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第十章:公司金融国际化
1第十章公司金融国际化国际贸易的利益——生产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使用更有效率。——约翰·斯图亚特·穆勒本章摘要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日趋国际化。跨越国界的经济活动必然伴随着跨国的金融活动。本章介绍公司金融国际化的基本内容,即公司金融国际化的新趋势、公司金融国际化的环境、公司国际化筹资管理、公司国际化投资管理和公司国际化税收管理。10.1公司金融国际化的新趋势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Company)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国际企业组织,又称多国公司,是指在一国设有总公司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设有分支机构、子公司或合资企业的公司。跨国公司实施全球化战略,是公司金融国际化趋势的具体表现。跨国公司利用世界各国的资源,按照自己的全球战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建立分支机构,从事世界范围的生产和经营,以最大限度的谋求利润。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趋势的加强,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经营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10.1.1跨国并购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有两种方法:新建或并购,这两种方法在跨国投资中被广泛运用,但近年来,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中有一个显著特征,即兼并与收购出现了持续的高速增长,跨国并购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1987年,跨国界的兼并与收购的成交数额只有1000亿美元,而到1999年就上升到了7200亿美元,2000年上升到114402亿美元,2000年跨国并购额占世界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总额的比例达到90%,而这个比例,1999年是67%,1990年是75%,20世纪80年代为60%。最近20年来兼并与收购以年均42%的速度迅猛上涨。跨国并购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绝大部分都是采用并购形式,而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国投资中只有约1/3采用购并形式。引发跨国并购行为不断加剧的原因有三点:1.是商业性的,如生产能力过剩,一些行业的需求严重不足;2.是战略性的,如分担高新技术领域的巨额投资成本和研发开支;3.是政策因素,如投资东道国己广泛采取的取消限制、投资自由化的政策。跨国公司进行全球并购的战略目的:1.加速推进其全球经营战略;2.通过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和组织管理成本,增强公司的竞争实力;3.强强联合,争夺世界霸权地位;4.争夺先进技术,构筑核心竞争力。10.1.2跨国公司投资领域趋向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顺应知识经济的要求,跨国公司积极改变思路,它们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和经营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知识性投资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导。对外投资不仅仅是为了资本的积累,并且还要不断地获取和创造新知识,大规模使用全球技术成果,从而形成竞争优势。它们不仅在产业选择上逐渐提高技术含量高的产业,而且还把某些重要的技术性职能设在国外,如设计、研发、金融管理等,并不断地增加国外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投资额。服务业是向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开放比较晚的产业,在过去10年里服务业在国际生产中变得更加重要,1999年服务部门占流入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总股份的一半以上;占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总股份的1/3左右。国际直接投资正加速向服务业转移的原因主要有:1.服务业相对于制造业,具有投资少、风险小、收益高、灵活性强、受地理环境影响小、经营范围广等特点。2.全球对现代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而服务业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正属于“幼稚产业”,这就为拥有优势的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机会。3.乌拉圭回合签订的《服务贸易协定》、世界贸易组织签署的《多边金融贸易协定》已被各成员国接受,进一步推动了全球服务贸易自由化。34.服务业在生产、就业、消费等方面具有的良性效应,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服务业的直接投资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5.电脑和电讯技术的变革,使服务业的贸易性不断提高,这也推动了服务业吸收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10.1.3跨国公司间广泛缔结国际战略联盟国际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跨国公司为实现某一战略目标而建立起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内容比较广泛,包括联合技术开发、互换销售网络、合作生产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之间的合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缔结国际战略联盟。它们一改以往只在经营活动的某些战术环节上进行合作的传统,使合作水平跃上了新的高度。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之间展开战略合作,其合作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是空前的。跨国公司缔结战略联盟的战略目标:1.广泛利用外部资源。跨国公司通过缔结战略联盟,可以利用联盟伙伴的技术、资本、供应渠道以及营销网络等经营资源,从而提高自身全球战略实现的程度。2.分担风险并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企业通过建立战略联盟,扩大信息传递的密度和速度,以避免单个公司在研究开发中的盲目性和因孤军作战而引起的全球范围的资源浪费,从而降低风险。与此同时,市场和技术的全球化,提出了在相当大的规模和多个行业中进行全球生产的要求,以实现最大的规模和范围经济。3.提升竞争力。10.1.4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的国际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跨国公司技术研究开发的组织形式也发生了重要变化。跨国公司一改以往以母国为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的传统布局,根据不同东道国的人才、科技实力以及科研基础设施上的比较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有组织地安排科研机构,以从事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从而促使跨国公司的研究与开发活动日益朝着国际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国际化的战略目标:1.适应当地市场需求。2.利用当地科技资源。3.分散研究与开发的风险。4.利用国际技术资源,构筑技术竞争优势。