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志鸿优秀教案252-256页
的摩擦力和空气的阻力等.是不是考虑了各种摩擦和阻力后这部分能量就消失了呢?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总结归纳:没有,它转化成为除机械能外的其他的能量了.教师引导:它转化成了机械能外的其他形式的能量,除重力、弹力之类的力外,其他任何力对物体做功使物体的机械能增加或减少的过程,实质上都是其他形式的能与机械能相互转化的过程,在转化的过程中,能的总量是不变的.这是大自然的一条普遍的规律,而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是这一条普遍规律的一种特殊情况.问题: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中,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能量转化或转移的例子,同学们能否举出几例,并说明其中的能量转化或转移过程?参考案例:1.风吹动柳枝摆动空气的机械能转移到柳枝上.2.放在火炉旁的冰融化变热内能由火炉转移到冰.3.电流通过灯泡,灯泡发光电能转化为光能.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思维拓展课件展示各种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并说明各种装置能量的转化情况.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更加形象地感受能量的转化或转移过程,为能量守恒定律的提出作准备.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图片并回顾相关知识,归纳总结:图1:太阳能电站: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图2:内燃机车: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图3:水电站: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图4:水果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或转移的.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说出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并引用教材上的话,说明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有何重大意义.师生总结:1.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2.定律的表达式:E初=E终ΔE增=ΔE减3.发现能量守恒定律的意义: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次重大飞跃,是哲学和自然科学长期发展和进步的结果,它是最普遍、最重要、最可靠的自然规律之一,而且是大自然普遍和谐性的一种表现形式.重点说明:该定律是贯穿整个物理学的基本规律之一,是学习物理学的一条主线.在应用中,要分清系统中有多少种形式的能,发生了哪些转化和转移.例一小滑块放在凹形斜面上,用力F沿斜面向下拉小滑块,小滑块沿斜面运动了一段距离.若已知在这过程中,拉力F所做的功的大小(绝对值)为A,斜面对滑块的作用力所做的功的大小为B,重力做功的大小为C,空气阻力做功的大小为D,当用这些量表达时,小滑块的动能的改变(指末态动能减去初态动能)等于多少?滑块的重力势能的改变等于多少?滑块机械能(指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的改变等于多少?解答:根据动能定理,动能的改变等于外力做功的代数和,其中做负功的有空气阻力、斜面对滑块的作用力的功(因弹力不做功,实际上为摩擦阻力的功),因此ΔEk=A-B+C-D;根据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重力做的功,因此ΔEp=-C;滑块机械能的改变等于重力之外的其他力做的功,因此ΔE=A-B-D.答案:见解析二、能源和能量耗散问题:既然能量是守恒的,不可能消灭,为什么我们还要节约能源?情景引导:有些事可以倒过来进行,但有些事情却是不可能倒过来进行的.你可以向前走路,也可以倒退着走路,但是,打碎的镜子不可能自动复原成原来完好的样子,冒起的煤烟和散开的炭灰不可能重新组合成一堆煤炭.类似的,自然界中自发的能量的转化和转移也具有某种方向性.问题:根据上面的提示,能否举出生活中关于这种方向性的例子,并说明其中能量的变化?参考案例:1.草地上滚动的足球,逐渐慢下来,最后静止,足球不能主动从静止开始运动.足球的机械能减少,转化成内能,内能不能自发地转化为机械能.2.同学们围着火炉取暖,热量从高温的火炉转移到同学们身上,同学们却不能利用比自身温度低的物体取暖.热能够自动地从高温的火炉向人体传输却不能从低温物体自发地向高温物体传输.师生总结:与热现象有关的能量转化过程是具有方向性的.例如:摩擦力做功的过程,要损耗机械能而生热,产生的热不可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在其他的宏观过程中也是如此,例如:两种气体放到一个容器内,总会均匀地混合到一起,但不会再自发地分离开来.通过实例说明,在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量是守恒的,但能量的品质却降低了,可被人直接利用的能在逐渐减少,这是能量耗散现象.所以,能量虽然守恒,但我们还要节约能源.阅读课本,举例说明自然界能量转化过程的方向性,如:冰箱制冷、瀑布中水的机械能转化、喷出的香水、松弛后的发条等.学生交流:自然现象的变化也具有类似的不可逆性,例如沙漠化的土地不会自发地再变为绿洲.因此人类不仅要珍惜能源和资源,还要自觉地保护自然.总结:能量耗散1.能量耗散:流散的内能无法重新收集起来加以利用的现象叫做能量耗散.2.能量耗散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的宏观过程具有方向性.例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流的能不可能全部变为内能B.在火力发电机中,燃气的内能不可能全部变为电能C.热机中,燃气内能不可能全部变为机械能D.在热传导中,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解析:凡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电流的能可全部变为内能(由电流热效应中的焦耳定律可知),而内能不可能全部变成电流的能.机械能可全部变为内能,而内能不可能全部变成机械能.在热传导中,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而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所以选项B、C、D正确.答案:BCD阅读材料:课件展示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能源和环境是两个全球所关注的问题,能源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而常规能源的有限储藏量与人类的需求存在矛盾,同时大量消耗常规能源带来了环境问题,正确地协调和解决这一矛盾和问题是生活在地球上每一个人的职责.(一)常规能源1.能源:凡是能够提供可利用能量的物质统称为能源.2.常规能源:人们把煤、石油、天然气叫做常规能源,人类消耗的能量主要是常规能源.3.常规能源的储藏是有限的.4.常规能源的大量消耗带来了环境问题.(1)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里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等)含量增大而形成的.石油和煤炭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2)酸雨:大气中酸性污染物质,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氢氧化物等,在降水过程中溶入雨水,使其成为酸雨.煤炭中含有较多的硫,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硫等物质.