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教案2013年8月22日课程名称/代码构成基础课程类型□专业核心技能课█专业基础技能课□实践课□公共基础课□专业素质拓展课□人文素质拓展课总学时/周学时20周学分授课教师楼晓菁职称所属教学部门德育与体育教研室授课班级13级春季班授课学期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教材名称/作者《构成基础》主编:郑军参考资料《构成艺术》黄河出版社《平面构成》中国美术学出版社[附:教案封面(备面)]教案编制说明一、教师上课前必须备课、写出所授课程的教案,不能无教案或借他人教案进行授课。二、授课教案应根据专业技术领域发展、教学要求变化、学生实际水平,以及教师以往教学的课后小结、批注等进行补充、修改或重写,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适用性,不得使用未经任何补充、修改的陈旧教案进行授课。三、设计教学过程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及时矫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四、教案编写要求内容简明、条理清楚、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设置合理、重点难点清晰,同课头由教研室组织进行集体备课。五、教案应采用统一格式打印(用学校统一规定的教案纸),不同专业的授课教案可有自己的特色,但应包含教案基本内容。教案必须含首页,与各项目任务单元教案形成一个整体。六、利用计算机进行教案编写,形成不同时期,不同版本(注意分别存盘和存档)的教案。七、教案编写用仿宋:GB2312小四号字体,行距为固定值16磅,双面打印。八、教案封面七、妥善保存各阶段的教案,并配合好学校的教学检查和归档等工作。附:教案首页贵州省商业学校教案1学习领域构成基础项目平面构成概述任务1.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及内容2.平面构成中形的构成3.基本几何行的画法课内时数/课外时数课内2课时周/课次第一周/第一课知识技能目标1.掌握平面构成的概念。2.平面构成艺术基本构成。3.学会基本几何形的画法。能力训练任务、案例1.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2.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构成重点难点重点:1.掌握平面构成的概念。2.平面构成艺术基本构成。3.学会基本几何形的画法。难点:开学后第一节课,学生或许无法专心学习。需要一定时间调整。教学方法手段一课堂讲授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利用教学手段将理论阐述与图形演示相结合进行教学以便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二现场作画辅导在作业辅导中既要强调作业要求与画面视觉效果更要关注学生的过程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实践与探索尽量根据学生的能力特点因势利导、充分肯定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条件本班教室进行教学,美术教材教学要求教学分组:采取单人作业形式。安全事项:在使用削笔刀的过程中小心使用,切勿伤到自己或他人,不损坏教具美术模型等;参考资料:素描技法基础入门书籍教学内容过程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介绍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了解平面构成基本构成。理解平面构成在艺术和社会领域中的地位与意义等。2、技能目标: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构成作品,懂得怎样欣赏美术作品,在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二、教学重点:重点:1.掌握平面构成的概念。2.平面构成艺术基本构成。3.学会基本几何形的画法。三、教学难点:开学后第一节课,学生或许无法专心学习。需要一定时间调整。学前自我介绍:由于是开学的第一节课,需要让老师于学生进一步的熟悉并且了解。简洁的自我介绍与学生的介绍,大致了解本班情况。引入:1.提问同学们,对于平面构成的了解。什么是平面构成?答案:平面构成是一门视觉艺术,是现代美术设计不可缺少的训练手段之一。平面构成是引导学生建立理性思维的基础。他学习的内容是在二维平面内,按照一定秩序和法则进行分解、组合,从而构成理想的组合方式。2.包豪斯---永恒的影响1919年4月1日在德国魏马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为培养现代设计人才而建立的学院。虽然仅存14年,但对德国乃至世界的现代设计及其教育的影响不可估量。