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章货币政策教学目的与要求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一起构成国家调节经济的两大宏观政策,在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也是中央银行的基本任务之一。本章主要阐述在现代信用货币体制下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传导机制及政策效应,使学生对货币政策的各个范畴有所掌握,并加深对中央银行在现代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的理解。本章内容和结构第一节货币政策与货币政策目标第二节货币政策工具第三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效果第一节货币政策与货币政策目标一、货币政策概述(一)货币政策涵义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的总和。(二)货币政策内容政策目标、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政策传导机制和政策效果等基本内容。(三)货币政策特征1、货币政策是一种宏观经济政策。2、间接调节经济的政策3、货币政策是以需求管理为核心的经济政策4、货币政策是目标长期性和措施短期性相统一的政策。二、货币政策目标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monetarypolicy),必须围绕着货币政策目标进行。一般认为,货币政策目标由三个渐进式的层次组成,是一个目标体系。★最终目标(指标)(ultimategoal)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而最终要达到的宏观经济目标★操作目标(指标)(operatingtarget)是与货币政策工具紧密联系的指标;★中介目标(指标)(intermediatetarget)处于终目标和操作(指标)之间。二、货币政策目标(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及选择1、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币值稳定(货币购买力物价)经济增长(GDPGNP)充分就业(就业率失业率)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收入和支出保持基本平衡顺差和逆差)金融稳定(货币危机、金融危机)2、货币政策目标间的矛盾与统一(1)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2)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3)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4)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3、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就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大体上有三种类型。一是单一目标,即稳定物价,如德国。二是多重目标,即四大目标,如美国。三是优先选择一个目标,同时兼顾某一个目标,如中国。中国货币政策目标“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1、选择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的原则相关性可控性可测性(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2、可供选择的中介指标货币供应量利率其它可作为中介指标的指标:贷款量和汇率(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3、可供选择的操作指标分析准备金准备金是中央银行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的主要传递指标。准备金有不同的计量口径:准备金总额、法定准备、超额准备等。基础货币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第二节货币政策工具一、货币政策工具的含义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中介指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可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选择性政策工具和其它工具二、一般性政策工具含义:对货币供给总量或信用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根本特点:针对总量进行调节(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1、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涵义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听赋予的权力范围内,对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有关规定的总称。2、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内容规定应提准备金的项目规定可充当准备金的资产规定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商业银行可贷资金减少-信贷规模缩小-货币流通量减少(反之亦然)3、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的作用优缺点★优点:它对所有存款货币银行的影响是平等的全面的,不仅影响银行需保留的法定准备金,而且变动货币乘数。对货币供给量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力度大,速度快,效果明显。★局限性:其一,法定准备率微小的变动就能夠对货币供给产生強而有力的效果,反而使得此項工具的操作很难精准,对经济的振动比较大。其二,法定准备金率的提高,可能使超额准备率较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性困境。其三,如果经常变动法定准备金率将产生不确定性,使得银行的资产管理难以控管,也会严重干扰银行的经营。(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次数时间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幅度1607年06月05日11%11.5%0.5%1507年05月15日10.5%11%0.5%1407年04月16日10%10.5%0.5%1307年02月25日9.5%10%0.5%1207年01月15日9%9.5%0.5%1106年11月15日8.5%9%0.5%1006年08月15日8%8.5%0.5%906年07月05日7.5%8%0.5%804年04月25日7%7.5%0.5%703年09月21日6%7%1%699年11月21日8%6%-2%598年03月21日13%8%-5%488年9月12%13%1%387年10%12%2%285年央行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统一调整为10%184年央行按存款种类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企业存款20%,农村存款25%,表10-1我国历年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动表9.5%10%10.5%11%11.5%12%12.5%13%图10-12007年存款准备金率9次调整¥1月15日2月25日4月16日5月15日6月5日8月15日9月25日10月25日11月26日13.5%表10-208存款准备金率年历次调整时间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幅度1月25日14.5%15%0.5%3月25日15%15.5%0.5%4月25日15.5%16%0.5%5月20日16%16.5%0.5%6月15日16.5%17%0.5%6月25日17%17.5%1%9月25日17.5%16.5%1%(限汶川地震重灾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工、农、中、建、交、邮行暂不调整)10月15日16.5%16%0.5%12月5日16%15%1%(工、行、中、建、交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