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小学生心理辅导指南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是棋盘井实验小学的梁彩瑞。今天我说课标说教材的内容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生心理辅导第一册。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来解读。第一,说课标。包括总目标和学段目标和本册目标。(一)《课程标准》是我们研读教材,制定教学目标的标准和依据。《标准》的确立是依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求和特点确定的。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按小学低段、小学中高段、初中段这三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明确了总目标,各个学段的具体目标更要铭记于心。)(二)六年级属第三学段,本学段目标我做了以下提炼:阶段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1、能喜欢学校,爱上学2、能初步学会观察,学会记忆3、能初步学会与人交往4、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第二学段(3~6年级)1、能初步认识自我2、初步具有交往能力3、初步具有学习兴趣与自信心4、爱学习、会学习第三学段(~9年级)1、能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2、能初步学会调节和控制不良情绪3、能正确与异性交往4、学会与人进行有效的沟通5、初步具有抗挫折的能力和坚忍不拔的意志6、具有学习责任感7、能适应生活和社会(三)本册目标本册有认识自我篇、合群合作篇、学习有趣篇、愉快生活篇四个单元。认识自我篇的目标为:1.培养小学生积极的自我感受。2.帮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每个人都是各有所长,从而是增强孩子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性。合群合作篇的目标为:1.学会合群合作,是儿童社会化最为重要的指标。(人际交往具体包括与同伴、老师和父母的交往)。2.探索群体生活,学习社会规则,发展自己的社会交往、助人、合群等心理品质和技能,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学习有趣篇的目标为:1.学习兴趣和态度的培养。2.进行发散性思维、选择性注意和记忆策略。愉快生活篇的目标为:侧重于休闲辅导、消费辅导和生活适应辅导等,培养小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二、说教材。明确了目标,我们再一起走进教材,从教材的编写特点、编排体例、知识结构、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四方面去研读、把握教材。(一)首先,说教材的编写特点。整册教材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1.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要求,体现学生发展的认知与情意目标的平衡。目标分解内容选择和活动设计强在调从“认知-情感-行动”对本课程定位既不同于思品,也不同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课程。2.强化以学理基础支持教学活动设计。遵循心理学、教育学,突出强化了以学理基础支持课程活动的设计有意识吸收各种心理辅导、方法、和技术,用以指导教学主题与活动的设计。3.根据学生特点和生活实际,精心设计课程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以学生活动为主要形式,内容和题材的确定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和切身需要。如:“轻松课间”、“在网络的天地里”特别增强了国内同类教材重视不够的一些题材。如“不完美也是一种美”、“妥协的智慧”等主题。(二)下面,说教材的编排体例。本册教材采用单元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共四个单元,依次是:认识自我篇、合群合作篇、学习有趣篇、愉快生活篇。四个单元教材编排体例一致。每组由“导图”、“课例”、两部分组成。课中大多安排了“讲一讲”或“有趣的事”。“想一想写一写”、“议一议、“请你记住”等栏目。(三)本册教材知识结构如下:本册教材共分为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以下具体内容:(四)下面,说说教材内容的立体式整合:1、横向教材,本册教材按专题组织教材内容,每一个专题从导图到课例,各个部分都力求凸显本单元的活动重点:前面有铺垫,后面有活动、拓展、交流,整组教材乃至于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具体如下:(见课件)以第一组为例2、纵观第一册和第二册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各两册专题相互联系,形成了立体式整合。如“认识自我篇”这个主题:在第一册第一组,以“认识自我”为主题,安排了1.《我是谁》2.《优秀点》3.《独一无二的我》4.《我能!我可以》5.《我在一天天长大》6.《快乐小天使》7.《我是男孩(女孩)我喜欢》8.《成长脚印一串串》。在第二册第一组也以“认识自我”为主题,安排了1.《喜欢做自己》、2.《发掘自己的金矿》、3.《自信“不倒翁”》、4.《微笑面对每一天》、5.《跟烦恼说“不”》、6.《快乐小精灵》、6.《守护男孩、女孩的风采》、8.《自己的色彩》可见在主题的设置上体现了继承与发展的特点,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学生心理成长的规律,由低到高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三、说建议学习了课标,研读了教材,我再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三个方面进入第三个环节:说建议。首先,说教学建议课标中提出了以下六条建议:1.充分体现课程形式的多样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可根据各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可开设心理常识课,心理辅导活动课、心理专题讲座等,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健康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2.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体。该课程的实施,应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努力激发起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话说,使每个学生都想说话,让学生通过自己参与的活动来宣泄感情,发表见解、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3.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环境、克服成长中的障碍。