它在理论和实践上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培养出大批优秀的设计人才,成为20世纪初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发源地。包豪斯是现代设计的摇篮,其所提倡和实践的功能化、理性化和单纯、简洁、以几何造型为主的工业化设计风格,被视为现代主义设计的经典风格,对20世纪的设计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一.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及内容1.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将造型要素(点、线、面)进行理性的组合排列,主要在二维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地的界限,描绘形象。2.平面构成的内容(1)骨骼:组织纹样的基架。骨骼有助于我们在画面中排列基本形,使画面形成有规律、有秩序的构成。骨骼支配着构成单元的排列方法,可决定每个组成单位的距离和空间。(2)规律性骨骼、非规律性骨骼及基本形规律性骨骼:有精确严谨的骨格线,有秩序的排列。基本形按照骨格排列,有强烈的秩序感。主要有重复、渐变、发射等骨格。在平面构成上规律性骨格应用较多。骨格线的确定一般采取正方形格式,便于基本形方向的变换,构成灵活多样。也可用长方、斜向、水平错位、波形曲线等格式。非规律性骨骼:在规律性骨格的基础上加以变动,使其成为无规则的多边形。是比较自由的构成,有很大的随意性。基本形单元可通过无规律性骨格形成比较自由、随意的构成形式。非规律性骨格的构成尽量简洁,否则基本形在画面内的构成就会显得杂乱无章。在平面构成上非规律性骨格应用较少。基本形:在设计中出现一次以上的相同形象,他有三种基本变现形式,即重复基本形、近似基本形和渐变基本形。二.平面构成中形的构成1.单行与复形(1)单行(分离、接触、重叠、透叠、差叠、联合)(2)复形2.正形与负形3.独立形与连续形4.形与色彩的搭配5.任意分割形操练:基本几何形的画法在教室中展现三角形画法、政务变形画法、五角星形画法。总结:学习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学习了骨骼的相关知识。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大家多多运用骨骼的概念,来提高自己作品的质量。布置作业:回去绘画(正六边形、旋转弧线画法、渐伸螺旋涡线画法、s形画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旁批任务布置掌握基本几何图形的画法分组;思考老师提出的要求,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加深学生对平面构成绘画的理解,提高对绘画的兴趣。知识储备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学生以组为单位,利用课外时间收集资料。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中总结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思考如何做,该怎么做。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全方位熟悉知识,激发学生“做”的兴趣。小组方案制定教师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行动方案。通过集体讨论,自主确定方案、组内同学分工。增强学生“做好”的自信心;使学生规范、准确进行工作。任务实施做中教:教师巡回检查,个别指导,创设问题情境,加强教学互动。按照制定的行动方案,各组学生团结协作完成任务。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使任务实施井然有序。过程督导做种教:教师跟踪全过程,与学生一起讨论,及时引导学生,检查实施进度。对过程中出现的情况进行讨论、分析,对自己的工作及时进行修正。激发学生“做”的积极性,使学生熟悉工作流程,学会技能。绩效评价从学生操作规范性、准确度;是否达到技能要求;完成结果;组内协作情况。四个方面对每组进行绩效评价。进行组内互评;组间互评。通过分析、讨论使学生明白自己工作应注意的地方,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总结教师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小结并填写学生成绩考核表。总结本次学习情况,主要是已经学会了那些知识与技能,那些知识与技能还需要继续学习与巩固。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工作与技能要求的差距,明白工作规范、准确、熟练的重要性。课外安排鼓励学生博览平面构成作品,了解平面构成的基础知识。课后小结贵州省商业学校教案2学习领域构成基础项目平面构成概述任务1.形式美的基本法则2.