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教学目的]:使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本质,自觉加强道德修养,践行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自觉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做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模范。[教学内容]:1、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公共生活的涵义和特点;社会公共秩序的重要性;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2、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社会公德的特点、内容及其养成;网络道德要求。3、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治安管理处罚法》、《集会游行示威法》、《环境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教学重点]:1、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2、道德与法律是维护公共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基本精神与主要内容。[教学难点]:1、为什么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2、为什么说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道德,也要靠法律。3、如何让学生理解公共生活中主要法律规范的基本精神。[教学方法]:采取用多媒体教学,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相结合,案例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中来。[教学时间]:4学时1、课程导入老师先介绍本学期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基础》本学期教学安排。理论教学:22学时1学分;实践教学:6学时,0.5学分考试:(平时40%,考试60%);理论教学在课内完成,实践教学在课外完成。2、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教材从整体上来说可以分为三大板块:思想教育、道德观教育和法律观教育。思想教育——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价值观;道德观教育——道德修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法律观教育——法律制度、法律意识、法治观念。上学期讲了“思想教育”的内容,这学期我们将学习“道德观教育”和“法律观教育”的内容。材料实例材料事例1:大鸟与小鸟的故事(视频)材料事例2:张家港入选全国首批文明城市材料事例3:受上海市民广泛响应的“七不”规范材料事例4:丛飞——一路走好(视频)材料事例5:天下第一村——华西村材料事例6: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常见不文明行为材料事例7:中国公民国内旅游常见不文明行为材料事例8:广州市民社会公德万户调查材料事例9:蚂蚁过火的故事材料事例10:一名保安员的职责材料事例11:公交车事件(视频)材料事例12:谢某等的行为是否构成违法?材料事例13:非法集会、游行、示威要承担法律责任材料事例14:杨军武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案材料事例15:国内最大海洋污染事故案材料事例16:计算机国际互联网络在全球范围的蓬勃发展材料事例17:中国电子邮件侵权第一案[教师讲解]:本学期教学目标:八个字:掌握、培养、学会、懂得1、掌握“两个三”培养“二种精神”。“第一个三”:三种行为规范:公共生活行为规范、职业生活行为规范、家庭生活行为规范。“第二个三”:三种法律制度:宪法法律制度、实体法法律制度、程序法法律制度。“两种精神”——职业精神、法律精神。2、学会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3、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第一个三”的三种行为规范就是我们这一章所要讲的内容。下面我们进入第一节的学习。第一节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上一章我们学习了“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了解了道德的有关内容,也懂得了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尤其在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上具有重要意义。每个人在社会中都会与他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都会有一定的公共生活,维护一定的公共秩序是提高公共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那么靠什么来维护公共秩序呢?这个问题在我们即将学习的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中找到答案。文化盛宴中的“不文明”2006年春节将至,著名钢琴演奏家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音乐会如期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然而,在欣赏音乐狐疑的时候,观众席中却传来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表演者台上致意,迟到观众无动于衷。演奏会将要开始,场内还有约1/8的座位空着,人们仍然陆续地进场,其中,有两队看演出的观众,因为座位号没连在一起,便不管三七二十一,开始和已经找到座位坐下来的人大声商量调换座位的事情,经过一番商议,又是一帧忙乱交换座位,搅得周围不得安宁。音乐会准时开始。观众仍然鱼贯而入,两旁的侧门也不断有人进进出出。当身穿蓝色西装,一身绅士打扮得理查德.克莱德曼走上舞台,向观众挥手致意,热情和大家招呼的时候,许多观众无动于衷。尽管演出开始前,广播里播出观看演出的纪律:“在观看演出时,不要四处走动,不要吸烟,将手机关闭。”但此时在中间和后面的走道上,依然有观众来回走动,有的人低着头找座位,有的人在走来走去大声地打着手机,有的人和熟人大声打着招呼……一点都没有欣赏音乐会的氛围。在检票入场期间,有很多小孩在场内和两侧的楼梯上跑来跑去;演出期间有不少走来走去,还有小孩子到处乱跑嬉戏。其中,一位女观众就坚持要带孩子入场并与保安发生争执。强行进场后,小孩的哭闹声两次打断了观众的音乐欣赏。当小孩的啼哭声再一次响起的时候,在满场观众的注视下,这名女观众最后不得不抱着孩子离开现场,留下一路孩子的哭声。当理查德.克莱德曼深情演奏其演绎改编的中国音乐《爱如潮水》时,全场观众多沉浸在这位世界钢琴王子带来的美妙音乐之中。此时,坐在后排的一个小男孩突然开始不断地在过道上跳来跳去,年轻的母亲大声训斥着,周围的人都能清楚听到母亲的训斥声和孩子嘴里发出的“哇噢”叫声,严重影响了他人欣赏音乐的心情。音乐会中场休息后,大约是在演奏第二场第三首曲子时,一个小伙子突然拿着相机跑到了演出者的队伍里,结果被乐团指挥用指挥棒敲了一下,同时用脚踢了他以作警示之后,才灰溜溜地跑下台,现场秩序乱糟糟的。音乐会快要结束的时候,这个人又跑上了舞台,样子很得意地逗弄乐团指挥,结果被舞台工作人员赶了下来。此人的举动引起了全场观众的公愤,认为这个青年的举动简直是“瞎胡闹”。对于一些站在过道的观众,场内维持秩序的警察也无可奈何将他们“请”了出去。1.在欣赏高雅艺术的殿堂里,却欣赏到了人们的“不文明”行为。你是如何看待这些不文明行为的?你有过类似的行为吗?2.大学生是社会整体文化素质水平较高的青年群体,你认为大学生应如何在公共生活中尊重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人类作为世界上具有最高智慧的生命,其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结成了广泛而复杂的社会关系。