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013-11-2417:17:49|分类:默认分类|举报|字号订阅本文转载自开心苗苗《转载:让孩子健康不生病的亲子按摩法》原文地址:亲子按摩按出健康和亲情作者:点灯的心的博客给孩子按摩不仅可以增进孩子和父母的感情,还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有空了,给孩子揉揉捏捏,不仅能治疗孩子腹泻,上火,胃口不好等小毛病,按摩还能帮助孩子睡眠,减少烦躁情绪。胃口不好给宝宝捏捏背人体背部的正中为督脉,督脉两侧为足太阳膀胱经,这两条经脉是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捏脊疗法就是通过疏通这两条经脉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扶正祛邪的目的,临床上也常用来治疗小儿疳积、消化不良、呕吐、便秘、咳喘等症。这种疗法有简便易行,痛苦小,见效快,且易学易懂易操作,有心的家长学会后,在家里就可常给宝宝做。按摩方法:首先让宝宝俯卧或侧卧在床上,背部保持平正,肌肉尽量放松;家长站在宝宝身体一侧,双手食指半屈,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用食指中节靠近拇指侧面的地方抵住宝宝椎骨,双手大拇指与向上捏起宝宝背部正中脊椎两侧的皮肤交替自下向上捻动,一直推到颈后与肩平的大椎穴,一次捏五六遍。一般每天捏一次,7--10天为一个疗程。在捏背脊的过程中,还可适当用力拎起孩子的肌肤,称为“提法”,每捏3--5次提一下,可增加对相应穴位的刺激量。提和捏的力度应以孩子皮肤微红为宜,不可过度。注意事项:1、此法适用于半岁至六七岁左右的婴幼儿,因为年龄过小的宝宝皮肤娇嫩,力度掌握不好易损皮肤,而年龄太大的孩子则背肌厚,提捏难到位,疗效不佳。2、一般在早上起床前或晚上临睡前进行效果较好,或是在饭后两小时后再进行,每次捏的时间不宜长,3--5分钟即可。3、室内温度要适中,捏脊者要先修整指甲,且手要够暖,手法要轻快,用力和速度要均匀。4、背脊皮肤有破损,或者患有疖肿、皮肤病及高烧时要暂停,有心脏病或有出血倾向的小儿不宜。6分钟按摩宝宝不磨牙家长还可以把手心搓热后,放到宝宝的肚脐处轻轻按摩,顺时针、逆时针各转2~3分钟,一天两次。按摩可以刺激宝宝的肠道蠕动,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宝宝火气大,就用ILOVEYOU按摩法ILOVEYOU按摩治疗法:用手指在宝宝腹上,依次画“I”、“L”以及倒“U”字。重覆按摩的同时说“ILoveYou”,宝宝会很喜欢的。宝宝便秘按摩法:婴儿通常一天排便2—4次。但吃奶的孩子经常出现周期性的便秘,父母们没事就可以多帮宝宝做做按摩,缓解便秘。按摩手法:让小孩4个小手指并拢,得到从食指到小指的宽度(厘米)数为一个测量单位,再确定按摩点:第一对:肚脐左右各一个测量单位,每边再加0.5厘米;第二对:左右手外侧从腕关节弯曲处中部顺着朝胳膊肘的方向向上一个测量单位;第三对:左右脚内侧寻找突出的踝骨,向上一个测量单位。每天1次,或饭前30分钟,或饭后1小时,用食指或中指顺时针按摩每对按摩点20秒,一般2—3周后就会见效。腹泻、消化不良按摩法腹泻、消化不良有时真的让妈妈们防不胜防,学学这些按摩法,能帮你坚决宝宝的健康小麻烦。宝宝腹泻按摩手法儿童的腹泻需要辨证对待,水样大便,黄臭的大便需清肠;“拉稀”达一周需要止泻。按摩手法:动作1(清肠):用大拇指按摩孩子食指靠近大拇指的那一侧。按从虎口到指尖的顺序。动作2(止泻):用大拇指按摩孩子食指靠近大拇指的那一侧。相反,按从指尖到虎口的顺序。宝宝消化不良按摩手法动作1:摸腹。顺时针抚摸腹部。动作2:揉按大鱼际。用你大拇指的罗纹面揉孩子大鱼际(即大拇指的根部)。宝宝咳嗽的按摩手法1.风热咳嗽宝贝往往出现面红耳赤、口唇干红、咳嗽频繁、咳声尖锐、鼻流黄涕、发热有汗、舌质红、舌苔黄腻等种种表现。按摩要点:清热解表、疏风散热、止咳化痰。按摩方法:直推天门穴24次;从两眉中间至前发际部位,成一条直线;逆运太阳穴(逆时针揉太阳穴,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眼外角中间向后的洼陷中)20次;揉肺俞(第3胸椎棘突下左右俞线上)50次。