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项目管理与评估课程结业论文论文名称: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概述任课教师:柯晓玲学生姓名:陈志勇学号:20081001185班号:172082-08二0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号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概述姓名:陈志勇学号:20081001185班号:172082-08内容摘要:工程建设项目是在复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从事项目管理的人员往往对风险认识不足或者对风险的控制能力不够导致项目结果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甚至因为一些特大风险的发生给项目主带来巨大的财力、物力损失。但风险往往与利益并存,风险愈大其蕴含的利益愈大,因此如何通过加强风险管理与控制以获取更大的利益成为各主体的目标,理论界对此也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关键词:工程建设风险管理概述工程建设项目,特别是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既是传统工程技术的应用,又是现代科学技术技术的一个载体,他的建设过程涉及大量的不确定因素,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有些风险是可以控制的,通过加强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在国际上,除了不同企业、业主十分注重自身的风险管理外,还出现了风险管理工作的风险管理公司,专门为项目业主从事风险管理服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项目风险管理尚处于风险管理的起步阶段。随着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理论界对项目建设风险理论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五个部分。一.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含义风险从本质上讲主要来源于其不确定性,风险是研究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核心概念,在理论界,对于风险的定义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种是将风险定义为不确定性,第二种解释为将风险定义为我们预期的目标和实际的差距。美国CooperD1F和ChapmanC·B在《大项目风险分析》一书中给出了较权威的定义:“风险是由于从事某项特定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经济或财务的损失,自然破坏或损伤的可能性”。①工程建设风险是一种特定的风险,是指在工程建设项目整个的生命周期中因自然灾害和各种意外突发事故的发生而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和其他经济损失的不确定性。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是指通过风险的识别、分析和评价方法去认识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采取合理应对措施,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事件造成的不利后果,从而保证项目总体目标实现。②二.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的识别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指确认哪些风险因素有可能会影响项目进展,并记录每个风险因素所具有的特征。其目的就是通过对影响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寻找出可能的风险因素。对于建设项目而言,是在财产、责任和人身损失刚出现或出现之前就系统、连续地发现它们。风险识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即使是规模很小的一个项目,它所面临的风险也是多方面的,而任何一个风险因素如果处理得不好,都可能使得项目遭受损失。因此,如何把握全局、正确识别全部风险,是理论研究和实践调查中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和分析。在具体的理论与实践当中,常用的风险识别的方法主要有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流程图法、事故书法等。1.风险的分类对于工程项目来说,参与项目的各个主体都面临各种不同的风险,都需针对不同的风险类别进行不同的风险管理了。从风险目前在我国工程建设项目上的表现形式来看,风险主要分为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融资风险、管理风险、自然风险等类别。其中,政治风险是指由于政策的潜在变化给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者及相关企业带来各种不同形式的经济损失。社会风险是指由于人文社会环境因素的变化对工程市场的影响,从而给从事工程投资者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工程建设项目融资风险是指融资方式和条件发生变化对工程建设项目投资者带来损失的可能性。经济风险因素主要是指一系列与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有关的不确定因素,它们的出现会对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产生影响。项目管理风险是指由于管理活动和行为不适合生产和经济活动发展而给投资者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技术风险是指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技术结构及其相关变量的变动给工程投资者可能带来的损失。自然风险是指由于各种自然原因对工程的投资过程造成影响,以及对工程产品产生直接破坏,从而对工程投资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不同的风险类别具有不同的风险因素及风险承担主体。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类型的风险因素及各承担主体如下表: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因素及承担主体③风险类型风险因素承担主体政治风险政府政策,民众意见,意识形态的变化,宗教,法规,战争,恐怖活动,暴乱发展商,承包商,供应商,设计人,监理人社会风险城市规划,区域发展,环境污染,民众意见,或社会习惯发展商,承包商,监理人融资风险破产,利润,保险,风险分担发展商,承包商,供应商经济风险财政政策,税制,物价上涨,利率,汇率发展商,承包商,供应商项目管理风险采购策略,规范标准,组织能力,施工经验,计划和质量控制,施工程序,劳力和资源,交流和文化发展商,承包商技术风险设计充分,操作效率,安全性发展商,承包商自然风险不可预见的地质条件,气候,地震,火灾或爆炸,规章,.危险物质,冲突,倒塌,洪水,火灾或爆炸发展商,承包商工程项目除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不同的风险类别外,按照不同的发展阶段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需采用不同的风险应对手段。(1)投资准备阶段:这一阶段项目变动的灵活性最大,通过风险分析可以了解项目可能会遇到的风险,并检查是否采取了所有可能的步骤来减少和管理这些风险。在作出必要的定量风险分析之后,还能够知道实现项目各种目标的可能性,例如费用、时间和功能等。这时若作出减少项目风险的变更,代价小,而且有助于选择项目的最优方案。(2)项目实施阶段:通过风险分析,可以建立风险监控系统,及早采取预防措施;也可以查明项目不同参与主体是否认识到项目可能会遇到的风险,以及这些风险因素对自身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判断是否能够完成项目的总体目标。