(3)光化学烟雾: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大气中受到阳光中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的二次污染物质——光化学烟雾,主要成分是臭氧.另外常规能源燃烧时产生的浮尘也是一种污染.常规能源的大量消耗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既损害人体健康,又影响动植物的生长,损坏建筑物及文物古迹,严重时可改变大气的性质,使生态受到破坏.(二)绿色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常规能源的短缺和利用常规能源带来的环境污染,使得新能源的开发成为当务之急.绿色能源:在释放能量或能量转化过程中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能源叫绿色能源.人类可开发和利用的绿色能源主要有下列几种:1.风能.2.水流(河流、潮汐)能.风能和水流能是可再生能源.而石油、煤炭是不可再生能源.3.太阳能.4.氢能源.5.反物质能.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绿色能源储量丰富,只要我们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必将对人类作出前所未有的贡献.课堂小结新课程更多地与社会实际相联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本节“思考与讨论”对能源问题做了讨论,这是一个质疑的范例,它引导我们考虑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从物理学的角度研究宏观过程的方向性,在现阶段只需用一些简单的实例,让学生初步地体会一下就可以了.例如:摩擦力做功的过程,要损耗机械能而生热,产生的热不可能全部转化为机械功.在其他的宏观过程中也是如此,例如:两种气体放到一个容器内,总会均匀地混合到一起,但不会再自发地分离开来.通过实例说明,在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是守恒的,但能量的品质却降低了,可被人直接利用的能在逐渐减少,这是能量耗散现象.所以,能量虽然守恒,但我们还要节约能源.布置作业1.教材“问题与练习”第1、2题.2.设想有一间房间,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完全绝热.房间里有一台电冰箱在工作,如果电冰箱的门是开着的,那么,房间里的温度会变化吗?认真讨论一下,形成书面材料,与同学们交流.板书设计10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一、能量守恒定律建立过程内容.2.1二、能量耗散有方向性自然界中的宏观过程具能量耗散.2.1三、能源绿色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常规能源.2.1活动与探究课题:永动机目的:通过具体的能量转化的分析,说明永动机不能制造的理由.内容:有人设计了这样一台“永动机”:距地面一定高度架设一个水槽,水从槽底的管中流出,冲击一个水轮机,水轮机的轴上安装一个抽水机和一个砂轮.他指望抽水机把地面水槽里的水抽上去,这样循环不已,机器不停地转动,就可以永久地用砂轮磨制工件做功了.分析这种装置的能量转化过程并判断能否制造.设计点评本节重点是让学生体会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与能源危机,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环保意识.教学中通过大量的实例,采取开放式的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预习查找资料,发表自己对能量的认识.在能源和能量耗散方面,本教学设计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了解了自然界中热传导过程和能量转化、转移具有方向性,让学生了解了能源对人类文明的意义和由能源带来的环境问题,引入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了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意义,能够从自己做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备课资料一、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过程能量守恒定律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的,从16世纪到18世纪,经过伽利略、牛顿、惠更斯、莱布尼兹以及伯努利等许多物理学家的认真研究,使动力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的初步思想,在这一时期已经萌发。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相继被发现。伦福德和戴维的摩擦生热实验否定了热质说,把物体内能的变化与机械运动联系起来。1800年发明伏打电池之后不久,又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磁效应和其它的一些电磁现象。这一时期,电流的化学效应也被发现,并被用来进行电镀。在生物学界,证明了动物维持体温和进行机械活动的能量跟它所摄取的食物的化学能有关,自然科学的这些成就,为建立能量守恒定律做了必要的准备。能量守恒定律的最后确定,是在19世纪中叶由迈尔,焦耳和亥姆霍兹等人完成。德国医生迈尔是从生理学的角度开始对能量进行研究的。1842年,他从“无不生有,有不变无”的哲学观念出发,表达了对能量转化和守恒思想,他分析了25种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现象,成为世界上最先阐述能量守恒思想的人。英国物理学家焦耳从1840年到1878年将近40年的时间里,研究了电流的热效应,压缩空气的温度升高以及电,化学和机械作用之间的联系,做了400多次实验,用各种方法测定了热和功之间的当量关系,为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在1847年,当焦耳宣布他的能量观点的时候,德国学者亥姆霍兹在柏林也宣读了同样课题的论文。在这篇论文里,他分析了化学能,机械能,电磁能,光能等不同形式的能的转化和守恒,并且把结果跟永动机不可能制造成功的联系起来,他认为不可能无中生有的创造一个永久的推动力,机器只能转化能量,不能创造和消灭能量。亥姆霍兹在论文里对能量守恒定律作了一个清晰,全面而且概括的论述,使这一定律为人们广泛接受。在19世纪中叶,还有一些人也致力于能量守恒的研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彼此独立的研究,却几乎同时发现了这一伟大的定律。因此,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此时,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得到了科学界的普遍承认。这一原理指出: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对应于不同的运动形式,能量也有不同的形式,如机械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热运动的内能,电磁运动的电磁能,化学运动的化学能等,他们分别以各种运动形式特定的状态参量来表示。当运动形式发生变化或运动量发生转移时,能量也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系统传递给另一个系统;在转化和传递中总能量始终不变。恩格斯曾经把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称为“伟大的运动基本规律”,认为它的发现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另两个发现是细胞学说,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二、高温的气温为什么低研
本文标题:志鸿优秀教案252-256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756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