2.风寒咳嗽宝贝有明显着凉病史,表现出面色发白、寒战怕冷无汗、阵阵咳嗽、咳声重浊及痰涎清稀。白色泡沫痰可使鼻堵不通气,伴有流清水鼻涕;有的宝贝还会出现发热、口唇淡红、舌苔白。按摩要点:疏风散寒、开腠发汗、宣肺降气,化痰止咳。按摩方法:推坎宫50次(面部两条眉毛之上,自眉头至眉梢成一条直线);推天门20次;推檀中胸部两个乳头的连线之中20-50次。3.阴虚燥咳多见于平素体弱多病或没有及时治疗的宝贝。往往咳嗽时间较长,经久不愈,咳嗽声音低微、气短息弱、精神倦怠喜卧、口唇淡白,手足心热。按摩要点:补气养肺,敛肺止咳、补肾纳气、固本培元、增加体质。按摩方法:揉肺俞(食指第一指节横纹)30-50次;推脾土50次;顺运内八卦(顺时针揉内八卦穴,内八卦穴在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作圆)。4.痰湿内阻多见病久未愈的宝贝,或喜食肥甘厚味的肥胖宝贝。他们往往咳嗽频作,痰涎较多、喉中痰鸣,痰液清稀或吐泡沫样痰,伴舌质淡、舌苔白腻、食欲不振等不适。按摩要点:健脾化湿、宣肺止咳、益脾健运,化痰止咳。按摩方法:推四横纹3-5遍(掌面食、中、无名、小指节横纹);揉足三里100次(膝关节髌骨下,外膝眼直下四横指处)。3个爱心提醒:1.按摩手法要轻柔,要动作连续、节奏快速,这样疗效会更好。2.按摩法适于感冒咳嗽之轻症,如果宝贝病情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去医院治疗。3.每次按摩结束后,要给宝贝多喂食开水,加速毒素排出,以利早日康复。过敏性鼻炎按摩方法1.常用手法(1)患儿坐位或仰卧,家长以拇指推擦印堂穴1分钟。(2)以指按揉迎香穴1~3分钟。(3)以中指指腹在鼻两侧快速搓擦1~3分钟,使局部产生灼热感为度。(4)掐揉双侧合谷人各1分钟。2.随症加减(1)风寒犯肺型:症见鼻痒,喷嚏频作,鼻塞,流大量清水涕,常伴发热,恶风寒,头痛等,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加:①揉外劳宫300次。②按揉曲池、风池穴各30次。③以掌横擦眉背部,以透热为度。(2)肺脾气虚型:症见鼻塞鼻胀较重,嗅觉迟钝,平素头重头昏,四肢无力,食欲不振,大便搪薄,舌质淡或胖,边有齿痕,苔白。常用手法加:①补脾经300次,补肺经300次。②摩腹2~5分钟。③按揉足三里1分钟。④按揉肺俞、脾俞、胃俞穴各1分钟。(3)肾气亏虚型:多为长年性,症见鼻疗,鼻塞不通,喷嚏连作,清涕难敛,早晚较甚,常伴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舌质淡,苔白。常用手法加:①补肾经200次,补脾经300次。②以指按揉脾俞、肾俞穴各1分钟。③横擦命门穴,以透热为度。生活调理(1)找出致病的过敏原,设法避免接触,经过较长时间后,病儿对该过敏原的敏感性可以降低或消失。(2)改善周围生活环境,坚持身体锻炼,提高人体的抵抗力。(3)避免食用鱼虾、海味、牛乳、蛋类等食物。【相关阅读】中医推拿治疗小孩生病,效果特佳?导读:现在独生孩子,一旦感冒发烧之类生病,80后的父母最为心疼和发愁,不仅是感同身受,更是一进医院,就要求快点好,一味让孩子吃抗生素药、打针,挂吊瓶,往往孩子又不配合,先不说这些现代西式疗法副作用多多,就是孩子,也怕这样折腾。那么,中医有哪些方法比较容易让孩子接受呢?其实,上千年来中医在治疗小儿疾病方面,有许多非常简便、低廉的绿色疗法,让孩子容易接受,让父母省心放心。下面简单介绍如下:一、中医药浴药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是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黏膜作用于机体,促使腠理疏松、气血流畅,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药浴的药液,由中药配伍而成,包括柴胡、荆芥、青蒿、川芎等经皮肤吸收性良好的中药,具有疏风解表、发汗退热的作用。如果孩子高热,在服用退热药的同时进行药浴,会使药力发挥得更快。家长也可以在家里用这样的方法:用艾叶60克(艾叶芳香,利于疏泄腠理),煎汤泡澡或泡脚,药液温度为39℃~41℃,如果泡脚,药液以浸泡到足踝为度。