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第六章 保险公司财务管理
第六章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第一节保险公司财务管理概述一、保险公司财务的含义1、保险公司财务:就是保险公司在进行保险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资金结算关系。这种结算关系表现为资金的筹集、运用和分配,反映在保险公司的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所有者权益上。2、保险公司财务管理:指利用货币价值形式,以会计为基础,根据保险资金的运动规律,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综合性管理。⑴关于财务管理:——(美)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融资和管理;——企业理财是一种开放性、动态性和综合性的管理,就是围绕资金运动而展开的。——财务管理是有关资金的获得和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财务管理是对企业的资金进行规划和控制的一项管理活动。二、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的目的1.促进企业降低经营费用,增加企业盈利,为保险经营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和内部环境2.积聚保险基金,充分发挥经济补偿功能,满足社会对保险的需求3.加强财务监督,严格财经纪律4.合理组织资金活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⑵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的内容资金筹集、资产负债管理、成本费用管理、财务成果管理;⑶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的重点由于资产业务的有效性和财务稳定性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极为重要,所以保险公司的投资管理及偿付能力管理是其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第二节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一、资金管理(一)资本金管理(二)负债管理(三)放款管理1.本金计价与损益管理2.租赁管理3.逾期放款管理(四)证券与投资的财务管理1.投资额度管理2.损益处理(五)外币业务管理二、保险企业资产管理(一)固定资产管理1.固定资产计价原则(P171)2.加强固定资产日常管理3.科学计提折旧费用(二)流动资产管理(三)无形资产管理(四)递延资产管理三、成本管理四、损益管理(一)利润的组成(二)利润分配去向及分配顺序第三节保险公司财务稳定性与评价指标一、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1、非寿险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是指非寿险公司因偿付能力不足或流动性不足所导致的支付危机。偿付能力不足的原因:―承保金额超过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市场竞争导致的赔付率的上升;―通货膨胀对资本金和总准备金的腐蚀;―投资亏损或坏帐。流动性不足的原因:投资结构不合理,资产变现能力差。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一般为潜在风险,只有当保险公司遭受巨灾时才会现实地表现为支付危机。2、寿险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寿险公司的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死差异、利差异、费差异;死差损失寿险公司亏损的主要来源:―死亡保险中,实际死亡率高于预定死亡率;―生存保险中,实际死亡率低于预定死亡率。利差损也可能成为寿险公司亏损的另一个来源:―预定利率高于实际市场利率。寿险公司的支付危机主要体现是受退保(相当于银行经营中的挤兑)和投资风险的影响二、保险公司的财务稳定性1、财务稳定性的含义保险公司财务稳定性是指保险公司在经营非寿险业务时所承担的风险同它的偿付能力相适应,表现为积蓄的保险基金满足赔偿义务的可靠性程度。―财务稳定性良好:积蓄的保险基金足够履行可能发生的赔偿义务;―财务稳定性恶化:积蓄的保险基金不足以应付突然发生的较大数额的赔款,如果发生巨额赔款将会遭致经营失败或影响其财务收支平衡。2、财务稳定性指标一般用财务稳定系数来衡量保险经营的财务稳定性。财务稳定系数为保险赔偿的均方差(保险实际赔偿额与期望赔偿额的偏差范围)与净保险费总额的比率。如果以K表示该系数,那么K值越小财务稳定性越好。⑴基本系数nqq1anq)q1(nqaPK式中,K—基本系数,σ—损失均方差,P—净保费总额,a—每件标的平均保额,n—保险标的件数,q—期望损失的或然率(期望净费率)该系数的基本要求是:同类标的;同样风险;保险金额的上下限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区间;适用同一等级的损失或然率。根据要求,该基本系数是用于同类标的同样风险的不同组别的财务稳定性的衡量。⑵险种系数n212n2221AAAPPPPK险种系数是把同一险种不同组别的财务稳定系数值加以综合,计算出该险种的综合财务稳定系数。其中,KA为险种系数,σA为某险种损失的均方差,PA为某险种净保费总额,σ12,σ22,…σn2为某险种中各不同组别损失的方差,P1,P2,…Pn为该险种中各不同组别的净保费总额。组别标的件数每件标的的均保额总保额年净保费均方差K12314002000400010.80.51400160020002.83.24.01.671.601.410.600.500.270.35合计7400—500010.0——根据上面的公式算出来的该险种的综合财务系数为0.27,显然比各组单独考察要好很多。主要原因在于各组偏差有一定程度的抵消。例子⑶综合系数综合系数就是把不同险种的财务稳定系数加以综合,计算出保险公司全部业务的财务稳定系数,用以衡量该公司总体业务财务稳定性状况。XBA2X2B2ATTTPPPPK3、财务稳定性分析⑴K值的合理区间由于K值是净保费总额均方差与净保费总额的比率,因此,财务稳定性良好或不利的可能性就各占50%。也就是说当K值为0.4时,因为正负偏差各为0.2,那么5年中就有1年对保险人不利;K值为0.2时,那么10年就有1年对保险人不利;K值为0.1时,20年中就有1年对保险人不利。一般认为,当0<K<1时,是比较理想的合理区间。⑵K值的影响因素根据基本系数,所以:①当n值不变时,q值越大,K值越小,经营越稳定,否则相反。但这里没有考虑到实际损失率,有时虽然q值很大,但仍然有可能低于实际损失率。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有:承保标的质量差;逆选择;道德风险;巨灾或巨额赔偿;分保不当,自留保费过多。②当q值不变时,K值的大小就取决于保险标的件数n的多少,n值越大,K值越小,经营越稳定,反之则不稳定。三、保险公司的财务评价指标保险公司应根据有关部门和自身经营管理需要对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总结、评价和考核。1、经营状况指标:流动比率、负债经营率、资产负债率、固定资本比率。⑴流动比率:又称短期偿债能力比率,它是衡量保险公司的流动资产在某一时点可以变现用于偿付即将到期债务的能力,表明保险公司每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即将支付的保障。