人是在社会中存在的,人的社会本质,决定了人的交往本质,决定了人与生俱来就要面对社会的公共生活。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共生活领域在不断扩大。结论: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一)公共生活——定位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私人生活往往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主要领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秘性。在公共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必定与他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以家庭为活动天地、不涉及到他人价值、行动与利益的生活,属于私人生活的基本范围。关系到你、我、他的共同价值、行动与利益的生活则属于公共生活。公共生活的规则与私人生活的规则是大为不同的。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私人生活不仅不受法律的干预,而且还受到法律的严密保护。但是,公共生活就不一样了。由于在公共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肯定是在关系到他人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公共生活必须遵循严格的规则。在公共生活中,人们没有藐视公共规则的权利、没有随意破坏公共规则的自由、没有在公共规则之外漂游的特权。否则,公共生活就会陷入紊乱的状态。人们各自的利益就会受到侵害。请看比较表:公共生活私人生活(1)范围社会生活家庭或个人(2)性质开放性、透明性封闭性、隐秘性(3)作用影响到他人和社会影响到自身与家庭结论: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思考】请学生思考:您认为哪些属于现代的公共生活?为什么说公共生活日益成为社会成员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公共生活——特点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中,所谓“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反映的正是“小国寡民”条件下公共生活的基本特征。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立在现代大工业基础之上的生产和交往方式,使得人类交往由偶然交往进入普遍交往阶段。20世纪末以来,信息技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正在把地球变成了一个“村落”,人类公共生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1920年,16岁的邓小平留学法国,从重庆到上海,乘船走了8天,从上海到马赛,整整颠簸了39天。今天,任何一个国际航空公司的飞机在17小时内,都可以到达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现代传媒手段的普及和推广,使人们可以真正做到“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从传统交往向现代交往的转变: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交往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公共生活的场所和领域不断扩展,从传统的公交车、影剧院、图书馆、公园、集体宿舍等,到新兴的证券交易所、人才市场,等等。从现实世界向虚拟世界的发展:网络技术使人们的公共生活进一步扩展到虚拟世界。人们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等现代通讯工具介入社会公共生活。2、交往对象的复杂性现代社会已经从“熟人社会”转变为“陌生人社会”,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交往对象并不仅限于熟识的人,而是进入公共场所的任何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使人们更多地在陌生的公共环境中与陌生人打交道。3、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当代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公共生活的内容和方式。商场购物、歌厅娱乐、广场漫步、公园休闲、图书馆学习、体育馆健身、互联网冲浪等,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及年龄、兴趣、职业、经济条件等因素,选择和变换参与公共生活的具体方式。公共场所的增加和公共设施的完善,也为丰富人们公共生活的内容和方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讨论】请几个同学谈谈:举例说明公共生活为什么需要公共秩序?列宁曾经说过,即使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也存在着“数百年来人们就知道的、数千年来在一切处世格言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列宁选集》,第3卷,第247页)。公共生活领域越扩大,对公共生活秩序化的要求就越高。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秩序,社会公共生活便无法正常运转。公共秩序通常是指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秩序,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在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愈加突出。(一)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这些要素中,安定有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在动荡不安、混乱无序的状态下,人民群众不可能安居乐业,社会和谐也就无从谈起。(二)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公共生活领域的扩大,个人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用乘坐飞机的例子说明:不论什么人、什么身份,只要坐飞机,都要遵守飞机上的规定和秩序。社会成员无论职业、地位、身份如何,只要进入公共场所,都应当自觉遵守公共生活中的规则,这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以及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三)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诗·大雅·民劳》里说:“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就是说老百姓终日劳作不止,最大的希望就是过上小康的生活。全面小康以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宗旨,其衡量指标不仅包括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体现为人们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居住和工作环境日益改善,人际关系更为和谐,生活舒适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等等。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迫切需要良好的社会风气和舒适的生活环境。良好的公共环境、高效的公共机构和完善的公共秩序是北欧小国芬兰——一个气候寒冷
本文标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770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