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第23章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西财金融学院货币金融学
第23章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23-2本章学习目标总需求(aggregatedemand)指的是不同物价水平下,经济对于最终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总量。总供给(aggregatesupply)则是在不同物价水平下,经济中的企业希望售出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量。与其他的供给需求分析相同,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决定了实际产出和物价水平。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使得我们能够探讨总产出和物价水平的决定。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解释经济周期的各个阶段,还有助于我们理解有关经济政策如何执行的讨论。23-3•总产出、失业与价格水平•23.1总需求•总需求曲线,它描述的是其他所有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中产出的需求量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组成部分1.消费支出C:指对消费品和服务的总需求;2.计划投资支出I:指企业用于新机器、厂房以及其他资本品的计划支出总额,再加上用于新住宅的计划支出总额;3.政府支出G:指各级政府用于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支出;4.净出口NX:指外国对本国商品和服务的净支出额,等于出口减去进口。adYCIGNX23-4•23.1.1推导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因为在假定名义货币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的下降会导致实际的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利率水平的下降,刺激投资支出增加,直接增加总需求。•国际贸易机制下,价格水平的下降会导致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和利率水平的下降,此时以外币计价的资产相对于美元资产而言更有吸引力,从而导致对美元资产需求减少,美元汇率下跌,美国国内商品与外国相比更便宜,净出口增加,总需求增加:/adPMPiIY/adPMPiENXY23-5•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货币数量论分析:•交易方程式,MV=PY,表明如果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常数,确定的货币供给量(M)意味着名义总支出(PY)也是确定的。当价格水平下降(P)时,为将总支出保持在原有的水平上,总需求必然上升(Yad)。•23.1.2导致总需求曲线位移的因素•货币数量论的分析表明,货币供给量的增加(M)会使总需求曲线右移。如图23-1所示,货币数量的增加会提高每个价格水平上总需求的数量,并使总需求曲线从AD1右移至AD2。23-6图23-1总需求曲线的移动23-7•对总需求各组成部分的分析指出其他一些因素也是导致需求曲线位移的重要原因。例如,如果政府支出增加(G)或净出口增加(NX),每个价格水平上的总需求量都会增加,导致总需求曲线右移。政府税收的减少(T),使消费者和企业的乐观情绪增加,消费支出和计划投资支出会增加(C,I),也会导致总需求曲线右移。•小结:无论是货币数量论还是对中需求各组成部分的分析,都认为总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并随货币供给的变动而发生位移。我们对这两种分析方法的讨论说明。导致总需求曲线发生位移的因素有六个:货币供给量、政府支出、净出口、税收、消费者的乐观情绪和企业的乐观情绪。•表23-1总结了这六种因素对总需求曲线可能的影响。23-8表23-1推动总需求曲线位移的因素23-9•23.2总供给•总供给曲线表示的是供给的产出数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23.2.1长期总供给曲线•在长期中,经济的产出量由经济中的资本量、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劳动供给量和可获得的技术决定。•自然失业率: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失业率。•产出的自然率水平:在自然失业率条件下的总产出水平,它是长期中经济在任何一价格水平上要达到的产出水平。因此,长期总供给曲线(LRAS)是对应于产出的自然率水平的垂线,表示为Yn,如图23-2所示。23-10图23-2长期总供给曲线23-11•23.2.2短期总供给曲线•工资和价格粘性:工资和价格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才能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因此短期总供给曲线(AS1)是向右上倾斜的,如图23-3所示。•原因: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如果利润增加,总产出增加,产出供给量也会增加。每一单位产出的利润等于单位产出的价格减去生产一单位产出的成本。短期内,生产成本是固定的,当总体价格水平升高时,每单位产出的价格相对于它的生产成本会上升,单位产出的利润也随之增加,企业扩大生产,总产出的供给量增加,所以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23-12图23-3短期总供给曲线23-13•23.2.3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位移•当生产成本提高时总供给曲线左移,而当生产成本降低时总供给曲线右移。•23.2.4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位移的因素•导致总供给曲线发生位移的主要是那此能够影响生产成本的因素:(1)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2)通货膨胀预期;(3)工人增加实际工资的要求;(4)与工资无关的生产成本的变化。•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当总产出水平高于自然率水平时,总供给曲线向左位移;当总产出水平低于自然率水平时,总供给曲线向右位移。23-14•预期的价格水平•预期价格水平的升高会导致总供给曲线向左位移,预期价格水平上升的幅度越大(即预期通货膨胀率越高),总供给曲线位移的幅度就越大。•工资推动•工人成功抬高工资水平会导致总供给曲线向左位移。•与工资无关的生产成本的变动•负面的供给冲击会提高生产成本,导致总供给曲线向左位移;而正面的供给冲击则会降低生产成本,导致总供给曲线向右位移。