(3)投入使用阶段:项自投人使用后,风险管理对其后的经营等间题仍然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可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损失,从而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三.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的分析与评估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分析与评估是风险识别与决策之间的纽带,是风险管理决策的基础,是风险管理的关键,是指在工程建设项目风险辨识和估计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风险属性、风险管理的目标和风险主体的风险承受能力,确定工程风险和风险处置措施对系统的影响程度的工作。常用的风险评价工具有层次分析法、等风险图法和模糊数学法等。④1.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分析与评估的作用(1)通过风险分析与评估,确定建设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大小的先后顺序。对建设工程建设项目各种风险进行评价,根据它们对项目的影响程度,包括风险出现的概率和后果,以确定它们的排序,为考虑风险控制先后顺序和风险控制措施提供依据。(2)通过风险分析与评估,可以确定各种风险事件间的内在联系。建设工程建设项目中各种各样的风险事件,表面上看是互不相关的,当进行详细分析评价后,便会发现某一些风险事件的风险源是相同的或有密切关联的。掌握了风险事件间的内在联系,在以后的风险控制中可以重点控制相同的风险源,消除由此风险源产生风险。(3)通过风险分析与评估,把握风险之间的相互关系,将风险转化为机会。(4)通过风险分析与评估,可以进一步认识已分析的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引起的损失,降低风险分析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当发现原分析和现状出入较大,必要时可根据建设工程建设项目进展现状,重新分析风险的概率和可能的后果。2.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分析的步骤①.确定风险评价基础风险评价基准是项目主体针对每一种风险后界脾定的可接受水平(包括绝对的和相对的),单个风险和整体风险都要确定单个评价基准和整体评价基准。估计的风险后果妻与评价基准比较,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投资项目达到了事先设定的基准目标,则可认为该项目是成功的。②.确定投资项目;整体风险水平项目整体风险水平是综合了所有的个别风险之后确定的,为此,有必要弄清各单个风险之间的关系,相互作用以及转化因素对这些相互作用的影响。风险的可预见性、发生概率和后果大小三方面可以用多种方式组合,致使整体风险评价的复杂化。帕累托二八原理认为:20%的风险会构成对项目严重威胁的80%,说明项目所有风险中只有一小部分对项目威胁最大,会造成项目停顿。③.风险水平同评价基准比较将项目整体风险水平同整体评价基准、项目各单个风险水平同单个评价基准作对比,看一下投资项目风险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从而确定该投资项目应该就此停止,还是继续进行下去。3.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分析与评估的方法风险分析评价的方法包括定量分析(包含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决策树分析、影响图技术、模糊数学法、CIM模型等)和定性分析(包含幕景分析法、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等)这两种方法。在风险分析与评估中,应处理好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关系。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决策树分析、影响图技术、模糊数学法、CIM模型等投资风险定量分析,大都采用仿真方法,它也有不足之处。首先存在基础数据不足的难题;其次是不易求解。在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风险分析是最困难的,管理者往往陷入困难的境地,即为了追求准确,就必须应用复杂的概率计算方法和采用精度较高的模型,但是限于资料的稀缺和时间的紧迫,这种方法和模型就被迫放弃。而定量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是一种比较好的办法。四.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应对风险处理是确定建设工程风险事件最佳对策组合的过程。风险管理中运用的对策有以下四种: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自留和风险转移。企业可以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对不同的风险事件选择最适宜的风险对策,从而形成最佳的风险对策组合。(1)风险回避风险回避就是设法远离、躲避可能发生的风险的行为和环境,以一定的方式中断风险源,从而达到避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使其不发生或不再发展,从而避免可能产生的潜在损失。首先应分析风险事件是否可以回避,如果确定可以回避又不损害根本利益,应确定具体措施。在建设工程项目中,与风险回避最相关的例子就是使用免责条款,通过使用这一条款以回避某些风险或风险所引起的后果。虽然风险回避是一种必要的、有时甚至是最佳的风险对策,但它是一种消极的风险对策。如果事事回避,只能是停止发展。因此,需要适当运用风险回避以外的其他风险对策勇敢地面对风险。(2)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一种主动、积极的风险对策。损失控制可分为预防损失和减少损失。一般,损失控制措施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通过教育和培训来提高雇员对潜在风险的警觉。第二类是采取一些降低风险损失的保护措施。第三类是通过建立即使出现风险事件也能使项目实施过程前后保证一致的系统。最后一类是通过对人员和财产提供保护措施。制定损失控制措施需要综合考虑效果及其相应的代价,因此,损失控制措施的选择应当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一般情况下,损失控制方案是预防损失和减少损失两者的有机结合。因为一旦预防措施不成功,风险发生后应采取的补救措施以减少损失,从而使风险损失最小化。(3)风险自留风险自留就是将风险留给自己承担,是从企业内部财务的角度应对风险。风险自留对策制定的前提是自留可能导致的损失比转移所需费用小,企业一般选择那些造成损失小、重复性较高的风险作为风险自留的对象。但风险自留绝不可能单独运用,应与其他风险对策结合使用。(4)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建设工程风险管理中广泛应用的一项对策,分为非保险转移和保险转移。非保险转移一般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将工程风险转移给非保险人的对方当事人,工程风险中很大一部分可以通过分散给若干分包商和生产要素供应商来处理。建设工程风险最常见的非保险转移有以下三种:a业主将合同责任和风险转移给对方当事人。b承包商进行合同转让或工程分包。c第三方担保。保险转移,购买保险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转移风险的手段,通过保险可以将自身面临的风险很大程度上转移给保险公司,让他们来承担风险,以将不确定性化为一个确定的费用,从而使自己免受较大的风险损失。⑤五.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监控任何项目风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过程,必须对项目风险管理过程实施监控,以动态掌握项目风险及其变化情况,跟踪并控制项目风险管理计划,这就要对建设工程建设项目投资风险管
本文标题: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852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