每晚1次,每次10~20分钟,效果也不错。二、穴位贴敷三伏天、三九天进行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主要针对孩子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中药贴敷,是根据孩子不同的体质和病情,进行科学辨证,再将调配好的中药,用具有增强药物渗透作用的热性药生姜的汁,配出不同的药,选取不同的穴位进行贴敷,起到刺激穴位、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优点是药物不经胃肠道代谢,能有效保护孩子脆弱的脏腑,而且治疗方便。对偏寒体质、偏热体质的孩子,以及哮喘、易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孩子,通过系统贴敷可以调节体质,增强抵抗力。三、耳朵压法人的耳郭穴位很多,可根据情况在耳郭处辨证取穴,如咽喉、气管、肺、大肠、脾、肾、内分泌等穴位。先将耳郭皮肤用75%酒精消毒,取0.4厘米见方的胶布,中心贴1粒王不留行子,对准耳穴贴压,用手轻轻按压或轻揉片刻,刺激穴位,同样可达到增强免疫力、防病的作用。四、推拿疗法(1)推拿小儿推拿早在明清就自成体系,患儿和家长均易于接受。推拿时,只要治疗中医师根据病情辨证,取穴正确、手法熟练、时间充足,就能取得好的疗效。推拿时,要求手法要均匀、柔和、流畅、轻重适宜。宝宝皮肤嫩,需事先在手上蘸一些滑石粉,以起到滑润皮肤、增强功效的作用。若是孩子有皮肤病、创伤出血、骨折等情况时,则不宜进行推拿治疗。每次以15~30分钟为宜。(2)捏脊法让宝宝取俯卧位,背部裸露,涂抹适量滑石粉,施术者将双手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患儿皮肤,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同时向上捻动,自尾椎两旁始,沉脊柱两侧双手交替向前推动至大椎穴两旁。每天睡前家长给孩子捏上3~5遍,对调理消化功能、增强抵抗力有好处。但家长一定要认真练习才能达到准确熟练的操作。如果孩子背部皮肤有疾患应禁用。五、介绍几种常见病推拿法(1)小儿腹泻:3岁以下宝宝最易腹泻,其中常见为伤食泻,因宝宝肠胃功能较弱,如果喂养不当,极易损伤脾胃,造成腹泻。天河水穴部位:手掌向上,从腕横纹中央到肘横纹。手法:用指腹从腕横纹中央推向肘横纹中央即可。清胃经穴部位:手心向上,大鱼际外侧缘赤白肉际处,从腕横纹到拇指根部。手法:用指腹从腕横纹推到拇指根部。运八卦穴部位:以手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画一圆圈,此圆为八卦穴。手法:四指在掌心顺时针方向自然化圈。清补大肠穴、揉外劳宫、揉板门等穴位推拿法,需根据病情对症选穴。(2)咳嗽:咳嗽分几种症型,包括风寒、风热、痰湿,下面介绍一下最常见的风寒咳嗽,包括鼻塞流涕、发热头痛、怕冷等症状。八卦穴(同上)平肝清肺穴部位:分别指两个穴位,肝经穴:掌心向上,食指指尖到指根;肺经穴:掌心向上,无名指指尖到指根;手法:用手掌握住宝宝其余三根手指,露出食指与无名指,用中指与无名指轻轻从指根部推到指尖。推四横纹穴部位:掌心向上,手掌四指的连掌的横纹;手法:左右来回推。还有清补脾穴、揉二马穴等,需根据病情对症选穴。(3)便秘:分虚寒、实热便秘等症型。平肝穴(同上)。清胃经穴(同上)。退六腑穴。部位:手前臂尺侧,即与小指成一直线,从肘横纹到腕横纹。手法:面对宝宝轻握小手虎口处,端正左臂,让小指在下,用食指和中指的内侧从肘横纹推向腕横纹。还有清大肠穴、运水入土等,需根据病情对症选穴。提示:孩子为稚阳体质,发病后,病情变化快,再加上皮肤娇嫩,如果辨证不准、手法不对,不仅容易伤及皮肤,而且可能延误病情。因此,如非专业人员,孩子生病时,不建议在家自己按摩推拿,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本文标题:小孩穴位按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737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