其计算公式是: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流动资产越多,短期债务越少,则偿债能力越强。流动比率对债权人来说,越高越好,因为比率越高,债权越有保障。根据经验判断,一般要求流动比率在200%左右比较合理。过高的流动比率会影响保险公司的获利能力。⑵负债经营率:是指保险公司负债总额与其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比例,它主要衡量保险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其计算公式是:负债经营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100%负债经营率反映由债权人提供的资金与股东提供的资本金的相对关系,反映保险公司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负债经营率高,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负债经营率低,是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同时,负债经营率也表明债权人投入的资本受到股东权益保障的程度,或者说是保险公司清算时对债权人利益的保障程度。⑶资产负债率:是指保险公司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之间的比例,反映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来筹集的,也用来衡量保险公司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其计算公式是:资产负债率=全部负债总额÷全部资产总额×100%资产负债率对债权人来说,越低越好。因为从债权人的立场来看,他们最关心的是能否按期收回本金和利息。如果债权人提供的资金与保险公司资本总额相比,只占较小的比例,则保险公司的风险将主要由债权人承担:即当保险公司清算时,资产变现所得很可能低其账面价值,而所有者一般只承担有限责任,负债比率过高,债权人可能蒙受损失。对所有者来说,由于举债筹措的资金与股东提供的资金在经营中发挥同样的作用,因此,从股东的立场来看,当全部资本利润率高于借款利息时,负债比例越大越好,否则反之。⑷固定资本比率为保证保险公司的净资产有较高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保险公司财务制度》规定,保险公司的固定资产净值和在建工程余额之和占净资产的比重必须控制在一定的比例之内,最高不得超过50%。固定资本比率的计算公式是:固定资本比例=(固定资产净值+在建工程余额)÷净资产×100%2、经营成果指标:主要包括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成本率、费用率、赔付率、给付率、社会贡献率、上交积累率。⑴利润率是指保险公司的净利润同营业收入的比例。其计算公式是:利润率=净利润÷营业收入×100%利润率反映保险公司每1元的营业收入带来的净利润的多少,表明营业收入的收益水平。净利润与利润率成正比例关系,而营业收入与利润率成反比例关系。保险公司在增加营业收入额的同时,必须相应地获得更多的净利润,才能使利润率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⑵净资产利润率:用来说明保险公司的净利润同资产净值的关系,表明保险公司拥有的资产净值的盈利能力。其计算公式是:净资产利润率=净利润÷资产净值×100%净资产利润率既能反映净资产的获利能力,又可衡量保险公司负债资金的成本高低。一般来说,保险公司的净资产利润率越高越好,尤其是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的时候,表明适度负债对投资者来说是有利的;反之,如果净资产利润率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则过高的负债率将损害投资者的利益。⑶成本率:是保险公司总成本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其计算公式是:成本率=总成本÷营业收入×100%成本率反映保险公司为取得全部营业收入所付出的代价,它直接影响保险公司当期的经营成果。成本率越高,说明保险公司为取得1元的营业收入所耗费的单位成本越多,保险公司整体盈利空间不大。如果成本率超过100%,说明保险公司当期营业收入不足以弥补投入成本,公司经营出现亏损。⑷费用率:是指保险公司的营业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例,表明保险公司营业收入与消耗的费用支出之间的关系。其计算公式是:费用率=营业费用÷营业收入×100%营业费用率反映保险公司的费用支出情况,也反映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水平;费用率越高,说明保险公司为取得单位营业收入所投入的成本越高,相应地削减了保险公司单位营业收入的盈利率;费用率越低,说明保险公司单位营业收入在抵扣单位成本后能够带来较大的盈利。⑸赔付率:是指保险公司的赔款支出与保费收入的比例。其公式是:赔付率=(赔款支出-摊回分保赔款)÷(保费收入-分保费支出)×100%赔付率反映保险公司支付赔款的情况,实际反映了保险公司业务质量的好坏。但赔付率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客观条件的影响,因此,使用赔付率指标时要考虑其他因素对它的影响。⑹给付率:反映人寿保险公司积累的寿险、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用于保障人寿保险业务或年金业务的满期给付,死伤医疗给付及年金给付的程度。其公式为:给付率=(期满给付+死伤医疗给付+年金给付)÷寿险、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100%如果给付率高,说明保险公司的给付业务比较集中,保险公司积累的寿险、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在支付各种给付后,所剩不多;否则反之。⑺退保率:反映保险公司寿险、长期健康险业务的退保情况。退保金反映人寿保险业务按合同约定退还给被保险人的保单的现金价值。退保率计算公式是:退保率=本年退保金支出÷(年初寿险、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本年保费收入)×100%如果退保率高,说明该业务承保质量不高,准备金积累不够;如果退保率低,说明该业务承保质量不错,保险公司责任准备金积累较多。⑻社会贡献率:用于衡量保险公司运用全部资产为国家或社会创造或支付价值的能力。其计算公式是:社会贡献率=保险公司社会贡献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其中:保险公司社会贡献总额是指保险公司为国家或社会创造或支付的价值总额,包括工资(含奖金、津贴等工资性收入)、劳保退休统筹及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应交所得税、应交营业税及附加、其他税收、净利润等。⑼上交积累率:用于衡量保险公司社会贡献总额中有多少用于上交国家财政。其计算公式是:上交积累率=上交国家财政总额÷保险公司社会贡献总额×100%其中:上交国家财政总额包括应交
本文标题:第六章 保险公司财务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76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