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小说阅读答题指导1、小说的定义小说是一种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多角度、多层次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2、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1)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常见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以及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2)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它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部分,还有的包括序幕、尾声。(3)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感情等。小说阅读考查的一般设题角度一、环境描写的作用(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分析表现手法)二、故事情节及其特点赏析(分析作品结构,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分析表现手法)三、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赏析(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四、小说主题的赏析(概括作品主题)五、对小说社会意义或表达技巧的探究(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一)、环境描写的把握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小说的环境描写跟人物的塑造与表现主旨也有重要的关系。题型:①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②分析概括环境的特点;③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1、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A、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B、交代人物身份,表明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C、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2、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A、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作用。B、渲染气氛,为后面刻画人物铺垫。C、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D、展开、推动情节发展。E、象征、暗示或深化主旨。环境作用答题样式:环境本身内容+术语XX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氛围,渲染(定下)了……感情基调,烘托了人物……,为下文……情节展开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主题。(二)故事情节的把握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主旨的。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深化升华主题在结尾加上“尾声”。1、把握故事情节(1)三种题型: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③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2)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情节的作用: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2、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3、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4、照应前文。5、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6、刻画人物性格。7、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2、情节安排评价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使结构紧密、完整。如《雪夜》开头结尾都写雪花飘舞,渲染凄凉气氛,暗示了人物命运。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作用:制造悬念。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作用:引发读者想象,耐人寻味。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解题技巧1、找出情节线索,理清情节的来龙去脉。2、由事及人,看情节发展如何为塑造人物服务。3、见微知著,从场面和细节描写中分析情节对表现主题的意义。4、赏析技巧,注意发现作者组织情节的艺术匠心。从文章结构鉴赏:①铺垫呼应,结构严谨②前后对比,鲜明突出③先抑后扬,曲折有致④环环相扣,层层深入⑤先总后分,层次分明⑥板块结构,美观严谨⑦一线贯之,形散神聚⑧承上启下,过渡自然欲扬先抑作用: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三)人物形象的把握1、常见题型:①分析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②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这种题型的命题角度为:①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②××是一个怎样的人物?③××有哪些优秀的品质?④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2、面对这些题型,我们该如何解答呢?一般可从四方面揣摩:①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②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③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④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3、人物形象的鉴赏鉴赏人物形象的几个切入点:①从分析人物描写切入。人物的性格特点往往从肖像、神态,典型的动作、行为,个性化的语言,细致入微的心理活动中折射出来,因此,通过分析作者对人物的各种描写,能够发掘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各色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如《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外貌描写非常传神。②从分析故事情节切入。鉴赏人物形象,也可以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的历史。