理论依据新课程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重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选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内容,开发实践应用环节,加强实验和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类数学问题,加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在数学学习中十分必要。从课改精神出发,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学与教的关系上,应该把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组织教学,在教学目标上,要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主,而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2.“高效课堂”的界定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让学生在课前做一些探索准备有助于学生在课堂里集中学习、合作交流、共同探讨,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一堂课也要合理安排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衔接。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率在95%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立足点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3.“教学模式”的界定“教学模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套计划或模型,是基于一定教学理论而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的框架和程序,也就是各种教学活动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从而组成的具有动态性的过程,从微观的教学活动的角度看,它具有变化性,但宏观的过程角度,又具有比较稳定的过程形式。一种教学模式由几种教学策略或教学方法实施的教学活动组成。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在某个具体领域的具体化,同时又直接面向和指导教学实践,具有可操作性,它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一)研究的目标、重点1.通过课题的研究,调查分析我校课堂教学效益的主要因素,反思并更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树立课堂教学的目标意识,树立课堂教学反馈矫正意识,树立课堂教学的情感意识.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广大教师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在科研和教改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重点是通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策略的研究来推动我校整个课堂教学改革。3..通过课题的研究,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教学策略,以开拓学生思维为主题,激活学生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主体,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优化学习心理,优化学习习惯,真正成为促进课堂教学效益提高的有效方法。(二)研究的内容小学课堂高效的教学模式,以小学计算的研究,解决问题的研究,统计的研究为目的,研究一套规模式可行的教学模式。四、研究的方法1.本课题组将研究的整个过程定位在“研究、学习、实践”这三者结合点上,以行动研究法为主,针对某一课例、某一教学阶段,或者某一学生发展时期等进行个案研究最终提炼出共性的结论来。行动研究法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最终形成一套系统的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体系,这是本课题研究的最重要方法。2.本课题组织成员学习文献,分析、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料等。通过这些资料信息的,分析与研究,可达到准确地界定课题研究的价值性、可行性及关键概念的内涵与外涵,并制定研究目标与实施方案等目的。调查法主要调查本校在该课题研究之初,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现状、师生理解情况以及对研究过程中、研究之后的状况进行详细跟踪调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五、研究能力和人员特点1.研究能力和实践基础本课题组主持人是教学二十八年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水平及组织能力,有较强的实践基础,对数学研究十分有利。2.研究人员人员虽然不多,可都是数学教学精英,其中教学30多年的“数学王”,在我们学校及全乡都是传名在外的教学高手,其她两位都是追求完美,上进心非常高的好老师。六、研究经费课题研究经费,资源由学校提供。七、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一)课题申报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1月)。申报课题,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预期目标。具体内容有:1、成立课题组;2、自主申报参与课题研究;3.填写课题申请•评审书。(二)准备阶段(2015年2月—2015年7月)。组建课题组;制定课题实施方案;组织相关理论学习。具体内容有:1撰写课题实验方案、2、撰写课题科研计划3.课题的开题。(三)实施研究阶段(2015年8月—2015年12月)。这是课题研究的重要阶段。1.调查教师课堂提问现状及分析(前测)2.培训教师,学习新课程下数学有效性教学的理论知识。3.做好实验前期的测试工作。对实验学生进行摸底调查;通过问卷、测试等各种调查、做好记录,认真收集、整理、分析各实验阶段的实验数据,并定期进行统计分析,注重实验各阶段的过程调控,按时撰写实验阶段总结。3.召开课题研讨会,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比赛,制作一批优秀课件,设计并展示一批优秀课例,探索新课程下数学有效性教学的构建新模式。(四)结题阶段(2016年1月——2016年3月)1.撰写研究报告、结题报告。2.调查教师课堂教学现状及分析(后测),撰写《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的调查报告3.撰写《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论文、案例、教案、实验课例,要拿出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的研究成果;论文、优秀教案集、案例集、结题报告等。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理论学习、观摩学习、教材研究、学情研究、学法教法和课堂教学评价研究,探索出课堂教学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高效课堂。(五)总结推广阶段(2016年4月—2016年6月)1.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课题组及时总结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制定措施,深入开展研究,特别是对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细节问题加强研究。2.课题组及时总结推广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成功经验,以专题讲座、研讨会、学习简报等形式予以交流推广,供教师学习借鉴。3.课题组对全校课堂教学改革情况进行总结,结合学校实际,总结出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4.表彰先进,深化完善。学校召开阶段性成果表彰会,对教学改革中表现突出的科组、优秀班级、备课组和教师个人进行表彰奖励。进一步深化完善我校课堂教学模式。
本文标题:小学数学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开题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720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