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章金融监管《中央银行学》课程课件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郑璇主要内容:•金融监管概述•金融监管体制第一节金融监管概述•一、金融监管的概念•狭义的金融监管•广义的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活动的目标:•一是通过监督与管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防范金融机构风险;•二是通过监督与管理,培育公平竞争的市场,保障金融机构的效率,并以此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二、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1.监管主体的独立性原则2.依法监管的原则3.内控和外控相结合的原则4.稳健运行与风险预防原则5.母国和东道国共同监管的原则•三、金融监管的内容•(一)市场准入监管•金融机构部门对金融机构市场淮人的监管,或者说对申请设立金融机构的审批,一般考虑必要性和可能性两个方面。•在设立金融机构必理性方面的主要内容有:(1)是否适合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2)是否符合金融业发展的政策和方向。•(3)是否符合地域分布合理化要求。•在设立金融机构的可能性方面,则主要考虑:•(1)资本金要求•(2)管理人员要求•(3)金融机构的内部组织结构、制度建设和业务发展规划•(4)经营场所的要求•(二)业务运作过程监管•1.资本充足率监管•2.流动性监管•3.业务范围监管•4.贷款风险控制•5.外汇风险监管•6.准备金管理•(三)市场退出监管•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可分为主动退出和被动退出两类。•1.对金融机构破产倒闭的监管•2.对金融机构变更、合并的监管•3.对违规者终止经营的监督第二节金融监管体制•1997年,英国将金融监管职能集中于金融机构管理局;•1998年,韩国成立金融监管委员会,集中负责金融金融监管;•1998年,日本将大藏省的金融检查和监督职能分离出来,成立金融监督厅;•1998年,澳大利亚成立审慎监管局,专门负责金融业的审慎监管。•1999年,美国颁布《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标志着全球金融分业经营时代将结束,混业经营时代开始。•什么是金融监管模式?•广义的是指一国金融监管的制度安排;•狭义的是指金融监管主体的组织结构。•一、金融监管模式的划分•(一)监管行为方式划分法•自律性模式•法规化模式•干预式模式•(二)权力层次划分法•一线多头型•双线多头型•集中单一型•二、单一全能型监管与多个分业型监管的选择(一)主张多个分业监管模式的主要观点(二)主张单一全能监管模式的主要观点(一)主张多个分业监管模式的主要观点•有明确的、集中的目标和合理的监管•针对不同类型机构和业务进行区别监管•权力分散,存在权力的竞争和监督,避免出现极端的官僚主义•多样化监管,可从不同方式中总结经验,互相参考(二)主张单一全能监管模式的主要观点•规模经济效应•容易为被监管机构、社会公众所承认•全面、真实的反映被监管机构经营业务的情况•有利于竞争的公平性、政策的一致性•避免监管的交叉与遗漏•减少被监管者的成本•更具有协调的权威性和反应的及时性•三、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一)发展历程•1.计划经济时期(1948-1978)•2.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监管时期(1978-1992)•3.分业监管时期(1992至今)•(二)面临的挑战•1.我国金融市场已出现混业经营苗头•2.国际金融市场新的改革趋势•3.监管制度自身欠完善•4.金融监管过分依赖行政审批和现场监管•5.不利于金融创新•(三)改革与完善•1.正确认识分业与混业•2.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3.规范政府行为•4.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第三节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商业银行是现代金融体系的基础,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就成为金融业监管的核心内容之一。银行业自身的特点及其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紧密联系,决定了对银行业监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商业银行风险的主要来源和主要类型•商业银行的风险按照其来源来分,可分为外部性风险和内部风险。•商业银行的外部风险是指由于商业银行外部经济因素变化给其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对商业银行的影响;2.经济生活中各种要素价格的变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3.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4.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5.客户的违约行为给商业银行造成的风险;6.商业银行间的竞争所造成的风险;7.金融市场价格变化给商业银行造成的风险。•商业银行的内部风险是指由于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不善造成的风险。实际上,许多风险是由内部因素造成的,这些风险的主要原因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思想与方针的偏差•业务承办不能形成足以分散风险的规模•业务结构比例不协调•二、银行业监管的含义•(1)从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货币稳定角度看,银行监管是指银行监控。•(2)从银行的现场检查角度看,银行监管是指银行检查和银行审计。•(3)从银行法律和规则角度看,银行监管是指银行管理。•(4)从银行非现场检查与监管角度看,银行监管是指银行监督,是报表监督和指标管理,促成一个迅速、准确反映商业银行经营状况的信息系统。•从综合意义上讲,银行监管是指银行监督与银行管理,包括对货币政策与银行法执行情况的监督、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督、外部监管与内部控制、银行准入与退出的全部运作过程。•二、银行监管目标•(一)银行监管目标比较从各国和地区的银行监管目标来看,主要有三种类型:•1.