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教案岳永红2012年3月心理理论与实践教案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2第一章现代心理学概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任务、研究方法及心理学史等基本知识,为深入学习心理学奠定基础。教学重点: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心理学研究原则3.学习的心理学的意义与任务教学难点:1.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教学方法:本章主要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辅助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以人的心理为主要研究对象。科学的心理学不仅对心理现象进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对心理现象进行说明,以揭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二、心理现象的分类(一)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指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消失的过程。它具有时间上的延续性。心理理论与实践教案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31.认知过程(知):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各种心理现象。2.情感过程(情):人认识客观事物时产生的各种内心体验过程。3.意志过程(意):人们为实现奋斗目标,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过程。4.意志过程中产生的行为就是意志行为(行)。知、情、意、行的关系:知是产生情、意的基础;行是在知的基础上,在情的推动下产生的,它能提高认识,增强情感,磨练意志;意控制、调节情,提高知。(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是人人共有的心理现象,但由于个人的遗传素质、生活环境、经验等不同,使人表现出不同的个体心理。个性即人的独特性。个性心理是表现在个体身上的比较稳定的、区别于他人的心理特点。1.个性倾向性指个体活动的基本倾向和动力。包括:动机、需要、兴趣、信念、理想、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指个体身上经常稳定表现出的心理特点。包括:气质、性格、能力。3.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的关系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是个体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都是心理学研究的具体内容。心理过程从心理现象的组成部分来研究个体心理现象的共性,它是个性形成的基础;个性心理从个体心理现象的表现来分析个体心理的差异性。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发展形成的。一方面个性心理是在心理过程基础上形成的,没有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不可能产生情感;没有积极的意志心理理论与实践教案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4行动,也就不可能形成个体的性格、气质、能力、理想、信念、世界观等。另一方面,已经形成的个性心理又能调节心理过程,并在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第二节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一、心理学的理论领域(一)普通心理学(二)实验心理学(三)认知心理学(四)人格心理学(五)社会心理学(六)发展心理学(七)心理测量学(八)生理心理学二、心理学的应用领域(一)临床心理学(二)咨询心理学(三)教育心理学(四)民族心理学(五)工业心理学(六)广告心理学(七)消费心理学(八)法律心理学第三节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一、心理学的任务就是通过描述和测量人的心理现象来解释和说明人的心理现象,在此基础上达到控制盒与预测人的心理现象的目的。二、心理学的意义(一)理论意义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为学习教育理论提供心理学理论基础。(二)实践意义心理理论与实践教案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5有助于个体发展自我;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有助于生产劳动者合理安排生产过程;有助于医务工作者提高医疗效果;有助于提高商业服务质量。第四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研究方法在心理学中的意义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一)观察法(二)调查法(三)测验法(四)实验法复习题: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3.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的关系第二章个体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个体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基本知识,为深入学习心理学奠定基础。教学重点:1.个体心理发展含义2.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心理理论与实践教案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6教学难点:1.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教学方法:本章主要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辅助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第一节个体心理发展概述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活动中,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不断地构建心理结构的过程。心理发展的动力是个体已有的心理结构与环境所提供的新的经验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使个体与环境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它推动个体以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不断地解决矛盾,从而使个体与环境之间保持动态平衡。一、心理发展的含义(一)发展:人类个体从诞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身心变化,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两方面。(二)生理发展:也叫生物因素的发展,指人类个体的生理结构与机能及其本能的变化。是一种内发过程,即个体按照自身预定的程序和节奏而自然成熟、成长的过程。外在环境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但无法改变其发展的内在程序和节奏。(三)心理发展:广义的心理发展指的是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心理上的变化;狭义的个体心理发展指的是个体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成年期)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自然成熟论:心理认为,心理发展的内部节奏与生物因素的自然成熟相联系,个体的心理发展是按生物因素自身预定的程序及节奏自然成熟的,外部环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或减慢心理发展的速度,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心理发展的内部节心理理论与实践教案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7律。环境决定论:心理学家华生等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环境影响或塑造的结果。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教育的准备性原则:又称教育的可接受性原则。教育不仅要考虑到个体的生理发展水平,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即考虑个体当前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准备,唯此,才能使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措施等与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使教育具有可接受性。