平面构成设计的材料及用具3.平面构成设计的步骤课内时数/课外时数课内2课时周/课次第一周/第二课知识技能目标1.掌握形式美的基本法则2.了解平面构成设计的材料及用具3.了解平面构成设计的步骤能力训练任务、案例各设计一张单形、复形、正形与负形、独立形、连续形、任意分割形的构成左右,要求画面尺寸15cm*15cm。重点难点重点:1.了解形式美基本法则。2.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构造.难点:理解形式美法则对艺术的重要性,并能运用这些法则欣赏作品。教学方法手段一课堂讲授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利用教学手段将理论阐述与图形演示相结合进行教学以便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二现场作画辅导在作业辅导中既要强调作业要求与画面视觉效果更要关注学生的过程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实践与探索尽量根据学生的能力特点因势利导、充分肯定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条件本班教室进行教学。教学要求准备A4纸,圆规、铅笔,直尺等绘画用品。进行教学课堂测验。教学内容过程设计复习提问:1.平面构成的概念。2.平面构成中形的构成导入课堂:现代化的大厦,电视铁塔,工厂的烟囱,搞搞的白桦林,它的结构轮廓都是高耸的垂直线。而垂直线在艺术上给人带来的印象是向上、高大、威严等感受,当我们看到了草原、大海、地平线,又会产生开阔,平静等形式感,载入古埃及的金字塔已正三角给人以稳定、安全,坚固的感受,而倒立的三角形就会有相反的感觉。这些源于生活积累的共识,使我们逐渐发现了形式美的诸要术。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有一些学者与艺术家提出了美的形式理论,例如必达格拉斯派从数量的量度中发现的“黄金比例”被应用于一切艺术作品的领域,就是一个证明,因此形式美的诸多要素在构成设计中则更加具有它的重要的意义。1.比例比例是决定事物完整美的重要元素,也是构成各单位之间匀称、和谐的主要因素,完美的构成设计都有着适度的比例尺寸。(1).黄金比例:1:0.618(2).等差数列比例:指数列中相邻的两个数之间有一定的公差数。(3).等比数列比:指数列中相邻的数之间有一定的公比数。(4).费勃纳齐比数:把指数列中前两项数据的和作为该数据,而组成的数列其相邻数的比值都接近1:617,是相近于黄金比例的一种公式比。2.分割3.节奏与韵律节奏:在音乐中指的是影响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用于设计上的是指同一要素连续重复产生的运动感。韵律:平面构成中单纯的单元组合重复易于单调,由规则变化的形象或色群间以数比,等比处理排列,使之产生音乐、诗歌的旋律感,称为韵律。有韵律的构成具有积极的生气,会加强魅力的能量。4.变化与统一自然界的物种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每个物种在各式各样的形态变化中均存在着一种统一的形式和内在的联系。如叶子的形状有成千上万种.但它们大多被统一在一种扁平的形态中,同一种叶子在相同的外形与颜色中又有着细微的个体差异与变化;变化与统一的形式法则是一切事物存在的规律,它来源于自然.也是图案构成法则中最基本的原则。变化即多样性、差异性;统一即同一性,一致性。图案的变化是追求各部分的区别和不同,图案的统一是追求部分的联系和一致。变化是指图案不同的构成因素:大小、方圆、长短,粗细、冷暖、明暗、动静.疏密等;一是指这些因素之间的台理秩序和恰当关系。变化与统一是相互矛盾、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二者缺一不可。变化要在统一之中,多样性要建立在整体陛之上。统一是变化的基础.变化则相对于统一而存在。只有统一而无变化,图案会显得单调、呆板、缺乏生气;变化过多而无统一,图案易杂乱无章.缺少和谐美。5.对称与平衡对称与均衡是图案最基本的两种组织、构成形式。对称体现了静感与稳定性,具有端庄,安定的美;均衡则表现了动感和变化性,具有生动、活泼的美。图案的对称是以假设的中心点为依据,向左右、上下两方或四周配置同形、同色、同量的纹样,使图形产生整齐、庄重、平稳的效果。图案的均衡是以假想的重心为支点,在视觉上保持重心周围纹样量的均等,由形的对称变为量的对称,变化中求稳定。均衡运用纹样的虚实、疏密、动势和色彩进行对比照应处理,在组织上有较大自由度,变化更为丰富。6.对比与调和对比与调和是自然界中随时随地存在的生态现象,紫花在黄花中的强烈色彩反差,由极为相似的花叶外形达到调和。黑白大小差异很大的母子马,以它们共有的体貌特征及生死相依的内在亲缘构成和谐。昼与夜、生与死、火与水、新与旧,许许多多性质截然相反的状态通过定的调和方式共存于一个事物之中,相互依存、相互衬托。对比与调和
本文标题:构成基础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786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