16%14%2%(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继续对汶川地震灾区和农村金融机构执行优惠的存款准备金率)12月22日15%14.5%0.5%(工、农、中、建、交、邮政储蓄银行等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14%13.5%0.5%(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2010年六次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数据上调时间大型金融机构中小金融机构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幅度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幅度2010-12-1018.00%18.50%0.50%14.5%15.00%0.5%2010-11-2917.50%18.00%0.50%14.00%14.50%0.50%2010-11-1617.00%17.50%0.50%13.50%14.00%0.50%2010-05-1016.50%17.00%0.50%13.50%13.50%0.00%2010-02-516.00%16.50%0.50%13.50%13.50%0.00%2010-01-1815.50%16.00%0.50%13.50%13.50%0.00%(二)再贴现政策1、再贴现政策的涵义★涵义: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的办法,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从中央银行获得的再贴现贷款和超额准备,达到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一般包括:一是再贴现率的调整;二是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二)再贴现政策2、再贴现政策的作用过程★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超额准备,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决策,使其改变放款和投资活动;二是能产生告示效果,从而影响到商业银行及社会公众的预期。三是能决定何种票据具有再贴现资格,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投向。3、再贴现政策的优缺点★优点:中央银行可利用它来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既可以调节货币总量,又可以调节信贷结构。★局限性:其一,调整贴现率的告示效应是相对的其二,利差将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波动。其三,控制货币供给量的主动权并不完全在中央银行。(二)再贴现政策表10-3中国人行再贷款再贴现利率单位:%调整时间对金融机构贷款再贴现1年6个月以内3个月以内20天以内1996.05.0110.9810.1710.089**1996.08.2310.6210.179.729**1997.10.239.369.098.828.55**1998.03.217.927.026.846.396.031998.07.015.675.585.495.224.321998.12.075.135.044.864.593.961999.06.103.783.693.513.242.162001.09.112.972002.02.213.243.152.972.72.972004.03.253.873.783.63.333.242008.11.072.982.87注:**按同档次中央银行贷款利率下浮5~0%(三)公开市场业务1、公开市场业务的含义★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进而影响货币供给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2、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过程中央银行买进证券-货币投放-增加货币流通量-利率下降-银根放松中央银行卖出证券-货币回笼-减少货币流通量-利率上升-银根收紧(三)公开市场业务3、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1)公开市场业务的主动权完全在中央银行。(2)公开市场业务可以灵活精巧的进行,不会像存款准备金政策那样对经济产生过于猛烈的冲击。(3)是中央银行进行日常性调节的较为理想的工具。(4)公开市场业务具有极强的可逆转性。(5)公开市场业务可迅速的操作。★由于公开市场业务存在的许多优点,它已成为大多数国家中央银行经常性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三)公开市场业务思考:公开市场业务的局限4、公开市场业务局限性:(1)缺乏政策意图的告示作用,其对公众预期的引导作用较差。(2)各种市场因素的变动可能减轻或抵消公开市场业务的影响力。(3)需要以较为发达的有价证券市场为前提。(三)公开市场业务三、选择性政策工具涵义: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主要有: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和不动产信用控制等。三、选择性政策工具(一)消费者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二)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有关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进行限制,目的在于抑制过度的投机。(三)不动产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在房地产贷款方面的限制性措施,以抑制投机。(四)优惠利率是中央银行对国家重点发展的经济部门或产业所采取的鼓励性措施。(五)预缴进口保证金是中央银行要求进口商预缴相当于进口商品总值一定比例的存款,以抑制进口过快增长。四、其他政策工具(一)直接信用控制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其手段包括利率限额、信用配额、流动性比率管理和直接干预等。(二)间接信用指导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来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行为的做法。第三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效应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1、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含义是指货币管理当局确定货币政策之后,从选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进行操作开始,到其实现最终目标之间,所经过的各种中间环节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其因果关系的总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涉及传导主体、中介目标和政策目标,“传导”揭示的是一国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最终目标发生的影响,“传导机制”揭示的是发生影响的渠道、方式、手段及其内在机理等。2、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早期的凯恩斯理论早期的货币学派财富传导3、货币政策的综合传导企业及社会公众投资、消费↓社会总需求↓国民收入、失业率、物价水平、国际收支商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准备金贷款量基础货币款货币量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买入(卖出)有价证券数量金融市场短期利率→长期利率二、货币政策效果(一)货币政策效果涵义是指货币政策的实施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的影响。(二)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因素★货币政策目标。★
本文标题:第十章货币政策金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78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