4.倡导“活动体验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换位思考、中心发言等方式,引导学生对自己及他人的感知,并从中得到学习、支持、鼓励,从而促进成长5.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教育渠道学校与教师要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使其重视孩子的心理素质培养,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使家庭--学校变成各有侧重的教育场所,使家长充分认识到教育的“合力”作用。同时,帮助家长规范自身的行为,掌握运用科学的家教方式方法,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使家庭在学生心理素质发展中真正起到助推作用。6.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研究和课题研究学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需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难点,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同时,特别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相互补充,相互渗透,才能真正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个人建议:心理健康教育应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不同地区的实际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出发,做到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二)评价建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为目的的实践性课程,不管是心理辅导活动课、心理专题讲座,还是心理常识课,评价应主要关注以下几方面:1、心理健康教育要符合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水平、规律、特征和心理需要教育目标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规律、特征和心理需求是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年龄特征,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师应把握他们在成长中所遇到的实际心理问题,确定适应的教学内容,安排活动,训练重点,使学生在原有心理水平基础上得到健康发展。2、心理健康教育要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倡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整个过程应让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即使是在教给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时,也应充分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总结、去想办法。教师只作点拨。这种让学生自得自悟的方式,有助于学生主动地、自觉地去调整自己的某些观念和价值取向,进而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方式。3、心理健康教育要避免学科化倾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其他的认知学科课程,它不主张直接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心理学课程的学科知识,而是以其相关心理学理论基础为背景知识,把经过处理了的比较通俗化、生活化的而具有心理教育内涵的场景提供给学生。引起学生自我体验,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实现。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体现的是以学生的情意活动为主的,以学生体验为主的一种教育,它不需要作业,更不需要考试,需要的是学生的参与,学生的感悟。通过参与和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个人建议:若全面考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包含的教师、活动、学生三种成分,可从以下三个角度制定评估标准。●立足于教师角度的评价包括:(1)教师个人对辅导内容能否积极参与、感情投入,并做到适度的自我开放;(2)对学生态度是否真诚;(3)对每一个学生能否做到尊重、关注。●立足于学生角度的评价包括:学生是否是课堂的主角,在课堂上能否充分地参与并获得关注与尊重。●从课堂气氛的角度评价:整个课堂气氛是否宽松、活跃、融洽。(三)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互联网上可以开通心理热线、优秀教师的讲座和课程、2、努力让隐性课程资源走向前台学校传统、校园文化、师生关系、教学气氛、班风、校风、校训社团活动、德育活动等隐性课程资源走进课堂3.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人格优势和特长、特长、教学观、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人格特征、成长经历、生活背景成为资源4.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家庭的图书、报刊、电脑、社会上的图书馆5.学科的互相渗透语文、历史、地理、政治以及体育和艺术等学科,具有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功效。在课标学习中,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我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教一定要以课标为导向,以教材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以多种活动形式帮助学生克服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障碍。以上是我对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心理辅导指南第一册教材的解读,不足之处请领导老师们批评指正。有人说:“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每个人在小学这个重要的阶段,只有尝试推开心理健康教育这扇门,才能体会其中的丰富多彩,这一过程,需要教师的不懈努力,为此我们深入研读教材,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力争为学生。
本文标题:小学生心理辅导指南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727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