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工艺美术史B卷参考答案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1111(第1页共2页)知行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半坡2.人形纹3.黑、薄、光、亮4.天然贝5.司母戊鼎、四羊方尊6.甲骨文7.长信宫灯、马踏飞燕8.青瓷、白瓷9.开片10.青花、釉里红11.纳石失12.宣德炉、景泰蓝13.清代14.中轴线对称15.圆明园,避暑山庄、颐和园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0分)1.鎏金是一种金属加工工艺,亦称“涂金”、“镀金”、“度金”、“流金”,是把金和水银合成的金汞剂,涂在铜器表层,加热使水银蒸发,使金牢固地附在铜器表面不脱落的技术。2.瓦当俗称瓦头,是古建筑的构件,起着保护木制飞檐和美化屋面轮廓的作用。不同历史时期的瓦当,有着不同的特点。秦瓦当纹饰取材广泛,山峰之气、禽鸟鹿獾、鱼龟草虫皆有,图案写实,简明生动。这时的瓦当纹饰以动物形象居多,有鹿、四神、鸿雁、鱼及变化的云纹。3.釉里红,瓷器釉下彩装饰手法之一,创烧于元代。是将含有金属铜元素为呈色剂的彩料按所需图案纹样绘在瓷器胎坯的表面,再罩以一层无色透明釉,然后入窑在1350℃以上的高温还原焰气氛中一次烧成。主要使用釉里红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即釉里红瓷,也常简称为釉里红。4.赵子昂的字、钱舜举的画、冯应科的笔为“吴兴三绝”5.宣德炉,不仅是指宣德三年铸造的炉,而是所有带宣德款铜炉的统称。而且它也可泛指和宣款炉形制相近的不带款或带有其它款的铜炉,真正宣德三年的炉已成了一个谜。宣德铜炉款式典雅精美,大多在宫中使用,只有一小部分赏赐给皇亲国戚或者有名望的文武大臣及全国著名的各大寺院、宗祠、庙宇。6.《园冶》,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明末造园家计成著。园冶》一书的精髓,可归纳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两句话。这两句话的精神贯穿于全书。7.飞檐,中国传统建筑檐部形式之一,多指屋檐特别是屋角的檐部向上翘起,若飞举之势,常用在亭、台、楼、阁、宫殿、庙宇等建筑的屋顶转角处,四角翘伸,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所以也常被称为飞檐翘角。飞檐为中国建筑民族风格的重要表现之一,通过檐部上的这种特殊处理和创造,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向上的动感,仿佛是一种气将屋檐向上托举,建筑群中层层叠叠的飞檐更是营造出壮观的气势和中国古建筑特有的飞动轻快的韵味。8.明式家具是我国明代形成的一项艺术成就,被世人誉为东方艺术的一颗明珠。在世界家具体系中享有盛名。主要指那种以硬木制作与明代和清代前期,设计精巧,制作精良,风格简约的优质家具。明式家具在工艺制作和造型艺术的成就已达到当时世界上最高的水平。是中国智慧的杰出代表。造型大方,比例适度,结构科学合理,榫卯精密,精于选料配料,是中国家具民族形式的典范和代表。三、简答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1.原料不同。陶用黏土,瓷用瓷土。(2.烧制温度不同。陶器低,800°C左右;瓷器高,1200°C左右。(3.质地不同。陶器质地松脆,有微孔;瓷器质地细密,敲击声脆如金属声。2.版印,夹染,蜡染,绞染,碱印,印金等3.中国园林建筑的曲线明显较多,而西方园林建筑多用几何形体的直线;中国园林建筑多崇尚人与天、地,自然地融合,而西方园林多崇尚理性的创造,人指挥自然,而不是相互包容。4.明清家具的最大区别在于装饰上。明代家具以简洁著称,清代家具虽然在造型上和结构上继承了明代家具的传统,但是宫廷的家具一味追求富贵华丽,造型日益笨重,结构越来越复杂,装饰日益繁缛而无生气。没有了明式家具和谐淡雅的感觉。四、论述题(共10分)中国宋代瓷器生产,以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五个窑口产品最为有名,后人统称其为“宋代五大名窑”。1.汝窑是北宋后期的宋徽宗年间建立的官窑,前后不足20年,窑址至今没有发现。为“五大名窑”之首。汝窑以青瓷为主,釉色有粉青、豆青、卵青、虾青等,汝窑瓷胎体较薄,釉课程名称:中国工艺美术简史(B卷)考试方式:闭卷(开卷、闭卷)任课教师:崔久磊系(部):艺术系专业年级:注:参考答案需写清题号、每小题分值、参考答案要点、评分标准等湖北大学知行学院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2222(第2页共2页)层较厚,有玉石般的质感,釉面有很细的开片。汝窑瓷采用支钉支烧法,俗称“芝麻支钉”,瓷器底部留下细小的支钉痕迹。器、物本身制作上胎体较薄,胎泥极细密,呈香灰色,制作规整,造型庄重大方。2.官窑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在京师汴梁建造的,窑址至今没有发现。官窑主要烧制青瓷,大观年间,官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于世。主要器型有瓶、尊、洗、盘、碗,也有仿周、汉时期青铜器的鼎、炉、觚、彝等式样,器物造型往往带有雍容典雅的宫廷风格。其烧瓷原料的选用和釉色的调配也甚为讲究,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三种颜色最为流行。官瓷胎体较厚,天青色釉略带粉红颜色,釉面开大纹片。这是因胎、釉受热后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效果。这是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3.哥窑,确切窑场至今尚没有发现。据历史传说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两浙路处州、龙泉县各建一窑,哥哥建的窑称为“哥窑”,弟弟建的窑称为“弟窑”,也称章窑、龙泉窑。有的专家认为传世的宫藏哥窑瓷,实际上是南宋时修内司官窑烧制的。哥窑的主要特征是釉面有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开裂纹片,俗称“开片”或“文武片”。细小如鱼子的叫“鱼子纹”,开片呈弧形的叫“蟹爪纹”,开片大小相同的叫“百圾碎”。4.钧窑分为官钧窑、民钧窑。官钧窑是宋徽宗年间继汝窑之后建立的第二座官窑。钧窑广泛分布于河南禹县(时称钧州),故名钧窑,以县城内的八卦洞窑和钧台窑最有名,烧制各种皇室用瓷。钧瓷两次烧成,第一次素烧,出窑后施釉彩,二次再烧。钧瓷的釉色为一绝,千变万化,红、蓝、青、白、紫交相融汇,灿若云霞,宋代诗人曾以“夕阳紫翠忽成岚”赞美之。这是因为在烧制过程中,配料掺入铜的气化物造成的艺术效果,此为中国制瓷史上的一大发明,称为“窑变”。5.定窑为民窑。定窑以烧白瓷为主,瓷质细腻,质薄有光,釉色润泽如玉。定窑除烧白釉外还兼烧黑釉、绿釉和酱釉。造型以盘、碗最多,其次是梅瓶、枕、盒等。常见在器底刻“奉华”、“聚秀”、“慈福”、“官”等字。盘、碗因覆烧,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花纹千姿百态,有用刀刻成的划花,用针剔成的绣花,特技制成的“竹丝刷纹”,“泪痕纹”等等。
本文标题:工艺美术史B卷参考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853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