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巧教活学小学低年级数学课题申报书
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申报书课题名称:如何巧教活学小学低年级数学学科分类:数学课题负责人:万会梅负责人所在单位(盖章)研究起讫时期1998.12——1999.12联系电话(区号)0790-6911299邮政编码338000通讯地址新余市渝水区良山一小电子信箱liangshanyixiao@sohu.com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江西省教育厅课题基地办印制课题编号:2填表说明1、本表请用钢笔认真如实填写(以同样规格,可以打印填表),书写要清晰、工整。2、本表报送一式3份,其中1份原件,2份复印件。用A4复印,于左侧装订成册。3、每个课题限报负责人一名...........。4、填写中如栏目篇幅不够,要自行加页。5、申报书须经课题负责人的上级主管部门审核,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报送。6、课题编号及第八、九、十项不用填写。3一、基本情况课题名称如何巧教活学小学低年级数学负责人姓名万会梅性别女民族汉出生年月1969年12月15日行政职务校长专业职务小学高级研究专长创新教育研究最后学历大专主要承担研究任务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学历专业职称职务工作单位具体分工敖晓柳男39大专数学小学高级副校长良山一小规划实施胡水根男37大专数学小学高级教导主任良山一小落实执行罗连生男34大专语文小学高级副教导主任良山一小计划总结廖青兰女33大专数学小学高级教研组长良山一小数据整理丁淑云女36大专语文小学高级教师良山一小数据分析李晖女33大专语文小学高级教师良山一小数据分析刘桂兰女35大专数学小学高级教师良山一小实验教师廖志勇男31大专数学小学高级教师良山一小实验教师盛翠花女26大专数学小学一级教师良山一小实验教师4二、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近期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及工作基础1、研究成果姓名年龄职称著作、论文、实验报告名称获奖级另(出版)万惠梅等人38小教高级课题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作文能力市一等奖万惠梅38小教高级《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区一等奖万惠梅38小教高级《浅谈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培养》市一等奖敖晓柳40小教高级教案《归一应用题》市二等奖敖晓柳40小教高级《在教与学的和谐中减轻学生负担》区一等奖胡水根38小教高级教案《质数和合数》区一等奖胡水根38小教高级《解决问题的启蒙教学》区一等奖罗连生34小教高级《让思维插上自由的翅膀》市一等奖罗连生34小教高级《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区二等奖廖青兰33小教高级《怎样上好一堂数学课》市二等奖廖青兰33小教高级《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的研究》市二等奖丁淑云36小教高级课件《9的乘法口诀》省三等奖丁淑云36小教高级《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市二等奖李晖33小教高级《低年级说话教学三得》省三等奖5李晖33小教高级《浅谈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区二等奖刘桂兰35小教高级《四个体现》市二等奖刘桂兰35小教高级教案《摆一摆,想一想》区一等奖廖志勇32小教高级《如何当好优秀班主任》区二等奖廖志勇32小教高级教案《三步应用题》区二等奖盛翠花26小教一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市一等奖盛翠花26小教一级《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记忆》区二等奖62.工作基础我校是一所最早实行网点收缩的农村寄宿制学校,是良山镇中心小学。自并校以来,我校与时俱进,一直以“科学管理、科研兴教”为办学理念,狠抓“科研兴校、科研兴教”,制定了教学教研制度。以教学教研处、教导处、教研组、年级组、课题组为依托,以教研会、集体备课会、课题研究为平台。以教、研相长为目标。切实有效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教研活动。我校不论在师资力量,软、硬件设施上,还是在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具备了参与此项研究的工作条件。现作如下概述:(1)课题研究基础我校自并校以来,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教学管理经验和教育科研经验,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我校多次委派教师参加区优质课教学和区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活动,我校教师的上百篇论文在省、市、区获奖。近年来,我校组织学生多次参加省、市级作文竞赛活动。08年我校组织了教师进行《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中年级作文能力》的课题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今,我校已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和课题研究能力。(2)师资力量及软、硬件设施我校教师比较年轻,平均年龄在35岁以下,他们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业务能力,大多数在省、市、区的学科活动和论文撰写中获奖。本课题组教师平均年龄32岁左右,全体成员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精业精神,有较高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和课题研究能力,是一支高素质的科研队伍。我校已建立广播室、电脑室、电子备课室、远程教室、多功能播放室、图书馆、科学实验室等功能室,学校还开辟了课外活动场所、第二课堂教学等教育板块,这些都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7三、课题论证1、对研究课题的论证:本课题研究目标、理论假设、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国内同类课题研究状况;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课题的提出1、巧教活学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跨入21世纪,中国迎来了教育大变革的时代,这场大变革以课程改革为标志。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成为新世纪教育改革的主题。国家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关心学生需要,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落脚点。强调课堂教学要联系现实生活,小学教学内容趋向综合化,强调学生充分运用经验潜力进行建构性学习。因此,关注课堂教学巧教活学成为改革的基本趋势。2、巧教活学是目前课堂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课堂教学已由传统的教师“灌输式”向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多模式转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自主、合作、探索学习是现代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但深入观察,我们发现: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多,激情少;思维多,智慧少;有回答,但无质疑;有探索,但无创新。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活学活用。使学生觉得数学知识远离我们的现实世界,纯“数学化”的东西枯燥无味,学生的参与只是被动的,机械的。这样的教学对学生很难具有亲和力,学生根本无兴趣去探究,更何谈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创新意识。