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误区1:心理学的主要工作研究别人在想什么。心理学无法研究人们思想观念的具体内容。心理学家和普通人一样,只能观察到他人的外显行为,只能听到他人对自己内心世界的陈述,并不能看到,或者感觉到别人具体在想什么。到现在为止,脑科学和其它任何一门科学也无法直接观察到人在想什么。一些特异功能者声称他们可以判读他人的想法,这种能力称为“读心术”。但这类报告尚无一例通过了严格的科学检验。心理学虽然挂着一个“心”字,其实只是当初翻译时的灵机一动。它不仅研究人的内心,更研究人的行为。并且用“可检验性”的标准来衡量,心理学更重视研究人的外显行为,因为它是真正能够观察、记录和检验的。对心理学的这种误解反映了日常生活中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把人的内在心理和外显行为一一对应。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其实有很大差别。然而人们平时并不注意两者的区别,把别人所作的一切,大到在人才市场选择一个职业,小到因为尴尬挠挠头皮,都看成是他想做的。并且认为,要想知道一个人接下来做什么,必须知道他此刻想什么。把了解一个人,简单地等同于了解他脑子里想什么。于是,当他们遇到一个心理学工作者,也就顺理成章地认为心理学当然就是用来干这个活的。并非如此,心理学更多意义上是一门研究外显行为的科学。在西方,有的学者直接把它叫“行为科学”,或者认为应该用“行为科学”来取代传统的心理学。误区二:心理学能预测人的命运,和算命差不多心理学不预测人的“命运”,而是要预测人的行为趋势,即在相同情境下,某个人会有怎样的反应趋势。心理学最多只能了解到他在这个情境下更可能做什么,在那个情境下更可能做什么而已。心理学也在做这项工作,所以它并不神秘,和普通人相比只不过预测得更有依据,更准确一些。然而,行为趋势不等于必然会发生的行为。而且,一个人的行为趋势也不等于他的“命运”。决定我们每个人“命运”的,除了我们自己的行为,还有他人对我们的行为。心理学最多只能了解到他在这个情境下更可能做什么,在那个情境下更可能做什么而已。误区三:对心理问题的误解例如:我经常因为心慌、恐惧影响工作,真想找一种方法让自己永远不焦虑,不恐惧。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焦虑和恐惧虽然令你不舒服,干扰你的工作效率,但它们都是正式的心理机制,本身都服务于人适应复杂环境这么一个大目标。具体如何处理这些负面情绪不在此处讨论。由这个问题出发,我们可以把心理学研究内容称为“非理性心理现象的逻辑”。所谓理性,就是经过智慧判断,认为我在这个场合下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但这些“应该如何”总是和心理规律相悖。A:我应该长久地保持注意力(理性要求)B:我应该记住今天学过的所有英语单词(理性要求)。C:我上台演讲时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理性要求)D:任何时候我都应该完全独立地判断问题,不受他人言论的干扰(理性要求)心理学就是要研究我们的心理“实际如何”,而不是研究“应该如何”。后者是伦理学的内容。误区四:只要自己努力,人的心理承受力是无限的,例子:我老公总说他工作累。他有什么可累的?不过就是坐在办公室里看看报表,开开会,和人吃饭谈生意。这么轻松的工作他说要崩溃了让我觉得不可思议。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直观到别人的生理消耗,也大概清楚一个人的生理极限。比如一个人跑马拉松,或者一个人搬杠重物,爬高楼,搞得满身大汗,我们都能体会到他的疲劳。但人们缺乏感受他人心理消耗的能力,更不清楚一个人的心理极限。往往忽视心理消耗,认为人在心理上有无限的可能性。比如,一个人诉说自己工作太紧张了,头都要炸了。但他的头不可能真得炸开。他究竟如何紧张我们无法直观到,也便倾向于忽视他的诉说,认为那只是无病呻吟。正因为无法观察到他人的心理活动,所以大家就认为,一个人虽然不能无限地跑、游、跳到无限高,或者搬无限重的东西,但他可以无限地忍耐,无限地坚强,无限地记忆,或者自由自在地改变内心状态。一个人如果做不到这些,就是他懒惰,意志不坚强。这是一个常见的心理误解。人不仅不理解他人的心理活动极限,也不清楚自己的心理活动极限。现在有不少人因为精神压力大而作咨询。如果仔细分析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会发现当初都是因为不清楚自己的心理能力有多大,刻意追求完美,揽了过多的活,背上太多包袱。从这个角度来讲,心理学也是一门研究心理活动能力极限的学问。
本文标题:心理学的误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727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