保护金融消费者及允许银行体系适应经济的变化而变化,以美国为代表。•2.维护银行体系的正常运转,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德国、日本、新加坡为代表。•3.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银行的有效经营,以英国、中国香港地区为代表。•(二)中国银行的监管目标•从中国的金融法律、法规来看,中国的银行监管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1.维护社会公众、银行机构的利益。•2.维护货币信用体系的安全和稳定。•3.保障银行机构的稳健经营,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四、银行监管的内容•银行监管当局的监管内容主要包括市场准入监管、市场运营监管和市场退出监管。(参考概述部分,略)•五、银行监管方式•银行监管的基本方式有两种,即非现场监督和现场检查。•(一)非现场监督•非现场监督是监管当局针对单个银行在报表的基础上收集、分析银行机构经营稳健性和安全性的一种方式。非现场监督包括审查和分析各种报告和统计报表。这类资料应包括银行机构的管理报告、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各种业务报告和统计报表。•非现场监督有三个主要目的:•1.评估银行机构的总体状况。通过一系列指标和情况的分析,判断银行经营状况的好坏,对银行风险进行预警,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范和化解银行风险。•2.对有问题的银行机构进行跟踪,以使监管当局在不同情况下采取有效监管措施,防止出现系统的和区域的金融危机。•3.通过对同组银行机构的比较,关注整个银行业的经营状况,促进银行业安全稳健运行。•(二)现场检查•现场检查是指通过监管当局的实地作业来评估银行机构经营稳健性和安全性的一种方式。具体地说,现场检查是由中央银行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水平的检查人员组成检查组,按照统一规范的程序,带着明确的检查目标和任务,对某一金融机构进入现场进行的实地审核、查看、取证、谈话等活动的检查形式。•现场检查内容一般包括合规性检查和风险性检查两个大的方面:•合规性是指商业银行在业务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执行中央银行、监管当局和国家制定的政策、法律的情况。•风险性检查一般包括资本金的真实状况和充足程度、资产质量、负债来源、结构和质量、资产负债的期限匹配和流动性、管理层的能力和管理水平、银行的盈利水平和质量、风险集中的控制情况、各种交易风险的控制情况、表外风险的控制水平和能力、内部控制的质量和充分性,等等。•此外,为规范和加强对银行及其附属机构的监管,防范银行集团的金融风险,还有一种并表监管。•并表监管是指对一家银行或银行集团所面临的所有风险,无论其机构注册于何地,应在合并报表的基础上从银行集团整体予以综合考虑的一种监管方法。并表监管是在单一法人监管的基础上,对银行集团的资本、财务及风险进行全面和持续的监管,识别、度量和监控银行集团的总体风险状况。•作为实施全球性的并表监管的一部分,银行监管者必须对银行在世界各地的所有业务进行适当的监测并执行审慎监督原则,包括其外国分行、附属机构和合资机构。•母国银行监管者的一项主要责任是确保母国银行是在有效地控制着其海外机构、监督着内部控制制度的遵守情况、定期收到足够的信息并定期核对所收到的信息。•并表监管的一项关键内容是与其他有关的监管者特别是母国监管当局,建立联系并交换信息。第四节对证券业的监管•证券业监管是指证券业监管部门为消除因市场机制失灵而带来的证券产品价格与服务价格扭曲以及由此引起的资本配置效率下降,确保证券市场的高效、平稳、有序运行,通过法律、行政、经济的手段,对证券市场运行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进行的组织、规划、协调、监督和控制的活动和过程。一、证券业监管的理论•从“市场失灵理论”的角度•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从“交易成本理论”的角度•从“法律不完备论”的角度•二、证券业监管的目标•第一,为克服市场缺陷、保护市场参与者合法权益,维护证券市场公平公正、透明和效率,促进证券市场机制的运行和证券市场功能发挥。•第二,保证证券市场的稳定、健全和高效,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这是证券业监管的最终目标。•三、证券业监管的主要内容•证券业监管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发行市场的监管,交易市场、证券经营机构和从业人员监管,对交易所的监管和对市场行为的监管。其重点在于对券商、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的信息披露和行为的管理监督。•(一)发行市场的监管•1.证券发行的注册制•发行者在准备公开募集和发行证券时,将依法应当公开的各种资料完全、准确地向证券主管机构汇报并申请注册登记。•2.证券发行核准制•证券发行者在发行证券时,不仅要公开有关证券发行的真实情况,而且必须合乎公司法和证券法中规定的发行证券必需的实质要件,证券主管机构有权否决不符合实质条件的证券发行申请。•(二)交易市场的监管•1.对不正当证券交易行为的监管•(1)反操纵监管•(2)反内幕交易监管•(3)反欺诈监管•2.对市场过度投机和稳定市场的监管•(1)价格限制制度•(2)交易停止制度•(3)信用交易管理制度•(三)证券经营机构和从业人员的监管•1.证券经营机构的监管•对证券经营机构(券商)监管,规范市场中介的行为,是证券业监管的重要内容。•(1)证券经营机构的业务范围•(2)证券经营机构的市场准入•(3)对证券商财务的管理•(4)对证券商经营行为的管理•2.对证券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1)证券从业人员的资格管理制度•(2)证券市场禁入制度•(四)对证券交易所的监督•一般而言,各国(地区)证券法规定政府证券主管机关对证券交易所有检查监督权。主管机关主要通过审查交易所章程、业务规则和决议的内容,规定交易所报告业务以及监督检查交易所的业务、财务状况,调查违法、违规事件等方式对证券交易所进行管理和监督。•另外,证券业监管的内容还应包括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上市公司监管的重点是贯彻执行国家证券法规,规范上市公司及其关联人在股票发行与交易中的行为,督促其按法规要求,及时、准确、完整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本文标题:第十章+金融监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77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