10.2公司金融国际化的环境410.2.1国际货币体系10.2.1.1国际货币体系概述国际货币体系是各国认可的支配国际间货币关系的共同规则及一系列安排的总称。各国在国际金融领域中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特定的国际货币体系。它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①国际货币储备制,即确定以什么样的货币作为各国普遍接受的国际支付货币以及国际储备资产的形式和供应。②国际汇率制,即各国货币与国际货币之间的汇率安排。③国际收支调节方式,即确定顺差国和逆差国对国际收支调节所承担的责任、调节方式及如何协调它们的行动。④国际货币合作形式和结构。一个健全的国际货币体系应具备以下条件:1.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合理。即要求对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成本最小且及时进行,逆差国和顺差国要公平合理的承担调节的责任。2.清偿能力适中。清偿能力即国际储备总额,应保持适当的数量,因为过多会加剧世界通货膨胀,过少又会导致世界经济紧缩。3.储备资产价值的稳定性。储备资产价值相对稳定、可信度较强,各种储备资产的持有者愿意继续保持它,而不至于稍有经济变动,就会发生惊慌的从一种储备转向另一种储备的情形。4.汇率的相对稳定性。国际货币体系必须拥有一套稳定汇率的机制,以保持汇率体系的相对稳定性。10.2.1.2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进一百多年来,国际货币体系经历了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而每一种国际货币制度都是在特定的政治秩序下得以安排,而且是体现了经济实力超群的国家的根本利益的。19世纪国际金本位制度基本上反映了英国的经济和政治利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取代了英国的金融地位而成为新的世界经济中心,美元因此也成为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1.国际金本位制世界上最早的国际货币制度是国际金本位制,始于十九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的英国。此时,英国凭借它在世界商品、货币和资本市场上的霸权地位,使世界各国经济遵守她所推行的货币体系规则。英国选择了金本位制来影响其他国家的货币制度。当时的国际贸易中,大5多数商品以英镑计价,国际结算中90%使用英镑,相当国家的中央银行的国际储备也是英镑。因此,也有人称国际金币制度为英镑本位制度。该体系是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实行以金币流通为主的货币制度。在这一制度下,黄金充分发挥世界货币的职能,充当国际支付手段和国际购买手段。国际金本位制度中的国际储备货币是黄金;汇率制度是以黄金作为基础的固定汇率制度。但实际上英镑代替黄金在执行国际货币的各种职能。整个十九世纪,是金本位国际货币体系发生、发展和确立的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金币本位制宣告结束。2.布雷顿森林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以固定汇率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7月,44个同盟国在布雷顿森林城召开了国际金融会议,会上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从此建立。它的产生,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经济得以巨大的发展的结果。战争结束时,美国的工业制成品生产量占世界的一半,其对外贸易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黄金外汇储备占各国总和的三分之二,国际投资也迅速增加。因此,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美国凭借其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而建立起来的以美国利益为主要核心的国际货币制度。美元当时独一无二的经济地位确定了美元在这个世界中处于中心地位。《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原则,通过双挂钩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元与各国货币汇价不得超过平价上下各1%。在这个体系中,美元等同于黄金,各国货币与黄金的关系是间接的,它们只是通过美元与黄金发生关系。作为国际储备资产及国际支付的手段,美元起着世界货币的作用,其地位明显地高于其他各国的货币。后来因美国的经济地位的下降和美元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于1973年3月自行崩溃。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崩溃以后,并不意味着美元的作用就完全地消失了,实际上美元在国际储备和国际支付中仍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3.牙买加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1974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定设立“理事会关于国际货币制度问题的临时委员会”,该委员会于1976年1月在牙买加举行会议。1978年4月,“牙买加协定”正式生效。该协定尽管对国际货币体系的运行采取了一些重大的改革措施,但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有待于解决。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多元化、多样化的时代:即国际储备资产多样化;黄金、特别提款权及各种外汇并存;汇率制度多元化,主要是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和钉住汇率制度;国际收支平衡状况两极分化;调节国际收支的多样化;对汇率管理6的干预形式多元化等等。但事实上,美元在其中仍扮演着最主要的角色。10.2.2国际金融市场10.2.2.1国际金融市场的内涵国际金融市场是一组经营资金借贷和证券买卖的国际市场总称。国际金融市场与国内金融市场的区别主要在于:非居民可以参加,业务范围跨越国界,交易对象不局限于本国货币,包括了主要国际货币表示的金融资产或金融工具。1.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是国内金融市场的延伸,从纯粹本国居民之间的金融业务发展到也能经营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国际金融业务而又接受当地政府法令所管辖。2.离岸国际金融市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美元市场最早出现于伦敦,从英国的立场出发,它是经营非居民之间国际金融业务而基本上不受英国法规和税制管制的一种新型的国际金融市场。这就是离岸国际金融市场(OffshoreFinancialMarket)的开端。由此可见,这种新型国际金融市场主要有两个特征:①以非居民交易为业务主体,故也称为境外市场;②基本不受法规和税制的限制。这是区别于传统国际金融市场的最大特征。从相对意义上说,离岸国际金融市场是完全自由化的国际金融市场。这个特征正是“离岸”一词之由来。10.2.2.2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国际金融市场,从严格意义上说是指国际资金借贷市场,但通常是指广义的概念,还包括国际金融中心的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特别是指外汇市场,与国际资金借贷市场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国际资金的借贷活动以至国际间黄金买卖都离不开外汇买卖。因此,比较完整地说,国际金融市场是由外汇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黄金市场四个部分组成的。1.外汇市场。外汇市场(ForeignExchangeMarket)是指经营外
本文标题:第十章:公司金融国际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78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