鉴赏人物性格,离不开表现他们性格的事件。我们可以从人物之间关系上,亦即从某人与其他人构成的各种事件上去看他们各自的行为,并从他们不同的行为上透视他们的思想感情倾向。要学会在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中把握住人物在诸多矛盾冲突中的动作、内心动机,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③从分析环境角度切入。小说的环境描写,通常包括历史背景、时代气氛、人物关系、人情风俗以及自然景物等方面,概而言之即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个方面。自然环境对人物的命运有时也有影响,但真正决定人物命运的往往主要是社会环境。环境是小说存在的背景,为小说提供空间和时间范围,也是小说中人物活动的场所。分析环境时,必须注意社会环境中的复合的因素,应透过当事人的言行深入挖掘社会历史内涵。注意人物与环境的辩证关系,善于从人物在社会环境中的走向,解读人物的思想性格,认识和评价人物的性格、品质、典型性、社会意义、作者的感情倾向等。如《装在套子里的人》的结尾,写到别里科夫死后才一个月,生活又变得沉闷,清楚地表明了别里科夫是个典型人物,只要专制制度还在,别里科夫式的人物便不可能死绝。(四)小说主题的把握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题型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③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的理解和看法。概括主题的基本术语:1、歌颂、赞扬、张扬什么。2、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3、揭示什么人生道理。4、对什么现象的反思。5、表达/表现了什么情感。答题基本步骤第一步,粗读原文,形成初步的整体感知。⒈抓住对象、话题,把握作者大致的见解倾向。⒉把握各段大意,把明显的中心词或关键句画出.⒊把握结构。第二步,带题研读,找“三点”。⒈提问点——认真读题,看准题目要求。⒉对应点——根据题目要求找准对应区域。对应点如果选择涉及的信息不止一处,要注意将相关的对应点找全。⒊入选点——筛选出可以进入答案的要点。第三步:组织答案。⒈摘抄原文词句直接作答。⒉利用文中词句组合作答;⒊形象化语句意思的抽象转述;⒋整合文意,概括表述。(五)、精妙技巧的把握题型①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②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③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炼、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趣。(关于表达技巧的详细说明见“文学类表达技巧”资料)(六)、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小说的语言一般具有以下特点: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含蓄丰富。语言的品味赏析,包括含义理解、作用分析、语言技巧和手法的赏析。这是小说阅读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考查点。对语言的品味也是感知形象、概括主题、把握作者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的有效途径。品味语言要抓住关键词去品味语言的丰富内涵;品味语言,还要挖掘语言中的潜台词;品味语言,还要注意字句凝练,称谓变化,注意个性化的语言等。第一类是分析理解小说中的语言含义,可以分为人物语言和叙述人语言:1、人物语言。即作品中人物对话、独白,作品中的人物语言应该是性格化的语言,要能充分地揭示人物性格特征和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2、叙述人语言。也就是作家在作品中描绘人物、叙述事件、评价生活等使用的语言,对文学作品语言的鉴赏一般主要就叙述人语言而言。结合语境,分析理解优美、精彩的语言,分析理解重点段落的含义及其蕴涵的思想感情。这类型的题目主要是词语、句子的含义,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命题。题型有以下2个方面:1、某一词语在文中如何理解?2、某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解题思路:一是瞻前顾后,结合文意理解;二是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词语(句子),写了……,表现了……第二类是品味与鉴赏精彩语句的表现力,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①鉴赏人物语言的个性特色。②鉴赏叙述语言的概括、简洁和传神。③鉴赏作者运用语言的风格。品味语言的准确、简练、生动、形象,以及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委婉含蓄、尖锐直露、冷峻深沉、热情澎湃等);给读者的艺术审美情趣;所运用的各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反语、夸张、排比等)创造出的意境、表达效果,等等。④从作品实际出发对语言进行具体分析。(七)、对小说题目的考查常见提问方式:小说题目的含义是什么?以“XX”为题的目的是什么?把题目换成“XX”好不好?为什么?应对策略:⑴考虑题目是否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眼球),引发读才思考;⑵考虑修辞角度,题目使用什么辞格或句式,有否词类活用;⑶考虑语言角度,题目是否具有文学性或文学色彩,语言是否通俗易懂、平实、生动形象或带有讽刺、幽默等意味;⑷考虑文章内容和结构,题目是否行文线索,是否矛盾冲突的转化点,是否揭示主旨的关键,是否一语双关,是否作品主人翁,是否内涵丰富、深刻等。简而言之,主要从与小说的主题和结构的关系去分析。标题作用1、线索作用。2、紧扣情节。3、突出主人公的形象(品质、特点等)。4、紧扣(揭示)主题。5、制造悬念,吸引读者(激发读者兴趣)6、象征意味、寓意。标题作用答题样式:内容+术语(写几点,一般看分值)A、以“XX”为题,起到线索作用(贯穿全文)B、以“XX”为题,能概括……情节。C、以“XX”为题,突出了……人物的形象。D、以“XX”为题,揭示文章……主题。E、制造悬念,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F、以“XX”为题,象征了……。对……具有暗示作用(八)、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小说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作家在作品自然会寄寓对时代、社会和生活某种看法,即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从近几年高考小说的选文看,一般都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做到了对学生成长的关怀与道德修养的指引。有的材料关注生命与环境,有的剖析生命的价值,有的颂扬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有的培养健全的人格,有的揭示生活的哲理,闪耀着灿烂的人文思想火花,等等,其实也折射出作家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所以,我们要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还应该把着眼点放在把握小
本文标题:小说阅读答题指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746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