发展性教学:由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认为教学不仅要根据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而且还要预见儿童今后的心理发展,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头。发展性教学正确体现了教育与心理发展的辨证关系,既强调教学要依据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同时又强调教学要依据个体心理发展的新的可能来最大限度地促进个体心理发展,对教育和教学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最近发展区:由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认为在确定个体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可能性的实际关系时,应考虑到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到目前为止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即儿童在独立活动中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一是儿童目前正在形成和刚刚发展的能力水平,即在成人的指导和帮助下有可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即最近发展区。关键期:个体在发展过程中最易获得某一特定行为的敏感期、最佳期,对个体一生的发展非常重要。研究发现,口语发展的关键期是2-3岁,书面语发展的关键期是4-5岁,数概念发展的关键期是5-5.5岁。二、个体心理发展过程的理论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包含着许多心理因素的形成和发展,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过心理理论与实践教案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8程。对这种过程的认识,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理论观点:渐近论、阶段论。(一)渐进论:是关于个体心理发展过程的理论之一。认为从婴儿到成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连续量表的过程。儿童的思维与成人没有本质差异,儿童缺少的只是成人的经验和教育。(二)阶段论:是关于个体心理发展过程的理论之一。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经历一系列有着质的不同的发展阶段的非连续的过程。儿童所表现出的能力并不仅仅是其先前能力的累积,儿童在每一新的阶段都发展起一些与前一阶段具有质的不同的新的内容,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非连续的过程,发展是按阶段顺序进行的,逾越某一阶段是不可能的。实际上,个体的心理发展既表现出连续性,又表现出阶段性;既有量变过程,又有质变过程。第二节认知和语言的发展与教育一、注意的发展与教育(一)注意的发展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这里的一定事物是注意的对象。注意的对象既可以是外部事物,也可以是内部事物。(二)注意的特征1.指向性:是指人把一定事物作为心理活动的对象而离开其他事物的特征。人的注意是有选择的,不能同时指向所有的事物,只能对一部分事物进行反映。两耳分听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注意的指向性特征。2.集中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深入于注意对象的程度的特征。注意集中性的特征是注意中心的事物被清晰的、准确的反映出来,而其他事物心理理论与实践教案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9反映的比较模糊。由于集中性的存在,则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之说。3.指向性与集中性的关系注意的指向和集中是统一注意状态的两个方面,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指向是指心理活动的对象和范围,集中性则说明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反映的清晰、完善和深刻程度。指向性是集中性的前提,集中性是指向性的具体体现和发展。二、注意在教学中的组织与培养(一)在教学中组织学生的注意1.无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1)教学环境方面学校应安静、布置恰当、学生应不迟到、教师应在着装、表情、教具出示、口语表达等方面做好准备;(2)教学内容方面尽量满足学生的需要,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适当。(3)教学方法方面教学方法应变化;教学重点要突出;多用启发式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满足学生的需要。(4)教学语言方面语言要规范;语音要抑扬顿挫,主次分开,快慢适当。2.有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1)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2)激发和培养间接兴趣;(3)正确组织课堂教学;心理理论与实践教案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10(4)采取方法,制止注意分散。常用的方法有:信号控制,邻近控制,内容控制和必要的批评。(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1.教学条件教师对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教学环境的合理组织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教学内容科学、生动,方法灵活多样,组织充实严密,环境舒适优雅将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培养。2.学生的主观心理状态的培养(1)加强意志力的培养和锻炼;(2)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3)培养广泛而稳定的兴趣;(4)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其注意力。第三节个体心理发展的理论个体的心理发展受先天和后天两方面因素的制约。先天因素指的是个体出生时受之于父母的遗传素质,即机体的生理解剖结构,尤其是脑和神经系统的状况。后天因素指的是个体出生遗憾所接受的来自环境的各种影响。其中,教育是个体接受的来自环境的一种最主要的影响。在个体心理的发展过程中,究竟是先天因素还是后天因素、遗传因素还是环境因素起决定作用,有自然成熟论和环境决定论之争。一、自然成熟论:代表人物:彪勒。认为,心理发展的内部节奏与生物因素的自然成熟相联系,个体的心理发展是按生物因素自身预定的程序及节奏自然成熟的,外部环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或减慢心理发展的速度,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心理发展的内部节律。因此,一个人的心理能够发展到何种程度,达到何种水平,心理理论与实践教案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11是由获自遗传的先天素质预先决定的。这种观点后来被称为遗传决定论。以生理发展曲解心理发展,是庸俗进化论在心理发展问题上的一种表现。二、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华生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环境影响或塑造的结果,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斯金纳继承了华生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并进一步明确指出,所有的行为都可以通过操纵强化莱加以改变、塑造和控制。这种将心理的发展看作是环境对个体打下烙印或塑造的结果的观点,又称外塑论。否认心理发展的内因作用,是一种机械主义的发展观。三、个体的心理发展既非遗传决定的,也非环境决定的。由遗传所决定的先天因素如脑和神经系统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为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能否变为现实性,取决于先天素质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第四节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教育是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接受的来自环境的最主要的影响,也是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教育受个体已有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个体现有的心理发展水平是教育的基础。个体能否接受环境教育所提供的新的知识经验,依赖于其已有的身心发展状态。一般认为,儿童在6-7岁时身心发展才能达到接受正规学校
本文标题:心理理论与实践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729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