所以,改变目前课堂教学现状迫在眉睫,教师必须联系现实,巧教活学。3、巧教活学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感兴趣。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先生说过:“喜欢和好奇比什么都重要”。低年级小学生年龄一般在6、7岁之间,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学习目标不明确,对枯燥的数学学习不感兴趣。对直观的、生动的学习材料感兴趣。利用多媒体创设生活化情境,把情、形、境、理熔于一炉,易于唤起注意、提示形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这样,才会有效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全面发展学生素质。4、巧教活学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多媒体教学已是必不可少的了。它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在提高课堂效果,优化课堂结构等方面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新《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通过多媒体将现实情景浓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觉的参与解决问题,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8这一现代教育理念。夸美纽斯说:教学艺术的光亮是注意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使学生置身于一种五彩斑斓,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生活化教学情境中,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鉴于以上教育教学实际、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我们提出了《如何巧教活学小学低年级数学》的课题,以此更新教育观念,落实课程改革精神,把课堂教学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变为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从而进一步加快课堂教学的改革步伐。二、理论依据创新教育要求我们从现代社会发展变革和人自身发展的高度来审视学校教育。要求教者在实施教育过程中,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把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态度,创新能力和创新型个性品质置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创新教育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创新的空间。三、本课题与相关课题的联系与区别:联系:本课题借鉴和运用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是对已有研究成果及理论在新形势下的再实践研究。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进行实践性的巧教活学教育研究,重点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此同时,在实践中发展课堂教学巧教活学的探索与多种操作方式,形成多种模式。区别:本课题注重实践性,即解决实践中教学与生活脱离的现状,形成适合新课标理念的具体操作方式。本课题注重时代性,通过巧教活学课堂的建构,着重解决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课题研究注重合作性,强调师生共同创造丰富的课堂生活,学生也是教学的研究者。四、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本课题的研究实施有利于改革课堂教学单一、封闭和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焕发课堂的生命活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通过课题的研究,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方式,和国家课程改革同步一致,并能发挥教师在教学上的创新能力。假如本课题研究成功,将形成若干巧教活学的操作方式,这些方式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其次,本课题研究和积累的经验资料,对于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五、研究的目标:1、解决教学内容封闭,脱离学生生活、教学方式单一,忽视学生学习需要的状况,建立一种开放的,与现实相结合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方式92、解决原有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被动、单一,学习主动性难以发挥的问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唤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塑造创造性人格,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3、解决教师以本为本,被动施教的问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师真正成为教材的再设计者和创新者。4、激发学生的情感与动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索,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相连,从而认识数学的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六、研究的内容1、研究和形成巧教活学教学的一般操作模式。2、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参与),3、探索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4、巧教活学教学的质量的评估标准研究。102、对课题实施和完成条件的论证:负责人的研究水平、组织能力和时间保证;参加者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课题组人员分工。1、课题负责人有关条件课题负责人万惠梅自中师毕业后一直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自我校网点收缩以来,先后任我校教导处副主任、中心学校教研主任、教导主任、校长。她获得了大专学历,参加了区教研培训和校长培训,并评为区07年度“十佳校长”,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教育科研能力和组织能力。她经常参加各种教育科研活动,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基础,曾有10万多文字在省、市、区级会议及刊物上交流、获奖、发表,最近负责的《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的作文能力》课题获市一等奖。2、参与者有关条件本课题组十名成员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小教高级教师9人,市级骨干教师5人,都在省、市、区级发表过作品,年龄结构合理。副组长敖晓柳是学校副校长、市骨干教师,曾撰写十来篇论文在省、市、区级获奖。万惠梅、敖晓柳、胡水根、罗连生、廖青兰、丁淑云、李晖、刘桂兰、廖志勇、盛翠花老师多次指导教师、学生在各级竞赛中获得佳绩。3、资料设备和科研手段具有各类完备的软、硬件设施(见〈〈工作基础〉〉)和各种丰富的教育教学科研手段。4、成员分工组长:万惠梅(负责全面、宏观指导)副组长:敖晓柳、胡水根、罗连生、(具体规划、组织实施)成员:廖青兰、丁淑云、李晖(搜集材料、数据)刘桂兰、廖志勇、盛翠花(实验教师)四、实施方案(具体操作过程和研究方法)11(一)准备阶段(2008.10——2008.12)1、选题,进行课题背景分析,对巧教活学教
本文标题:巧教活学小学低年级数学课题申报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485546 .html