23-15工资推动正向供给冲击负向供给冲击预期价格水平上升表23-2推动短期总供给曲线位移的因素23-16•23.3总供给和总需求分析中的均衡•23.3.1短期均衡•图23-4反映了短期均衡状态,此时总需求量等于总供给量,也就是短期总供给曲线AS和总需求曲线AD的交点E。均衡的总产出水平为Y*,均衡的物价水平为P*。图23-4短期均衡23-17•23.3.2长期均衡•图23-5a中总供给曲线和均衡点的移动表明,经济不会停留在产出高于自然率水平的状态下,这是因为此时总供给曲线会向左位移,导致物价水平上升,并推动经济(均衡)沿总需求曲线向上移动,直到经济到达位于总产出的自然率水平Yn上的长期总供给曲线为止。•在图23-5b中,经济的初始均衡位于点1,此时的产出Y1,低于自然率水平。由于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工资水平开始下降,并推动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位移,直至它到达并停留在AS3。经济(均衡点)会沿总需求曲线向下移动,直到它到达长期均衡点3,即总需求曲线和位于Yn处的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与图23-a一样,在总产出重新达到自然率水平时,经济将会实现均衡。23-18图23-5总供给总需求分析中实现长期均衡的调整过程23-19•图23-5a和图23-5b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无论产出最初位于何种水平,它最终都会回到自然率水平上。这一特征被描述为经济具有自动调节机制(self-correctingmechanism)。•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重要的问题是这种自动调节机制能够多快发挥作用。凯恩斯主义者(Keynesians)更倾向于通过积极的政府来使经济恢复到充分就业水平。而货币主义者(monetarists),主张采取货币供给或基础货币按不变比率增长的规则,以使有可能导致产出波动的总需求的波动最小化。23-20•23.3.3总需求冲击导致的均衡变动•图23-6描述了正面需求冲击引起的总需求曲线右移所带来的影响。这些正面需求冲击包括:货币供给从增加(M),政府支出的增加(G),净出口增加(NX),税收减少(T),或者消费者和企业对经济前景变得更加乐观所引起的支出意愿上升(C,I)。•总需求曲线从AD1到AD2的位移,使经济从点1移至1’。由于Y1’Yn,短期总供给曲线会左移,并最终移至AS2,此时总产出恢复到Yn,而价格水平上升到P2。•尽管总需求曲线右移最初的短期影响是价格水平和产出同时升高,但最终在长期内它只会导致价格水平的升高。23-21图23-6中需求曲线位移对产出和价格水平的影响23-22•23.3.4总供给冲击导致的均衡变动•如图23-7所示,假定经济最初位于点1。此时由于出现负向供给冲击,短期总供给曲线将从AS1移至AS2,均衡点从点1移至点2,价格水平升高,而总产出下降。此时,价格水平上升而总产出下降的情形被称为滞涨。在点2产出低于自然率水平,因此工资水平会下调,并推动短期总供给曲线回移至最初的位置AS1。结果是经济均衡点沿着总需求曲线AD移动,并回到原来的长期均衡点1。•尽管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左移最初会提高价格水平并降低总产出水平,但最终的结果是价格水平和总产出水平都保持不变(假设总需求曲线保持不变)。23-23图23-7短期总供给曲线位移对总产出和价格水平的影响23-24•23.3.5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位移: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和后遗效应•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实际)总供给冲击会对产出的自然率水平Yn产生影响。他们认为,对于偏好(例如工人的工作意愿)和技术(生产力)的冲击是导致经济周期短期波动的主要因素,这是因为,这些冲击会在短期内带来Yn较大幅度的波动。与此相反,他们并不认为总需求曲线的位移,尤其是货币政策变动所引起的总需求曲线位移会对总产出的波动产生重要影响。由于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将大多数经济周期的波动归结于总产出的自然率水平的波动,所以他们认为为了消除高失业率而实施积极十预政策是没有必要的。23-25•后遗效应:由过去的高失业导致的对充分就业水平的偏离。当总需求减少推动AD曲线向左位移时,失业率会上升,此时自然失业率会升高并超过充分就业情况。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这种情况下失业者会变得没有信心,不再努力地寻找工作,或者雇主们认为长期失业的工人不够理想,因而不愿雇用他们。结果是,在实际失业率上升后自然失业率也随之升高,而Yn也降至充分就业水平之下。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的自动调节机制只能使得经济回复到产出和失业的自然率水平,而不是充分就业水平。只有通过采取扩张性政策推动总需求曲线向右位移并提高总产出,自然失业率水平才会重新下降至充分就业水平。后遗效应的支持者更倾向于政府对经济进行积极干预,利用扩张性政策来实现充分就业。23-26•23.3.6总结a.总需求曲线的位移,可能由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国际贸易或“动物精神”的改变所引起,只会在短期内影响产出,而在长期内却不会有任何影响。而且,价格水平最初的变动幅度比长期总供给曲线充分调整后价格水平的变动幅度小。b.总供给曲线的位移可能由预期通货膨胀的变动、工人提高实际工资的要求或是供给冲击所引起,只会在短期内影响产出和价格,而在长期却不会有任何影响(假定总需求曲线不变)。c.经济具有自动调节机制,它会使得经济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发地恢复到失业和总产出的自然率水平。•应用:对过去的经济周期的解释23-27本章小结1.总需求曲线反映的是每一物价水平下的总需求量,它是向下倾斜的。导致总需求曲线发生位移的主要因素有:货币供给量、财政政策(政府支出和税收)、净出口以及消费者和企业支出意愿(“动物精神”)的变动。2.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位于产出的自然率水平的垂直线。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这是因为物价水平的上升会使每单位产出的利润升高,进而导致总供给量增加。23-28本章小结3.短期均衡状态出现在总需求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相交的点。这是经济短期内的趋向,但经济自身具有自我调节机制,它会使得经济稳定在长期均衡点,此时总产出处在自然率水平。无论是总需求曲线还是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位移,都会导致总产出和物价水平在短期内发生变动。
本文标题:第23章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西财金融学院货币金融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75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