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课程急救护理教师徐敏教研室主任高晓梅专业班级2010级护理11班周次10日期2012年5月18日教学内容7-2心肺复苏术课时2课时人数30人学校焦作卫生医药学校教研室护理教研室授课类型理论、实践一、教材内容分析1、教材方面本次课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急救护理》,主编:谭进2、知识方面本次课主要研究的是教材第七章、第二节中“单人徒手成人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方法,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心脏骤停和心肺脑复苏术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本章重点内容之一。首先,关于心肺复苏术的一些相关理论知识已经进行了学习,其次,在本次课之后,学生要进行心肺复苏术的练习,所以,本次课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3、能力方面心肺复苏术是一项常用的急救技能,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牢记心肺复苏术的操作过程,准确的找出胸外按压的正确位置。二、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心脏骤停和心肺脑复苏的理论知识,已经初步掌握了心肺复苏术的理论知识,且学生好动、动手能力强、基础差,所以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加强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三、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1、说出单人徒手成人心肺复苏术中的各项注意事项。2、独立完成单人徒手成人心肺复苏术。过程与方法:1、获得观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2、培养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情感与价值:1、增强急救意识。2、培养其职业素养和严谨的科学素养。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徒手心肺复苏术的规范操作。难点:胸外按压的定位及手法。解决策略:通过分组讨论,组间交流,老师的直观演示,讲解以及学生的动手练习,来逐步突破本次课程的重点难点。教学设计方案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策略:任务驱动法讨论法演示法本次课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给每小组分配任务,小组围绕任务进行讨论,探索,最后展示结果,老师整合讲解并示教,整个过程中将竞争贯彻到底,任何好的表现都可以为自己的小组加分,其间穿插比赛,从而激励学生努力表现的更好,达到活跃课堂的目的。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学环境:护理训练室,环境设备符合教学要求。资源准备:多媒体设备自制PPT心肺模型人纱布手电筒等七、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2分钟)以高秀敏猝死的病例引入新课,为同学们设置情景“如果你在现场,你会用什么方式对高秀敏进行救治呢?”观看PPT思考以同学们喜欢影视作品的特点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认定目标(1分钟)应用课件展示重点、难点、三维教学目标.教师归纳总结并说明课程安排及要求.观看PPT使学生明白本次课的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内容。探索新知(35分钟)1、课前准备,将国赛获奖选手请来为学生演示心肺复苏术,将心肺复苏八步打乱写于白板上,课上请每组派代表上台排序。2、将心肺复苏八步分为四个任务,将任务发放给学生进行讨论,老师巡回,答疑。1、认真观看学姐演示,每组代表上台将本组的排序写于白板上。2、组内讨论,操作,归纳操作重点。本环节为本次课重点环节之一,优秀同学的演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环节既能够很好的检查学生复习状况,又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小组讨论,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一视同仁,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同时也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起来,期间配以3、对学生展示进行组间相互评价交流.3、展示结果,交流评价。小组间的得分竞争,活跃课堂气氛。整合巩固(25分钟)老师整体示教,边做边配合PPT讲解重难点,强调学生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展示正确的操作手法.学生在观看完老师示教后,再次进行练习,将整个操作过程串连起来,查缺补漏。观看演示,倾听讲解,思考对比自己的操作,并进行验证练习。本环节是本次课的另一个重点,学生展示完毕之后,老师趁热打铁,将心肺复苏术示教讲解一遍,加深学生印象,同时纠正强调学生的错误。学生再次练习,查缺补漏效果检验(10分钟)组织一个心肺复苏小比赛,看一看,哪一组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的成功率高,组间进行总结评价队员上台比赛,其他同学充当裁判,比赛结束后,交流总结。以小组比赛的形式,既检验了学生学习的程度,又活跃了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评价矫正(5分钟)总结学生的操作,评选出本次课的优秀急救队与优秀个人,进行鼓励。注意聆听记录,下次课反馈总结学生容易犯的错误,强调注意要点,使学生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下次课改正。表扬学生优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与成就感。作业布置(2分钟)PPT展示两个思考题:如果是一个牙关紧闭的病人猝死,应该怎么办?如果是一个婴儿或儿童猝死,又应该怎么做?比较一下,他们和成人心肺复苏的不同之处思考观看记录布置思考题,培养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能力,完善心肺复苏术。思想升华以武汉最美女孩救治拾荒老人的事件结尾,强调心肺复苏术普及的重要性。PPT展示心脏骤停的严重后果,还有很多人因为没能及时接观看思考灌输急救理念,增强急救意识及社会责任感,职业素养。(10分钟)受CPR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强调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理念。七、教学评价设计本次课采用的评价方式分别有自评、组员间互评、组间交流评价、老师随时指正评价,比赛的方式评价、最后总结评价。而自主的、动态的、及时的、富有个性的评价方式,无疑将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自信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将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状态,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八、教学反思我在本次课上课之前,就已经对教材、学生做了充分的了解,制定了一系列适合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重难点以及教学方法;上课中间密切关注学生动态,掌握上课节奏,活跃课堂气氛;课后更加积极反思,查缺补漏,总结经验教训,做到对自己教学经验上的进一步提升。本次课亮点:1、课程开始时请参加过护理技能大赛的同学演示操作,提高同学的学习欲望,增强同学的信心。2、由比赛的形式,来进行心肺复苏术流程的记忆和技能的检测,竞争的氛围也刺激学生更好地学习为本组加分,活跃了课堂气氛,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学生自信心得到了增强,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适时地鼓励、肯定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信心,进行小组讨论学习,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4、整个上课过程中,充分的利用了学校的环境及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条件。5、整个教学过程贯彻“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整个过程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与意识,培养其职业素养,增强其急救意识。本次课不足:个别同学没能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当注意加强这些同学的关注。本次课收获1、培养学生的创新性,首先教师自身要有创新观念,创新的处理,设计教学内容,能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的诱发。2、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就象有了金钥匙,能打开知识的大门。”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把这把“金钥匙”交给学生。《急救护理》7-2心肺复苏术教学设计制作:徐敏单位:焦作卫生医药学校
本文标题:心肺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731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